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半夏泻心汤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5.90购买纸书

21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蔡毅东,温艳东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01

字       数:25.3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是关于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所载半夏泻心汤的专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经典温习”,论述了原书关于半夏泻心汤原文的学习研究的见解,包括对原意的理解和作者的认识;中篇“临证新论”,介绍了半夏泻心汤加减化裁在临床常见疾病与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下篇“现代研究”,采集选编了近年来半夏泻心汤实验研究成果:还附有当代名医对半夏泻心汤的理论阐释和医案。全书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述深刻,有独到的见解,对半夏泻心汤的理论认识研究成果颇具创新性,更侧重了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br/>【作者】<br/>蔡毅东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内镜中心主任,民革北京市教文卫体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消化病专家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常委、胃早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系病学分会胰胆学组委员等。<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半夏泻心汤项目基金

古代经典名方丛书总编委会

古代经典名方丛书《半夏泻心汤》编委会

编写说明

上篇 经典温习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溯本求源

一、经方出处

二、原方释义

三、药物组成

四、使用方法

五、方歌

第二节 医圣论方

一、成无己

二、汪昂

三、赵以德

四、柯韵伯

五、吴谦

六、吴崑

七、程郊倩

八、张秉成

九、尤怡

十、张卿子

十一、汪琥

第三节 类方简析

一、生姜泻心汤

二、甘草泻心汤

三、大黄黄连泻心汤

四、附子泻心汤

第二章 临床药学基础

第一节 君药药证——半夏

【概述】

【药证发挥】

1.湿痰、寒痰证

2.呕吐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

【古籍考证】

1.《神农本草经》

2.《新修本草》

3.《本草新编》

4.《本草从新》

5.《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6.《千金翼方》

7.《本草图经》

8.《本经逢原》

9.《本草纲目》

10.《本草崇原》

11.《药性赋》

第二节 臣药药证——干姜

【概述】

【药证发挥】

1.腹痛,呕吐,泄泻

2.亡阳证

3.寒饮喘咳

【古籍考证】

1.《神农本草经》

2.《新修本草》

3.《本草纲目》

4.《本草新编》

5.《本草备要》

6.《本草从新》

7.《本草求真》

8.《本草崇原》

9.《珍珠囊》

10.《药性赋》

第三节 臣药药证——黄连

【概述】

【药证发挥】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2.湿热泻痢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古籍考证】

