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左传纪事本末(精)全三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电子书

纪事本末体弥补了编年体和纪传体不能完整记叙历史事件的缺陷,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原委及其发展过程,避免了对史实的割裂。《左传纪事本末》即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左传》,在此基础上作者别立了五项注文:1.补逸,即与《左传》记载相互印证可资补充者;2.考异,是与《左传》传闻异词可备参考者;3.辨误,对诸书中传闻失实者予以纠正;4.考证,对某些重要事件,本传或隐而不明,则为之索隐取证;5.发明,为作者个人研史所得。就史料价值而言,除正文内容源于《左传》外,五项注文征引了33部文献中的286则史料,具有广征博引、拾漏补缺、考订史实、阙疑待证的重要价值。除此之外,作者还以“发明”和每卷卷末“臣士奇曰”的形式发表史论,总结成败,臧否人物。这是其他纪事本末体史书所不具备的。

售       价:¥

纸质售价:¥168.00购买纸书

11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6

作       者:[清]高士奇撰 董文武,石延博,王玉亮等译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3-09-01

字       数:114.5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左传纪事本末》,清高士奇(1645—1704)撰。撰著者从《左传》二百五十四年的历史记载中,总结提取了五十三个重要史事,纂辑为五十三卷。每卷以一个历史事件为中心,每事又按年月顺序加以纂辑。其中涉及周的事项四卷、鲁十一卷、齐七卷、晋十一卷、宋三卷、卫四卷、郑四卷、楚四卷、吴三卷、秦一卷、列国一卷。除传文之外,还增加了“补逸”“考异”“考证”“辨误”“发明”五项注文以及高士奇本人的历史评论。每事首尾完备,展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篡弑谋立、公族兴废和卿大夫执政等重大历史事件纷繁复杂的历史程。对于研究历史的学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了解春秋历史脉络的门书。<br/>【推荐语】<br/>纪事本末体弥补了编年体和纪传体不能完整记叙历史事件的缺陷,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原委及其发展过程,避免了对史实的割裂。《左传纪事本末》即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左传》,在此基础上作者别立了五项注文:1.补逸,即与《左传》记载相互印证可资补充者;2.考异,是与《左传》传闻异词可备参考者;3.辨误,对诸书中传闻失实者予以纠正;4.考证,对某些重要事件,本传或隐而不明,则为之索隐取证;5.发明,为作者个人研史所得。就史料价值而言,除正文内容源于《左传》外,五项注文征引了33部文献中的286则史料,具有广征博引、拾漏补缺、考订史实、阙疑待证的重要价值。除此之外,作者还以“发明”和每卷卷末“臣士奇曰”的形式发表史论,总结成败,臧否人物。这是其他纪事本末体史书所不具备的。 《左传纪事本末》无论从编纂还是评论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此而成为历代纪事本末史书中的佳作。书成后传播广泛,版本众多。其中最早的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朗润堂刻本。本次整理出版,以文白对照的形式对原书行了今译,以方便读者阅读。原文部分,以朗润堂刻本为底本,以《四库全书》本作为参校本,并广泛吸收、借鉴前贤的重要研究成果。译文采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原则,既忠实原文,又通达流畅,文字优雅。<br/>【作者】<br/>作者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浙江钱塘(今杭州钱塘区)人。康熙时,曾任额外翰林院侍讲、侍读,日讲起居注官,对《左传》素有研究。《清史列传》卷十和《清史稿》卷二七一有传。 译者董文武,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先后独立与合著的古籍整理著作有《中华大典•古籍目录分典》《中华大典、政治典》《河北通志稿》《河北人物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野史》《中华名人轶事》等十余部,译注著作主要有《文白对照通鉴纪事本末》《道教十三经》《〈素书〉译析》(《中华状元卷》《廿二史札记》《正经》等十余部。 石延博,副编审。曾在河北师范学院任教八年,后少儿出版社从事少儿出版,任分社社长。先后策划、主持出版多种少儿图书,主编《少儿国学馆》《国学小书坊》等系列国学读物。并有《赵国史稿》(合著,中华书局)、《影响中国历史程的河北名人》《四部精华译注》(河北人民出版社)等著作。 王玉亮,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古籍文献整理,先后参与或主持《道教十三经》《中华野史•辽夏金元卷》《中华名人逸史•辽夏金元卷》《益智编》《安次县志四种》等注疏编译工作。  <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前言

