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与预警电子书

“ 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丛书”由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全国食品学科具有科研优势的单位联合编写。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丛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学术价值,内容来源科技部“973”计划“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成果,原创性时效性突出,该丛书书中的学术思想将在一定时期内引领食品科技人员的研究动态。同时丛书还蕴涵一定的实用价值,对食品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提升我国加工食品安全水平和国人健康水平提供强有力的关键技术理论支持,社会效益显著。

售       价:¥

纸质售价:¥66.40购买纸书

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9.8

作       者:孙远明 等编著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01

字       数:45.9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丛书”已列“十三五”国家重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丛书包括《发酵食品生物危害物的形成机制与消除策略》、《食品热加工过程安全原理与控制》、《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性评价及风险评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与预警》、《食品加工过程安全优化与控制》等。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丛书以食品加工过程中典型危害物的存在、毒理及毒作用机制、分析方法、形成途径及控制措施等方面手,系统而全面地编写了食品加工过程危害物产生的途径和转化规律的分子基础以及消除策略,加工食品安全性预警机制与风险评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与全程优化理论体系。本书主要介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理论与方法、食品安全追溯原理与应用等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br/>【推荐语】<br/>“ 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丛书”由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全国食品学科具有科研优势的单位联合编写。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丛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学术价值,内容来源科技部“973”计划“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成果,原创性时效性突出,该丛书书中的学术思想将在一定时期内引领食品科技人员的研究动态。同时丛书还蕴涵一定的实用价值,对食品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提升我国加工食品安全水平和国人健康水平提供强有力的关键技术理论支持,社会效益显著。<br/>【作者】<br/>孙远明,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与营养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教学方面,主要承担《食品营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概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概论》、《食品化学》等课程教学。牵头制订全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规范和国家标准各1项,广东省教学名师等。先后承担863、973等省部级以上课题60多项,建立广东省食品质量安全重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发表论文近300篇,SCI收录论文70多篇,取得授权专利40多件,获得国家科技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2项。<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内容提要

版权页

《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丛书》编委会名单

本书编写人员名单

前言

1 绪论

1.1 食品主要危害因子

1.1.1 生物性危害因子

1.1.2 化学性危害因子

1.1.3 物理性危害因子

1.2 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

1.2.1 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

1.2.2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现状

1.2.3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1.3 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与预警的意义

1.3.1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1.3.2 食品安全预警技术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2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技术

2.1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

2.2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

2.2.1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技术的优点

2.2.2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技术的缺点

2.3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技术的构建

2.3.1 酶制剂的种类和制备

2.3.2 酶法速测卡(纸片法)

2.3.3 酶抑制分光光度法(比色法)

2.3.4 酶抑制传感器

2.4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3 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

3.1 抗原与抗体

3.1.1 抗原

3.1.2 抗体

3.2 抗体的制备方法

3.2.1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3.2.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2.3 重组抗体

3.3 免疫检测原理

3.3.1 抗原-抗体反应

3.3.2 免疫检测方法

3.4 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4 分子印迹快速检测技术

4.1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及其分类

4.1.1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

4.1.2 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

4.2 分子印迹快速检测方法的构建

4.2.1 影响分子印迹快速检测方法的因素

4.2.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4.2.3 分子模拟在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中的应用

4.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方法

4.4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现状

4.4.1 固相萃取

4.4.2 色谱分离

4.4.3 仿生传感器

4.4.4 膜分离

4.4.5 模拟酶催化

4.5 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5 基于核酸适配体快速检测技术

5.1 核酸适配体概述

5.1.1 核酸适配体的起源

5.1.2 核酸适配体的特点

5.2 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

5.2.1 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流程

5.2.2 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的发展

5.3 核酸适配体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5.3.1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

5.3.2 生物毒素检测

5.3.3 重金属离子检测

5.3.4 药物残留检测

5.3.5 食品中转基因蛋白、过敏原的检测

5.4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6 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技术

6.1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6.1.1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6.1.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6.2 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技术的构建

6.2.1 生物传感器元件的制备

6.2.2 生物传感器固定化技术

6.2.3 影响生物传感器方法的因素

6.3 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6.3.1 水产品新鲜度的检测

6.3.2 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

6.3.3 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分析

6.3.4 毒素分析

6.3.5 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

6.3.6 食品中糖类的测定

6.3.7 食品中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测定

6.3.8 食品中发酵产物的测定

6.4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7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7.1 PCR技术概述

