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开启你自己的学习模式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4.40购买纸书

286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姚建明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01

字       数:29.5万

所属分类: 教育 > 中小学教辅 > 学习方法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姚建明编著的这本《启你自己的学习模式》适 合于所有读者,因为每个人都是喜爱学习的。学习能 够让我们获得生存的技能;学习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 ;学习能够改变我们的一切。我们倡导的是“三位一 理”的学习理念,书中我们将详尽地为你介绍由学习 者、学习引导者和学习媒介组成的学习体系怎样才能 合作去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你会看到在学习中 如何才能激发大脑的*状态,学习者如何为自己创 造*的学习环境,学习引导者怎样有效率地发挥作 用以及各种学习媒介是如何影响学习的。 你想知道推动我们学习的动力是什么吗?你想清 楚古人都是怎样读书的吗?天才真的就是天生的吗? 智商、情商哪个对我们更重要?我们如何才能专注学 习,如何才能倒出现在学习中的“拦路虎”?在书 中我们都会告诉你。我们会和你一起找到*你的 学习方法、学习状态、学习目标。后三章介绍科学 家、大师们是怎样成长的,是如何学习的。     <br/>【推荐语】<br/>学习的重要性是不需要强调的,但是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因为我们发现许多人并没有有效率的学习,甚至是事倍功半,以至于逐渐的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姚建明编著的这本《启你自己的学习模式》通过对学习目的、过程、效果等方面的分析,首先告诉你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其次,帮助你认识学习的各种过程和方法,评价学习效果,并尽可能地给出一些经过检验的“学习模式”,引导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br/>
目录展开

第1章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1.1 何谓“学习”,为什么要“学习”

1.1.1 学习是人的本能

1.1.2 学习是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手段

1.1.3 学习可以促进人的成熟

1.1.4 学习是文明延续及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1.1.5 推动学习的四种力量

1.2 “学以致用”真的那么“现实”吗

1.2.1 九则小故事

1.2.2 人生的起跑线

1.2.3 多才多艺

1.2.4 事实、习惯和态度

1.3 “见缝插针”“无时无刻”“终身学习”

1.3.1 什么时间学习效率最高

1.3.2 “见缝插针”“无时无刻”

1.3.3 “题外话”的项目会带来额外的效率

1.3.4 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2章 学习是一门艺术

2.1 基于脑的学习

2.1.1 左脑和右脑

2.1.2 学习情绪和心态

2.1.3 学习环境

2.2 五花八门的学习者和学习方式

2.2.1 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风格

2.2.2 最常提到的12种学习法

2.2.3 古人读书十二法

2.2.4 “三位一理”的学习理念

2.3 天才不需要努力学习吗

2.3.1 你相信天才存在吗

2.3.2 是“G×E”,不是“G+E”

2.3.3 学习中的“力的三要素”

第3章 学习的“三角恋”之学习者

3.1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3.1.1 自信是学习开始的第一步

3.1.2 大目标、小目标

3.1.3 学习需要心态

3.1.4 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用旧的消化新的

3.1.5 完整地认识自己

3.2 人的智力发展进程

3.2.1 智力与智商

3.2.2 认知、思维和记忆

3.2.3 培养天才

3.3 为自己制造适宜的学习氛围

3.3.1 学习者的12个原则

3.3.2 如何专注,学习感觉和学习反馈

3.3.3 身体技能与学习技能

3.4 学习障碍和计划学习

3.4.1 学习道路上的四只“拦路虎”

3.4.2 六种不同心态的学习者

3.4.3 计划学习

第4章 学习的“三角恋”之学习引导者

4.1 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四句箴言”

4.1.1 合格教师的“座右铭”

4.1.2 教师永远年轻

4.1.3 课堂教学点滴

4.1.4 教师是黑暗中的一盏指路灯

4.2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构成

4.2.1 教学法、教学论

4.2.2 学习目标(结果)和学习条件

4.2.3 九个教学事件

4.3 不同阶段老师扮演不同角色

4.3.1 幼儿园老师是“保姆”

4.3.2 小学老师是“皇帝”

4.3.3 中学老师是“编外家长”

4.3.4 大学老师是“朋友”

4.3.5 研究生导师是“老板”

第5章 学习的“三角恋”之学习媒介

5.1 书,铺就了学习之路

5.1.1 见多识广

5.1.2 各种各样的书

5.1.3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5.1.4 自己的“书”

5.2 学校教育是基础

5.2.1 学校教育是大众教育

5.2.2 “普高”还是“技校”

5.2.3 一定要上清华北大吗?

