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赢得人心的较量——周恩来与国共南京谈判电子书

回望1946年纵横捭阖的国共谈判历史,诠释中国共产党赢得人心的真谛。                                    1946年,中国命运转折交汇上的国共谈判,是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重大抉择! 1946国共谈判,看谈判桌上的斗智斗勇;学赢得人心的战略战术!

售       价:¥

纸质售价:¥55.10购买纸书

6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吴小宝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01

字       数:14.7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抗日战争胜利后,*应邀赴重庆行和平谈判。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抵达南京,继续与国民党及美国政府代表展了10个月零4天的极其艰苦复杂的谈判。本书通过“力控中原战火”“调停东北内战”“谈判黄河归故”“抵制‘国大’召”“辟第二战场”等专题,全面深细致真实地叙述和研究了这一波谲云诡的全过程;并且将周恩来的谈判艺术、人格魅力、梅园精神等内容自然而贴切地体现在叙述中。<br/>【推荐语】<br/>回望1946年纵横捭阖的国共谈判历史,诠释中国共产党赢得人心的真谛。                                    1946年,中国命运转折交汇上的国共谈判,是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重大抉择! 1946国共谈判,看谈判桌上的斗智斗勇;学赢得人心的战略战术!  <br/>【作者】<br/>吴小宝,渡江胜利纪念馆副馆长、副书记(主持工作),研究馆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理事,常州大学客座教授,江苏省文博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江苏省可移动文物鉴定专家,编《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在国际、全国、省市重要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4本,参编9本,执行主编2本。承担全国、省、市级课题7项,获全国、省、市级学术学会和学术研讨会一、二、三等奖10多项,获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各3项。<br/>
目录展开

第一章 进驻梅园新村

第一节 参加重庆谈判

战后国内外复杂局势

赴重庆参加国共和谈

签署《双十协定》

第二节 出席政协会议

签订《停战协定》

促成《政协决议》

签署《整军方案》

第三节 转赴南京继续和谈

随同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组建中共中央南京局

第二章 力控中原战火

第一节 中原战火一触即发

中原战场剑拔弩张

极力制止中原内战

第二节 亲赴宣化店视察

实地察看军情

指导中原部队战略转移

第三节 商定中原停战协议

签订《汉口协议》

中原部队胜利突围

第三章 调停东北内战

第一节 围绕东北内战的斗争

东北内战问题之由来

美国调整对华政策

第二节 东北内战的逐步升级和停战谈判

坚持向东北派停战执行小组

长春之争

促成东北休战

第四章 谈判黄河归故

第一节 黄河归故斗争

黄河归故历史背景

堵口复堤之争

达成黄河归故协议

第二节 谈判救济居民

建立救济总会

谈判善后救济

第五章 抵制“国大”召开

第一节 争取中间势力

第三方面奔走和谈

愤责折中方案

第二节 国共和谈最终破裂

拒绝出席伪国大

愤然退出谈判

民盟拒绝参加伪国大

第三节 中共代表团被迫撤离南京

国民党背信弃义

再见之期,当不在远

第六章 开展宣传工作

第一节 创新党的新闻工作

召开新闻发布会

筹备报刊出版

建立新华分社

保证通信畅通

第二节 贯彻党的宣传方针

坚持鲜明党性

维护新闻真实

重视队伍建设

第七章 开辟第二战场

第一节 广泛开展统战工作

积极宣传中共政策

真诚团结社会名流

努力争取反蒋派别

广泛争取舆论支持

第二节 领导开展民主运动

声援和平请愿

发动学生运动

第三节 抗议国民党独裁暴行

谴责反动派屠杀行径

关怀民主进步人士

结语

周恩来及所领导的中共代表团不畏艰难险阻,为争取实现和平民主,做出了艰辛和真诚的不懈努力

周恩来及所领导的中共代表团针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及时调整谈判方针和政策,尽一切可能挽救和平,挽救民主

周恩来及所领导的中共代表团在斗争策略上,以揭露为主,重在争取和让事实教育中间分子

周恩来参加国共谈判大事记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