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一周特价6.21-7.4 夹缝中的总督:曾国藩的五次生死局
夹缝中的总督:曾国藩的五次生死局
鞠海
促销价:¥26.99|¥99.80
本书展现了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和晚清大变局的转折关头。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由丁忧侍郎先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学士。与此殊荣相伴的却是常人难以背负的如山压力和难以承受的生死煎熬。这期间,曾国藩主动或被动与死亡擦肩的瞬间不下五次,看似权力极大的督帅却不得不挣扎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一次次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到底是什么一再将他逼生死绝境,又是什么让他死而不亡?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诚如作者所说,“这既是个人境遇所逼,也是时代潮流所迫”。担任总督之前,曾国藩率孤军迎敌,受到君王中枢的猜忌,常陷战阵之危的困局。担任两江总督后,不仅要想御敌之策,更要协调各战区的关系,处理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权力纠缠,常因心绪焦虑而陷迷茫绝望的困局中。而当上直隶总督后,他又面临处理中外事务的难题,处在“外惭清议,内疚神明”的夹缝中。每次生死局都牵扯着时局中的各种势力,也都煎熬着曾国藩的肉体和精神。 作者紧扣曾国藩的五大生死局,以其奏疏、日记、家书、书信及亲朋僚友的记载为核心资料,探究其人生各阶段所陷生死局的时代背景、自身处境和心理状态,揭示一位晚清督帅如何处理自身与时代、家事与国事、欲望与权力的复杂关系。 虽然本书考察曾国藩应对不同生死局的不同做法和心态,但无论时局如何变化,他还是曾国藩,他内心的某种坚守从未改变。因此,本书所要探讨的不仅是时代和他的“变”,更是他在大变局里的“不变”。也许,内心的坚守才是曾国藩精神力量的真正所在,也是我们重新审视曾国藩精神遗产的意义所在。
一周特价6.21-7.4 大汉王朝(全4册)
大汉王朝(全4册)
王新龙 编著
促销价:¥2.10|¥298.00
在中国历代的大一统王朝中,汉朝历时久。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到公元220年汉献帝被废,除去王莽的短暂篡权,大汉王朝统治中国达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一统江山时间久的王朝。本书总结了大汉王朝刘氏家族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治世的良策、祸乱的渊薮,再现大汉王朝家族的立体全景和大汉王朝的时代风貌。 大汉王朝是一个充满了光荣与寂寥,童话般华丽的封建王朝,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这个伟大的帝国投下的背影与梦想仍值得我们去追忆与品位。“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是什么让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的刘氏家族构建起的汉帝国轰然崩塌? 在汉朝四百多年的历史程中先后有二十多位皇帝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外戚争权也始终伴随左右:诸吕之乱、霍光揽权、王莽代汉、窦氏欺主……在刘氏家族与外戚家族的争斗中,宦官逐渐登上了舞台,于是汉亡了。
满3件6折 大礼议
大礼议
尤淑君
¥48.00
正德帝身后无子,由兴藩世子朱厚熜继皇帝位,是为嘉靖帝,文武百官请其继大宗,作为嗣子,改认堂伯弘治帝为父,而称生父为叔,自此引发震动朝堂长达二十四年的“大礼议”。 为追尊其生父母,嘉靖帝不惜以武力镇压伏阙抗议的言官群体,导致左顺门血案;编纂《明伦大典》,构建皇权正当性的理论文本;编造罪名以阻塞言路,扼杀士人“为王者师”的政治理想;不断变更国家礼法,名为“恢复祖制”,实为提高生父的政治地位,巩固自身皇权;又为操控群臣,大张阁权,几易首辅,朝廷政治风气日下,为党争愈演愈烈创造了条件。 本书通过“大礼议”事件,研究明代嘉靖朝政治文化之异变,尤其是围绕嘉靖帝生父朱祐杬神主祔太庙的问题,嘉靖君臣唇枪舌剑,博弈多年,最后嘉靖帝如愿将生父称宗祔庙,也达成了皇权重塑、小宗变大宗的目的。但嘉靖帝却动摇了以“礼”为主的政治文化体系,皇权私化,名分礼秩混乱,导致了明中叶政治动荡、君臣冲突、社会失序的危机,乃至晚明政治秩序逐步崩溃瓦解。
