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杜甫诗选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20.10购买纸书

54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谢思炜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2-03

字       数:11.5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诗词歌赋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望岳1 岱宗夫如何2,齐鲁青未了3。 造化钟神秀4,阴阳割昏晓5。 荡胸生层云,决眦归鸟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   【注释】 1岳:指东岳泰山。 2岱宗:泰山一称岱宗。《尚书·舜典》:“东巡守至于岱宗。”孔氏传:“岱宗,泰山。为四岳所宗。”应劭《风俗通义·五岳》:“东方泰山……尊曰岱宗。岱者长也。”夫(fú):发语词。此句设为问句,问泰山其状如何。 3齐鲁:周代所封的两个诸侯国。齐在泰山以北,鲁在泰山以南。《史记·货殖列传》:“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青:山色青翠。未了:未尽,望不到边际。此句写远望泰山,地齐鲁,其势辽阔。 4造化:天地万物之所从生,指大自然。钟:聚集。繁体字作锺,与钟鼓的钟不是同一字。此句谓大自然将神奇秀美之气聚集于泰山。 5阴阳:山北背日为阴,山南向日为阳。昏晓:日出为晓,日没为昏。此句写泰山山峰两侧昏晓有别,如刀割一样。 6决眦(zì):形容眼睛睁得很大。决,裂。眦,眼眶。这两句写近望泰山,心胸随层云翻动而震荡,眼力因搜寻归鸟而极尽。 7会当:一定要,料想之词。凌:登临,居于其上。绝顶:山的处。《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两句想象登上泰山之顶后四望所见,暗用《孟子》语意。   【解读】 这首诗是唐玄宗元二十四年(736)至二十八年(740)诗人漫游齐赵时期所作。诗中极力描绘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也抒发了年轻诗人的豪迈志向。全诗围绕着“望”字层层展,前四句是远望和俯望,五、六两句是在山麓、山间近望,后两句是想象登顶之后四下望,借“一览众山小”寄寓远大胸怀,符合登高言志的写作要求。从修辞角度看,此诗造句用力,且富于变化。如三、四两句“钟”、“割”两个动词的使用,显出锤炼的功夫。五、六两句则使用了倒装句式。但此诗也有稚拙的句子,宋人范温说:“老杜诗凡一篇皆工拙相半……《望岳》诗无第二句,而云‘岱宗夫如何’,虽曰乱道可也。”(《潜溪诗眼》)在诗人也许是锤炼功力不足,但客观上却形成了所谓“工拙相半”的艺术效果。   登兖州城楼1 东郡趋庭日2,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青徐3。 孤嶂秦碑在4,荒城鲁殿馀5。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6。   【注释】 1兖州:今属山东。时杜甫的父亲杜闲官兖州司马,杜甫前往省视。 2东郡:即兖州。汉代东郡为兖州属郡。趋庭:《论语·季氏》载:孔子之子孔鲤“趋而过庭”。后用“趋庭”指子承父教。此句意谓往兖州拜见父亲。 3海、岱、青、徐:《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海指渤海、东海,岱即泰山。古青州在海、岱之间,古徐州在海、岱及淮水之间。这两句写兖州地势,北有泰山,东与海相望,地青、徐二州。 4孤嶂:孤峰,指峄山,又名邹峄山,在兖州所属邹县(今属山东)东南。峄山有秦始皇刻石。《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 5鲁殿:鲁灵光殿,汉景帝子鲁共王所建。在曲阜县(今属山东)南二里,亦属兖州。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鲁灵光殿至唐也仅存遗迹,诗言“鲁殿馀”,据旧赋所言。 6古意:怀古之意。踌躇:驻足,徘徊。   【解读】 这首诗也是诗人漫游齐赵时期所作,诗体为五律,题材仍是登览怀古。起句用“趋庭”典故,以对次句“纵目”,交待时地,稍嫌呆板。三、四两句写寓目所见,围绕“海岱”、“青徐”的地理概念,而分别以“浮云”、“平野”相配,又恰好形成一天一地相对。五六两句以“秦碑”、“鲁殿”两处古迹为中心意象,于是为“嶂”、“城”配上含有感情色调的“孤”、“荒”二字,带出怀古之幽思。末二句将“古意”说破,但诗意本身并无发展,“临眺”又与前文“纵目”相犯。可见此诗的精彩部分在中间,在写景之中有感情的发展,由景情,组词造句也显示出诗人良好的艺术感觉。   房兵曹胡马1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2。 