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医临床过程中的思维与方法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19.00购买纸书

15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赵智强

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01

字       数:18.2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从一般思维原理出发,过渡到中医特色思维与方法技巧; 思维方法技巧渗透至中医临床整个过程与细节,每个细节环节均附有相应的临床应用案例,全面、生动、具体、实用。 相当部分案例是作者从事临床而行之有效的经验与体会。本书对中医院校师生、广大中医临床医师、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有指导意义。
目录展开

版权页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导论

一、概念与内容

1.概念

2.内容

二、起源与发展

1.起源

2.发展

三、遵循原则

1.机体系统整体观

2.生命运动变化观

3.正邪交争发病观

4.内在正中和谐观

5.形神统一生命观

6.以常衡变认识观

四、思维形式

1.“象”思维

2.经验思维

3.形象思维

4.直觉思维

5.灵感思维

6.顿悟思维

7.逻辑思维

五、主要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与诊疗实践结合的产物

2.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其核心内涵

3.生动丰富、具体而实用

4.“司外揣内”是重要的思维形式

5.象思维与直觉思维占据重要分量

六、优势体现

1.先进医学模式的引领者

2.个体治疗的倡导者

3.动态跟进治疗的示范者

4.宽域诊治方案的执行者

5.多元治疗的实施者

6.亚健康诊疗的先行者

7.适度与姑息疗法主张者

第二章 临床资料搜集思维方法

一、疾病信息捕获

1.疾病过程中的信息表现

2.思维导向与诊查手段择用

二、思维动机

1.病证的诊断

2.全面了解病情

3.预后推测

4.指导治疗

三、过程中的思维

1.临床资料搜集的基本过程

2.临床适用资料认定的思维运用

四、思维运用焦点

1.以诊断为目的搜集资料原则

2.锁定主诉并展开原则

3.客观实在性原则

4.关键资料穷竭原则

5.实验辅助检查择用恰当原则

五、现代诊查的中诊价值

1.丰富临床资料

2.深度认识病情

3.有助中医病名诊断

4.有助中医辨证

第三章 中医病名诊断思维方法

一、病名形成分析

二、病名诊断意义

三、诊断依据构成

1.直接源于临床观察资料

2.分析归纳临床资料得出

3.从西医学诊查资料结果中导出

四、诊断涉及因素

1.多病名兼存

2.病名取舍

3.诊断困难

4.病名排序

五、思维方法运用

六、诊断实例举隅

第四章 西医疾病诊断思维方法

一、中医临床意义

1.深化证的内涵认识

2.提示中医病机线索

3.指导中医处方治疗

4.利于疗效评估

5.满足医疗法规的要求

6.促进中医临床学术发展

7.引发中医临床思维方式变化

二、疾病诊断内容

1.病因诊断

2.病理解剖诊断

3.病理生理诊断

4.并发症的诊断

5.伴发疾病诊断

三、依据组合与满足度

1.诊断依据要件组合

2.诊断依据满足度

四、修正、确诊与排序

1.诊断的修正与确诊

2.诊断的排序

五、诊断思维要点

1.单一病理学原则

2.关键依据引导原则

3.常见病、多发病优先原则

4.器质性疾病优先原则

5.可治性疾病优先原则

六、错误来源分析

1.主诊医师方面

2.患者方面

3.疾病与诊查设备

第五章 辨证思维方法

一、相关概念

二、证的构成分析

三、辨证思维原理

1.分析证候

2.辨明证素

3.推测态势

4.合成证名

四、证的两重性

1.客观性

2.主观性

五、证与病的思维

1.疾病的证表现是有一定规律的

2.西医学疾病与证的相关性

3.病证结合诊断的临床意义

4.辨证与诊病次序

5.证、病兼存形式

六、证与证的思维

1.多证兼存

2.关系表现

七、辨证若干情景

1.证与症、征

2.据症难辨

3.无症可辨

4.复杂证型的辨析

5.关键信息与辨证

第六章 治法思维方法

一、思维原则

1.指导思想

2.治疗原则

3.具体治法

二、治法两重性

1.客观性

2.主观性

三、治法目标

1.对证

2.对病

3.对症

四、治法技巧

1.拟法直击

2.多法漫击

3.复法攻坚

4.治法舍弃

5.对症治疗

五、其他因素

1.患者个体性

2.以治测证

3.疾病时相性

4.疾病趋势性

5.疾病地域性

6.疾病的特殊性

7.适度平衡性

8.施治秩序性

9.经验直觉性

10.治法变通性

六、治法关系

1.主次

2.并立

3.互济

4.协同

第七章 遣药组方思维方法

一、遣药组方原则

1.依法择药,遣药组方

2.遣药原则

二、思维方法应用

1.遣药

2.组方

三、药物作用认识

1.对病因

2.对病机

3.对病势

4.对症

5.对病

四、药物功能定位

五、药物配伍思维

1.增效减毒配伍

2.寒热并用、刚柔相济配伍

3.五味化合配伍

4.升降浮沉配伍

5.引经配伍

六、药物用量思维

1.因人施量

2.因病施量

3.因证施量

4.因法施量

5.因方施量

6.因配伍施量

7.因药施量

8.因所用功效施量

9.因地域施量

10.因季节施量

七、处方结构布局

1.药味总量

2.用药定比

八、用方思维引导

1.经方

2.时方

3.经验方

4.科研方

第八章 复诊思维方法

一、复诊意义

1.前期治疗评估

2.诊查病情变化

3.纠正错误诊治

4.持续治疗疾病

二、资料搜集

1.资料搜集范围

2.资料变化的原因

三、诊断变化

1.诊病

2.辨证

四、治法变化

1.守法

2.加法

3.减法

4.加减法合用

5.变法

五、诊治错误思考

1.资料搜集错误

2.诊断错误

3.治疗错误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