满3件6折 大宋繁华:造极之世的表与里(经纬度丛书)
大宋繁华:造极之世的表与里(经纬度丛书)
谌旭彬
¥52.80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宋朝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原因;第二部分讲述不同时期的宋朝政府汲取的方式,以及百姓如何辗转腾挪求生存;第三部分则是解释了两宋增加的财富没能转化成再生产资本的原因。 谌旭彬的写作破了当前大多数宋史著作自上而下的正统史观,聚焦无法在历史中出声的底层群体,呈现他们真实而又残酷的生存状态,揭露了两宋“以九千万贫弱者,供养一千万食税群体”的“繁华”本质,颠覆了其所谓古典中国黄金时代的形象,对全面理解两宋的王朝体制富有启迪意义。
满3件6折 北宋群星闪耀时
北宋群星闪耀时
晏建怀
¥32.00
北宋文气盛而血气淡。在这极盛文气的催生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人政治家。这些卓越的精英和领袖,以他们博大精深的才识和智慧,将华夏民族之文化推向了历史巅峰。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串联起一段段风云历史,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群星闪耀的北宋画卷。
满3件6折 世事洞明:读懂《资治通鉴》里的处世韬略
世事洞明:读懂《资治通鉴》里的处世韬略
姜鹏
¥41.00
《资治通鉴》素有“皇帝教科书”之称,浓缩了中国古代一千多年的政权兴衰与权力法则,汇集了历代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与执政智慧。翻这部史学巨著,不仅能了解历史真相,更能借此习得历史现象背后的道理与哲思。 本书从历史案例谈起,用通俗语言讲解历史典故,破读者对“大部头”史书的成见与畏惧的同时,着重展示人际关系对于君王治道的重要性。帝王如何任用臣子,如何平衡天下,臣子如何信任帝王,在容易出现猜忌与怀疑的权力角逐中,各方怎样缔结联系。这些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能够反映许多关于相处、配合、协同、处理冲突等与人交往方面的人生哲理,正确中国历史的知识大门。
一周特价6.21-7.4 大唐王朝(全4册)
大唐王朝(全4册)
王新龙 编著
促销价:¥2.10|¥298.00
令人自豪的历史*,令人向往的朝代辉煌,讲述了一个空前放的浪漫帝国,一个盛极而衰,却拥有永久和持续魅力的大唐王朝,展现一段令华夏子孙永远为之骄傲的丰功伟业。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李渊和李世民父子趁乱晋阳跃兵,西渡黄河,攻占长安,建立大唐帝国,并一一削平薛秦、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宫廷倾轧,明枪暗箭终酿成玄武门事变。李世民继承皇位,任人为贤,大唐王朝先后征服东突厥、土谷浑、高昌、薛延陀;和亲吐蕃,以战求和,安定边塞,民族团结,国运兴隆,创了贞观之治。 历史总是让人惦记,就算是像大唐这样的灿烂、华美的帝国背后,也无时不刻、无处不在地隐现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权力、金钱、荣誉、美色永远是罪魁祸首,也永远是战利品。如此说来,历史确实是一面镜子啊。
满3件6折 康雍乾:大清100年
康雍乾:大清100年
杜磊
¥88.00
《康雍乾:大清100年》是一部深入浅出地讲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书籍。通过这些人物和事件,展现了这一时期大清王朝的变迁。书中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生动叙述,也有对重要历史人物的细致刻画。为读者提供一个既宽广又深入的历史视角,感受历史的连续性与复杂性。
满3件6折 有温度的中国史
有温度的中国史
奇墨历史
¥52.00
450万粉丝追更的“奇墨历史”,出书了!本书继承了“纪传体”史书的传统,以人物为主体、以时间朝代为轴线,以简洁而生动的笔法叙述中国历史。透过本书,读者不仅能看到朝代更迭、历史兴亡,还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看到掌权者如何变成权力的奴隶,看到曾经血战沙场的英雄走向迟暮,看到才子佳人如何在时代动荡中寻找归宿……历史,本是由鲜活个体书写而成的,有血、有肉、有温度。本书旨在带领读者共同体察历史的温度与人类的命运,读懂中国历史。