1.《神农本草经》

2.《新修本草》

3.《本草衍义》

4.《本草纲目》

5.《本草新编》

6.《本草从新》

7.《本草崇原》

8.《珍珠囊》

9.《本草正义》

10.《药性赋》

第四节 臣药药证——黄芩

【概述】

【药证发挥】

【古籍考证】

1.《神农本草经》

2.《新修本草》

3.《本草纲目》

4.《本草新编》

5.《本草崇原》

6.《本草分经》

7.《雷公炮制药性解》

8.《滇南本草》

9.《本草正》

10.《药性赋》

第五节 使药药证——人参

【概述】

【药证发挥】

1.元气虚脱证

2.肺脾心肾气虚证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古籍考证】

1.《神农本草经》

2.《新修本草》

3.《本草纲目》

4.《本草新编》

5.《本草从新》

6.《雷公炮制药性解》

7.《药鉴》

8.《医学启源·药类法象》

9.《本草汇言》

10.《药性赋》

第六节 使药药证——甘草

【概述】

【药证发挥】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

6.调和药性

【古籍考证】

1.《神农本草经》

2.《新修本草》

3.《本草纲目》

4.《本草新编》

5.《本草从新》

6.《本草崇原》

7.《雷公炮制药性解》

8.《药鉴》

9.《名医别录》

10.《本草汇言》

11.《本草正》

12.《药性赋》

13.《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第七节 使药药证——大枣

【概述】

【药证发挥】

1.用于脾虚证

2.用于脏躁及失眠证

【古籍考证】

1.《神农本草经》

2.《新修本草》

3.《本草纲目》

4.《本草新编》

5.《本草从新》

6.《本草崇原》

7.《雷公炮制药性解》

8.《药征》

9.《神农本草经》

10.《名医别录》

11.《药性赋》

12.《医学衷中参西录》

第三章 方 论

第一节 古代医家方论

一、王昂

二、吴崑

三、张介宾

四、吴谦

五、成无己

六、陈修园

第二节 现代方论

一、调和肠胃的代表方

二、治疗心下痞的代表方

三、治疗胃炎的代表方

四、疏泄气机的代表方

五、治疗消化系统的代表方

六、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

七、脾胃病的代表方

参考文献

中篇 临证新论

第四章 半夏泻心汤临证概论

第一节 现代临证概述

一、单方妙用

(一)慢性胃炎

(二)胃脘痛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膈肌痉挛

(五)慢性胆囊炎

(六)克罗恩病

(七)溃疡性结肠炎

(八)结肠息肉

(九)口腔溃疡

(十)腹泻

(十一)肥胖

(十二)不寐

(十三)慢性咳嗽

(十四)糖尿病

(十五)多汗

(十六)小儿支气管炎

(十七)小儿厌食

(十八)闭经

(十九)贫血

(二十)肺癌发热案

(二十一)梅尼埃病

二、多方合用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消化性溃疡

(三)胃食管反流病

(四)糖尿病性胃肠病

(五)更年期忧郁症

(六)高血压病

(七)肠易激综合征

(八)慢性胆囊炎

第二节 半夏泻心汤临证思维

一、半夏泻心汤之方证分析

二、半夏泻心汤之病机

三、半夏泻心汤之临证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临床各论

第一节 内 科

一、肺系病证

(一)咳嗽

1.崔燕玲治疗咳嗽案

2.黄进等人治疗慢性咳嗽案

3.黄艳春等人治疗慢性咳嗽案

4.孔洁等人治疗慢性咳嗽案

(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三)胸腔积液

二、心系病证

(一)失眠

1.刘海壮治疗失眠案

2.郝芬兰等人治疗失眠案

3.黄海治疗不寐案

(二)冠心病

1.陈正平治疗胸痹案

2.陈正平治疗胸痹案

3.陈正平治疗胸痹案

(三)高血压

三、脾胃系病证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

1.杨柳华等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案

2.李道宽等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案

3.郑逢民等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案

4.孙鸟枝等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案

5.项先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案

(二)功能性消化不良(FD)

1.李欣等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案

2.丁西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案

3.董桂芬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案

4.邹春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案

5.任小宁等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案

6.张丽丽等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案

7.代三红等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案

8.康宜兵等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案

(三)消化性溃疡

1.杨静波等人治疗消化性溃疡案

2.于丽治疗消化性溃疡案

3.吴中山治疗消化性溃疡案

4.李敬华治疗胃溃疡案

5.宾承国治疗消化性溃疡案

6.武洁等人治疗消化性溃疡案

7.芬治疗消化性溃疡案

8.邓丽青治疗消化性溃疡案

9.杨光成治疗消化性溃疡案

(四)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1.张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2.谭晶晶等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3.李思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4.袁成业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5.张永奎等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6.房军等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7.李学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8.何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五)胃食管反流病

