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精华笔记.中基中诊针灸分册电子书

售       价:¥

10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郑婉,吴丹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01

字       数:12.6万

所属分类: 教育 > 大中专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阐释和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本教材的编写内容在上版的基础上作了适度调整:除更新了现代研究展外.删除或降格了部分临床意义不大的内容,增添了对中医临床有指导意义或与后续课程相轨的内容,如在五行学说中删除了以五行推断病情轻重的相关内容,降格五行胜复为阅读材料,增添了中土五行及其临床应用;在气的运动部分增添了脏腑之气升降运动的理论渊源和临床应用;在藏象中增添了五脏各精气阴阳的生理作用,作为阅读材料.以与后续课程中医诊断学轨;在体质中增添了九种体质的判定标准为阅读材料,以利于临床应用等。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精华笔记·中基中诊针灸分册》编委会

刘序

编写说明

使用说明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绪 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09)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7)

(二)辨证论治(02)

第二章 精气、阴阳、五行

一、精气学说

(一)精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1.阴阳的概念

2.事物的阴阳属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93/96X/97/02/07/17)

2.阴阳互根互用★

3.阴阳交感与互藏

4.阴阳消长★(量变)

5.阴阳转化(质变)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指导养生

2.确定治疗原则

3.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05)

三、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第三章 藏 象

一、藏象的概述

(一)藏象的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1.五脏——肝、心、脾、肺、肾

2.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6个)

(五)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二、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一)心(概说)

1.主要生理机能(91/95/03)

2.生理特性

(二)肺(概说)

1.主要生理机能

2.生理特性

(三)脾(概说)

1.主要生理机能

2.生理特性

(四)肝(概说)

1.主要生理机能

2.生理特性

(五)肾(概说)

1.主要生理机能

2.生理特性——主蛰守位

(六)胆(中正之官、奇恒之腑、中精之府、清净之府)

1.主要生理机能

2.胆为奇恒之腑(11X)

(七)胃(仓廪之官)

1.主要生理机能

2.生理特性

3.胃气的涵义

(八)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1.主要生理机能(06/15)

(九)大肠(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1.主要生理机能

(十)膀胱

1.主要生理机能

(十一)三焦(六腑;孤腑;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1.六腑之三焦

2.部位之三焦

(十二)脑(髓海、元神之府)

1.主要生理机能

2.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十三)女子胞(奇恒之腑之一,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

1.主要生理机能

2.与脏腑经脉的关系(01)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四、六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一、精

(一)人体之精的概念

(二)人体之精的生成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二、气

(一)气的概念

(二)气的生成和生理功能

(三)气机、气化的概念

(四)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

1.元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2.宗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

3.营气——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营血”、“营阴”、“荣气”

4.卫气——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又称“卫阳”

三、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1.化生之源(血的生成物质基础)

2.相关脏腑功能(心、肺、脾、胃、肾)

(三)血的运行

1.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2.血液运行相关的脏腑功能

(四)血的功能

1.濡养★(06X)

2.化神

四、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1.津液的生成

2.津液的输布——★三脏一腑(肺脾肾、三焦)+肝气疏泄★(08X)

3.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五、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一)精与气的关系

(二)气与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

2.血为气之母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09/15X/17)

(四)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精血同源★

2.津血同源★

第五章 经 络

一、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06/07/08/09/18)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详细内容见针灸篇)

三、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见针灸篇)

1.奇经八脉的作用(14X)

2.督脉(17)

3.任脉(07X)

4.冲脉

5.带脉

6.阳维脉

7.阴维脉

8.阳脉、阴脉

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1.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92/97/06/11)

2.十二经别的生理功能(03X/04/05/11/12X)

(二)别络

1.别络的循行特点

2.十五别络的生理功能

(三)经筋

1.十二经筋的分布

2.十二经筋的生理功能

(四)皮部

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六章 体 质

一、体质的概念

二、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七章 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

(一)中医学病因分类

(二)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的共同特点

(三)六淫病邪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邪

2.寒邪(97X/98/00/01X/09X/11X)

3.暑邪

4.湿邪(10)

5.燥邪

6.火邪

(四)疠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1.疠气的基本概念

2.疠气的致病特点(16X/18X)

3.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04/05X)

(五)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

(六)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七)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八)痰饮、瘀血、结石

1.痰饮

2.瘀血

3.结石

二、发病机制

(一)邪正与发病

(二)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1.环境与发病

2.体质与发病

3.精神状态与发病

(三)发病的类型

第八章 病 机

一、病机的概念(17X)

二、邪正盛衰病机

(一)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2.邪正盛衰与虚实转归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

三、阴阳失调病机

(一)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

(二)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

四、气血失常病机

(一)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

(二)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

1.气的失常

2.血的失常

3.精气血关系失调

五、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一)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