满3件6折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石云涛
¥40.80
欲破解唐朝风云变幻的迷局,要先解读安史之乱的密码。 755年,一场持续七八年之久的战乱拉了序幕。从帝国的裂缝到崩塌,是谁姑息养奸、自食其果?是谁将唐朝推了深渊?是谁抵挡内忧外患、艰难抗战?流血与伤痛、冒险与较量、欲望与宿命,在硝烟散去后,战乱的余波仍然在唐朝社会久久荡漾。本书以崭新视角解读安史之乱前因后果,解读大唐兴衰之路。
满3件6折 虎变--晋国大族的兴衰  中华书局出品
虎变--晋国大族的兴衰 中华书局出品
刘勋
¥58.80
《易传·革》有云:“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如果将战国七雄比喻成七匹猛虎,那么其中的赵、魏、韩三虎都是从春秋晋国的同名卿族演变而来。 本书充分利用《左传》等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的丰富材料,聚焦于春秋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晋国,以卿族政治为主线,不仅按时间顺序还原了晋国卿官领导班子变迁、卿族兴盛衰亡的壮阔史事,还逐一梳理了晋国十大卿族的演化简史,生动清晰地展现出各大卿族化家为国的“虎变”事业和成败殊途的历史结局。
满3件6折 成为更理性的人:中国史的庙堂和江湖
成为更理性的人:中国史的庙堂和江湖
施展
¥59.90
帝王将相的故事之下,隐藏着无数制度的创设、变迁,实践与崩溃。这些制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又指引着中国历史的前方向。制度贯彻了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就连看似不受拘束的游侠与流民,也没法彻底脱离制度的约束。梁山好汉也好,太平天国也罢,都是对既有制度的模仿。读懂制度,才能读懂中国历史的运行逻辑。
满3件6折 三国君主与权臣的博弈
三国君主与权臣的博弈
孙晟
¥20.99
   中国历史在三国时代走到了十字路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三家势力代表了当时天下大势的三种走向,但曹操、刘备、孙权都不是左右天下走势的人,真正左右天下的是他们身后的三国执刀人。 执刀人是指执掌蜀国诸葛亮、姜维,执掌魏国曹氏宗族和司马氏祖孙三代四人,执掌吴国周瑜、陆逊、诸葛恪、孙峻等人,他们指江山、出将相、成为时代的执刀人,历史的掌舵者。 这本书就是讲的这些刘曹孙三家势力背后真正掌控者的故事。 本书分为三卷,主要内容是介绍魏蜀吴三种执刀人分别代表了历史的三条道路。 蜀汉的理想主义路线。这条路线实际上军阀对抗、拒绝门阀的斗争史。蜀汉政权从官制到状态都像极了西汉政权的浓缩版。诸葛亮、姜维作为帝国执刀人都握有绝对权力。但是他们作为执刀人没有动过夺取君位的心思,反而与当地的门阀贵族决裂斗争,导致蜀国政权不稳,最终灭亡。但是蜀国执刀人复兴西汉制度的理想主义却在精神上战胜了所有对手。他们的理想主义路线在唐宋复活,历经元明清的演义成为中华民族千秋忠义的楷模,变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卷主要介绍这蜀国执刀人的军阀理想主义路线与门阀贵族的斗争,以及这种思想路线让他们做出的人生选择,并分析这种理想主义路线在日后复活的原因。 曹魏的现实主义路线。这条路线实际上是曹魏政权从军阀政权向门阀政权的过渡过程。曹操和曹魏宗室是汉末动乱中异军突起的军阀,以曹操为首第一代成为东汉王朝最后的执刀人,以曹丕为首的第二代完成篡汉,围绕在他身边的第一代遗老夏侯惇、曹仁、曹洪,第二代精英曹真、曹休、夏侯尚成为曹魏帝国最初的执刀人。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军阀们的后代逐渐蜕化,以司马懿为首的门阀李代桃僵成长为曹魏政权的执刀人。于是曹魏帝国,前有曹丕篡汉的榜样,后有司马家族的依样画葫芦。现实主义的争斗就是赤裸裸的权力斗争。本卷就是要详细介绍曹魏帝国内部执刀人交替的历史过程,看看这种极端利己现实主义者如何最终把中华民族带灾难之中。 东吴的调和主义路线。这条路线最为奇特。故事始时,九江郡顶级门阀周瑜与天下闻名的军阀孙坚之子孙策的合作,奠定了东吴政权的基础。其后由军阀政权向门阀政权过渡就成为东吴的主流需求,出生吴郡顶级门阀的陆逊成为东吴上游军事统帅逐渐成为帝国执刀人。但是这个过渡并不是平稳的,军阀出生的孙氏家族和江东门阀的斗争贯穿了整个东吴帝国时代,导致东吴政权内部的杀戮异常残酷,最终耗尽了实力。但是这种军事统帅和皇帝之间的斗争状态却遗传到了几十年后的东晋王朝,成为六朝的主流。
