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三国史话
出版说明
一、楔子
二、宦官
三、外戚
四、黄巾
五、历史和文学
六、后汉的地理
七、董卓的扰乱
八、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九、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十、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十一、赤壁之战的真相
十二、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十三、替魏武帝辩诬
十四、从曹操到司马懿
十五、替魏延辩诬
十六、姜维和钟会
十七、孙吴建都南京
十八、司马懿如何人
十九、司马氏之兴亡
二十、晋代豪门斗富
附录
论曹篇
1.袁曹成败
2.曹操平定北方
3.曹操平关陇汉中
论刘篇
1.刘备入蜀
2.刘备取汉中
3.诸葛亮伐魏
4.诸葛亮南征考
论孙篇
1.孙氏父子轻佻
2.孙策欲袭许
3.孙氏据江东
4.孙吴盛衰
5.孙吴之亡
中国书画入门
出版说明
中国书学浅说
例言
绪论
一、书体之分析
二、笔法之研究
三、字之结体及运用(上)
四、字之结体及运用(中)
五、字之结体及运用(下)
六、学书之次第(上)
七、学书之次第(下)
八、中国历代制字之概述
九、中国历代书家与论书之概述
十、学书之宜忌
十一、余论
中国画学浅说
例言
绪论
一、画体之分别(上)
二、画体之分别(中)
三、画体之分别(下)
四、画法通论
五、画之用笔
六、画之用墨
七、画之设色
八、学画之程序
九、论章法
十、论皴法及点苔
十一、论写生及写意
十二、画之落款及题识
十三、画之品目
十四、画与书学之关系
十五、余论
叶鋆生谈文字与书道
一、文字
第一节 文字的起源及其沿革
第二节 文字的构造与“六书”
二、书道
第一节 书体
第二节 书法
第三节 书学
第四节 书品
第五节 书人传与短评
陈师曾讲中国绘画史
一、文人画之价值
二、清代山水之派别
三、清代花卉之派别
四、中国人物画之变迁
五、绘画源于实用说
六、中国画是进步的
中国人文小史
编者序
自 序
第一章 文字
第一节 文字的起源及其沿革
第二节 文字的构造与“六书”
第二章 书籍
第一节 书籍的目录
第二节 书籍的部类
第三节 书籍的印刷
第三章 书道
第一节 书体
第二节 书法
第三节 书学
第四节 书品
第五节 书人传与短评
第四章 宋以前的绘画
第一节 画体
第二节 画法
第三节 画学
第四节 画品
第五节 画人传与短评
第五章 宋以后的绘画
第一节 宋后绘画演进大势
第二节 宋后的画体(山水花鸟)
第六章 文学的变迁
第一节 文学创始的时代
第二节 词藻流行的时代
第三节 理论文流行的时代
第四节 词藻与理论文的并行时代
第七章 小说与戏曲
第一节 小说的演进
第二节 戏曲的变迁
第八章 史学的变迁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史学
第二节 两汉及三国时代的史学
第三节 两晋及南北朝时代的史学
第四节 唐宋两代的史学
第五节 元明两代的史学
第六节 清朝一代的史学
第九章 经学的变迁
第一节 今文学派的经书编纂说
第二节 经学传统的功劳者
第三节 汉武帝经学的采用
第四节 古文学派兴起
第五节 郑玄的今、古文学统一
第六节 南学与北学
第七节 唐太宗的经学统一
第八节 宋代经学注释的交迭
第九节 明成祖《五经大全》的敕修
第十节 清朝经学的复兴及其四变
主要参考书
中国史纲
出版说明
自序
初版自序
再版自序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嬴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营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出版说明
总论—传统文化之评价
一、中国的兵
二、中国的家族
三、中国的元首
四、无兵的文化
五、中国文化的两周
附录 世袭以外的大位承继法
中外的春秋时代
君子与伪君子—一个史的观察
古代中国的外交
春秋时代政治与社会
中国近代史
出版说明
总 论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1.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2.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3.东西对打
4.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5. 不平等条约开始
6. 剿夷派又抬头
7. 剿夷派崩溃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1. 旧社会走循环套
2.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3.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4. 洪秀全失败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1.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2. 步步向前进
3. 前进遇着阻碍
4. 士大夫轻举妄动
5. 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1. 李鸿章引狼入室
2.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3. 顽固势力总动员
4.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5.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6.军阀割据十五年
7.贯彻总理的遗教
附录一 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1. 中西方关系发生变化
2. 欧洲人的蚕食
3. 葡萄牙设法通商
4. 国外殖民势力更替
5. 康熙帝的外交
6. 外交策略不进反退
7. 马戛尔尼来华
8. 英国输入鸦片
9. 鸦片战争前后
10.“抚夷”的难题
11.“剿夷”外交的代价
12. 俄罗斯侵吞国土
13. 自强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14. 尾言
附录二 琦善与鸦片战争
