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华日常礼仪基础教程第四册燕饮--中华日常礼仪基础教程系列电子书

本教程汲取经典,博采史料,加以烹炼调和,为读者呈奉上原汁原味地中华燕饮礼仪。 本教程通过对醴、酒、茶、水等饮品在传统礼仪中作用的分析,阐述其相应的文化意义,揭示出中华文化崇尚理性清明的一面,令人味之隽永。 本教程深系统地细致剖析饮食礼仪,为日常生活的礼仪手册。又常能把饮食之礼与道汇通,令读者得以识礼知味,而品道。

售       价:¥

纸质售价:¥14.40购买纸书

14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张德付编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9-07-09

字       数:5.7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中国文化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燕饮是宾主交时z常见的活动,故本书可以视为《宾主》(《中华日常礼仪基础教程》第三册)一书的续篇。 人类首出庶物,面对饮食时,不仅不会像动物那样张牙舞爪地相向,反而会满面春风地相邀共享。这是人性之花,是先王教化之果。传统燕饮礼仪正是根于人性,而又涵养人性的。 商人酗酒,引发周人的警醒,因此自周文王始就厉行酒戒。及至周人抚有天下,面对商人酗酒的不良风俗,必然要予以移易。这就是周公制礼作乐的社会背景。然而历代礼学家却无视这一。可以说,中华礼仪自其奠立之日起,就与饮食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周公制礼,于礼仪中,寄寓戒酒的功能,为配合戒酒令,对“酒”(相当于酒精性饮料)、“饮”(相当于非酒精性饮料)行区分,规定“醴”这种饮品属于“饮”的范畴,不属于“酒”。礼仪规定,日常人际往来,只可用醴,不可用酒。因此,在礼中,醴代表理性清明,酒代表迷狂丧德。醴,作为理性清明的象征,是礼仪的物质载体。后代礼学家未能揭示出这一,认醴为酒,未能正确估量醴的文化意义,*终导致醴在礼仪体系中名存实亡。所幸的是,茶随之兴起,逐渐取代醴在礼仪中的地位与作用,与酒对峙。明人宋应星《天工物》谓酿醴的方法失传已久,本书尝试将酿醴的方法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使“醴”这种饮品,重焕新生,让人们得以品尝三千年前醴的味道,也就是礼仪的味道。<br/>【推荐语】<br/>本教程汲取经典,博采史料,加以烹炼调和,为读者呈奉上原汁原味地中华燕饮礼仪。 本教程通过对醴、酒、茶、水等饮品在传统礼仪中作用的分析,阐述其相应的文化意义,揭示出中华文化崇尚理性清明的一面,令人味之隽永。 本教程深系统地细致剖析饮食礼仪,为日常生活的礼仪手册。又常能把饮食之礼与道汇通,令读者得以识礼知味,而品道。<br/>【作者】<br/>张德付,安徽宿州人。先后卒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从事儒家经学研究,尤其萃心于三礼,以复兴礼学为职志。<br/>
目录展开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彩插

出版说明

重建礼乐文化生活(自序)

第一课 燕饮概说

礼始饮食

燕饮功能

燕饮公私

不预燕饮

思考讨论

链接

第二课 备宴

时间

人数

邀请

食谱

座次

陈器

思考讨论

链接

第三课 食器

祭器·燕器·明器

器以藏礼

食器之礼

君子不器

思考讨论

链接

第四课 等制

等差

正加

僭偪

奢俭

等制的意义

思考讨论

链接

第五课 荐食

盥洗

执持

勿气

次序

设馔

羞鱼

思考讨论

链接

第六课 醴酒

醴酒不设

周人戒酒

酒饮之别

醴酒之别

醴宾

名存实亡

醴的寓意

思考讨论

链接

第七课 茶果

客至奉茶

燕礼进茶

茶祭

果品

醴茶之化

思考讨论

链接

第八课 酒礼

酒戒与礼

酒礼

酒器

玄酒之尚

司正

思考讨论

链接

第九课 食礼

祭食

拜辞

尝食

饮食先后

食仪

食不求饱

撤食

丧食

思考讨论

链接

第十课 娱宾

乐宾

舞蹈

赋诗

思考讨论

链接

跋:礼的味道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