竹批双耳峻3,风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4,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5。   【注释】 1房兵曹:房姓,名不详。唐代诸卫、府、镇有兵曹参军。胡马:从西北地区输的马。唐在陇右地区设监牧,饲养从突厥等地输的马。 2大宛:汉西域国名。《史记·大宛列传》:“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唐人曾认为西域康国马“是大宛马种”(《唐会要》卷七二)。此处泛称西域良马。瘦骨:西域所产马以高大修长著称。《唐会要》卷七二载唐太宗赞骨利干马之文:“其骨大丛粗,鬣高意阔……后桥之下,促骨起而成峰;侧鞯之间,长筋密而成瓣。” 3竹批:形容马耳小而尖锐,两耳相距近,为良马之相。《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相马从头始……耳欲得小而促,状如斩竹筒。”杜甫《李县丈人胡马行》亦云:“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 4无空阔:即无不空阔。无不、无非省减为“无”,犹“岂不”省减为“岂”。言马善于奔驰。 5骁(xiāo)腾:勇猛矫健。颜延之《赭白马赋》:“料武艺,品骁腾。”横行:往来无阻。《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解读】 马和鹰是杜甫诗中反复题咏、描写的对象。此诗从描写胡马瘦削、俊美的外形手,显示了它善于奔跑、充满力量的内在素质,通过盛赞此马堪托死生、勇往无前,也表达了诗人对一种理想人格的向往。除这层明显的寓意之外,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诗人所崇尚的审美意象偏于瘦硬,而非肥厚。因此他笔下的马不是多肉圆,而是骨耸耳尖,线条不是妩媚飘逸、流动圆转,而是陡直挺拔、如快剑长戟。诗人在论书法时也主张“书贵瘦硬方通神”(《李潮八分小篆歌》)。外形的瘦,线条的刚直,质地的坚实,色调的冷暗,这些意象特相互联系,共同具有一种“通神”的审美意味,恰恰是作者某种内在精神意志的外在体现。   画鹰 素练风霜起1,苍鹰画作殊2。 身思狡兔3,侧目似愁胡4。 絛镟光堪摘5,轩楹势可呼6。 何当凡鸟,毛血洒平芜7。   【注释】 1素练:素色的绢,绘画所用。练指经过捣练的熟绢。风霜起:形容画上鹰十分逼真,使观者如临风霜。 2画作殊:画出的鹰不同寻常。殊,殊异。 3(sǒnɡ)身:同竦身,挺身。形容画中之鹰蓄势欲飞。 4愁胡:形容鹰的眼神冷峻陌生。胡指胡人。孙楚《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胡。”又魏彦深《鹰赋》:“立如植木,望似愁胡。”为杜诗所本。 5(tāo):同绦,丝带。镟(xuàn):转轴。绦镟是用来系缚鹰的。光堪摘:形容光色逼真,似可触摸。 6轩楹(yínɡ):堂前的柱子,指画面上鹰处的背景。势可呼:谓鹰之势似可呼唤。 7何当:何时能够。平芜:平野。   【解读】 唐代的题画诗多正面赞美画艺之精,几可乱真,仍是咏物诗的流衍。此诗写画鹰亦如写真鹰,但与画面的凝固瞬间相符合,诗人笔下的画鹰更注重姿态、神态的刻画。由“似愁胡”的眼神带来冷峻陌生、令人畏惧的感觉,而使人肃然起敬。而鹰“身”、“可呼”的姿态,则是紧张、充满怒气,蓄积着一种势,随时准备迸发。这种蓄势待发的姿态显然是一种象征:此时的诗人正充满青春的幻想,热血沸腾,大有作为的志向在胸中搏动。诗的结尾径把画鹰写作真鹰,只不过将这种象征之意明罢了。   赠李白1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2。 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饱3。 岂无青精饭,使人颜色好4?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5。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6。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7。   【注释】 1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奉诏京,供奉翰林。天宝三载(744),赐金还山,漫游梁宋。杜甫约于天宝三载初夏,在东都首次与李白会面,留下此诗。 2东都:唐以洛阳(今属河南)为东都。杜甫于天宝元年来东都。机巧:指人心巧诈。 3野人:杜甫自称。腥膻:腥指鱼类,膻指牛羊肉。蔬食:以菜蔬为食。《孟子·万章下》:“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杜甫此时欣赏李白求仙访道,所以对腥膻之食表示厌倦,又用《孟子》语意而反之,称蔬食亦不足饱。 4青精饭:陶隐居《登真隐诀》载太极真人青精干石饭法,饭作青色,服之可健身,消灭三虫。 5大药:道教称金丹为大药,服之以求长生。山林:道教以为炼药求仙须名山。迹如扫:绝迹。这两句意谓自己因缺少炼药之资而未山林。 6李侯:李白。侯是对人的尊称。金闺彦:江淹《别赋》:“金闺之诸彦。”金闺指金马门,汉官署门。彦,俊美之士。李白曾翰林,故杜甫以此相称。脱身:指李白脱离宫廷。