1. 引言
2.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军事关系
3.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外交关系
中国通史
出版说明
编者序
第一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
第二章 中国史的年代
第三章 古代的开化
第四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第五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六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七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
第八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第九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十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第十一章 前汉的衰亡
第十二章 新室的兴亡
第十三章 后汉的盛衰
第十四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第十五章 晋初的形势
第十六章 五胡之乱(上)
第十七章 五胡之乱(下)
第十八章 南北朝的始末
第十九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第二十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第二十一章 唐朝的中衰
第二十二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第二十三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二十四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第二十五章 北宋的积弱
第二十六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第二十七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第二十八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
第二十九章 明朝的盛衰
第三十章 明清的兴亡
第三十一章 清代的盛衰
第三十二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第三十三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三十四章 清朝的衰乱
第三十五章 清朝的覆亡
第三十六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
人间词话
出版说明
思静则心安
上篇
001 有境格自高
002 真假无须辨
003 物我需两忘
004 贵在静中得
005 道法缘自然
006 实情虚景乃境
007 境于一字中
008 大小非优劣
009 境界为本也
010 气象乃诗品
011 一池春水皱
012 深致乃优美
013 人正不易得
014 神秀出国色
015 后主之情调
016 难为赤子心
017 后主性情真
018 爱以血书者
019 开北宋风气
020 池边梅自早
021 “出”字何人道
022 情多无处足
023 细雨湿流光
024 望尽天涯路
025 忧生亦忧世
026 灯火阑珊处
027 看尽洛阳花
028 古之伤心人
029 少游境凄婉
030 秦词存《诗经》
031 词中诗气象
032 在神不在貌
033 唯言情体物
034 语妙不必代
035 不可滥用代字
036 美成词得荷之神理
037 和韵似原唱
038 无一语道著
039 如雾里看花
040 “隔”与“不隔”
041 年命如朝露
042 虽高意境弱
043 有性情境界
044 豪词之胸襟
045 观雅量高致
046 同归于乡愿
047 是别有人间
048 周旨荡史意贪
049 水光云影远
050 心事已迟暮
051 夜深千帐灯
052 尽在自然中
053 词不易于诗
054 难以出新意
055 如观佳山水
056 见真知者深
057 诗词贵自然
058 小玉报双成
059 文体尊卑论
060 能入亦能出
061 花鸟共忧乐
062 空床难独守
063 寥寥数语绝
064 各有能不能
下篇
001 白石之慈悲
002 双声叠韵论
003 叠韵不平仄
004 诗词之盛衰
005 天乐殊笑人
006 方回少真味
007 创作之难易
008 诗词鸣不平
009 难觅之真我
010 景语皆情语
011 尽君今日欢
012 境阔与言长
013 不如言境界
014 借古人之境
015 谁最工长调
016 后人不能学
017 开通押之祖
018 不足比容若
019 清尊北宋词
020 子龙彩花耳
021 浅论《衍波词》
022 论近人之词
023 两首《蝶恋花》
024 令人不能怀
025 陷深文罗织
026 画工化工殊
027 不乐闻此语
028 有词却无句
029 草窗玉田词
030 不值许费力
031 文山之风骨
032 和凝《长命女》
033 若梅溪以降
034 后人群附和
035 词失之肤浅
036 友人沈昕伯
037 用诗人之眼
038 小说①不足信
039 诗词之工拙
040 词家有篇句
041 南宋俗子词
042 六一《蝶恋花》
043 不可儇薄①语
044 词人须忠实
045 词集之格调
046 明清人论词之失
047 白石旷在貌
048 词尤重内美
049 诙谐与严重①
附录
文学小言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
屈子文学之精神
吕思勉国学经典入门
出版说明
第一篇 经子解题
自序
论读经之法
一、诗
二、书
三、附论《逸周书》
四、仪礼 礼记 大戴礼记 周礼
五、易
六、春秋
七、论语 孟子 孝经 尔雅
论读子之法
一、老子
二、庄子
三、列子
四、荀子
五、晏子春秋
六、墨子
七、公孙龙子
八、管子
九、韩非子
十、商君书
十一、尹文子
十二、慎子
十三、邓析子
十四、吕氏春秋
十五、尸子
十六、冠子
十七、淮南子
第二篇 史学与史籍
史学定义
史籍溯源
史学缘起
史部大略(上)
史部大略(下)
史家宗旨今昔异同
史材
论搜辑
论考证
论论史事之法
史学演进趋势
第三篇 中国史籍读法
弁言
史学之用安在
中国有史学吗?