5.3 我要和儿子做同学

5.3.1 可怜天下父母心

5.3.2 人生轮回——和孩子一起再长大

5.3.3 家教、现代“私塾”

5.3.4 要和“小伙伴”做朋友

5.4 音乐、旅游、事事处处皆学问

5.4.1 音乐能激发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

5.4.2 大千世界让我们去旅游

5.4.3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第6章 开启你自己的学习模式

6.1 性格决定学习

6.1.1 你是哪个“半球”的

6.1.2 我们都是“有色”人种

6.1.3 性格决定学习

6.2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6.2.1 情感特征测试

6.2.2 认知模式测试

6.2.3 学习风格测试

6.3 构架自己的学习模式

6.3.1 磨刀不误砍柴工

6.3.2 独特的自我

6.3.3 大脑“集训”

第7章 学习模式借鉴之一——自己设计未来

7.1 离神越来越远的巴甫洛夫

7.1.1 世界上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1.2 能言善辩

7.1.3 巴甫洛夫:《给青年们的一封信》

7.2 两次诺贝尔奖得主鲍林

7.2.1 是物理学家还是生物学家

7.2.2 矿石迷

7.2.3 《20世纪的科学怪杰——鲍林》一书的前言

7.3 伦琴从小就任性

7.3.1 世界上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7.3.2 他曾经被勒令退学

7.3.3 伦琴:《科学家:名副其实的理想家》——就任维尔茨堡大学校长时的讲话

7.4 受神话故事“引导”的克里克

7.4.1 DNA

7.4.2 他怀疑过“女人”的存在

7.4.3 沃森和克里克

7.5 大家“公认”的天才坯子薛定谔

7.5.1 量子力学第一人

7.5.2 “老师,您真的相信吗?”

7.5.3 薛定谔:《科学思想泛论》

7.6 让“幻想”飞越空间的爱因斯坦

7.6.1 他得到诺贝尔奖不是因为相对论

7.6.2 老师对他说:你提出的问题经常使我心神不宁

7.6.3 爱因斯坦:《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

第8章 学习模式借鉴之二——明师指路

8.1 酷爱大自然的达尔文

8.1.1 适者生存

8.1.2 他“吃”虫子

8.1.3 达尔文:《对我的智力的评估》

8.2 受博士指导的中学生:玻恩

8.2.1 他最早建立了量子力学体系

8.2.2 “早恋”的失败者

8.2.3 玻恩:《原子时代的发展及其本质》

8.3 与父亲一同下班回家的费米

8.3.1 他是李政道、杨振宁的导师

8.3.2 哥哥的意外离去

8.3.3 冯·卡门:《玻尔、费米、爱因斯坦印象》

8.4 近代科学的始祖笛卡儿

8.4.1 笛卡儿坐标系

8.4.2 老爸说:“我的小哲学家”

8.4.3 笛卡儿:《方法导论》

8.5 从不拘泥于教科书的费曼

8.5.1 他找出了“挑战者”号失事的原因

8.5.2 “女人气的男人”

8.5.3 费曼:《教授的尊严》

8.6 师出名门的李政道

8.6.1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8.6.2 家里人叫他“三糊涂”

8.6.3 李政道:《科学的发展——从古代中国到现在》

第9章 学习模式借鉴之三——肥沃的土壤

9.1 不断与哥哥竞争的海森堡

9.1.1 “测不准原理”

9.1.2 老师说他:“玩得很潇洒,却能轻易取得优秀成绩。”

9.1.3 海森堡:《物理学和哲学》第一章 老传统和新传统

9.2 一生都有朋友的玻尔

9.2.1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学派”

9.2.2 他参加过奥林匹克的足球比赛

9.2.3 玻尔:《人类知识的统一性》

9.3 “学,而后知不足”的丁肇中

9.3.1 丁粒子

9.3.2 “我要探索自然的奥秘!”

9.3.3 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9.4 兴趣广泛的奥斯特瓦尔德

9.4.1 《物理化学》的创始人

9.4.2 从烟花到火箭

9.4.3 奥斯特瓦尔德:《我如何成了化学家》

9.5 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汤川秀树

9.5.1 发现介子力

9.5.2 同学们叫他“权兵卫”

9.5.3 汤川秀树:《科学家的创造性》

9.6 历史永远不会忘却的科学家诺贝尔

9.6.1 艰难的成才之路

9.6.2 勇敢者的事业

9.6.3 流芳百世的遗愿

8.6.4 诺贝尔:《关于设立诺贝尔奖的遗嘱》——拟定时间为1895年11月27日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1条) 2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