(二)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

1.津液不足

2.津液不足的病理表现

3.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4.津液输布障碍的原因(91X/92X/94X/00X)

5.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六、内生“五邪”病机

(一)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

(二)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

1.风气内动(内风)

2.寒从中生(内寒)

3.湿浊内生(内湿)

4.津伤化燥(内燥)

5.火热内生(内热或内火)

七、经络病机

(一)经络病机的概念

(二)经络病机的内容

1.经络气血偏盛偏衰

2.经络气血逆乱(06X)

3.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4.经络气血衰竭

八、脏腑病机

(一)脏腑病机的概念

1.脏腑病机的概念

2.脏腑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92X/95X/07X/08X)

(二)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

1.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2.肺的阴阳气血失调(15X)

3.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4.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5.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三)六腑功能失调

1.胆

2.胃

3.小肠

4.大肠

5.膀胱

6.三焦

(四)奇恒之腑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功能失调

1.髓和骨的功能失调表现

2.脉道功能失调的原因(影响脉道通利的原因)(92X/93X/94X/99X/01X/08X)

3.女子胞功能失调的原因(91X/97X/98X/12X)

第九章 防治原则

一、预防

(一)未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

1.养生以增强正气(17X)

2.防止病邪侵害

(二)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1.早期诊治

2.防止传变

二、治则

(一)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二)治病求本:标和本的含义,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义,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方法及其适应范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三)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

1.概念

2.运用原则

3.运用方式

(四)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概念和原则,损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

1.调整阴阳的基本方法(详见第一章阴阳部分)

(五)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六)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

1.因时制宜

2.因地制宜

3.因人制宜

中医诊断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诊法

(二)诊病——又称“辨病”

(三)辨证——“证”包括证名、证候、证型等概念

(四)病历——又称“病案”,古称“诊籍”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14X)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望 诊

一、望神的概念和原理

二、望神

(一)得神(有神)

(二)少神★(神气不足)(00)

(三)失神★★★(无神)(00/12)

1.精亏神衰而失神(01X/09/18)

2.邪盛神乱而失神(11/17)

(四)假神

(五)神乱(97/98/10/13/15/16)

三、望色

(一)常色和病色

(二)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

1.《灵枢·五色》分候法★(内伤杂病多应用此分候法)

2.《素问·刺热》分候法★(外感热病多应用此分候法)

(三)五色的主病

(四)望色十法

四、望形体

(一)形体强弱

(二)形体胖瘦

1.肥胖

2.消瘦

3.体质形态

五、望姿态

1.动静姿态

2.异常动作

六、望头面五官

(一)望头部

1.头颅

2.囟门

3.头发

(二)望面部

1.面形异常

2.特殊面容

(三)望目

(四)望耳

1.耳之色泽

2.耳之形态

3.耳内病变

(五)望鼻

1.鼻之色泽

2.鼻之形态

3.鼻内病变

(六)望口与唇

1.望口

2.察唇

(七)望齿与龈

1.察牙齿

2.望牙龈

(八)望咽喉

1.咽喉色泽

2.咽喉形态

七、望躯体

(一)望颈项(96/14X)

1.外形

2.动态

(二)望胸胁(15X/16X)

(三)望腹部

(四)望腰背部

1.外形

2.动态

(五)望手足、掌腕、指趾

望手足

1.外形

2.动态

望掌腕

1.形泽

2.鱼际

望指趾

1.形态

2.爪甲

八、望二阴

(一)望前阴

(二)望后阴

九、望皮肤

(一)色泽异常

1.皮肤发赤——丹毒

2.皮肤发黄——黄疸

3.皮肤紫黑

4.皮肤白斑——白驳风

(二)形体异常

(三)斑疹、白、痈、疽、疔、疖等证

1.斑疹——“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2.水疱

3.疮疡

十、望排出物

(一)望痰涕

1.望痰

2.望涕

(二)望涎唾

1.望涎

2.望唾

(三)望呕吐物

(四)望二便

1.望大便

2.望小便

十一、望小儿食指络脉

(一)正常小儿指纹

1.指纹特点

2.影响因素

(二)病理小儿指纹

1.三关测轻重★

2.浮沉分表里★

3.红紫辨寒热★★

4.淡滞定虚实★

十二、望舌

(一)舌诊原理

1.舌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2.舌的脏腑分候

3.舌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二)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2.诊舌的方法

3.诊舌的注意事项

(三)舌诊的内容、正常舌象及舌象的生理变异

1.舌诊的内容

2.正常舌象

3.舌象的生理变异

(四)望舌体(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及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1.舌之神气和胃气

