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也谈俄国工人状况电子书

售       价:¥

1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读书堂

出版时间:2015-06-17

字       数:32.7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人类学/社会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在俄国中部,到处怨声载道:“唉!我们的日子不好过呀!土地少,赋税重,使人动弹不得。你去瞧瞧,萨拉托夫省或者彼尔姆省,那里的生活才真叫生活哩:土地辽阔,耕地要多少有多少,简直好得不得了!”于是,我就前往俄国东部的埃里多拉德去看一看。刚一踏上彼尔姆省的正中地区,就听到老一套:“我们的生活真差劲呀!嗨!托波尔斯克省,那里的生活才真叫棒哩。那儿的土地从来就不用上肥。”我急忙赶往托波尔斯克省,原来,那儿的生活也够呛。人们在纷纷地盛赞托姆斯克区:“那儿嘛,既有丰富的森林,又有尚未分种的土地。”然而,在托姆斯克区我照样遇到一个农民在哭诉自己的悲渗命运。他说:“我们这里的土地贫瘠,不产东西。冬天冷得不得了,什么庄稼也长不出来。库兹涅茨克区和比斯克区才富足哩。在那几,面包呀,蜂蜜呀,还有森林呀,一切的一切,应有尽有。”我好不容易到达库兹涅茨克区,又怎么样呢?我哪怕是能见到人们满足于自己命运的一点点影子也好!母亲们异口同声地喊叫着:“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出生呢?还不如让他们快快地死掉的好,我们反而可以轻松一些。”我问,好境在哪里?末了,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人们回答我说:“西伯利亚东部挺好。”但是,我的忍耐算是到了头,我不相信更多的工人。于是,我就开始向有教养的阶层详细打听……结果完全相反,我听到了一派赞歌。人们说:“我们这儿可不象英国或者西欧,我们没有无产者。这儿的人们正在享福。”在俄国东部,那就夸得更凶了,人们向我反复念叨:“本地无论是面包,还是内食,都很便宜。不会饿死人,也看不见饿汉。”简直是越说越神,到了西伯利亚,赞颂之声更是滔滔不绝。人们对我说:“我们这儿不象你们俄罗斯那儿,本地区找不到饿肚皮的人,黑麦面包根本就无人问津,从未见过什么所谓没有烟囱的农舍,老百姓过的是真正的生活。他们叫你们俄罗斯人为穿树皮鞋的乡下佬——这是那些除了穿革履之外,什么别的鞋都不屑一顾的老百姓给你们起的一个不光采的‘雅号’。假如您想亲眼见一见西伯利亚工人的富足和奢侈的状况的话,那末请往采金场走一趟。工人们从采金场回乡时,如此地纵情享乐,甚至连我们这类人都望尘莫及。他们雇请了乐师,在大街上铺满了一块块印花布,一天就要花掉100或200卢布。屡见不鲜的情景是,一个工人干一夏季的活所获的收账竟达800卢布之巨,只消一个月,这些钱就花得连一个子儿也不剩。”我听到很多诸如此类的故事,但我觉得有一点值得怀疑的是,所有
目录展开

第一篇 西伯利亚、俄国北部和俄国沙漠地区的劳动者

第一章 流浪的劳动者

第二章 西伯利亚的农民

第三章 外乌拉尔的工人

第四章 北部地区劳动者的状况

第五章 阿斯特拉罕省。各个民族

第二篇 俄国农业地区的劳动者

第一章 沃洛格达省土地地主所有制下的农民

第二章 土地关系中混乱现象的实例

第三章 土地地主所有制对俄国的福利状况的影响

第四章 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间草原地带的农民

第五章 黑土地带的农民

第三篇 俄国工业地区的劳动者

第一章 采金工人

第二章 矿工

第三章 工业省份和统计资料所产生的印象

第四章 工厂生产与小生产。出外做工

第五章 工业省份和文明欧洲的劳动者的道德精神状态。——俄国的无产者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