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寻求意义电子书

李泽厚的文章,文字洒脱,不多修饰,余味深长。本书篇什皆为李泽厚20世纪90年代后所作,其中十多篇为首次收书中。李泽厚生前审订本。 本书分为四部分:忆往、杂记、思想、序跋,内容宽泛,形式不一。书中,李泽厚讲述自己的生平故事,求学经历、与亲人的交往、学术之路、思想历程,等等,并且表达出对人生、社会以及世界、人类文明和未来的关怀和探索。在写人怀事中,表现出李泽厚自然、坦率的个性,以及坚持自己学术道路的求索和无悔精神。

售       价:¥

纸质售价:¥76.00购买纸书

9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李泽厚著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0-23

字       数:16.6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随笔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李泽厚的文章,意蕴之深厚,情感之饱满,文辞之清丽,一直以来备受学界称颂,即便是那些周正的学术类文章,亦文字凝练,余味悠长,有时引用诗句来推其论题,全然没有学院派枯燥繁琐之病。 20世纪80年代,李泽厚正处于“笼罩性影响”(甘阳)之际,文化界就有人称他为“当代梁启超”。李泽厚的文章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其深刻而新颖的思想常常包裹在清新流丽的笔墨之中,情景中饱含时空玄思与人生哲理,这或许也是李泽厚的思想、论著,能在青年学子中迅速而广泛地受和喜欢的重要原因。 何谓哲学?李泽厚曾答:“我以为就是研究‘命运’:人类的命运、中国的和个人的命运。”收这本随笔集里的文章,其所记、所议,与人的存在或本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命运和诗情纠缠在一起,正是探索“命运”的路途上之“寻求意义”。晚年,李泽厚把他的哲学归纳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李泽厚曰“四大皆空,还得活”,为啥?李泽厚自己也做出了回答,“青年声色狂欢,中年辛勤事业,晚岁恬淡洒脱。尽管说浮生若梦,人间如寄;旅途回首,又仍然非常真实和珍贵,令人眷恋感伤。虽知万相皆非相,道是无情却有情。”《这后面,删除了一段。》 《孤独》《重视武侠小说的文学地位——悼金庸先生》《关于“美学译文丛书”》《书院忆往》《忆冯友兰》《忆几位前辈美学家》《八十年代的几本书》《关于钱锺书》《与周有光的对话》《试谈中国的智慧(提纲)》《我所理解的儒学(提纲)》《探寻语碎》《希望你无往不胜——黄梅〈结婚话语权〉代序》《顾明栋〈原创的焦虑:语言、文学、文化研究的多元途径〉序》等文,是首次收李泽厚的书中。<br/>【推荐语】<br/>李泽厚的文章,文字洒脱,不多修饰,余味深长。本书篇什皆为李泽厚20世纪90年代后所作,其中十多篇为首次收书中。李泽厚生前审订本。 本书分为四部分:忆往、杂记、思想、序跋,内容宽泛,形式不一。书中,李泽厚讲述自己的生平故事,求学经历、与亲人的交往、学术之路、思想历程,等等,并且表达出对人生、社会以及世界、人类文明和未来的关怀和探索。在写人怀事中,表现出李泽厚自然、坦率的个性,以及坚持自己学术道路的求索和无悔精神。<br/>【作者】<br/>李泽厚(1930-2021),湖南长沙人。中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在哲学、思想史、美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建树。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1988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2年客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德国等多所大学的客席讲座教授。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选世界权威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 主要著作:《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论语今读》《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伦理学新说》《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等。<br/>
目录展开

前折页

书名页

作者简介

版权页

目录

忆往

孤独

记忆

往事如烟

忆长沙

泽丽妹妹

“飞机失事死最好”

母亲的影响

感受到人情冷暖

失败感很强,成功感少

只想给人一点启发

名利是副产品

自我封闭,醉心孤独

不让儿子学文科

从没有落叶归根的愿望

【附】李泽厚16岁习作两篇

反东坡晁错论

夏池听蛙

忆香港

蒲公英

悼念Laura

怀伟勋

重视武侠小说的文学地位——悼金庸先生

书院忆往

忆冯友兰

忆几位前辈美学家

蔡仪

朱光潜

宗白华

王朝闻

关于“美学译文丛书”

八十年代的几本书

“外篇”和“内篇”

告别美学

当时尤以《近代》影响最大

我写了“思想史三论”。

青年学人批评我“倒退”了

《现代》匆匆交稿

“评”更加重要

“主体性哲学论纲”

给美国学生讲中国哲学

最爱听的三个题目

不喜欢教书

有点啼笑皆非

杂记

思想与学问

漫说康有为

关于严复与梁启超

启迪了好几代的爱国志士

启蒙宣传家

关于胡适与鲁迅

读周作人的杂感

闲话中国现代诸作家

最喜欢的作家

最不喜欢的作家

老舍、茅盾、巴金等

作家应保持敏锐和独特的感受

关于钱锺书

与周有光关于健康的对话

可能上帝把我忘了

科学是真了不起

没有养生之道

我是乐观主义者

【附】李泽厚:周有光先生108岁华诞贺词

读黑格尔与康德

读《红楼梦》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充满着哲学气息

最能展示中国人的情感特色

八十回加探佚成果境界高多了

【附】周汝昌:红楼美学真理真师

简答对《美的历程》的批评

读《陆铿回忆与忏悔录》

读《论语辨》

贺《女性人》创刊

情爱多元

苍白无力的理想主义

谁之罪?

文明冲突的调停者

思想

历史在悲剧中前行

以感伤主义观察历史是浅薄的

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

“艺术地处理之”

世纪新梦

答赵汀阳问

士兵哲学

对明天的悲情与盲目行动

构成了一个空洞深渊

以“情本体”消化和填补海德格尔

哲学需要论证吗?

提纲不一定比专著差

晚年多采用通俗答问体

喜欢“要言不烦”这四个字

人活着

便无风雪也摧残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有、空、空而有

珍惜

试谈中国的智慧(提纲)

我所理解的儒学(提纲)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个世界

儒家讲合情合理

半宗教半哲学

不赞同建“儒教”

关于“内圣外王之道”

历史根源

阳儒阴法

提出两德论

探寻语碎

一 何谓哲学

二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三 中国哲学登场

四 伦理学新说

五 “4×3+3 = 15”

六 学术遗嘱

序跋

《门外集》序

思想有何变化?——《李泽厚学术文化随笔》跋

身后是非谁管得——《己卯五说》后记

由“学问人”到“自然人”——《浮生论学》序

走“大众哲学”的路途——《历史本体论》序

同心圆的扩展——《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后记

致亲爱的年轻读者们——《给孩子的美的历程》序

《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新编版后记

《伦理学新说述要》增补本序

历史与情感——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序

不诽不扬,非左非右——《卜松山文集》序

日日新,又日新——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序

了解中国传统的切入口——王柯平《中国思维方式》序

希望你无往不胜——黄梅《结婚话语权》代序

不赞成把中国书法搞成抽象绘画——屠新时书法《易经》序

顾明栋《原创的焦虑:语言、文学、文化研究的多元途径》序

可作为我的学术传记——马群林《人生小纪:与李泽厚的虚拟对话》序

附录 学人眼中的李泽厚

后记

后折页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