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1生物分离原理及技术(第三版)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44.10购买纸书

6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欧阳平凯、胡永红、姚忠 编著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01

字       数:28.0万

所属分类: 教育 > 大中专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修订的教材将结合生物分离工程的*发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具有应用基础性和工程性人才为目标,系统介绍生物分离原理及其应用。本教材保留了初版的基本构架和主要内容,兼顾了应用技术的广泛性、新颖性、前沿性和实用性,除了对各种分离过程(过滤、离心与沉降、细胞破碎、萃取、吸附与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沉析、膜分离、结晶、干燥及辅助操作)基本原理和方法行全面介绍外,还注重基本概念的阐述、数学工具的应用及放大过程分析,这有助手引导读者一步系统、深地学习和思考生物分离技术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为了便干读者阅读,本书仍然将生物分离的一般过程分为4个步骤,即不溶物的去除、产物粗分离、产物纯化及产品精制,将已有的和新近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行了分类,以单元操作的方式逐一介绍,并列举了大量实例,同时,每章前加思维导图,便于读者领会章节精华。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教师和相关产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技术,并重介绍生物分离工程从原料预处理到产物精制整个技术过程的各个关键环节。<br/>【作者】<br/>欧阳平凯,南京工业大学, 教授 院士。欧阳平凯教授从1985年就已经对本校生物工程专业始了《生物分离工程及装备》的教学实践,在英文教材《Bioseparations》的基础上,展了中英文双语教学先后承担了*《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教育厅《探索生物分离工程教学新模式》教改项目,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997年由欧阳平凯教授主编的《生物分离原理及技术》一书由化工出版社出版,并在本校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使用,教材内容详尽、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结构合理,具有工科专业特色,得到了学生及国内同行的广泛好评。<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前言

1 绪论

1.1 生物分离工程的历史及应用

1.2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内容及工艺特点

1.2.1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内容

1.2.2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工艺特点

2 过滤

2.1 过滤的基本概念

2.2 关于过滤的一般情况

2.2.1 不可压缩滤饼

2.2.2 可压缩滤饼

2.3 连续旋转式真空抽滤机的操作原理

2.3.1 滤饼的形成

2.3.2 滤饼的洗涤

2.4 过滤的设备及其结构

2.4.1 过滤设备的分类

2.4.2 过滤设备的选择

2.4.3 过滤介质

2.4.4 典型过滤设备的种类和结构

习 题

3 离心与沉降

3.1 颗粒的沉降

3.2 重力沉降式固液分离设备

3.2.1 矩形水平流动池

3.2.2 圆形水平流动池

3.2.3 垂直流动式沉降池

3.2.4 斜板式沉降池

3.3 离心式沉降分离设备及其原理

3.3.1 管式离心机

3.3.2 碟片式离心机

3.4 离心分离过程的放大

3.5 离心过滤分离过程分析及其设备

3.5.1 离心过滤分离过程分析

3.5.2 离心过滤设备

习 题

4 细胞破碎

4.1 细胞壁

4.2 化学破碎法

4.2.1 渗透冲击法

4.2.2 增溶法

4.2.3 脂溶法

4.3 机械破碎

4.4 其他破碎方法

习 题

5 萃取

5.1 萃取分离原理

5.2 单级萃取

5.3 多级逆流萃取过程

5.4 微分萃取操作

5.4.1 微分萃取设备简介

5.4.2 微分萃取过程的解析计算法

5.5 液-液萃取设备与流程

5.6 固体浸取

5.6.1 固体浸取的原理与计算

5.6.2 浸取设备

5.7 超临界流体萃取

5.7.1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5.7.2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

5.7.3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

5.8 双水相萃取

5.8.1 双水相萃取法概述

5.8.2 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

5.8.3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5.9 反胶团萃取

5.10 络合萃取

习 题

6 吸附与离子交换

6.1 吸附类型

6.1.1 物理吸附

6.1.2 化学吸附

6.1.3 交换吸附

6.2 常用吸附剂

6.2.1 活性炭

6.2.2 活性炭纤维

6.2.3 球形炭化树脂

6.2.4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

6.3 吸附等温线

6.4 影响吸附的因素

6.4.1 吸附剂的性质

6.4.2 吸附质的性质

6.4.3 温度

6.4.4 溶液pH值

6.4.5 盐的浓度

6.4.6 吸附物浓度与吸附剂用量

6.5 亲和吸附

6.5.1 亲和吸附原理

6.5.2 亲和吸附的特点

6.5.3 亲和吸附载体

6.5.4 影响吸附剂亲和力的因素

6.6 间歇吸附

6.7 连续搅拌吸附

6.8 固定床吸附过程分析

6.9 离子交换

6.9.1 离子交换的基本概念

6.9.2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6.9.3 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6.9.4 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6.9.5 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性能

