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陈慎吾金匮要略讲义电子书

现代伤寒大家、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主任陈慎吾先生毕生研究“仲景学说”的传世著作。 先生一贯主张:“《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为一部书,《伤寒论》是在各个阶段中有多种疾病,《金匮要略》是在各种疾病中分各个阶段。一纵一横,合而熟读,自有左右逢源之妙。” 中医师承学堂中医临床家书系

售       价:¥

纸质售价:¥57.20购买纸书

71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陈慎吾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01

字       数:11.8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系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伤寒教研室主任、经方临床大家陈慎吾先生的手稿整理而成,与《陈慎吾伤寒论讲义》体例相同,内容呼应,全面反应了陈慎吾先生对仲景著作的独到理解。先生一贯主张:“《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为一部书,《伤寒论》是在各个阶段中有多种疾病,《金匮要略》是在各种疾病中分各个阶段。一纵一横,合而熟读,自有左右逢源之妙。”<br/>【推荐语】<br/>现代伤寒大家、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主任陈慎吾先生毕生研究“仲景学说”的传世著作。 先生一贯主张:“《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为一部书,《伤寒论》是在各个阶段中有多种疾病,《金匮要略》是在各种疾病中分各个阶段。一纵一横,合而熟读,自有左右逢源之妙。” 中医师承学堂中医临床家书系<br/>【作者】<br/>陈生出身中医世家,深受前辈影响,立志从医。1977年考北京第二医学院中医系,1982年毕业后一直在鼓楼中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87年起始从事中医男科工作。先后成为省市级和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市中医局 “125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经过30余年的临床实践,系统掌握了中西医相关理论,对主要男科疾病的中医诊治规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他针对许多中医课题都局限于验证疗效,检测指标对中医诊断学意义方面的研究较少的特,详细分析了部分检测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了患者血浆睾酮水平与中医阳气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的结论。后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将精液超微弱发光、精子冷冻蚀刻、精子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检测项目引中医治疗领域。<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前言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1.预防疾病传变