7.1.1 PCR技术发展简史

7.1.2 PCR技术原理

7.1.3 PCR技术的特点

7.1.4 PCR技术的反应要素

7.1.5 PCR过程中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7.2 PCR技术的类别、原理及技术要点

7.2.1 常规PCR技术

7.2.2 实时荧光PCR技术

7.2.3 数字PCR技术

7.3 PCR技术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

7.3.1 普通PCR技术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

7.3.2 实时荧光PCR技术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

7.3.3 数字PCR技术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8 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技术

8.1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的引物及扩增原理

8.1.1 引物

8.1.2 扩增原理

8.2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的构建

8.2.1 引物设计的原则及关键点

8.2.2 LAMP反应体系与操作

8.2.3 结果判断

8.2.4 影响LAMP技术的因素

8.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特点

8.4 LAMP技术的改进与发展

8.4.1 RT-LAMP

8.4.2 原位LAMP

8.4.3 多重LAMP

8.4.4 与核酸染料EMA、PMA结合的LAMP技术

8.4.5 分离单链DNA

8.4.6 LAMP产物检测的新方法

8.4.7 微流控LAMP芯片

8.5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应用现状

8.5.1 对细菌的检测

8.5.2 对病毒的检测

8.5.3 真菌的检测

8.5.4 对寄生虫的检测

8.5.5 对产海洋毒素的藻类的检测

8.5.6 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

参考文献

9 近红外光谱无损快速检测技术

9.1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及其原理

9.1.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9.1.2 近红外光谱的产生

9.1.3 近红外光谱测定的基本原理

9.1.4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特点

9.1.5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存在的难点

9.2 近红外光谱无损快速检测方法的构建

9.2.1 样品近红外光谱信息采集

9.2.2 近红外光谱数据的预处理

9.2.3 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

9.2.4 近红外光谱特征光谱区间的选择

9.2.5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误差来源

9.2.6 近红外光谱检测仪器

9.2.7 近红外光谱检测软件

9.3 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9.3.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作物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9.3.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牛奶和乳制品中的应用

9.3.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果蔬加工和贮藏中的应用

9.3.4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肉制品及加工和贮藏中的应用

9.3.5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生产线上的应用

9.3.6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其他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0 激光拉曼光谱无损检测技术

10.1 拉曼光谱基本原理

10.2 共振拉曼散射

10.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10.3.1 SERS的增强机理

10.3.2 表面增强基底的制备

10.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检测中应用

10.4.1 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的SERS分析

10.4.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非法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1 高光谱成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

11.1 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及其原理

11.1.1 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

11.1.2 高光谱成像的特点

11.1.3 高光谱成像检测的基本原理

11.1.4 高光谱成像检测仪器

11.1.5 高光谱图像的采集方式

11.1.6 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存在的难点

11.2 高光谱成像无损快速检测方法的构建

11.2.1 样品高光谱图像的采集与黑白校正

11.2.2 高光谱数据的提取及预处理

11.2.3 高光谱图像的本征维数分析及数据挖掘

11.2.4 高光谱定性定量模型的构建

11.2.5 高光谱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11.2.6 高光谱对样品品质指标的可视化表达

11.3 高光谱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现状

11.3.1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果蔬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11.3.2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肉制品及加工和贮藏中的应用

11.3.3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水产品及加工和贮藏中的应用

11.3.4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谷物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2 食品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

12.1 食品安全预警的理论

12.1.1 逻辑预警理论

12.1.2 系统预警理论

12.1.3 风险分析预警理论

12.1.4 信号预警理论

12.2 预警分析的方法

12.2.1 基于层次分析的预警方法

12.2.2 基于模糊数学的预警方法

12.2.3 基于神经网络的预警方法

12.2.4 基于回归的预警方法

12.2.5 基于风险分析的预警方法

12.2.6 信号预警方法

参考文献

13 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3.1 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

13.1.1 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思路

13.1.2 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

13.1.3 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管理流程

13.2 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的应用现状

13.2.1 国外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现状

13.2.2 国内食品安全检测预警体系现状

13.2.3 存在的问题

13.2.4 国外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对我国的启示

13.2.5 对策

参考文献

索引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