2.舌色

3.舌形

4.舌态

5.舌下络脉

(五)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1.苔质

2.苔色

(六)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意义

1.察舌之神气和胃气

2.舌质舌苔的综合分析

3.舌象的动态分析

(七)危重舌象的诊法

(八)临床常见舌象及主病

第三章 闻 诊

一、听声音

(一)声音

(二)语言

(三)呼吸

1.病态呼吸(00)

(四)咳嗽

(五)呕吐

(六)呃逆(唐代以前称作“哕”)(07/10X/15/17X)

(七)嗳气(13X/16)

(八)肠鸣

二、嗅气味

(一)口气

(二)汗气

(三)痰、涕之气

(四)二便之气

(五)经、带、恶露之气

(六)呕吐物之气

(七)病室气味

第四章 问 诊

问诊的一般内容

(一)问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

(二)问寒热

(三)问汗

(四)问疼痛

(五)问头身胸腹

(六)问耳目

(七)问睡眠

1.失眠(不寐、不得眠)(97X/12X)

2.嗜睡(多寐、多眠睡)(05X)

(八)问饮食口味

(九)问二便

(十)问妇女

1.月经(16X)

2.带下(09X)

(十一)问男子:阳痿、阳强、遗精、早泄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1.阳痿

2.遗精

3.早泄

(十二)问小儿:出生前后情况,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发病原因

第五章 切 诊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一)脉诊原理

1.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3.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二)诊脉部位

1.三部九候诊法

2.人迎寸口诊法

3.仲景三部诊法

4.寸口诊法

(三)诊脉方法

二、正常脉象

(一)脉象要素

(二)正常脉象的特点

(三)脉象的生理变异(07)

1.个体因素影响

2.外部因素影响

三、二十八脉的脉象特征及其主病

四、常见相兼脉及真脏脉

(一)常见相兼脉的主病

(二)真脏脉

五、脉症顺逆与从舍、诊脉的意义

(一)脉症顺逆与从舍

(二)诊脉的意义

六、按胸胁、脘腹、肌肤、手足、腧穴

(一)按胸胁

(二)按脘腹

(三)按肌肤

(四)按手足

(五)按腧穴(92)

第六章 八纲辨证

一、阴阳

(一)阴证和阳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二)阳虚证和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和辨证依据

1.阳虚证(02/03X/06)

2.阴虚证(02/03/07/14)

(三)亡阴证和亡阳证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和辨证依据

1.亡阳证(93/93X/03X/09/11X)

2.亡阴证

二、表里

(一)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99X/04X/13/15)

1.表证(15/11)

2.里证

3.半表半里证

(二)表里同病的类型和临床表现(08X/09/14/15/16)

(三)表里出入的概念、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

1.由表入里(03/16)

2.由里出表

三、寒热

(一)寒证和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1.寒证(91X/01)

2.热证(94X/09X)

(二)寒热转化的概念、临床表现与病理机制

1.寒证化热(98X/12)

2.热证转寒

(三)寒热错杂的类型和临床表现(05/17X/18)

(四)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其鉴别

1.真热假寒(阳盛格阴、“热深厥亦深”)(03X/06/12)

2.真寒假热(阴盛格阳、“戴阳证”)(93/05/07)

四、虚实

(一)虚证和实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1.实证(04/15)

2.虚证(02/03/03X/06/07/10X)

(二)虚实转化的概念与病理机制

1.实证转虚

2.虚证转实

(三)虚证夹杂的类型和临床表现(09/13)

(四)假实真虚、假虚真实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其鉴别。

1.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2.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05/11)

3.虚实真假的鉴别(94X/10/18X)

第七章 病性(因)辨证

一、六淫证候(风、寒、暑、湿、燥、火)

(一)风淫证(98X/06/08X/10/12)

(二)寒淫证(92/98X/01/05/14X/18X)

(三)暑淫证(92/93/03/13X)

(四)湿淫证(00X/04/08X/17X)

(五)燥淫证(96X/98/07)

(六)火热证(92/95X/97/98X/16X)

二、情志内伤证候

第八章 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虚证、气陷证、气虚不固证、气脱证、气滞证和气逆证

(一)气虚证(09)

(二)气陷证(97/12)

(三)气虚不固证

(四)气脱证(11/16/17)

(五)气滞证

(六)气逆证(93/13)

二、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

(一)血虚证(02/14)

(二)血瘀证(97/03/15X)

(三)血热证(07X)

(四)血寒证(97/05/14/16)

三、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和气随血脱证

(一)气滞血瘀证(97/14)

(二)气虚血瘀证(14)

(三)气血两虚证(10)

(四)气不摄血证(17)

(五)气随血脱证(93X/13X)

四、津液不足证

津液不足(亏虚)证(97/00X/11X)

五、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饮证(96X/00/08/09/10/14X)

六、痰证

七、水停证

第九章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

(一)心血虚证(04/11X/16/15X)

