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书名页
编委会
目录页
卷首语:重新发现中国
主题研讨:重新发现中国(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的变迁——有关中国经验的另一种解读
一、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心态及其近代嬗变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轨迹
三、边际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群像
四、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变迁趋势
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其社会科学价值
一、英国—美国:商人阶层主导的制度变迁模式
二、法国—德国—日本:官僚体系主导下的制度变迁
三、俄国—中国:政党主导下的制度变迁
四、理论意义:从社会中心论到国家中心论
五、结语:寻求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的平衡
“个人—社会—国家三分法模型”及其案例浅析——“江镇”的消失与“庙港社区”的崛起
一、国家—社会两分法的模型与“个人—社会—国家三分法模型”
二、“江镇”的消失与“庙港社区”的崛起:一个城市化过程中的社区的个案研究
三、结语
学术专论
情性与礼义——荀子政治哲学的人性公理
一、情性与知能
二、势物
三、群分
四、礼义
五、心知
六、小结
从儒家悖论看正当对善的优先性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孝在儒家伦理中的优先性
三、窃负而逃的案例分析
四、正当之善的终极性
司法权能:法律程序理论的一种概念创作
一、法律程序学派的一个速写
二、司法权能概念的衍生
三、批判与转化中的司法权能概念
学术综述
统合主义与中国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
一、统合主义与中国“国家—社会”关系
二、统合主义与中国“政治—经济”关系
三、统合主义与中国政治发展
结语
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述评复旦高研院“政治学与中国政治研究”国际圆桌论坛
一、本土化,抑或科学化?
二、定量研究,抑或定性研究?
三、事实,抑或价值?
四、民主,抑或共和?
“半乌托邦化”: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研究面相——基于知识社会学的审视
一、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时空背景与传统
二、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本土化”策略
三、余论:“半乌托邦化”的中国市民社会研究面相
论坛:“政治学与中国政治研究”国际圆桌论坛
中国政治研究中的价值与事实
中国经验与政治学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一、中国政治的结构性变化
二、反思政治学理论
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政治学研究方法与中国政治学
一、中国政治学重建的意义与成就
二、中国政治学所面临的“节点性问题”
三、方法论问题的具体表现:四大不均衡
四、结论
关于我国政治发展战略的思考
农民政治行为的经典模式与超越
中国政治学研究中的学科、领域与问题
关于民主的理论思考
对“政治学与中国政治研究”的若干思考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解释学视角
政治研究方法论的异化
政治解释学的意义
政治研究范式的转换
“结构性情景下的构建”:一个分析中国地方政治变迁的框架
一、两个主要的分析视角及其局限性
二、结构性情景下的构建:一个融通性的分析框架
三、结语
中国政治发展:理论分析与理论问题
一、经济驱动型政治发展: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视角
二、市场化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成就与困境
三、加强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建构
政治学群体的专业化是提升中国政治学水平的主要路径
关于乡村的故事:中国乡村政治研究的谱系学思考
重新思考中国公民社会及其发展路径
对于中国大陆政治学发展的初步观察
海外专论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重建传统——探求全球化和宗教及传统文化现代性的理论
宗教、人类学和现代化进程
宗教和传统文化的研究方法
结束语
全球创造性经济中的另类知识产权体制
导言
数字版权管理的局限性
消费者隐私的损害
创新潜能的减少
内容保真性的损害
如火如荼的商业盗版
版权交易中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失衡
另类版权模式
数字内容的证费系统
作为另类版权的创作共享
版权与文化的商品化
版权的批判历史
版权和市场权力
版权和文化产业
进入因特网时代
每生产一块蛋糕,便伪造了一个微笑
版权与善的社会
现代化的自然法理论
阿尔色修斯
格劳秀斯:自然法
道德原理与论证
契约与个人同意
书评思考
探究经济增长与社会繁荣的深层原因——评林毅夫教授的《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
经济繁荣之谜
自生能力
出路在哪里?
世俗时代的诸神对话——评查尔斯·泰勒的《一个世俗时代》
一
二
三
权利与功利主义——读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
一、反功利主义的权利理论
二、权利理论中的功利主义思想
三、权利与功利主义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往期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稿约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