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阿登纳回忆录(1953-1955)电子书

作为一位经历异常丰富且在特殊时期担任特殊要职的人物,康拉德·阿登纳不仅对德国而且对整个欧洲都有重要有持久的影响。有评论称“以他的铁肩支撑危局,使一个战败的、几乎气息奄奄的民族经受住了考验”,在伟大德国人的评选中名列前茅自然在情理之中。本书分四卷,以100多万字的篇幅详细记录了1945—1963年他所经历的事件和他的看法。这也正是德国从战败、重建到重新崛起的关键阶段,也是冷战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欧洲联合的起步并取得重要展的时期。关注这些问题的读者都会从中看到这位资深政治家和亲历者的独家解读。阿登纳说,本书从1945年德国战败后所发生的事件始,记述1945年后我对自己所经历过的事件的回忆,没有遗漏,也未加渲染。  

售       价:¥

纸质售价:¥332.50购买纸书

7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德)康德拉·阿登纳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01

字       数:36.2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历史典籍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阿登纳回忆录》是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1963年退出政坛后撰写的回忆录,记载了他在1945—963年期间所经历的国内外主要历史事件,以及他个人的主要观。全书共四卷,其中第四卷为其家人根据阿登纳遗稿整理而成。阿登纳一生经历了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时期、盟国占领期和联邦德国五个重大历史时期,从政经历丰富,回忆录内容丰富而庞杂,它展现了德国作为一个战败国,如何面对新的政治、社会问题,如何行思考和行动。由于阿登纳异常丰富的经历和他对德国在战后复杂的形势下重新快速崛起及在倡导法德和解、欧洲统一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再加上联邦德国在冷战初期所具有的独特地位,《阿登纳回忆录》自出版起就成为国际政治、德国史、欧洲史和整个世界史领域的广受关注的重要文献。<br/>【推荐语】<br/>作为一位经历异常丰富且在特殊时期担任特殊要职的人物,康拉德·阿登纳不仅对德国而且对整个欧洲都有重要有持久的影响。有评论称“以他的铁肩支撑危局,使一个战败的、几乎气息奄奄的民族经受住了考验”,在伟大德国人的评选中名列前茅自然在情理之中。本书分四卷,以100多万字的篇幅详细记录了1945—1963年他所经历的事件和他的看法。这也正是德国从战败、重建到重新崛起的关键阶段,也是冷战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欧洲联合的起步并取得重要展的时期。关注这些问题的读者都会从中看到这位资深政治家和亲历者的独家解读。阿登纳说,本书从1945年德国战败后所发生的事件始,记述1945年后我对自己所经历过的事件的回忆,没有遗漏,也未加渲染。  <br/>【作者】<br/>康拉德·阿登纳(1876-1967),联邦德国首任总理,并三度连任至1963年,同时期兼任联邦德国外长。他经历了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时期、盟国占领期和联邦德国五个重大历史时期。在他的领导之下,联邦德国在政治上从一个战败国到重新获得主权,而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平等伙伴;经济上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并通过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他是德国恢复和再次快速崛起的主导者、法德和解的关键倡导者和欧洲统一的主要缔造者,在德国现代史上深深地上了他的印记。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伟大的德国人,阿登纳与卡尔·马克思和马丁·路德一起位居前三位,其影响至今仍到处可见。 阿道夫·希特勒短暂地把德国带上前所未有的但迅速地掉落无尽的深渊。与二战后的日本不一样,德国被完全重新洗牌,国家被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分割占领。刚被从盖世太保监狱释放的康拉德·阿登纳,刚回到家就遇到上门的美军,经过一系列事情他成了雏形西德的负责人,有时会的地都没有一张床供这个年过70的老人睡,他面对饥饿、失败、民族主义情绪残余的民族,该怎样重振民族,如何在美苏英法四大势力中周旋,一切都在考验这个老人。或许这就是他被评为受德国人爱戴的领导人(力压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原因吧!<br/>
目录展开

作者前言

第一章 德国国防军无条件投降后的德国命运

1.德国重新统一的原则和欧洲形势的概貌

2.1950年春对重新统一德国的各种建议

3.外长们在华盛顿的会晤以及卫星国外长和苏联外长在布拉格的会晤

4.苏占区1950年10月15日的选举

5.格罗提渥1950年11月30日的来信

6.同高级专员们讨论格罗提渥的来信和有关苏联邀请召开四国会议的问题

7.苏占区方面竭力谋求接触

8.政府和反对党对格罗提渥1950年11月30日来信的判断

9.1951年1月15日联邦政府的声明

10.东德人民的希望

11.所谓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议院的呼吁和格罗提渥1951年1月30日的讲话

12.联邦政府对四国会议的要求

13.在巴黎玫瑰大理石宫举行的预备性会议

14.格罗提渥1951年9月15日的再次试探

15.舒马赫博士的态度

16.1951年9月27日的政府声明——选举原则

17.西方盟国的反应

18.1951年12月20日联合国的决议和联邦共和国的选举建议——苏联政府将作出反应吗?

第二章 苏联的照会攻势

1.对东西方谈判的基本看法

2.1952年3月10日的苏联照会

3.最初的反应

4.在波恩和巴黎就答复苏联照会与西方盟国进行磋商

5.1952年3月25日西方国家的复照和1952年4月9日苏联的第二次照会

6.德国社会民主党要走另一条路

7.1952年4月16日与高级专员们的谈话

8.西方国家1952年5月13日的复照

9.举行四国会议吗?