再为中国史学诉冤
史权为统治阶级所篡
读旧史宜注意之点
一、古书名著选读拟目
二、关于正史
读旧史入手的方法
治古史的特殊方法
唐诗杂论
出版说明
类书与诗
宫体诗的自赎
四杰
孟浩然(689—740)
贾岛(779—843)
杜甫
英译李太白诗
附录一:诗的格律
附录二:诗与批评
附录三:唐诗校读法举例
国史纲要
出版说明
第一章 地理与史前时代
一 地理
二 史前时代—石器时代
三 史前时代—金石并用期
四 史前时代—宗教
五 史前时代—文化程度之不齐
第二章 殷商政治与文化 (前1300—前1027)
一 商代的王权
二 甲骨文
第三章 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 (前1027—前771)
一 封建政治
二 贵族生活
三 封建社会—庶民
四 封建社会—士族
第四章 成周封建帝国之极盛 (前1027—前771)
一 营建洛邑,封藩建国
二 开疆拓土
第五章 成周宗教
一 宇宙观与神神话
二 教士
三 坛庙与祭祀
四 大武舞
第六章 封建帝国之崩溃 (前900—前771)
一 西周的衰微
二 平王东迁
第七章 春秋列国之形成 (前770—前670)
一 郑之盛强
二 四强之兴起
三 社会变化
第八章 霸政时期 (前685—前612)
一 齐桓公与管仲
二 宋襄公图霸
三 晋文襄霸业
第九章 晋楚争盟 (前620—前505)
一 晋楚消长
二 向戌弭兵
三 晋楚并衰与吴之兴起
第十章 春秋时代思想
一 官学衰败,私学兴起
二 周易
三 孔子与儒家
第十一章 吴越之争 (前505—前473)
一 吴国称霸
二 越国后来居上
第十二章 七雄局面之成立 (前473—前362)
一 三晋田齐
二 秦楚内乱与复兴
三 越之乱亡与燕之渐兴
四 诸小国之渐趋灭亡
五 周之丧土与分裂
六 新军器与新战术
七 魏之图强与失败
八 列强之拓土
九 社会革命
第十三章 合纵与连横 (前361—前311)
一 商鞅变法
二 变法后之发展
三 秦霸天下
第十四章 秦之独强 (前310—前272)
一 东帝与西帝
二 齐之一败涂地
三 楚之削弱
第十五章 战国诸子
一 治国平天下之道
二 激烈的争鸣
第十六章 秦并六国 (前271—前211)
一 大败三晋
二 秦灭周
三 燕与三晋
四 末次合纵与最后努力
五 六国之单独困斗与继灭
第十七章 专制一统之初试及其失败 (前221—前202)
一 秦始皇之一统政策与旧势力之反动
二 秦亡
三 楚汉之争
第十八章 汉代政治 (前202—88)
一 官制
二 兵制
三 汉初所谓“封建”问题与外戚之患
第十九章 汉代社会与经济 (前202—88)
一 旧社会阶级之破裂—氏与姓之混淆
二 旧社会阶级之破裂—迁徙赐姓与变姓
三 新阶级制度—大地主与农民奴婢
四 新阶级制度—商贾
五 新阶级制度—贵贱贫富与社会改革
六 新阶级制度—四民之并为臣妾
第二十章 汉代武功 (前202—88)
一 武功伟人
二 匈奴
三 西域
四 朝鲜百粤与西南夷
五 文化势力之播及日本
第二十一章 汉代内政 (前202—88)
一 帝制名实与皇帝崇拜
二 皇权与宦官幸臣
三 皇权与外戚
四 皇权与地方官
五 中兴之治
六 听天由命之消极人民
第二十二章 秦汉宗教
一 神仙家与黄老学
二 儒教之成立—素王
三 儒教之成立—经典
四 阴阳谶纬学
五 儒道阴阳糅合之国教
第二十三章 秦汉思想
一 思想之学术化
二 儒道思想之结束
三 古代思想之总结束—王充
四 古代文化之总清算
第二十四章 大汉帝国之末运 (89—316)
一 政治制度之破裂—外戚与宦官
二 政治制度之破裂—国军消灭与地方割据
三 政治制度之破裂—财政与一般政治之紊乱
四 天灾人祸与人口之减少
五 乱亡经过—羌乱
六 乱亡经过—党锢黄巾与十常侍
七 乱亡经过—董卓与李郭之乱
八 乱亡经过—曹操与三国
九 乱亡经过—西晋与中原之沦丧
第二十五章 末世之宗教与人生观
一 儒教之凝结与衰颓
二 清谈与隐逸
三 道教
四 佛教之输入
第二十六章 五胡乱华 (317—383)
一 背景
二 中原沦丧
三 汉族南迁
四 南北分局
第二十七章 南北朝 (383—589)
一 南北互诋
二 南朝
三 北朝
四 门阀
五 南北消长与混一
第二十八章 新宗教之酝酿与成熟
一 新宗教之酝酿
二 辩教
三 佛教之成熟
第二十九章 隋唐政治与社会 (589—755)
一 官制
二 兵制
三 均田与赋役
四 学校与选举
第三十章 大唐二元帝国 (618—755)
一 疆土
二 外蕃之威抚与恩抚
三 内政
第三十一章 隋唐宗教
一 教会
二 宗教
三 佛学
四 唐诗中之哲学
第三十二章 二元帝国之灭亡 (756—960)
一 外患频仍
二 藩镇
三 宦官与禁军
四 财政紊乱、起义军兴起与唐之灭亡
五 五代十国
第三十三章 新儒学与复古运动
一 背景
二 武宗废浮屠与韩愈辟佛老
三 李翱
第三十四章 宋之积弱与变法失败 (960—1085)
一 兵制
二 财政与民生
三 科举
四 缠足
五 国防生命线之始终缺乏
六 王安石
七 王安石变法
八 变法失败
第三十五章 宋亡 (1086—1279)
一 北宋灭亡
二 南宋
三 金
第三十六章 宋代理学
一 朱陆
二 书院
第三十七章 亡国政治—元 (1279—1368)
一 非中国重心之欧亚大帝国
二 种族与阶级
三 兵制与驻军
四 财政与纸币
五 喇嘛教
六 元亡
第三十八章 明之复国与政治文化之停顿 (1368—1528)
一 科举与八股
二 政治设施—专制之深刻化
三 政治设施—宦官之始终当权
四 兵制与军事
五 海外扩张与汉族闽粤系之兴起
第三十九章 元明理学
一 陈献章
二 王阳明
第四十章 新势力之兴起与明之乱亡 (1528—1644)
一 蒙古
二 日本
三 西洋
四 满洲