满3件6折 官家的心事:宋朝宫廷政治三百年
官家的心事:宋朝宫廷政治三百年
吴铮强
¥90.00
宫廷斗争贯穿于整部中国君主政治史,无论统一时期的秦汉、隋唐、明清,分裂时期的三国、十六国、南北朝、十国等,无不经历过无休止的、残酷的宫廷斗争。但在历史叙述中,宋朝的宫廷政治却如同一股清流,蔚为兄友弟恭、夫唱妇随、父慈子孝、君圣臣贤的皇权政治典范。 事实真的如此吗?本书通过宫廷政治视角,围绕宋代宫廷政治斗争中聚讼纷纭的关键事件,如陈桥兵变、斧声烛影、澶渊之盟、绍熙政变等,摆脱既有定论的束缚,力图从史料中寻找未被遮蔽和美化的蛛丝马迹,还原宋代宫廷政治权力的聚散变幻,最大限度地发掘两宋宫廷斗争的真相。书中将宋朝政治史划分为皇帝、皇太后、太上皇与权相四个时期,揭示不同时期宋朝政治权力中心纷繁复杂的派系争斗问题,及其对历史走向的影响,从另一个视角理解宋史。
一周特价6.21-7.4 隋唐简史
隋唐简史
刘善龄
促销价:¥12.99|¥42.00
在过去的两千年中,中国有过长期统一,也出现过连续数百年的分裂。隋与盛唐二百年的统一与强盛就出现在魏晋的长期分裂之后。分裂时代有过许多想重收金瓯的英雄,为什么最后的成功却落在了略输风骚的隋文帝与唐太宗身上?隋唐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万花筒,隋唐的文明也像万花筒一样绚丽多彩,达到了中华历史的巅峰。隋与盛唐是统一放的时代,也是浪漫的传奇时代,隋唐文化继承华夏精华,也海纳百川。然而盛唐繁华的背后,终究隐藏着危机,走上了巅峰之后,自然就要走下坡的路……
一周特价6.21-7.4 大明王朝(全4册)
大明王朝(全4册)
王新龙 编著
促销价:¥2.10|¥298.00
一个放过牛,当过和尚的人建立了这个王朝。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蒙元的统治日益残暴黑暗,到元顺帝(元惠宗)时期,暴发了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他南征北战。1364年,朱元璋自称为吴王,史称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称帝,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不久他又命徐达、常遇春等大将北伐蒙元,攻占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逃,元朝在中国历经9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中国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强盛时,影响力更是波及非洲东岸和整个亚洲。
满3件6折 魏晋门阀
魏晋门阀
潘彦明
¥39.20
无千年王朝,有千年世家。王朝不断更迭,门阀始终屹立。这是一部魏晋门阀士族的兴亡史,讲述了皇权与门阀权力博弈的漫长历史,主要描写了河内司马氏、琅琊王氏、颍川陈氏、颍川荀氏、颍川钟氏、谯郡曹氏、谯郡夏侯氏、弘农杨氏等世家大族的崛起、发迹与沦落,涉及谋略、政治内幕、历史真相、时间、人心、血与泪、隐忍与拼搏。 曹魏时代,世家大族兴起,皇权妥协,“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由此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之路。河内司马氏借助士族夺权,士族在西晋时期长期把持、垄断朝政。“八王之乱”后,衣冠南渡,琅邪王氏联合北方士族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君弱臣强的局面。 一代又一代的门阀子弟为了维系家门地位,积极行门阀间的文化竞争,同时影响了魏晋门阀士族的序列。魏晋之际,“竹林七贤”践行放达士风,推举“放荡越礼”的行为。两晋之际,门阀文化由儒玄。琅邪王氏将勉学视作维系家门之关键,人才辈出,对两晋的政治、社会、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创造了历史,时间改变了人心。本书以小说笔法细腻描摩,但所有事件均严格取自史料,力求探究历史真相。像剥洋葱一样把历史事件的表层一层层剥掉,找出背后的隐情,挖出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家族内部、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感情牵绊。
一周特价6.21-7.4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马银春
