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社会信任:理论及其应用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8.60购买纸书

20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翟学伟,薛天山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01

字       数:32.9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人类学/社会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信任”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自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成为显学,并在不同的学科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研究态势。由于信任研究触及个体心理、社会关系、群体与组织乃至于文化形态与政治问题等,因此它所具有的内涵与外延也一再受到深究与拓展。随着不同学科自身的细化与分化,相关性研究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视角、方法、层次、内容等。由于各个方面的研究积累越来越多,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对信任研究的相关成果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其中上篇以学科视角和人物为线索,梳理目前社会科学界的信任研究成果;下篇以信任研究为核心,讨论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及互联网中的各种观,以反映人们对信任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大致研究成果。从总体上看,目前信任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宏观层面上的、带有整合性的理论未能浮现;而已建立起来的模型和小型理论如何应用于中国,尚需受到中国经验的检验。<br/>【作者】<br/>翟学伟: 男,1960年生于南京。1988年毕业于南大学社会学系, 199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南京大学历史系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并兼任《放时代》、《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社会理论学报》(香港)、《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等学术刊物的编委。曾选*2004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为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研究”的首席专家。代表作有:《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中国人的关系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及其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因努力构建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本土概念及理论模式而在华人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力。  薛天山:男,1973年生。 2009年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毕业,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副教授。<br/>
目录展开

前言

社会建设: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代总序) 社会建设: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代总序)

导言:信任研究的兴起与意涵

第一节 信任研究的兴起

第二节 信任的意涵

上篇 信任研究:多学科的视角

第一章 个体特征论

第一节 鲍比与艾里克森:信任的认识发生论

第二节 多依奇:实验心理学派的信任“情境反应论”

第三节 罗特尔:以人格特质论为基础的信任测量研究

第四节 梅耶、戴维斯和斯古曼:人际信任的综合性模型

第五节 心理学视角下的信任理论评析

第二章 人际关系论

第一节 克拉克、罗佩尔和赫尔姆斯等:亲密关系中的信任

第二节 列维斯和维加尔特:信任与社会互动

第三节 列维奇和邦克:信任发展的三阶段说

第四节 米开林斯特:信任的影响因素与负面效果

第五节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信任理论评析

第三章 理性选择论

第一节 威廉姆森:信任与降低交易成本

第二节 格兰诺维特:信任与社会关系网络

第三节 科尔曼:信任的理性选择论

第四节 经济学视角下的信任理论评析

第四章 社会系统论

第一节 卢曼:信任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巴伯:信任的功能与局限

第三节 吉登斯:信任与现代性的后果

第四节 福山:信任的文化逻辑与创造经济繁荣

第五节 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的多维视角

第六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信任理论评析

下篇 信任研究:多领域的应用

第五章 信任与合作:组织中的信任研究

第一节 组织信任与控制研究的基本脉络

第二节 从封闭组织到社会网络:组织信任研究的不同视角

第三节 内在的矛盾与修正:三种信任观的关联与取舍

第六章 信任与民主:政治领域中的信任研究

第一节 信任与政治关系结构的两重性

第二节 信任与民主的关系

第三节 民主视域下信任研究的理论面向

第四节 民主视域下信任研究的主要议题——政府信任下降问题

第七章 信任与经济:经济领域中的信任研究

第一节 经济领域中信任研究的历程

第二节 经济领域中信任研究的主要议题

第三节 信任与经济发展

第八章 信任与虚拟社会:互联网中的信任研究

第一节 网络信任研究的基本脉络

第二节 网络信任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网络信任的模型

第九章 信任与社会资本:社会中的信任研究

第一节 社会资本理论溯源

第二节 信任与社会资本

第三节 信任与社会资本关系的再阐释

结语:信任与现代性——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