五 明之乱亡
第四十一章 清朝盛世 (1644—1839)
一 疆土
二 对汉族之压迫—剃发
三 对汉族之压迫—旗地
四 对汉族之压迫—降臣
五 对汉族之压迫—文人
六 刚柔并施
七 改土归流与西南夷之汉化
八 衰征与内乱
第四十二章 明末及清朝之学术思想
一 乾嘉学派
二 科学不发展
第四十三章 传统政治文化之总崩溃 (1839—1912)
一 背景
二 鸦片战争前后
三 传教问题与太平天国
四 甲午戊戌与庚子辛丑
五 科举废除与帝制推翻
国学常识
出版说明
第一章 概说
一 所谓国学
二 国学在清代
三 国学的分科
四 国学的派别
五 进步的方法与贫乏的内容
六 欧美学术的影响
七 “五四”以后的国故整理
八 国学与世界学术
九 专门研究与基本知识
一 研究的态度及准备工作
第二章 语文
一一 研读古籍的阶梯
一二 所谓小学
一三 六书
一四 字形的演变
一五 字义的演变
一六 训诂学
一七 文法学的先驱及其发展
一八 方言学
一九 字音的变迁
二 语言和文字的分离
二一 双声叠韵
二二 反切
二三 四声
二四 音韵学
二五 字母
二六 韵部
二七 古音之推定
第三章 古物
二八 金石之学
二九 殷墟发掘
三 甲骨之学
三一 古物与社会学
三二 无文字的古物
三三 古物与考证学
三四 古物与古书
第四章 书籍
三五 传写本与刻本
三六 版本之学
三七 校雠之学
三八 章句之学
三九 目录之学
四 图书分类法
四一 辑佚及辨伪
四二 类书及丛书
四三 考证学与读书法
第五章 经学
四四 五经、十三经、四书
四五 《易经》
四六 《书经》
四七 《诗经》
四八 三礼
四九 《春秋》
五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五一 经之传授
五二 今文经学与谶纬
五三 古今文学派的斗争
五四 汉以后的经学
五五 清代的经学
五六 经学的扬弃
第六章 史地
五七 所谓正史
五八 正史的内容
五九 编年史
六 纪事本末
六一 别史
六二 政书
六三 杂史传记及其他
六四 学术史
六五 史评
六六 地理
六七 历史哲学
六八 新史学的产生
六九 新史学的业绩
第七章 诸子
七 诸子的学术派别
七一 儒家
七二 道家
七三 墨家
七四 别墨及名家
七五 法家
七六 兵家及其他
七七 王充之学
七八 魏晋时代的玄学
七九 子学之兴起与消沉
第八章 佛学
八 初期的佛教
八一 佛教的中国化
八二 流传中国诸宗派
八三 小乘诸宗
八四 传自印度的大乘诸宗
八五 中国独创的大乘诸宗
八六 佛学与儒学
八七 因明学
八八 唯识论中的心理学
八九 现时佛学的趋势
第九章 理学
九 宋明理学的产生
九一 周敦颐与邵雍
九二 张载及二程
九三 集宋学大成的朱熹
九四 陆象山与杨慈湖
九五 浙东学派
九六 宋末至明初之理学
九七 王阳明之学
九八 清初各大师对于理学的批判
九九 理学批判的最高发展
一 宋明理学的没落与新理学的产生
第十章 诗赋词曲
一一 文学的范围与类别
一二 最早的诗总集
一三 楚辞
一四 赋
一五 乐府
一六 五言诗
一七 陶渊明与南北朝诗
一八 唐诗
一九 李白、杜甫
一一 唐以后的重要诗人
一一一 词
一一二 重要词人
一一三 散曲
第十一章 散文和骈文
一一四 散文和骈文的分别
一一五 散文与骈文的分合
一一六 周秦汉的散文
一一七 六朝文
一一八 唐宋八大古文家
一一九 明清两代的古文家
一二 所谓古文义法
一二一 骈文的标准化及其支流
一二二 八股文及对联
一二三 文艺论评
一二四 文体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变动
第十二章 新被重视的文学
一二五 戏曲的摇篮期
一二六 戏曲的成长期
一二七 唐以前的小说
一二八 宋元明的小说
一二九 清代的小说
一三 宝卷、弹词、鼓词
一三一 中国文学与东方诸民族的相互影响
一三二 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的关系
第十三章 科学及艺术
一三三 自然科学在国学中的地位
一三四 天文学和历法
一三五 数学
一三六 物理学及化学
一三七 医学
一三八 应用技术
一三九 科学与迷信
一四 艺术
一四一 绘画及书法篆刻
一四二 音乐
国学概论
出版说明
国学概论
第一章 概论
甲、国学之本体
乙、治国学之方法
第二章 国学之派别(一)
第三章 国学之派别(二)
第四章 国学之派别(三)
第五章 结论—国学之进步
国学略说
第一章 小学略说
第二章 经学略说
第三章 史学略说
第四章 诸子略说
第五章 文学略说
宋词选
出版说明
前言
王禹 一首
点绛唇
潘 阆 二首
酒泉子
前 调
寇 准 一首
江南春
林 逋 一首
长相思
范仲淹 三首
苏幕遮
渔家傲
御街行
晏 殊 五首
浣溪沙
踏莎行
蝶恋花
破阵子
山亭柳
张 先 三首
青门引
天仙子
木兰花
张 一首
离亭燕
宋 祁 一首
玉楼春
欧阳修 七首
采桑子
诉衷情
生查子
阮郎归
蝶恋花
南歌子
渔家傲
柳 永 七首
雨霖铃
蝶恋花
定风波
望海潮
夜半乐
八声甘州
倾 杯
晏几道 四首
临江仙
鹧鸪天
采桑子
阮郎归
桂枝香
苏 轼 二十三首
少年游
江城子
前 调
望江南
水调歌头
浣溪沙
前 调
前 调
永遇乐
定风波
浣溪沙
西江月
洞仙歌
念奴娇
前 调
临江仙
卜算子
满江红
浣溪沙
水龙吟
贺新郎
蝶恋花
黄庭坚 四首
水调歌头
念奴娇
清平乐
虞美人
秦 观 六首
满庭芳
望海潮
鹊桥仙
踏莎行
如梦令
前 调
晁补之 一首
摸鱼儿
王 观 一首
卜算子
贺 铸 十首
捣练子
前 调
前 调
前 调
生查子
踏莎行
青玉案
六州歌头
石州引
鹧鸪天
李之仪 一首
卜算子
张舜民 一首
卖花声
僧仲殊 一首