幽讨:指采药访道。 7梁宋:梁指汴州(今河南封),古称大梁;宋指宋州(今河南商丘)。瑶草:玉芝,亦为道教服食之物。东方朔《与友人书》:“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解读】 李白与杜甫的相遇是唐代诗人交往中为人乐道的佳话。杜甫初次与这位年长他十一岁的大诗人见面,便一见如故,倾倒之至。这时杜甫正为在东都所经历的世态炎凉而心存厌倦,李白的赫赫诗名以及待诏金马而又脱身离去的传奇经历,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但李白影响的主要方面和此诗的主题,却落向宗教方面。李白本人这时正准备从道士受道箓,道教信仰正浓,杜甫于是也与他相约,同拾瑶草,共求仙举。尽管这也许只是诗人因生活挫折而表达的一时冲动,但从此前“清狂”、“放荡”的生活转向宗教超越幻想,也完全合乎诗人思想性格演变的逻辑。杜甫对李白的倾倒既说明李白人格的巨大魅力,也说明年轻时的杜甫与李白呼吸着同样的时代空气,具有近似的精神生活和人生追求。<br/>【推荐语】<br/>杜甫的诗歌由于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方面的典范意义,自宋代以来就广受各层次读者的欢迎,也引起注释家和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他的许多选注本都曾在普通读者中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本书的编选,就参酌清人及近代的选注本,选目力求包括杜甫广为传诵、有代表性的名篇,注释较简,但也力求稳妥可据,对读者理解原作有所帮助。   *总书记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同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历代的经典选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编选了这套大字本“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丛书”,名家精选,名家译注,内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思想、宗教、文化、艺术等领域。所收原著均为传统文化经典;所收原著的译注,也已经成为比较权威的经典。所选经典之内蕴,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中重视人格修养、注重道德教化和品德熏陶的精神,有助于提升领导干部的修身处世、治国理政的理论与智慧。此次推出的十种为文学部分,全书简体横排,大本大字体,版式疏朗,赏心悦目。<br/>【作者】<br/>谢思炜先生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是唐宋诗学及其他各体文学。<br/>
目录展开

前言

望岳

登兖州城楼

房兵曹胡马

画鹰

赠李白

赠李白

饮中八仙歌

春日忆李白

送孔巢父谢病游江东兼呈李白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兵车行

曲江三章章五句

醉时歌

丽人行

官定后戏赠

去矣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月夜

悲陈陶

悲青坂

哀王孙

春望

哀江头

述怀

羌村三首

北征

彭衙行

赠卫八处士

洗兵马

新安吏

潼关吏

石壕吏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秦州杂诗二十首(选四)

梦李白二首

天末怀李白

佳人

凤凰台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发同谷县

剑门

堂成

蜀相

宾至

狂夫

江村

客至

春夜喜雨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选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百忧集行

戏为六绝句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释闷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选一)

草堂

登楼

宿府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忆昔二首(选一)

去蜀

旅夜书怀

白帝城最高楼

八阵图

负薪行

最能行

白帝

诸将五首

秋兴八首

咏怀古迹五首

阁夜

又呈吴郎

登高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江汉

登岳阳楼

岁晏行

客从

小寒食舟中作

江南逢李龟年

累计评论(0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