6.9.6 离子交换过程理论

6.9.7 离子交换的选择性

6.9.8 偶极离子吸附

6.9.9 离子交换操作方法

6.9.10 软水与无盐水的制备

6.9.11 离子交换提取蛋白质

习 题

7 膜分离

7.1概述

7.2 基本的膜分离过程

7.3 膜通量

7.4 渗透压的计算

7.5 影响膜通量的主要因素

7.6 超滤

7.6.1 超滤膜

7.6.2 超滤装置

7.6.3 超滤过程分析

7.6.4 超滤的应用

7.7 反渗透

7.7.1 反渗透膜及其分离原理

7.7.2 影响反渗透膜分离性能的因素

7.7.3 反渗透的应用

7.8 纳滤

7.8.1 纳滤膜及其分离原理

7.8.2 影响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因素

7.8.3 纳滤的应用

习 题

8 沉析

8.1 盐析

8.1.1 盐析原理

8.1.2 盐析用盐的选择

8.1.3 影响盐析的因素

8.1.4 盐析操作

8.2 有机溶剂沉析

8.2.1 有机溶剂沉析原理

8.2.2 沉析溶剂的选择

8.2.3 影响有机溶剂沉析的因素

8.3 等电点沉析法

8.3.1 等电点沉析原理

8.3.2 等电点沉析操作

8.4 其他沉析法

8.4.1 水溶性非离子型多聚物沉析剂

8.4.2 生成盐类复合物的沉析剂

8.4.3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8.4.4 离子型多聚物沉析剂

8.4.5 氨基酸类沉析剂

8.4.6 分离核酸用沉析剂

8.4.7 分离黏多糖的沉析剂

8.4.8 选择变性沉析法

8.5 大规模沉析

8.5.1 初步混合

8.5.2 起晶

8.5.3 扩散控制晶体生长阶段

8.5.4 对流沉析

8.5.5 絮凝阶段

习 题

9 色谱分离法

9.1 色谱分离法分类

9.2 色谱分离基本概念

9.2.1 分配系数

9.2.2 阻滞因子Rf

9.2.3 洗脱容积Ve

9.2.4 色谱法的塔板理论

9.2.5 色谱分离回收率和纯度

9.3 吸附色谱法

9.3.1 吸附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9.3.2 吸附剂

9.3.3 展开剂

9.3.4 应用举例

9.4 分配色谱法

9.4.1 载体

9.4.2 分配色谱的展开剂选择

9.4.3 应用举例

9.5 离子交换色谱法

9.5.1 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树脂的要求

9.5.2 应用举例

9.6 凝胶色谱法

9.6.1 基本原理

9.6.2 凝胶色谱的特点

9.6.3 凝胶的结构和性质

9.6.4 应用举例

9.7 纸色谱法

9.7.1 滤纸

9.7.2 展开剂

9.7.3 纸色谱操作方法

9.8 薄层色谱法

9.8.1 薄层色谱法的特点

9.8.2 薄层色谱法的操作

9.9 高压液相色谱

9.9.1 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的原理

9.9.2 制备性高压液相色谱

9.10 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

9.10.1 免疫亲和色谱法

9.10.2 疏水作用色谱法

9.10.3 金属螯合色谱法

9.10.4 共价作用色谱法

9.11 柱色谱的工业放大

9.11.1 利用放大准则确定色谱柱的初始规格

9.11.2 凝胶排阻色谱的放大

习 题

10 结晶

10.1 结晶过程的分析

10.2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

10.2.1 热饱和溶液冷却

10.2.2 部分溶剂蒸发

10.2.3 真空蒸发冷却法

10.2.4 化学反应结晶方法

10.2.5 盐析法

10.3 晶核的形成

10.3.1 临界半径及形核功

10.3.2 临界半径与过冷度

10.3.3 成核速率

10.3.4 工业起晶法

10.3.5 晶种控制

10.4 晶体的生长

10.4.1 晶体生长的扩散学说及速度

10.4.2 影响晶体生长速率的因素

10.5 晶体纯度的计算

10.6 晶体大小分布

10.6.1 晶体群体密度

10.6.2 连续结晶过程的晶群密度分布

10.6.3 晶体大小

10.7 间歇结晶过程分析

10.8 提高晶体质量的方法

10.8.1 晶体大小

10.8.2 晶体形状

10.8.3 晶体纯度

10.8.4 晶体结块

10.8.5 重结晶

习 题

11 干燥

11.1 干燥的基本概念

11.1.1 干燥操作的流程

11.1.2 物料内所含水分的种类

11.2 干燥过程分析

11.2.1 干燥曲线

11.2.2 干燥速率曲线

11.2.3 恒速干燥阶段

11.2.4 降速干燥阶段

11.3 干燥过程基本计算

11.3.1 水分蒸发量

11.3.2 干燥空气用量的计算

11.4 干燥的副作用

11.5 干燥设备的分类与选择原则

11.5.1 干燥设备分类的目的

11.5.2 干燥装置的不同分类法

11.5.3 干燥设备选择的原则

11.6 干燥设备

11.6.1 箱式干燥设备

11.6.2 气流干燥设备

11.6.3 喷雾干燥设备

11.6.4 流化床干燥设备

11.6.5 红外线干燥

11.6.6 微波干燥

11.6.7 喷动床干燥设备

11.6.8 冷冻干燥器

11.6.9 适用于膏糊状物料干燥的设备

12 辅助操作

12.1 水质及热原的去除

12.1.1 水质与供水

12.1.2 热原及其去除方法

12.2 溶剂回收

12.3 废物处理

12.4 生物安全性

参 考 文 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