南柯子
周邦彦 十首
兰陵王
苏幕遮
六 丑
解语花
满庭芳
蝶恋花
西 河
夜游宫
菩萨蛮
虞美人
廖世美 一首
好事近
忆王孙
曾布妻 一首
菩萨蛮
无名氏 十五首
九张机
前 调
无名氏 一首
柘枝引
蒋兴祖女 一首
减字木兰花
无名氏 一首
水调歌头
玉楼春
无名氏 一首
御街行
鲁逸仲 一首
南 浦
吕渭老 一首
好事近
蔡 伸 一首
苍梧谣
叶梦得 三首
水调歌头
前 调
点绛唇
赵 佶 一首
燕山亭
李清照 十一首
点绛唇
如梦令
前 调
一剪梅
醉花阴
凤凰台上忆吹箫
渔家傲
念奴娇
永遇乐
武陵春
向子 一首
陈与义 一首
临江仙
张元 五首
兰陵王
石州慢
满江红
贺新郎
前 调
岳 飞 一首
满江红
胡 铨 一首
好事近
吕本中 二首
采桑子
南歌子
朱敦儒 九首
鹧鸪天
卜算子
水龙吟
相见欢
临江仙
减字木兰花
好事近
柳 枝
绍兴太学生 一首
南乡子
韩元吉 三首
好事近
水调歌头
霜天晓角
张孝祥 八首
水调歌头
六州歌头
水调歌头
前 调
念奴娇
西江月
前 调
浣溪沙
范成大 二首
忆秦娥
醉落魄
杨万里 一首
好事近
陆 游 十一首
钗头凤
秋波媚
汉宫春
夜游宫
渔家傲
双头莲
鹊桥仙
前 调
鹧鸪天
卜算子
辛弃疾 四十首
太常引
菩萨蛮
水调歌头
满江红
摸鱼儿
木兰花慢
沁园春
祝英台近
水调歌头
水龙吟
清平乐
丑奴儿
丑奴儿近
鹧鸪天
清平乐
八声甘州
鹧鸪天
清平乐
贺新郎
前 调
破阵子
鹊桥仙
西江月
鹧鸪天
水龙吟
沁园春
前 调
贺新郎
鹧鸪天
粉蝶儿
贺新郎
满江红
前 调
浣溪沙
西江月
永遇乐
南乡子
生查子
陈 亮 四首
水调歌头
念奴娇
水龙吟
一丛花
刘 过 六首
六州歌头
沁园春
贺新郎
唐多令
醉太平
西江月
杨炎正 一首
水调歌头
朱淑真 一首
蝶恋花
严 蕊 一首
卜算子
姜 夔 十首
踏莎行
点绛唇
念奴娇
淡黄柳
暗 香
疏 影
玲珑四犯
齐天乐
鹧鸪天
史达祖 二首
双双燕
绮罗香
吴文英 四首
玉楼春
唐多令
八声甘州
戴复古 二首
柳梢青
水调歌头
刘克庄 十二首
满江红
一剪梅
贺新郎
沁园春
玉楼春
贺新郎
前 调
前 调
满江红
忆秦娥
清平乐
黄 机 二首
满江红
霜天晓角
文及翁 一首
贺新凉
无名氏 一首
青玉案
德太学生 一首
祝英台近
王清惠 一首
满江红
徐君宝妻 一首
满庭芳
文天祥 一首
念奴娇
邓 剡 一首
唐多令
刘辰翁 六首
忆秦娥
西江月
兰陵王
永遇乐
宝鼎现
蒋 捷 七首
贺新郎
前 调
女冠子
一剪梅
虞美人
贺新郎
霜天晓角
周 密 一首
一萼红
王沂孙 三首
眉 妩
水龙吟
齐天乐
张 炎 五首
高阳台
甘 州
解连环
月下笛
清平乐
容忍与自由
出版说明
第一章 一语一辈子
容忍与自由
自由主义
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
我们要我们的自由
我们所应走的路
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
少年中国之精神
新闻记者的修养
报业的真精神
新闻独立与言论自由
第二章 一书一世界
读书
为什么读书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找书的快乐
治学的三根毫毛
论短篇小说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人生问题
哲学与人生
科学的人生观
做人与读书 —致胡祖望
第三章 一师一醍醐
九年的家乡教育(节选)
杜威先生与中国
学生与社会
中学国文的教授
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
谈谈大学
大学的生活 —学生选择科系标准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知识的准备
中国公学十八级毕业赠言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思想的方法
第四章 一问一未来
中国近一千年是停滞不进步吗
考试与教育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贞操问题
女子问题
中国历史上妇女的地位
美国的妇人
当前中国文化问题
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新思潮的意义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明史讲义
出版说明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明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第二章 明史体例
第二编 各论
第一章 开国
第二章 靖难
第三章 夺门
第四章 议礼
第五章 万历之荒怠
第六章 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
第七章 南明之颠沛
梁启超国学经典入门
出版说明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丙)韵文书类
(丁)小学书及文法书类
(戊)随意涉览书类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自序
《论语》《孟子》
总说
《论语》编辑者及其年代
《论语》之真伪
《论语》之内容及其价值
读《论语》法
《论语》注释书及关系书
《孟子》之编纂者及篇数