(二)心阴虚证(08X/11X/15X)

(三)心气虚证(98)

(四)心阳虚证(12X)

(五)心阳暴脱证

(六)心火亢盛证(12/17X/18)

(七)心脉痹阻证(01/09X)

(八)痰蒙心神证(93/98/06)

(九)痰火扰神证(93/16)

(十)瘀阻脑络证

(十一)小肠实热证(14/16)

二、肺与大肠病

(一)肺气虚证

(二)肺阴虚证(94/95/97X/18)

(三)风寒犯肺证(98X)

(四)风热犯肺证(10/13)

(五)燥邪犯肺证(95/97X/12/18/17)

(六)肺热炽盛证(14)

(七)痰热壅肺证(14/15X)

(八)寒痰阻肺证(05X)

(九)饮停胸胁证(00)

(十)风水相搏证

(十一)肠道湿热证(11)

(十二)肠燥津亏证(10)

三、脾与胃病

(一)脾气虚证(93X/02/12/13X)

(二)脾虚气陷证(95/95X/97/03X/17)

(三)脾阳虚证(04X/07/10X/12X/13X)

(四)脾不统血证(92X/12)

(五)寒湿困脾证(98/02/03/04X/08/10X/15X)

(六)湿热蕴脾证

(七)胃气虚证(97X/05X)

(八)胃阳虚证

(九)胃阴虚证(97/03/08/11X/13/15)

(十)胃热炽盛证(07X/08/16X)

(十一)寒饮停胃证

(十二)食滞胃肠证(06X)

(十三)胃肠气滞证(06X)

四、肝与胆病

(一)肝血虚证(95X/99X/04/08/15/16)

(二)肝阴虚证(93/01)

(三)肝郁气滞证(00)

(四)肝火炽盛证(肝火上炎证)(94/96/00X/01X/06X/08/10X/12/13/16/17/17X)

(五)肝阳上亢证(本虚标实)(94/95X/96/01/07)

(六)肝风内动证(18X)

1.肝阳化风证(92X/16)

2.热极生风证

3.阴虚动风证

4.血虚生风证

(七)寒滞肝脉证(05X/08/11X)

(八)胆郁痰扰证(94/95/02/06/12X/16/18X)

五、肾与膀胱病

(一)肾阳虚证(04X/11X)

(二)肾虚水泛证(09X/12X)

(三)肾阴虚证(07X/11X)

(四)肾精不足证(96/07X/11X/15)

(五)肾气不固证(95/14/15)

(六)肾不纳气证(肺肾气虚证)

(七)膀胱湿热证(95/14/16)

六、脏腑兼证

(一)心肾不交证(97X/08X/10X/12X/17)

(二)心肾阳虚证(05X/11/13X)

(三)心肺气虚证(05X/08X/16X)

(四)心脾气血虚证(心脾两虚证)(93/97X/99/02X/05X/12X/14X/16)

(五)心肝血虚证(05X)

(六)脾肺气虚证(93/99/02/08X/16X)

(七)肺肾阴虚证(96X/00/09X/10X/12X)

(八)肝火犯肺证(94X/09X/14X/15)

(九)肝胆湿热证(99/00/14/15)

(十)肝胃不和证(91/97/13)

(十一)肝郁脾虚证(肝脾不调证)(91/97/99/02/13)

(十二)肝肾阴虚证(00/10X/12X)

(十三)脾肾阳虚证(01/04/11/18)

第十章 其他辨证方法

一、六经辨证

(一)太阳病证

1.太阳经证

2.太阳腑证

(二)阳明病证(10X/12/13)

1.阳明经证(18)

2.阳明腑证(94/96/08X)

(三)少阳病证

(四)太阴病证

(五)少阴病证

1.少阴寒化证(93X/05X/11)

2.少阴热化证(91/98X)

(六)厥阴病证

(七)六经病证的传变(06X/14X)

二、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分证(94X/09)

(二)气分证(01/02/03/11X)

(三)营分证(92/96/98X/99/01/02/05)

(四)血分证(00X/06X/10/05)

三、三焦辨证

(一)上焦病证(91/00)

(二)中焦病证(93/97X/01)

(三)下焦病证(96X/00/05X/07)

(四)三焦病证的传变形式

第十一章 辨证要点总结

一、八纲辨证

二、病性(因)辨证

(一)辨阴阳虚损证候

(二)辨气血证候

(三)辨津液证候

三、脏腑辨证

(一)辨心病证候(16X)

(二)辨肺病证候

(三)辨脾病证候

(四)辨肝病证候

(五)辨肾病证候

(六)辨腑病证候

(七)辨脏腑兼病证候

四、其他辨证

(一)六经辨证

(二)卫气营血辨证

(三)三焦辨证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