10.1952年6月17日与麦克洛伊的谈话

11.首次介绍西方盟国复照草稿的内容

12.联邦政府的疑虑

13.1952年7月3日的严重分歧

14.苏联政策的原则

15.交换照会毫无结果

第三章 卢森堡协定——调整我们同犹太人的关系

1.我们道义上的义务

2.1951年12月6日在伦敦与戈德曼博士的会晤

3.在瓦森纳尔的谈判

4.重重的困难——伯姆教授的折中建议

5.决定性的转折

6.阿拉伯联盟的抗议

7.在卢森堡签订协定

8.希纳尔博士的讲话

9.1966年5月我的以色列之行

第四章 德国国内围绕实行武装是否符合宪法规定的一场争论

1.重新获得自决权的必要性

2.关于宪法的争论

3.库特·舒马赫博士逝世

4.二读条约

5.再次出现困难

6.再次争取德国社会民主党赞同条约

7.选民的证实——1953年联邦议院的选举

第五章 柏林四国外长会议前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关系

1.苏联的政策起了变化吗?

2.1953年4月16日艾森豪威尔的讲话

3.1953年5月11日丘吉尔的演说

4.1953年5月14、15两日和丘吉尔的会见

5.德国外交政策的基点

6.恢复德国统一的先决条件

7.1953年6月17日——苏占区和柏林的起义

8.援助苏占区的措施

9.1953年7月15日西方国家邀请苏联参加四国会议

10.艾森豪威尔总统1953年7月23日给我的来信

11.索尔兹伯里勋爵在英国上议院报告关于华盛顿外长会议的经过情况

12.法国对四国会议的判断

13.1953年12月的巴黎会谈

第六章 试探东西方新关系的时代是否已经到来——1954年1月至2月柏林外长会议

1.会议前的交换照会

2.会议的开始

3.艾登的德国计划

4.莫洛托夫的德国计划

5.莫洛托夫的一项关于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

6.奥地利

7.东亚问题

8.会议结束公报和三国声明

9.1954年2月18日在瓦恩机场听国务卿杜勒斯介绍情况

10.从柏林会议得出的结论

第七章 欧洲防务集团的垮台

1.从签订欧洲防务集团条约到1954年8月布鲁塞尔会议

2.布鲁塞尔会议前夕同斯巴克的会谈

3.布鲁塞尔欧洲防务集团会议的经过

4.同孟戴斯-弗朗斯的会晤

5.1954年8月30日——欧洲的不幸日子

6.美国的反应

7.联邦政府的态度

8.德国社会民主党要求召开四国会议

9.欧洲防务集团告吹后的形势

第八章 为克服由于欧洲防务集团失败而产生的危机所作的努力——召开伦敦九国会议

1.1954年9月2日在比勒赫厄同霍耶·密勒的会谈

2.艾登的倡议

3.杜勒斯在波恩

4.布鲁塞尔条约

5.法国1954年9月的备忘录

6.德国的设想

7.伦敦的预备性谈判

8.美国的情绪

9.伦敦会议展望

第九章 伦敦九国会议

1.开幕会议

2.德国的防务贡献和军备监督问题

3.杜勒斯和艾登的原则声明——谈判第一阶段的高潮

4.恢复联邦共和国的主权、柏林的安全保障、盟国对重新统一德国的义务

5.美国外交政策的可能影响

6.会议失败了吗?

7.伦敦会议的结果

8.美国和英国的作用

第十章 巴黎会议——恢复主权

1.继续前进

2.恢复德国的主权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西欧联盟

4.萨尔问题

5.法德在策勒圣克卢的会谈经过

6.在艾登举行的晚宴上

7.萨尔法规

8.巴黎会议的结果

第十一章 围绕巴黎协定的争吵

1.及早批准巴黎协定的必要性

2.苏占区的实际情况和从中引出有关我们政策的结论

3.1954年春季柏林会议后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互换照会

4.德国社会民主党反对巴黎协定的理由

5.塔斯社1955年1月15日的声明

6.对苏联声明的反响

7.谈谈苏联的策略

8.与奥伦豪尔的信件往来——反对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反对巴黎协定

9.议会外的反对巴黎协定的行动

10.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待拥护和反对协定的问题

11.围绕巴黎的萨尔协定的争论

12.协定的批准

13.联邦共和国1955年5月5日的主权声明

14.西方的巩固和团结是同东方谈判的先决条件

第十二章 首脑之间

1.苏联的目标一成未变

2.西方国家发出首脑会晤的邀请

3.要不要建立欧洲中立国家地带?

4.1955年6月7日苏联发出举行苏德谈判的邀请

5.对德国政策的考虑

6.同杜勒斯和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的会晤

7.在纽约和在契克斯的会谈

8.国务卿杜勒斯和冯·埃卡特大使关于四国外长在旧金山讨论的报告

9.美、法、英、苏四国政府首脑会晤——“微笑的会议”

10.美国政策的原则——艾森豪威尔为防止对“日内瓦精神”作错误解释的讲话

第十三章 莫斯科之行

1.莫斯科谈判的背景

2.把我的谈判意图通知华盛顿、巴黎和伦敦

3.到达莫斯科

4.第一个谈判日——1955年9月9日,星期五

5.第二个谈判日——1955年9月10日,星期六

6.休会期间——1955年9月11日,星期日

7.第三个谈判日——1955年9月12日,星期一

8.第四个谈判日——1955年9月13日,星期二

9.最后的看法

人名译名对照表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