《孟子》之内容及其价值
读《孟子》法
《孟子》之注释书及关系书
附论《大学》《中庸》
附论《孝经》
附论其他关于孔子之记载书
《史记》
《史记》作者之略历及其年代
《史记》之名称及其原料
《史记》著述之旨趣
《史记》之史的价值
《史记》成书年代及后人补续窜乱之部分
读《史记》法之一
读《史记》法之二
《荀子》
荀卿之年代及行历
《荀子》书之著作及其编次
《荀子》学术梗概及书中最重要之诸篇
读《荀子》法
《韩非子》
韩非行历
《韩非子》书中疑伪之诸篇
《韩非子》中最重要之诸篇
次要诸篇
《韩非子》校释书及其读法
《左传》《国语》
《左传》之来历
《左氏》不传《春秋》
《左氏春秋》与《国语》
《左传》《国语》之著作者年代及其史的价值
读《左传》法之一
读《左传》法之二
《诗经》
《诗经》之年代
孔子删诗说不足信
《诗序》之伪妄
风、颂、雅、南释名
读《诗》法之一
读《诗》法之二
读《诗》法之三
说《诗》注《诗》之书
《楚辞》
《楚辞》之编纂及其篇目
屈原赋二十五篇
屈原之行历及性格
《楚辞》注释书及其读法
《礼记》之名称及篇目存佚
《礼记》内容之分析
《礼记》之原料及其时代
《礼记》之编纂者及删定者
《礼记》之价值
读《礼记》法
附论《尔雅》
附 录
致《清华周刊》记者书
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附:胡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治国学杂话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读书分月课程
一、学要十五则
二、最初应读之书
三、读书次第表
清史讲义
出版说明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清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第二章 清史体例
第三章 清代种族及世系
第四章 八旗制度考实
第二编 各论
第一章 开国
第二章 巩固国基
第三章 全盛
第四章 嘉道守文
第五章 咸同之转危为安
经典常谈
出版说明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附录一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附录二 《封建论》指导大概
菊与刀
出版说明
“菊”与“刀” —日本人的理想与现实
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 永远偿还不完的恩情
第七章 情义最难接受
第八章 对名誉的情义
第九章 日本式的人情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炼
第十二章 对儿童的教育
第十三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
词学十讲
出版说明
第一讲 唐宋歌词的特殊形式和发展规律
第二讲 唐人近体诗和曲子词的演化
第三讲 选调和选韵
第四讲 论句度长短与表情关系
第五讲 论韵位安排与表情关系
第六讲 论对偶
第七讲 论结构
第八讲 论四声阴阳
第九讲 论比兴
第十讲 论欣赏和创作
附录 今日学词应取之途径
四声的辨别和练习
谈谈词的艺术特征
宋词发展的几个阶段
诗境浅说
出版说明
诗境浅说甲编
送杜少甫之任蜀川 王 勃
在狱咏蝉 骆宾王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听蜀僧弹琴 李 白
牛渚夜泊 李 白
春望 杜 甫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旅夜书怀 杜 甫
登岳阳楼 杜 甫
过香积寺 王 维
酬张少甫 王 维
终南别业 王 维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留别王维 孟浩然
早寒有怀 孟浩然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 刘长卿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阙题 刘虚
送李端 卢纶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没蕃故人 张 籍
草 白居易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 浑
蝉 李商隐
送人东游 温庭筠
楚江怀古 马 戴
灞上秋居 马 戴
书边事 张 乔
孤雁 崔 涂
春宫怨 杜荀鹤
章台夜思 韦 庄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诗境浅说乙编——五言摘句
诗境浅说丙编
黄鹤楼 崔 颢
古意 沈期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
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王 维
赐百官樱桃 王 维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王 维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张 谓
九日宴蓝田崔氏庄 杜 甫
曲江对雨 杜 甫
南邻 杜 甫
宾至 杜 甫
登高 杜 甫
明妃村 杜 甫
诸将 杜 甫
