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人,机器与社会:50 周年纪念版电子书

清华大学科技史系主任吴国盛、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侠、美国技术史学会前会长罗萨琳德·威廉姆斯、美国众议院前议长纽特·金里奇等重磅推荐 人类科技思想史的重磅著作,被人评价为“以圣经般的节律写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资深教授莫里森的跨时代之问——人类个体与组织如何适应科技高速创新的社会? 炮兵不坐卡车坐马车、海军上级军官对下级士兵技术改建议的公然抵制等,作者把人类个体和群体在新技术、新变化的冲下,那种自我固守和拒绝改变的丑态刻画的木三分。

售       价:¥

纸质售价:¥39.30购买纸书

5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7.2

作       者:埃尔廷· 莫 里 森 

出  版  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5-01

字       数:14.3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科普读物 > 百科知识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麻省理工学院的智慧导师50年甚至100年后仍不过时的睿智和洞见 人类如何学会与创新和新技术共存? 自车轮的发明者不厌其烦地向人解释一辆独轮车可以承载比一个人还重的东西以来,人类其实一直在万分不愿地适应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这本由麻省理工学院著名教授撰写的书,正是为了教会我们在高速创新的社会中,更好地适应“科技变化”给我们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心理、社会等多重冲。   作者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炮兵的故事:在射前一刻,五人卡车炮组中的两名士兵停止了一切动作,只是立正站好“勒马缰”,导致整个射过程延长了 3 秒。这让在运用新软件、新科技遇到困难的人们可以共情,我们不是个陷于这种困境的人。   莫里森还列举了一系列有趣的历史故事来突出本书的主题:技术变革的本质和社会对这一变革的反应。一名下级军官发现一种更连续的海上射方式后,被美国海军上级军官公然抵制,终他只能越级向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汇报……   每个例子都给我们上了一堂课—在技术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人类对技术不适应并加以群体抵触。他帮助我们反思该如何理解新技术,帮助人们适应技术的变迁,帮助企业、组织调整制度和管理,推动新技术的采用和新科技的发明。<br/>【推荐语】<br/>清华大学科技史系主任吴国盛、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侠、美国技术史学会前会长罗萨琳德·威廉姆斯、美国众议院前议长纽特·金里奇等重磅推荐 人类科技思想史的重磅著作,被人评价为“以圣经般的节律写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资深教授莫里森的跨时代之问——人类个体与组织如何适应科技高速创新的社会? 炮兵不坐卡车坐马车、海军上级军官对下级士兵技术改建议的公然抵制等,作者把人类个体和群体在新技术、新变化的冲下,那种自我固守和拒绝改变的丑态刻画的木三分。   这是一本读起来让人发笑,但又让人深省的大书,即使在这本书出版之后五十多年了,依然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你、我是不是高科技社会的流浪汉和可怜人?是顺应科技变迁还是拒变被时代抛弃。每个组织都应该深思,组织如何变化才能让新产品、新科技的创新不断涌现?   本书既有深的案例研究,严谨的数据支撑,又有着优美的文笔和温暖的情怀,是一本不可多得,能让人深刻反思的书。我们既能读到科技变迁的趣闻轶事,又能感受到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困境和挣扎,能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   1、本书史料详实,案例生动。作者多年深耕的技术史案例,如美国海军1900至1902年引的连续瞄准射系统,以非常规方式被采纳;1867年服役的“万帕诺亚格”号战列舰所展现的创新成功但受失败的现象,以及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引欧洲的贝塞麦的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发展史等。作者对这些案例的挖掘相当细致与深,创新发生的脉络在手术刀般的文字下被逐渐剥离出来,那里鲜活的人物、特定的环境氛围、技术推遇到的困境以及制度、文化等因素都在书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2、这是一本有深度思考的书,也是一本充满人文情怀的书。作者莫里森独辟蹊径,不再拘泥于技术史中的机器研究,而是转向对人类的研究。他不再发问:“这台机器是谁发明的?”“这机器怎么工作?”,而是质问:“处在一个技术飞跃的时代,机器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从创新、改变等角度深刻反思机器和创新对人类的心理、社会冲。   3、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别具一格,每个阅读莫里森作品的人,都会在某一时刻被其写作风格倾倒,他的故事是如此精雕细琢、语言是如此发人深省。<br/>【作者】<br/>作者简介 [美] 埃尔廷·莫里森(1909—1995)(Elting E. Morison) 美国科技史学家、传记作家、作家和散文家。麻省理工学院资深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计划的创始人和智慧导师。   译者简介 武晞羽 曾担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像资料馆翻译,经验丰富,涉猎广泛,累计翻译量约百万余字。<br/>
目录展开

推荐序一 创新的文化羁绊

推荐序二 创新与守旧之间的人文思量

推荐序三 在埃尔廷·莫里森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自序 探究之旅与致谢

第一章 绪论、个人观点及其他

第二章 海上交战:创新:研究的典型案例

第三章 官僚制中的数据处理

第四章 针对过去,计算未来

第五章 关于计算机的一点补充

第六章 人类与机器

第七章 “几乎是最伟大的发明”

第八章 一些建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