文前辅文

目录

第一册

左传纪事本末序

左传纪事本末凡例

卷一 王朝交鲁

卷一 王朝交鲁

卷二 桓王伐郑

卷二 桓王伐郑

卷三 王臣之事

卷三 王臣之事

卷四 王室庶孽之祸

卷四 王室庶孽之祸

卷五 鲁隐公嗣国

卷五 鲁隐公嗣国

卷六 鲁与列国通好

卷六 鲁与列国通好

卷七 鲁文姜之乱

卷七 鲁文姜之乱

卷八 列卿嗣世

卷八 列卿嗣世

卷九 三桓弱公室

卷九 三桓弱公室

卷十 鲁陪臣交叛

卷十 鲁陪臣交叛

卷十一 鲁与邾莒构怨

卷十一 鲁与邾莒构怨

卷十二 小国交鲁

卷十二 小国交鲁

卷十三 郊祀雩祭

卷十三 郊祀雩祭

卷十四 城筑蒐狩

卷十四 城筑蒐狩

卷十五 孔子仕鲁

卷十五 孔子仕鲁

卷十六 齐灭纪

卷十六 齐灭纪

卷十七 齐襄公之弑

卷十七 齐襄公之弑

卷十八 齐桓公之伯

卷十八 齐桓公之伯

卷十九 齐五公子争立

卷十九 齐五公子争立

卷二十 灵景经略小国

卷二十 灵景经略小国

卷二十一 崔庆之乱

卷二十一 崔庆之乱

卷二十二 陈氏倾齐

卷二十二 陈氏倾齐

第二册

卷二十三 曲沃并晋

卷二十三 曲沃并晋

卷二十四 晋灭虞虢

卷二十四 晋灭虞虢

卷二十五 晋文公之伯

卷二十五 晋文公之伯

卷二十六 晋楚争伯

卷二十六 晋楚争伯

卷二十七 晋景楚共争伯

卷二十七 晋景楚共争伯

卷二十八 秦晋交兵

卷二十八 秦晋交兵

卷二十九 晋悼公复伯

卷二十九 晋悼公复伯

卷三十 晋楚弭兵

卷三十 晋楚弭兵

卷三十一 晋卿族废兴

卷三十一 晋卿族废兴

卷三十二 晋并戎狄

卷三十二 晋并戎狄

卷三十三 晋失诸侯

卷三十三 晋失诸侯

第三册

卷三十四 宋殇闵昭公之弑

卷三十四 宋殇闵昭公之弑

卷三十五 宋襄公图伯

卷三十五 宋襄公图伯

卷三十六 宋公族废兴

卷三十六 宋公族废兴

卷三十七 卫州吁宣姜之乱

卷三十七 卫州吁宣姜之乱

卷三十八 甯武子弭晋难

卷三十八 甯武子弭晋难

卷三十九 卫孙甯废立

卷三十九 卫孙甯废立

卷四十 卫灵公之立

卷四十 卫灵公之立

卷四十一 郑庄强国

卷四十一 郑庄强国

卷四十二 郑穆公之立

卷四十二 郑穆公之立

卷四十三 郑灭许

卷四十三 郑灭许

卷四十四 子产相郑

卷四十四 子产相郑

卷四十五 楚伐灭小国

卷四十五 楚伐灭小国

卷四十六 楚诸令尹代政

卷四十六 楚诸令尹代政

卷四十七 楚灵王之乱

卷四十七 楚灵王之乱

卷四十八 昭惠复兴楚国

卷四十八 昭惠复兴楚国

卷四十九 吴通上国

卷四十九 吴通上国

卷五十 阖闾入郢

卷五十 阖闾入郢

卷五十一 勾践灭吴

卷五十一 勾践灭吴

卷五十二 秦穆公伯西戎

卷五十二 秦穆公伯西戎

列国

卷五十三 春秋灾异

卷五十三 春秋灾异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