古城 刘长卿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寄友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
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寄从弟 李嘉
晚次鄂州 卢 纶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
寻隐者韦九 朱 湾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长安晓望 司空曙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始闻秋风 刘禹锡
酬乐天席上见赠 刘禹锡
与元八卜邻 白居易
马嵬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 李商隐
隋宫 李商隐
重有感 李商隐
赠别前蔚州契宓使君 李商隐
井络 李商隐
泪 李商隐
过陈琳墓 温庭筠
和友溪居别业 温庭筠
赠知音 温庭筠
卧病 许 浑
和友人鸳鸯之什 崔 珏
鹧鸪 郑 谷
春尽 韩
归王官次年作 司空图
伤昔 韦 庄
陪府相中堂夜宴 韦 庄
贫女 秦韬玉
过老将林亭 张
诗境浅说丁编——七言摘句
诗境浅说续编一——五言绝句
寒夜思(三首) 王 勃
别人 王 勃
曲江花 卢照邻
易水 骆宾王
洛堤晓行 上官仪
南行别弟 韦承庆
送杜审言 宋之问
子夜春歌 郭元振
汾上惊秋 苏
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江上梅 王 适
王昭君 东方虬
南楼望 卢
鸟鸣涧 王 维
萍池 王 维
鸬鹚堰 王 维
孟城坳 王 维
鹿柴 王 维
南 王 维
栾家濑 王 维
辛夷坞 王 维
竹里馆 王 维
山中送别 王 维
左掖梨花 王 维
相思子 王 维
杂诗 王 维
宫槐陌 裴 迪
送崔九 裴 迪
玉阶怨 李 白
静夜思 李 白
敬亭独坐 李 白
八阵图 杜 甫
送朱大 孟浩然
望终南残雪 祖 咏
铜雀台 崔国辅
采莲曲 崔国辅
怨词 崔国辅
少年行 崔国辅
长干曲(三首) 崔 颢
题僧房 王昌龄
朝来曲 王昌龄
咏史 高 适
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登鹳雀楼 王之涣
江南曲 储光羲
别辋川 王 缙
左掖梨花 邱 为
奉寄彭城公 李 华
雨中送客 崔 曙
项羽 于季子
吴声子夜歌 薛奇童
宿永阳寄璨师 韦应物
闻雁 韦应物
春草宫怀古 刘长卿
弹琴 刘长卿
送上人 刘长卿
送灵澈 刘长卿
平蕃曲 刘长卿
江行无题(二首) 钱起
采莲曲 刘方平
京兆眉 刘方平
感怀 张 继
忆旧游 顾 况
江南曲 李 益
鹧鸪词 李益
洛桥 李 益
塞下曲(四首) 卢 纶
婕妤怨(二首) 皇甫冉
金陵怀古 司空曙
送卢秦卿 司空曙
汉宫曲 韩
江行 柳中庸
题三闾大夫庙 戴叔伦
关山月 戴叔伦
送人往金华 严 维
题竹林寺 朱 放
长沙驿 柳宗元
江雪 柳宗元
罢和州游建康 刘禹锡
淮阴行 刘禹锡
秋风引 刘禹锡
玉台体 权德舆
古别离 孟 郊
远别离 令狐楚
思君恩 令狐楚
从军行(二首) 张 籍
闺人赠远 王 涯
春闺思 张仲素
南浦别 白居易
勤政楼西柳 白居易
问刘十九 白居易
西还 白居易
玉树后庭花 张 祜
江南逢故人 张 祜
春情 张 起
小院 唐彦谦
题水西寺 杜 牧
寄远 杜 牧
江楼 杜 牧
登乐游原 李商隐
滞雨 李商隐
散关遇雪 李商隐
碧涧驿晓思 温庭筠
夕阳 陆龟蒙
乐府 皮日休
效崔国辅体 韩
秋日 耿
听筝 李 端
送王司直 皇甫曾
淮口寄赵员外 皇甫曾
春怨 金昌绪
塞下曲 许 浑
题慈恩寺塔 荆 叔
湘竹词 施肩吾
偕夫游秦 王韫秀
沙上鹭 张文姬
溪口云 张文姬
曲 刘采春
哥舒歌 西鄙人
答人 太上隐者
题玉溪 湘驿女子
诗境浅说续编二——七言绝句
送梁六 张 说
边词 张敬忠
春日思归 王 翰
凉州词 王 翰
结袜子 李 白
长门怨 李 白
越中怀古 李 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春夜洛阳闻笛 李 白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横江词 李 白
下江陵 李 白
与贾舍人至泛洞庭 李 白
望天门山 李 白
陌上赠美人 李 白
闺怨 王昌龄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梁苑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送别魏二 王昌龄
长信秋词 王昌龄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秋怨 王昌龄
从军行(四首) 王昌龄
殿前曲 王昌龄
青楼曲(二首) 王昌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凉州词 王之涣
江畔独步寻花(二首) 杜 甫
和严郑公军城早秋 杜 甫
解闷 杜 甫
戏为绝句 杜 甫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三日寻李九庄 常 建
除夜 高 适
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 参
碛中作 岑 参
赴北庭度陇思家 岑 参
山房春事 岑 参
封大夫破播仙凯歌 岑 参
送李侍郎赴常州 贾 至
