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就有“互助互济、扶弱济困”的优良传统,公益行为是一种文明社会的行为方式。据统计,2017年中国志愿者总数1.58亿,其中,近6100万活跃志愿者服务时间超过17亿小时。参与公益行为有助于培养青少年优良思想品质、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我国当代青少年公益行为研究”(项目号:BHA140080)之研究成果,旨在弘扬公益精神,倡导公益行为,揭示当代青少年公益行为规律,为*门和慈善机构提供青少年参与公益行为的依据。<br/>【作者】<br/>胡瑜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温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瓯江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奥本大学访学学者,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资助计划、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等人才计划。曾任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副院长,现任温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心理与行为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规划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等项目,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 郭仁露 硕士研究生,武警海警学院军事心理学教研室教员,主要研究领域:军事心理学、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曾主持浙江省新苗计划课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以第1或通讯作者在《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四篇。 巩彦平 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公益、公益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曾主持浙江省新苗计划课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课题、浙江省大学生科技推广成果课题等,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三篇。<br/>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