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1961—1987(莱维作品)电子书

★《记忆之声》是完整的普里莫·莱维访谈录。这个世界给莱维贴上沉重的标签,使他简化为一个符号,《记忆之声》重现了另一个更加复杂和真实的莱维。 ★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到莱维的生平趣事、文学的趣味和倾向、每本书的写作缘起和过程,以及莱维对自己身份和现实政治的看法,为读者阅读莱维作品提供了非常好的背景介绍和深度注解。 ★普里莫·莱维是奥斯维辛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也是意大利标志性作家,是“欧洲高尚、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被卡尔维诺称为“我们时代极重要、极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梁文道极力推崇莱维:“他的作品中的正直、尊严以及不可掩盖的人性光芒,足以使之跻身伟大文学作品之列。

售       价:¥

1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意] 普里莫·莱维 著, [意]马可·贝波里蒂,[英]罗伯特·戈登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02-01

字       数:21.5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随笔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1961—1987年间,普里莫·莱维接受了不计其数的采访。本书两位编者精选了其中36篇采访,编录成这本《记忆之声》。本书分为六个部分,涵盖了莱维一生的轨迹,呈现出“幸存者”“作家”“化学家”“政论家”“犹太人”等多面向的莱维。在书中,他谈到从奥斯维辛返家后,自己迫切地想要讲述集中营的故事,享誉全球的“奥斯维辛三部曲”就在莱维与他人的对话中应运而生;他谈到自己为数不多的科幻小说和诗歌创作,拥抱技术的同时,莱维对人类的创造力依然抱有信心。在奥斯维辛40年后,莱维认为战争的阴霾仍未散去,法西斯主义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因此莱维积极地介入离散犹太人与以色列的问题,终其一生,他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莱维作品”系列还包括《被淹没与被拯救的》《他人的行当》《这就是奥斯维辛:1945—1986年的证据》《扳手》《休战》《若非此时,何时?》《不定的时刻:莱维诗选》《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 1961—1987》《与你们交谈的我:莱维、泰西奥谈话录》等。
目录展开

前言

“我是一头半人马”

编者的话

第一部分 来自英语世界的采访

杰梅茵·格里尔与普里莫·莱维的对谈(1985)

一个被他的技艺拯救的男人(1986)

普里莫·莱维在伦敦(1986)

谈话中的普里莫·莱维(1987)

第二部分 生活

记忆的小剧场(1982)

都灵(1980)

登山(1984)

化学(1983)

科学的邪恶力量(1987)

诗歌与计算机(1985)

我,老了吗?(1982)

第三部分 作品

《休战》(1963)

科幻故事1:《自然故事》(1966-1971)

科幻故事2:《形式的缺陷》(1971)

《元素周期表》(1975)

《扳手》(1979)

《寻根》(1981)

《若非此时,何时?》(1982)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1986)

第四部分 文学与写作

一种神奇的必然性(1972)

与普里莫·莱维对话(1979)

为一份学术论文做采访(1981)

邂逅普里莫·莱维(1981)

一场名为弗朗茨·卡夫卡的袭击(1983)

普里莫·莱维(1984)

本质的和多余的(1987)

第五部分 奥斯维辛和幸存

圆桌:关于犹太人的问题(1961)

自我采访:《这是不是个人》后记(1976)

回到奥斯维辛(1982)

记忆的责任(1983)

词语、记忆、希望(1984)

第六部分 犹太教和以色列

某种程度上的犹太人(1976)

对普里莫·莱维的采访(1979)

上帝和我(1983)

普里莫·莱维:贝京应该下台(1982)

如果这是一个国家(1984)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