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
山中留客 张 旭
军城早秋 严 武
怨歌 薛维翰
春行寄兴 李 华
乃曲 元 结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休日访人不遇 韦应物
登宝意上方 韦应物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刘长卿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刘长卿
归雁 钱 起
王舍人竹楼 李嘉
题虔上人壁 李嘉
送齐山人 韩
寒食 韩
赠李冀 韩
送魏十六 皇甫冉
岩岭西望 皇甫冉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边思 李 益
写情 李 益
听晓角 李 益
古艳词 卢 纶
宫中乐 卢 纶
曲江春望 卢 纶
峡口送友 司空曙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征人怨 柳中庸
送别 冷朝阳
枫桥夜泊 张 继
春怨 刘方平
湘南即事 戴叔伦
题开圣寺 李 涉
宿武关 李 涉
过华清宫 李 约
春兴 武元衡
听歌 武元衡
湘中酬张功曹 韩 愈
和李司勋连昌宫 韩 愈
晚次宣溪酬张使君 韩 愈
桃林夜贺晋公 韩 愈
酬曹侍御 柳宗元
乌衣巷 刘禹锡
与歌者何戡 刘禹锡
听旧宫人穆氏唱歌 刘禹锡
踏歌词(二首) 刘禹锡
堤上行 刘禹锡
竹枝词(六首) 刘禹锡
杨柳枝词 刘禹锡
春词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刘禹锡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题惠照寺 王 播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
竹枝 白居易
宫词 白居易
暮江吟 白居易
伊州 白居易
魏王堤 白居易
香山寺 白居易
永丰坊园中垂柳 白居易
重赠乐天 元 稹
西归 元 稹
长安秋夜 李德裕
送僧 熊孺登
南园 李 贺
酬答 李 贺
刘郎浦 吕 温
赠崔驸马 杨巨源
秋夜曲 王 涯
宫词 王 涯
少年行 令狐楚
塞下曲(三首) 张仲素
秋闺思(二首) 张仲素
汉苑行 张仲素
蛮州 张 籍
悼孟寂 张 籍
法雄寺东楼 张 籍
秋思 张 籍
凉州词 张 籍
宫词(二首) 张 籍
江陵使至汝州 张 籍
华清宫 王 建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宫词(二首) 王 建
奉诚园闻笛 窦 牟
陪留守内巡至上阳宫 窦 庠
襄阳寒食寄友 窦 巩
宫人斜 窦 巩
渡桑干 贾 岛
赠天竺灵隐二寺主 权德舆
杂兴 权德舆
折杨柳 张 祜
集灵台 张 祜
雨淋铃 张 祜
游淮南 张 祜
曲江春望 唐彦谦
长门怨 裴交泰
郡中 羊士谔
宫中词 朱庆馀
题潘师房 刘 商
寄友 李群玉
黄陵庙 李群玉
题王侍御宅 李群玉
赠歌人郭婉 殷尧藩
赠杨炼师 鲍 溶
闻玉蕊院真人降 严休复
湘君祠 陈 羽
过勤政楼 杜 牧
过华清宫 杜 牧
登乐游原 杜 牧
沈下贤 杜 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 牧
江南春 杜 牧
题城楼 杜 牧
初冬夜饮 杜 牧
醉后题僧院 杜 牧
赤壁 杜 牧
泊秦淮 杜 牧
题桃花夫人庙 杜 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 牧
南陵道中 杜 牧
遣怀 杜 牧
山行 杜 牧
怀吴中冯秀才 杜 牧
七夕 杜 牧
华清宫 杜 牧
郡楼有宴病不赴 杜 牧
边上闻笳 杜 牧
金谷园 杜 牧
暮春水送别 韩 琮
戏赠李主簿 施肩吾
和孙明府怀旧山 雍 陶
城西访友人别墅 雍 陶
天津桥春望 雍 陶
华山题王母祠 李商隐
北齐 李商隐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
汉宫词 李商隐
柳 李商隐
为有 李商隐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李商隐
咏史 李商隐
汉宫 李商隐
江东 李商隐
宫词 李商隐
望远 李商隐
板桥晓别 李商隐
过楚宫 李商隐
嫦娥 李商隐
忆住一师 李商隐
寄蜀客 李商隐
贾生 李商隐
赠弹筝人 温庭筠
瑶瑟怨 温庭筠
赠郑征君 温庭筠
题端正树 温庭筠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 温庭筠
河中紫极宫 温庭筠
题分水岭 温庭筠
杜郊居 温庭筠
寄桐江隐者 许 浑
经秦皇墓 许 浑
谢亭送别 许 浑
送宋处士归山 许 浑
紫藤 许 浑
乌栖曲 赵 嘏
经汾阳旧宅 赵 嘏
西江晚泊 赵 嘏
江楼感旧 赵 嘏
边庭 卢 弼
送友人游边 马 戴
折杨柳 薛 能
席上赠琴客 崔 珏
邺宫词 陆龟蒙
怀宛陵旧游 陆龟蒙
白莲 陆龟蒙
木兰花 陆龟蒙
病酒 皮日休
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
席上赠歌者 郑 谷
金陵晚望 高 蟾
宫怨 司马札
华清宫(二首) 崔 鲁
折杨柳 王贞白
小楼 储嗣宗
放鹧鸪 罗 邺
秋怨 罗 邺
花下 司空图
闻雨 韩
已凉 韩
寒食夜 韩
深院 韩
新上头 韩
长门怨 刘 驾
湘中谣 崔 涂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