2.病因之总括

3.四诊之望法

4.四诊之闻法

5.呼吸之病理

6.吸气的病理

7.脉与时色之关系

8.时令与气候

9.以浮脉之前后定邪入之深浅

10.厥阳证

11.卒厥主气血内邪足

12.邪阻正气之脉脱证

13.疾病类别

14.病有缓急,治有先后

15.病有新久,治有先后

16.五脏病之消长变化

17.脏病攻下之法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18.刚痉提纲

19.柔痉提纲

20.痉病之脉

21.发汗太多成痉

22.风病下之成痉

23.疮家发汗成痉

24.痉病外证及汗后变证

25.痉病欲解证

26.痉病脉象

27.痉病难治证

28.将成柔痉之栝楼桂枝汤证

29.欲作刚痉之葛根汤证

30.痉病之大承气汤证

31.湿痹当利小便

32.阴黄证

33.湿家不可下

34.湿家误下阴阳离绝之死证

35.治湿用微发汗法

36.头中寒湿之治法

37.麻黄加术汤证

38.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

39.防己黄芪汤证

40.桂枝附子汤及其变方证

41.甘草附子汤证

42.暍病提纲

43.白虎加人参汤证

44.一物瓜蒂汤证

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45.百合病提纲

46.百合病发汗后

47.百合病下后

48.百合病吐后

49.百合病病形如初者

50.百合病变渴者

51.百合病渴不瘥者

52.百合病变发热者

53.百合病治法

54.狐病证及其治法

55.苦参汤洗法

56.雄黄熏法

57.赤小豆当归散证

58.阴阳毒证治

59.阴毒证治

疟病脉证治第四

60.疟脉及治法

61.疟病证治

62.瘅疟证

63.温疟脉证及治法

64.牡疟证及治法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65.风与痹证辨

66.中风脉证

67.侯氏黑散证

68.中风不同之脉证

69.风引汤证

70.防己地黄汤证

71.历节脉证

72.历节脉象之一

73.历节脉象之二

74.历节脉证

75.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76.黄汗历节辨

77.乌头汤证

78.矾石汤证

79.血痹病因

80.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81.虚劳病

82.虚劳脉证及望法

83.虚劳脉证

84.阴虚证

85.虚劳无子脉象

86.清谷亡血失精之脉证

87.桂枝龙骨牡蛎汤证

88.虚劳之因

89.虚劳之证

90.阳虚脉证

91.阴虚脉象

92.小建中汤证

93.黄芪建中汤证

94.八味肾气丸证

95.薯蓣丸证

96.酸枣汤证

97.大黄虫丸证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98.肺痿肺痈脉证辨

99.肺痈之病因

100.肺胀不治之证

101.肺胀治法

102.肺痿之甘草干姜汤证

103.肺胀之射干麻黄汤证

104.皂荚丸证

105.厚朴麻黄汤证

106.肺痿之麦门冬汤证

107.肺痈之葶苈大枣泻肺汤证之一

108.桔梗汤证

109.越婢加半夏汤证

110.肺胀之小青龙加石膏汤证

111.肺痈之葶苈大枣泻肺汤证之二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112.奔豚病

113.奔豚汤证

114.桂枝加桂汤证

115.苓桂枣甘汤证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116.胸痹心痛之脉

117.短气证辨

118.栝楼薤白白酒汤证

119.栝楼薤白半夏汤证

120.枳实薤白桂枝汤证及人参汤证

121.茯苓杏仁甘草汤证及橘枳姜汤证

122.薏苡附子散证

123.桂枝生姜枳实汤证

124.乌头赤石脂丸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125.趺阳脉微弦之证治

126.腹满虚实辨

127.寒证腹满

128.胸寒实下利死证

129.寒从外得之胁痛

130.禀虚感寒,阳气被抑

131.禀虚感寒

132.寒实证当温行之

133.厚朴七物汤证

134.附子粳米汤证

135.厚朴三物汤证

136.大柴胡汤证

137.大承气汤证

138.大建中汤证

139.大黄附子汤证

140.赤丸证

141.大乌头煎证

142.当归生姜羊肉汤证

143.乌头桂枝汤证

144.寒疝脉象

145.宿食脉象及方治之一

146.宿食脉象及方治之二

147.宿食症状及方治

148.宿食吐法

149.宿食脉象

150.宿食脉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

151.肺中风

152.肺中寒

153.肺脏死脉

154.肝中风

155.肝中寒

156.肝死脏

157.肝着旋覆花汤证

158.心中风

159.心中寒

160.心伤病

161.心死脏

162.血气少之癫狂证

163.脾中风

164.脾死脏

165.麻仁丸证

166.甘姜苓术汤证

167.肾死脉

168.三焦气虚

169.三焦寒热证辨

170.积聚证

171.积聚脉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172.饮之类别有四

173.四饮证辨

174.水在心

175.水在肺

176.水在脾

177.水在肝

178.水在肾

179.心下留饮

180.留饮证

181.留饮脉证

182.伏饮证

183.饮之脉证

184.肺饮脉证

185.支饮脉证

186.痰饮治法

187.痰饮之苓桂术甘汤证

188.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两方证

189.留饮之甘遂半夏汤证

190.水饮脉象之一

191.水饮脉象之二

192.悬饮之十枣汤证

193.溢饮之治法

194.支饮之木防己汤证

195.支饮之泽泻汤证

196.支饮之厚朴大黄汤证

197.支饮之葶苈大枣泻肺汤证

198.支饮之小半夏汤证

199.痰饮之己椒苈黄丸证

200.半夏加茯苓汤证

201.五苓散证

202.十枣汤证之一

203.十枣汤证之二

204.支饮脉象

205.小青龙汤证

206.苓桂五味甘草汤证

207.苓甘五味姜辛汤证

208.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证

