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文化视野中的文艺研究与边界拓展:暨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与教学文集(2006—2015)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9.50购买纸书

1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蒋述卓

出  版  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01

字       数:29.4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文学作品集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全面收录暨南大学文艺学教研室从2006年至2016年十年间在文艺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方面的论文成果。全书分为5辑,分别为“比较文艺学”“创作理论与文化研究”“海外华人文学与诗学”“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索”,共收录论文32篇,论文的内容和研究方向呈现了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的研究和教学特色,书中附录暨南大学文艺学在这十年的重要事记和取得的成就,是对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的重要展示。<br/>【作者】<br/>       蒋述卓,文学博士,师从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教授。现为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与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学科文艺学带头人,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主任。<br/>
目录展开

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教师简介

第一辑 比较文艺学

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

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学界的兴起及其意义

一、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学界的兴起

二、海外华文文学兴起的学科意义

从学术史角度看王元化的意义

一、“根底无易其固”:扎实的学术功底

二、“裁断必出于己”:高标的才胆识力

三、开阔的学术视野,融贯的研究方法

四、广交学界朋友,参与国际对话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华语电影诗学的整体建构

“华语电影”命名的通约性

一、“华语电影”概念流变史

二、电影史视野中的“华语电影”

三、文化认同的逻辑选择

第二辑 创作理论与文化研究

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观关系初议

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功能与原则

网络文艺批评的领域拓展

走向商业时代的中国农民形象 ——80年代中国作家的一种乡村叙述

《学衡》的文化立场 ——关于20世纪初中国文化选择的一种考察

一、《学衡》的文化形象

二、《学衡》的理论根基和白璧德的文化观

三、中国的病因及对孔子的态度

四、《学衡》的新旧文化观

五、关于新旧文学之争

六、关于对《尝试集》的批评

梁启超与“中国文学”概念的现代发生

一、作为“民”与“国”关系隐喻的“中国小说”

二、“新小说”与“中国小说”的未来

三、作为“中国小说”历史根源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发生

第三辑 海外华人文学与诗学

全球语境下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经典研究之思

一、海外华文文学经典研究的意义

二、海外华文文学经典研究的基础和特殊性

三、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和经典文本研究

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文论研究的新视野

一、论题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学术谱系与问题关注

三、王文生移居美国后文论研究的新开拓

跨语际沟通:遮蔽与发明 ——海外汉学界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建构

一、对“传统”之预设

二、中国性与现代性之悖论

三、跨语际沟通之遮蔽与发明

四、传统的建设性意义

饮之太和 ——叶维廉对中国诗学生态美学精神的开掘与阐发

一、叶氏早期两本深染生态色彩的诗学著作

二、在比较视野中确认中国诗学“以物观物”的生态美学精神

三、现象学与生态美学的汇通

混沌之思 ——论叶嘉莹的诗学理想

一、混沌之思

二、应对现代性的策略

三、“危机”与“转机”的思考

四、关于可行性

论孙康宜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多重意义

第四辑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

传承与延续:叩问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

反思与求变 ——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再思考

新时期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三十年述评

一、思想解放与研究领域的拓展

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与研究目标、研究价值的多元化

三、对中国古代文论现代价值的重新发现

四、结语

论中国文艺美学的古今对接之途

一、从20世纪学术史看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

二、在通向现代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见出传统美学的当代意义

三、从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中见其世界意义

周代礼制的“文”化与儒家美学的文质观

一、从“郁郁乎文哉”到“周之弊以文胜”

二、孔子的文质观

三、儒道文质观之对照

四、“野”“拙”等对儒家美学文质观的补充

器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 ——以《文心雕龙》为中心

一、中国文学批评中的“工匠”

二、器物制作与法度、典范观念

三、器物之喻的天文和人文意义

结语:器物之喻作为普遍的文学经验

郭绍虞与西方文学思潮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范例论析

一、纯文学与杂文学

二、先天之知与经验之知

三、复古与演进

四、纯艺术批评与现实主义批评

第五辑 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索

问题意识·个案研究·集群会通 ——“海外华文文学与诗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的学术总结

高校理应要为文化产业的创新作贡献

艺术与智慧之光 ——谈饶芃子教授的研究生教学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理论意识,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

二、科研是重心,创新是灵魂

三、人格是做人的底座

理论何为? ——文学理论授课中遭遇的诘问及回应与反思

一、理论的作用

二、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训练

三、反思

文化观照与现实关怀 ——蒋述卓文艺思想述评

一、文化视野中的宗教艺术研究

二、批评理论建构的现实关怀

第五届全国文艺学及相关学科博士点建设会议评述

一、文艺学学科的反思与重构

二、中国当代文论的民族化

三、文学经验与理论创新

四、比较诗学的新视野

五、文化研究的新景观

第六届“文艺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一、文艺学的学科发展及反思

二、当代中国文论的建构和借鉴

三、文学史的重写和文学史观的重塑

四、文学生产与文化批评

五、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新发现

六、西方文论与其他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