促销价:¥7.99|¥33.00
在中国历史上那些数不清的战役中,以弱胜强的就占了很大一部分。《较量 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中,我们精选了36场经典的战争,这些战争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扭转乾坤,改变命运的作用,还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这36场战争中,我们能看到西楚霸王项羽、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劋、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清太祖努尔哈赤等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帝王 也能看到孙武、吴起、白起、韩信、廉颇、乐毅等一批大家耳熟能详的兵法家,还能看到姜尚、诸葛亮、鲁肃、荀彧、郭嘉、谢安等一批谋臣的身影 更能看到田横、张巡、徐远、南霁云、文天祥、袁崇焕等忠贞义士的慷慨与悲壮。
满3件6折 不与天下州府同:宋代四川的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
不与天下州府同:宋代四川的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
黄博
¥69.00
北宋年间,传言蜀地逢甲午年必有动乱,王朝中枢与地方官府由此展怎样的合谋与博弈?建立南平军,重新布局西南边陲军事重镇,特殊地缘条件下,宋朝启了怎样的文化大整合?度正不远千里寻找朱熹,李处和在战争年代“获利百倍”,地方士人不同的生命图景,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多重生存之道?本书为新锐历史学者黄博力作,在独特的时空坐标上寻找巴蜀的复杂性,权力关系的再书写,透视两宋王朝的边缘与中心。
满3件6折 失去的三百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经纬度丛书)
失去的三百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经纬度丛书)
郭建龙
¥98.00
本书所描写的内容,是追溯从地理大发现到1840年这三百多年里,中国的放与失败,曾经的盛世到后来的衰败而被动挨,这个历史期间的客观得失与经验教训。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试探的百年,时间从1516年到1644年,从隆庆关到明末清初,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也曾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第二部分是跌宕的百年,时间从1644到1735年,清朝早期的放如何发展成中期的封闭的。第三部分是锁死在系统中的百年,时间从1735到1840年,这个时期的西方从大航海走向工业革命,而中国却关闭了大门,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满3件6折 马背上的朝廷(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马背上的朝廷(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美)张勉冶,译者 董建中
¥60.00
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九年(1751—1784),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往返于北京与江南。满洲皇帝及扈从,深帝国*富庶、*重要的地区,上演了一场场长达数月之久的政治剧。 本书主要阐释帝国核心与江南之间既充满张力又持续博弈的关系。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江南都是汉人无可争议的中心,它还是反清复明的大本营。清廷如何才能在这一地区建构权威,合法行统治?盛清时期清廷统治内地的切实条件和历史机制又是什么?本书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还探讨了盛清统治得以建构以及各种人物竞争于其间的政治文化。作者认为,南巡在十八世纪清朝统治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