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68.70购买纸书

139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2

作       者:张学智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01

字       数:63.4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是国内外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阐发。《明代哲学史(修订版)》版曾获得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哲学二等奖。<br/>
目录展开

导言

第一章 曹端与明代理学的兴起

一 太极理气

二 诚与性命

三 诚敬与仁

第二章 薛瑄的河东之学与明代关中学者

一 无极而太极,理一分殊

二 知性与复性

三 格物与居敬

四 薛瑄与明代关中学者

第三章 吴与弼的自治力行与胡居仁的主敬

一 吴与弼的自治力行

二 胡居仁的主敬

三 胡居仁的理气心性诸说

四 胡居仁对佛老的批评

第四章 陈献章与心学的起始

一 自得之学

二 心与道俱的境界

三 义理融液,操存洒落

四 陈献章的诗学

五 陈献章的弟子

第五章 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及其学传

一 心体物不遗

二 随处体认天理

三 湛若水与王阳明的辩论

四 湛若水的学传

第六章 王阳明的良知之学

一 道德的凸显

二 心外无理

三 知行合一

四 致良知

五 四句教

第七章 王龙溪的先天正心和钱德洪的后天诚意

一 王龙溪的先天正心之学

二 寂与感

三 钱德洪的后天诚意之学

第八章 黄绾的“艮止”与季本的“龙惕”

一 “艮止”之旨

二 对王阳明的批评

三 季本的“龙惕”

第九章 邹守益“戒惧”之旨及其家学

一 “戒惧”宗旨

二 对同门偏离阳明本旨的批评

三 邹守益的家学

第十章 欧阳德的动静体用合一说

一 良知与知觉的关系

二 动静合一

三 对体用合一的发挥

第十一章 聂豹的归寂之学

一 寂与感的对立

二 与王门诸人的辩论

三 归寂之学的推广

第十二章 罗洪先对于归寂主静说的全面阐发

一 主静宗旨

二 对现成良知派的否定

三 罗洪先一生理论发展过程及对江右学派的超出

第十三章 王时槐的透性研几说

一 虚静与生生

二 透性

三 研几

第十四章 胡直对心学宗旨的发挥

一 理不离乎心,存神过化

二 物不外乎心,察之外无物

第十五章 李材的“止修”之学

一 知与性

二 止修宗旨及其内在矛盾

三 止修与艮止、归寂

四 修身与治平

第十六章 王艮及泰州之学的初创

一 良知现成自在

二 平民与精英

三 淮南格物

四 学与乐

五 王艮弟子中的不同趋向

第十七章 罗汝芳的“赤子良心”之学

一 大道只在此身

二 顺适当下

三 天明与光景

四 罗汝芳与王龙溪

五 慎独与孝慈

第十八章 耿定向的“不容已”之学

一 “真机不容已”

二 泰州平实之旨

三 “学有三关”

四 儒佛同一,佛为儒用

第十九章 焦竑的儒释道三学

一 儒家:知性复性

二 佛家:儒释不二

三 道家:以道补儒

四 礼的形上学解释

第二十章 李贽的童心说

一 童心说:回到本真自我

二 个体原则的突出

三 清净本原

四 李贽身后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 罗钦顺的哲学思想

一 理与气

二 心与性

三 对佛教和心学的批评

四 格物论及与王阳明的争论

第二十二章 王廷相的气论及其实证倾向

一 太极道体

二 性论

三 修养论

四 对佛道及理学诸家的批评

第二十三章 吴廷翰的哲学思想

一 气之混沦为天地万物之祖

二 对心学的批评

三 修养功夫论

第二十四章 陈建《学蔀通辨》对朱子学的阐扬

一 朱陆早同晚异

二 儒释之辩

第二十五章 顾宪成对朱子学阳明学的调和

一 先天良知与后天功夫并重

二 “无善无恶”辨

三 小心——敬

第二十六章 高攀龙的格物知本之学

一 气、心、性、理

二 格物与知本

三 悟与修

四 敬与顺乎自然

第二十七章 刘宗周的诚意慎独之学

一 道体

二 意与诚意

三 对王阳明及王门后学的批评

四 心性与慎独

第二十八章 黄宗羲对心学的总结

一 理气合一,心性合一

二 盈天地皆心

三 四句教

四 本体与功夫

五 哲学史方法论

六 《明夷待访录》中的政治思想

第二十九章 陈确的哲学思想

一 《大学》辨

二 知行辨

三 性善辨

四 理欲辨

五 丧葬辨

第三十章 方以智的哲学思想

一 学术渊源

二 质测与通几

三 气与火、太极与心

四 一与二与三

五 三教统合与打翻三谛

第三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一 太极:体用胥有而相需以实

二 天地之和与日新之化

三 心与性

四 知识论

五 历史观

六 治学方法论

第三十二章 从四大高僧看明代佛教的融通趋势

一 紫柏真可

二 云栖袾宏

三 憨山德清

四 蕅益智旭

第三十三章 明代道教哲学

一 张宇初

二 《性命圭旨》

三 陆西星

四 三一教的会三归一

第三十四章 明末天主教的传入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

一 天主

二 灵魂

三 伦理

四 科学与思维方法

本书引用书目版本

北大版后记

附录一 学术自述

附录二 王阳明致良知中道德和知识的结合

累计评论(1条) 2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