209.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证

210.苓甘五味姜辛夏仁黄汤证

211.小半夏加茯苓汤证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212.厥阴消渴证

213.虚劳脉浮迟

214.消渴脉证

215.消渴之肾气丸证

216.消渴之五苓散证

217.似消渴之五苓散证

218.似消渴之文蛤散证

219.淋病症状

220.胃热小便数证

221.淋家不可发汗

222.小便不利之栝楼瞿麦丸证

223.小便不利三方

224.消渴之白虎加人参汤证

225.小便不利之猪苓汤证

水气病脉证治第十四

226.水气病脉证

227.风水脉证之一

228.风水脉证之二

229.风水皮水黄汗辨

230.里水之越婢加术汤证

231.水兼宿疾之脉证

232.气血与水之关系

233.水将成之脉证

234.水既成之脉证

235.水病脉象

236.水病脉证

237.水病可下者

238.下利后水病之因

239.心水病证

240.肝水病证

241.肺水病证

242.脾水病证

243.肾水病证

244.水病治法

245.血分脉证之一

246.血分脉证之二

247.血分水分之别

248.水病误施吐下之变证及救治法

249.风水之防己黄芪汤证

250.风水之越婢汤证

251.皮水之防己茯苓汤证

252.里水之两方治

253.阴水与风水之方治

254.皮水之蒲灰散证

255.黄汗之芪芍桂酒汤证

256.黄汗之桂枝加黄芪汤证

257.气分之病理

258.气分之正治法

259.枳术汤证

260.黄疸脉证

261.疸病类证

262.谷疸寒化者

263.酒疸证

264.酒疸治法之一

265.酒疸治法之二

266.黑疸证

267.黄疸可下证

268.发黄之脉证

269.将发黄疸之见证

270.黄疸病期

271.疸病之渴证

272.谷疸之茵陈蒿汤证

273.硝石矾石散证

274.酒疸之栀子大黄汤证

275.桂枝加黄芪汤证

276.猪膏发煎证

277.茵陈五苓散证

278.黄疸之大黄硝石汤证

279.黄疸坏病之小半夏汤证

280.诸黄柴胡汤证

281.小建中汤证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282.惊悸脉象

283.衄血脉证

284.衄证之表里

285.衄家不可汗

286.血证脉辨

287.血气并病者死

288.酒客吐血

289.亡血脉象

290.亡血不可汗

291.瘀血脉证

292.瘀血当下

293.桂枝救逆汤证

294.胃水之半夏麻黄丸证

295.吐血之柏叶汤证

296.血证之黄土汤证

297.血证之赤小豆当归散证

298.血证之泻心汤证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299.呕证之不可止者

300.呕与渴之一

301.呕与渴之二

302.脉数胃虚寒证

303.血虚脉证

304.胃反脉象

305.欲吐者不可下

306.实证之哕

307.呕而胸满之吴茱萸汤证

308.呕吐头痛之吴茱萸汤证

309.呕之半夏泻心汤证

310.呕利之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311.呕吐之小半夏汤证

312.思水之猪苓汤证

313.呕厥之四逆汤证

314.呕热之小柴胡汤证

315.胃反之大半夏汤证

316.吐之大黄甘草汤证

317.胃反之茯苓泽泻汤证

318.吐后贪饮证

319.干呕之半夏干姜散证

320.生姜半夏汤证

321.干呕之橘皮汤证

322.哕逆之橘皮竹茹汤证

323.脏腑虚实

324.下利脉证辨

325.下利寒证

326.下利自愈脉证之一

327.下利自愈脉证之二

328.下利自愈脉证之三

329.下利自愈证

330.下利气治法

331.下利脓血脉证

332.下利不可汗证

333.下利郁冒而解证

334.下利与脉

335.下利腹胀治法

336.下利之大承气汤证之一

337.下利之大承气汤证之二

338.下利之大承气汤证之三

339.下利之大承气汤证之四

340.下利之小承气汤证

341.下利之桃花汤证

342.热利之白头翁汤证

343.下利后之栀子豉汤证

344.下利之通脉四逆汤证

345.下利之紫参汤证

346.气利之诃梨勒散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治第十八

347.疮痈脉证

348.痈肿验脓法

349.肠痈之薏苡附子败酱散证

350.肠痈之大黄牡丹皮汤证

351.疮及外伤之脉证

352.金疮治法

353.浸淫疮证

354.浸淫疮治法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脉证治第十九

355.趺蹶证

356.藜芦甘草汤证

357.鸡屎白散证

358.蜘蛛散证

359.蛔虫证

360.甘草粉蜜汤证

361.蛔厥证

362.乌梅丸证

妇女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

363.妊娠恶阻病因

364.桂枝茯苓丸证

365.附子汤证

366.胶艾汤证

367.当归芍药散证

368.干姜人参半夏丸证

369.当归贝母苦参丸证

370.葵子茯苓散证

371.当归散证

372.白术散证

373.妊娠刺法

妇女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374.产后三病

375.小柴胡汤证

376.大承气汤证

377.当归生姜羊肉汤证

378.枳实芍药散证

379.下瘀血汤证

380.大承气汤证

381.阳旦汤证

382.竹叶汤证

383.竹皮大丸证

384.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证

妇人杂病脉证治第二十二

385.热入血室之一

386.热入血室之二

387.热入血室之三

388.热入血室之四

389.半夏厚朴汤证

390.甘麦大枣汤证

391.小青龙汤及泻心汤证

392.血气病总论

393.温经汤证

394.土瓜根散证

395.旋覆花汤证

396.胶姜汤证

397.大黄甘遂汤证

398.抵当汤证

399.矾石丸证

400.红蓝花酒证

401.当归芍药散证

402.小建中汤证

403.肾气丸证

404.蛇床子散证

405.狼牙汤证

406.膏发煎证

407.小儿疳虫蚀齿方

总 结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