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生成式叙画 : 21 世纪的社会艺术电子书

凯尔维伯德是一位艺术家和国际知名的视觉实践者,本书是视觉实践领域的山之作,集凯尔维三十年实践经验。凯尔维·伯德与著名的“U型理论”创始人奥托·夏莫是多年的事业伙伴,并共同创办了自然流现研究院,蜚声国际。凯尔维·伯德还曾深受学习型组织大师彼得·圣吉的指导与影响。 叙画者的内在核心稳定与聆听能力极其重要,而培育叙画者的能力与素养需要时间的淬炼。本书以系统化的方式解构并深探索,为一个叙画人应有的内在素养提供充分的滋养,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售       价:¥

纸质售价:¥44.90购买纸书

1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6

作       者:[美国]凯尔维·伯德著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4-01-01

字       数:6.2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艺术 > 工艺美术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叙画,就是当人们说话时将想法视觉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艺术形式,有助于引导群体学习和文化记忆。叙画者一边聆听一边作画,创造出整合情境脉络、迅速洞察并协助决策的大型图像。 《生成式叙画》通过关注场域中人与人之间的能量和关系,以及系统正在生成中的潜能,而延展了这种艺术形式。 这本书为陶养一个叙画者的内在能力——存有(being)、浸(joining)、觉察(perceiving) 和觉知(knowing) ,以及建构实质的作画(drawing)能力等关键概念提供了框架。 它是为叙画者、引导师、教练和组织者,以及任何关心我们作为人类如何共同生存的人所创作的。它同时也是为那些想要探索自身内在运作,并想要以崭新视野贴近世界的人所存在。<br/>【推荐语】<br/>凯尔维伯德是一位艺术家和国际知名的视觉实践者,本书是视觉实践领域的山之作,集凯尔维三十年实践经验。凯尔维·伯德与著名的“U型理论”创始人奥托·夏莫是多年的事业伙伴,并共同创办了自然流现研究院,蜚声国际。凯尔维·伯德还曾深受学习型组织大师彼得·圣吉的指导与影响。 叙画者的内在核心稳定与聆听能力极其重要,而培育叙画者的能力与素养需要时间的淬炼。本书以系统化的方式解构并深探索,为一个叙画人应有的内在素养提供充分的滋养,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图画”不仅是对物象的单纯摹写,而是凝聚了画家的思想和智慧,能够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给人以启迪。在当前人们冲突加剧、沟通断裂的时刻,叙画实践者通过一支笔的力量,一张图的展现,回应人们的对话,联结集体的内在智慧,发声呐喊,在未来留下深刻的印记。<br/>【作者】<br/>作者简介 凯尔维·伯德(Kelvy Bird)是一位艺术家和国际知名的视觉实践者。作为自然流现研究院(Presencing Institute)的共同创办人,她帮助造了许多全球性社群的线上课程,最新的是edX课程:《u.lab:引领新兴的未来》(u.lab:Leading From the Emerging Futures)。她同时也是dpict公司的共同创办人,这是一家专门以如何叙画来促社会理解的公司。凯尔维也是2016年所出版《绘聚:视觉实践的力量》视觉选集的共同编辑。   译校者简介 李忆慈,对人生充满好奇。因缘际会下触到叙画世界,在学习、探索、看见的过程中,欣喜一扇又一扇出世界与自己的大门。怀着急于与人分享的心情,完成了本书的翻译,期盼更多的人听见蕴含在凯尔维·伯德朴实自然的话语中的丰沛能量,体会她那简单的真实安定个人,并成就众人共处的场域。仅此初心,愿世界美好。   李珮玉(Jayce Pei Yu Lee),资深国际视觉实践者,长期推动亚太地区的双语视觉实践运动和视觉思维的发展。她将深度聆听和感知应用到可能性的场域中,通过她真实的笔触和叙画来帮助群体看到和感知系统中的动态,在群体对话中捕捉本质,并通过她的临在(Presence)以及存有(Being)将无形的声音呈现在空白画布上。<br/>
目录展开

中文版序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致谢

00 导读

关于本书

01 实践模型

钻石

冰山

自然流现

容器

场域

源头

02 存有

我不能

开放

真实

培植

环带

03 浸入

悲伤

柔化

关注

聆听

大笑

涟漪

04 察觉

恐惧

推迟

框架

重构

时间

05 觉知

愤怒

信任

平衡

同调性

区辨

选择

06 作画

喜乐

预见

叙画的层次

生成式叙画

召唤

07 附录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