1.吴中山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案

2.高望望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案

3.刘胜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案

4.王家平等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案

5.王婷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案

6.李俊玲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案

7.张良军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案

8.林美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案

9.寿惠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案

10.江玲琦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案

11.杜娜等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案

12.周佩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案

(六)肠易激综合征

1.曾勇等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案

2.陈新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案

3.张蕾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案

4.董其武等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案

5.卓立甬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案

(七)慢性胃炎

1.吴中山治疗慢性胃炎案

2.张辉凯治疗慢性胃炎案

3.舒兵治疗慢性胃炎案

4.武梅等人治疗慢性胃炎案

5.秦立伟等人治疗慢性胃炎案

6.周辉霞等人治疗慢性胃炎案

7.李录山治疗慢性胃炎案

8.宋健治疗慢性胃炎案

9.李宏艳等人治疗慢性胃炎案

10.薛世明治疗慢性胃炎案

(八)便秘

1.张燕生治疗便秘案1

2.张燕生治疗便秘案2

3.陈若萍治疗便秘案

4.黄海治疗便秘案

5.孔洁等人治疗便秘案

6.张颖东等人治疗便秘案

(九)慢性腹泻

1.黄海治疗慢性腹泻案

2.殷银霞治疗慢性腹泻案

3.朋新民治疗慢性腹泻案

4.刘青治疗慢性腹泻案

(十)厌食症

(十一)溃疡性结肠炎

1.王长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案

2.张海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案

3.王见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案

4.周莺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案

5.许立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案

(十二)胃黏膜脱垂症

(十三)胃下垂

(十四)急性胃肠炎

(十五)胃癌

1.花宝金等治疗胃癌案

2.徐金美治疗胃癌案

(十六)肠痉挛

(十七)肠梗阻

四、肝胆病证

(一)慢性胆囊炎

1.王会玲治疗慢性胆囊炎案

2.高舜天治疗慢性胆囊炎案

3.刘爱琴治疗慢性胆囊炎案

4.谢红敏治疗慢性胆囊炎案

(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三)慢性肝炎

(四)黄疸

1.苏晶治疗黄疸案

2.王平生治疗黄疸案

五、肾系病证

(一)慢性肾衰竭

(二)慢性肾炎

1.张运萍治疗慢性肾炎案

2.李旭治疗慢性肾炎案

(三)淋证

六、气血津液病证

(一)糖尿病

1.万晓刚治疗糖尿病案

2.邹耀武治疗糖尿病案

(二)艾滋病

1.憨兰治疗艾滋病案1

2.憨兰治疗艾滋病案2

(三)虚劳病

1.黄海治疗虚劳病案

2.张怀亮治疗虚劳病案

(四)头痛

(五)汗证

1.唐宋治疗盗汗案

2.唐宋治疗盗汗案

3.卢世秀治疗自汗、盗汗案

第二节 皮肤科

一、痤疮

1.钟琼仙治疗痤疮案

2.仝小林治疗痤疮案

3.岳仁宋治疗痤疮案

二、慢性荨麻疹

1.廖列辉等人治疗慢性荨麻疹案

2.韩世荣治疗慢性荨麻疹案

三、斑秃

四、白塞氏病

五、湿疹

六、脂溢性皮炎

七、黄褐斑

第三节 妇 科

一、妊娠呕吐

二、妊娠呕血

1.耿建国治疗人参呕血案

2.邹昌杰治疗妊娠呕血案

三、绝经前后综合征

1.朱致纯治疗绝经前后综合征案1

2.朱致纯治疗绝经前后综合征案2

四、月经后期

五、经行头痛

六、月经量少

第四节 儿 科

一、小儿呕吐

二、小儿腹泻

三、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1.罗世杰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案

2.郑启仲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案

第五节 口腔科

一、口腔溃疡

1.马云清治疗口腔溃疡案

2.吴秋霞治疗口腔溃疡案

3.刘倩等人治疗口腔溃疡案

4.张怀亮治疗口腔溃疡案

5.岳仁宋治疗口腔溃疡案

二、口腔扁平苔藓

第六节 眼 科

一、急性结膜炎

二、葡萄膜炎

第七节 耳鼻喉科

一、急慢性咽炎

1.黄上宁治疗急性咽炎案

2.黄上宁治疗慢性咽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案

3.黄上宁治疗慢性咽炎案

第八节 男 科

一、阳痿

二、男性不育(少弱精症)

42.26%,病情向愈。

三、前列腺疼痛综合征

四、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

参考文献

下篇 现代研究

第六章 现代实验研究概述

第一节 半夏泻心汤全方研究

一、修复胃黏膜,有效对抗幽门螺杆菌

二、双向调节胃肠功能,均衡胃动力

三、调节免疫功能

第二节 主要组成药物的药理研究

一、半夏

(一)抗肿瘤作用

(二)止咳作用

(三)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四)抗炎作用

(五)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六)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七)凝血功能

(八)其他作用

二、干姜

(一)抗氧化作用

(二)解热抗炎作用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四)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五)保肝利胆作用

(六)抗肿瘤作用

(七)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八)抗缺氧作用

(九)其他作用

三、黄连

(一)抗癌

(二)抗菌抗病毒作用

1.抗菌作用

2.抗病毒作用

(三)抗炎解热

(四)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五)改善血糖血压的作用

(六)抗炎抗氧化

四、黄芩

(一)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二)自由基清除作用

(三)抗癌作用

(四)镇痛、解热作用

(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六)保肝作用

(七)抗过敏作用

(八)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九)其他作用

五、人参

(一)人参皂苷

1.抗肿瘤作用

2.对神经系统作用

3.对心血管作用

4.免疫调节作用

5.对内分泌的作用

6.抗病毒及辅助免疫

7.抗衰老

8.其他作用

(二)人参多糖

1.免疫调节作用

2.抗肿瘤作用

3.降低血糖血脂作用

4.减少肝损伤

5.抗疲劳

6.对人体应激性作用

7.其他

(三)人参挥发油

1.抑菌

2.改善心肌缺血损伤

(四)其他成分

六、甘草

(一)甘草次酸

1.抗炎作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3.对心肌缺血的影响

4.抗癌、抗肿瘤作用

(二)甘草黄酮

1.抗肿瘤作用

2.抗自由基作用

3.抗衰老作用

4.保肝作用

(三)甘草多糖

1.抑菌作用

2.调节机体免疫作用

3.抗病毒作用

4.防治骨关节炎作用

5.抗肿瘤作用

(四)甘草酸

1.抗纤维化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

(五)甘草查尔酮A

1.抗炎作用

2.抗菌作用

3.抗疟抗寄生虫

(六)甘草甜素

1.抗过敏反应

2.抗肿瘤作用

3.抗炎作用

4.免疫调节作用

七、大枣

(一)增强免疫的作用

(二)抑制肿瘤的作用

(三)抗氧化作用

(四)修复肝损伤、抗疲劳作用

(五)造血功能

(六)改善肠道

(七)促进钙的吸收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加减传世方简编

第一节 李鸣皋

一、眩晕案

二、呕吐案

三、郁证案

四、痞证案

第二节 熊魁梧

一、顽固性呃逆案

二、胃痛案

三、黄疸案

四、泄泻案

五、便血案

第三节 金寿山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