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启蒙·生意·政治:开明书店史论(1926—1953)电子书

1.一部完整的明书店史。本书完整描绘了明书店从1926年8月1日在上海宝山路宝山里六十号正式挂牌,到1953年4月15日与青年出版社合并而成为中国青年出版社,二十七年间的嬗变之路,丰富而复杂。 2.用史料说话。书中充分利用各地档案馆、各出版社所藏档案,当事人的日记、书信,报刊新闻时评,以及政府法令条文、明人访谈等一手资料,有着扎实的论证基础。 3.独特的研究视角。作者选取“启蒙”“生意”“政治”三重研究视角,梳理明书店的嬗变之路,为我们了解新中国出版体制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个案。

售       价:¥

纸质售价:¥48.80购买纸书

2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4

作       者:邱雪松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2-08-01

字       数:20.6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作为民国五大出版社之一的明书店,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在新文学出版、古籍整理、中小学教科书以及青少年读物等领域贡献巨大,因其作风严正,旨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倡导新式思想和生活潮流,扶植新生作家,逐渐赢得了出版界和读者的广泛好评。 《启蒙·生意·政治:明书店史论(1926—1953)》聚焦明书店,充分利用各地档案馆、各出版社所藏档案,当事人的日记、书信,报刊新闻时评,以及政府法令条文、明人访谈等一手资料,采用叙事史的笔法,为我们再现了明书店从1926年创办,到1953年与青年出版社合并而成为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这一段历时二十七年的嬗变历程,为我们了解新中国出版体制的建立提供了细致而微的个案,“出版”本身丰富而复杂的历史面相也在其中得到清晰的呈现。  <br/>【推荐语】<br/>1.一部完整的明书店史。本书完整描绘了明书店从1926年8月1日在上海宝山路宝山里六十号正式挂牌,到1953年4月15日与青年出版社合并而成为中国青年出版社,二十七年间的嬗变之路,丰富而复杂。 2.用史料说话。书中充分利用各地档案馆、各出版社所藏档案,当事人的日记、书信,报刊新闻时评,以及政府法令条文、明人访谈等一手资料,有着扎实的论证基础。 3.独特的研究视角。作者选取“启蒙”“生意”“政治”三重研究视角,梳理明书店的嬗变之路,为我们了解新中国出版体制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个案。<br/>【作者】<br/>邱雪松,四川古蔺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西南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中宣部青年英才,重庆市首批青年拔尖人才。主要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出版关系研究,已出版《制造文学》《中国出版家·宋云彬》《杜甫·770年》等著作,曾获全国编辑出版学年度优秀论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年度优秀论文、重庆市现当代学会论文奖、首届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  <br/>
目录展开

新闻出版博物馆文库

文前辅文

文前彩插

目录

文学与出版之间

引言

第一章 开明书店的诞生

第一节 咸与维新

第二节 《妇女杂志》与章锡琛

第三节 兄弟书店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开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节 改组转型

第二节 打出名声

第三节 推广新文学

第四节 刊行古籍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战火中的出版社

第一节 从孤岛到大后方

第二节 救亡与启蒙

第三节 “第三线”的斗争

第四节 叶圣陶北上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新国家与旧出版

第一节 人心思公

第二节 开明人的离散

第三节 无法继续的“生意”

第四节 “遗产”与“界碑”

第五节 “运动”中的“人”与“社”

第六节 “光荣的归宿”

第七节 小结

结语

附录

开明书店大事记

数字背后:谈“开明书店版税版权表”

从“新知”到“开明”:访欧阳文彬

从“练习生”到“工会主席”:访王久安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