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大国的兴衰(上)电子书

  《大国的兴衰》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分析1500年以降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等国的兴衰,以及在兴衰过程中,对世界格局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尤其是我国读者更愿意关注的19世纪初到新中国建立前后各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情况。   《大国的兴衰》也分析比较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外之间的关系,背后涉及到的相关国家的深层次关系和问题。书中提出的一些数字资料,还有作者木三分的分析和评价,对我国读者而言,可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会触到传统史学书籍中不曾有过的资料和观。通过《大国的兴衰》,读者会对近代史上的西方崛起和清朝中国衰落的原因;以及20世纪初英法衰落和美国的崛起,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售       价:¥

纸质售价:¥32.40购买纸书

1046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7

作       者:(英)保罗·肯尼迪,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18

字       数:21.5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世界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大国的兴衰》全书共分上下两册,对公元1500年以后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综合比较,内容涉及了军事与国力、经济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综合分析诸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著作,为那些渴望了解各大国经济、军事等国力对比不断变化趋势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大国的兴衰》的重仍未脱离传统史学的领域——经济史和军事史,但其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正如作者保罗·肯尼迪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他通过追述公元1500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和军事战略的相互影响。 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不光将军事冲突同经济变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而且在论述国际权力体系与全球经济秩序的关系时,能对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社会、地理、外交等方面综合研究,勾勒出这一历史时段的总貌。这种写法独树一帜,破了陈陈相因的传统,使《大国的兴衰》具备了全球性的宽广视野、引人思索的新颖观,旁征博引翔实的历史资料并富含逻辑严密的有力论证,因此《大国的兴衰》在1988年出版后引起了美国学术界、政界与读书界的震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国的兴衰(上)》,重论述公元1500前后至*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主要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情况。<br/>【推荐语】<br/>《大国的兴衰》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分析1500年以降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等国的兴衰,以及在兴衰过程中,对世界格局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尤其是我国读者更愿意关注的19世纪初到新中国建立前后各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情况。 《大国的兴衰》也分析比较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外之间的关系,背后涉及到的相关国家的深层次关系和问题。书中提出的一些数字资料,还有作者木三分的分析和评价,对我国读者而言,可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会触到传统史学书籍中不曾有过的资料和观。通过《大国的兴衰》,读者会对近代史上的西方崛起和清朝中国衰落的原因;以及20世纪初英法衰落和美国的崛起,会有更清晰的认识。<br/>【作者】<br/>        保罗·肯尼迪,英国历史学家,曾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任皇家历史学会会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重研究和讲授当代战略和国际关系,是多所大学,研究机构的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出版有多部有关海军史、帝国主义、英德关系、战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在世界史学界享有颇高声誉。<br/>
目录展开

推荐序 兴衰的秘密

前言

第一篇 前工业社会

第一章 西方的兴起

明代中国

伊斯兰世界

两个特例:日本和俄国

“欧洲的奇迹”

第二章 哈布斯堡家族争霸(1519~1659)

角逐的目标与纪年

实力与弱点

国际较量

战争、金钱和民族国家

第三章 金融·地理·战争(1660~1815)

金融革命

地缘政治

赢得战争(1660~1763)

赢得战争(1763~1815)

第二篇 工业时代

第四章 工业化与力量对比(1815~1885)

欧洲之外

英国充当霸主?

“中等强国”

克里米亚战争和俄国的衰落

内战与美国

德国的统一

结论

第五章 “中等强国”的危机(1885~1918)

世界均势的变动

大国的地位(1885~1914)

联盟与战争趋势(1890~1914)

总体战(1914~1918)

累计评论(0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