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半夏白术天麻汤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48.00购买纸书

11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王育勤,王云亭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字       数:28.7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是关于中医经典著作《医学心悟》所载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与研究的专著。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经典温习”,是关于对半夏白术天麻汤原文学习研究的见解,包括对原意的理解和作者的认识 ;中篇“临证新论”,介绍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化裁在临床常见疾病与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下篇“现代研究”,采集选编了近年来半夏白术天麻汤实验研究成果,另附有当代名医对半夏厚朴汤的理论阐释和医案。 全书对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理论认识研究成果颇具创新性,更侧重了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适合中医药工作者阅读。<br/>【作者】<br/>王育勤,主任医师,河南省中医医院脑病二区副主任,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名中医王立忠教授,第三批全国优秀临床中医研修项目人才。擅长脑血管病的内科、微创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头痛、眩晕、睡眠障碍、癫痫、郁病、痿证等。对帕金森病等锥体外系病、内科疾病神经系统表现尤有研究。<br/>
目录展开

编委会

《半夏白术天麻汤》编委会

王育勤简介

王云亭简介

刘树权简介

编写说明

内容提要

目 录

上篇 经典温习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溯本求源

一、经方出处

二、方名释义

三、药物组成

四、使用方法

第二节 医圣论方

第三节 类方简析

一、二陈汤

二、温胆汤

三、小陷胸汤

第二章 临床药学基础

第一节 药证与方证

一、主药药证——白术

1.白术气味升降浮沉

2.治水饮之白术

3.治饮邪夹逆气之白术

4.白术甘能助壅,脾虚夹气滞去白术

二、半夏证

三、橘红证(陈皮证)

1.橘红证

2.陈皮证

四、茯苓证

五、天麻证

六、甘草证

1.甘草作用的脏腑

2.甘草的作用机制

3.甘草在《伤寒论》中的配伍运用

4.甘草在“甘温除热”治法中的作用

七、生姜证

1.治疗外感风寒

2.治疗胃寒呕吐

3.解毒

八、大枣证

第二节 功效与主治

一、全方总括

二、单药功效

1.白术

2.半夏

3.天麻

4.茯苓

5.陈皮

6.甘草

7.生姜

8.大枣

第三章 源流与方论

第一节 源 流

第二节 古代医家方论

第三节 现代医家临证方论

中篇 临证新论

第四章 临证概论

第一节 古代临证回顾

一、痰厥头痛

二、不寐

三、梅尼埃综合征

第二节 现代临证概述

一、单方妙用

病案1

病案2

病案3

病案4

病案5

病案6

病案7

病案8

病案9

病案10

病案11

病案12

病案13

病案14

二、多方合用

(一)临床研究

(二)临床举隅

病案1

病案2

病案3

病案4

病案5

病案6

病案7

病案8

三、多法并用

1.息风化痰法

2.健脾化痰法

第五章 临证思维

第一节 临证应用概况

一、眩晕

二、中风痴呆症

三、癫痫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

五、双下肢颤抖

六、呕吐

七、偏头疼

八、泄泻

九、耳鸣耳聋

十、中心性视网膜炎

第二节 与类方的鉴别要点

一、二陈汤

二、温胆汤

三、小半夏汤

四、大半夏汤

五、半夏厚朴汤

六、半夏泻心汤

第三节 临证思路与加减

第六章 临床各论

第一节 紧张性头痛

一、疾病介绍

(一)定义

(二)西医目前研究概况

1.诊断与分类

2.发病机制

3.西药治疗

(三)中医目前研究概况

1.病因病机

2.中医治疗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第二节 血管性头痛

一、疾病介绍

(一)定义

(二)西医学观点

(三)中医研究

1.辨证论治

2.针刺疗法

3.针药结合

4.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病案1

病案2

第三节 梅尼埃病

一、疾病介绍

(一)定义

(二)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2.中耳压力治疗

3.鼓室内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

4.鼓室内注射氨基糖甙类治疗

5.手术治疗

(三)中医治疗

1.中药治疗

2.针灸推拿治疗

3.针药联合治疗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病案1

病案2

病案3

第四节 脑梗死

一、疾病介绍

(一)定义

(二)急性期治疗

1.溶栓治疗

2.抗凝治疗

3.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4.降纤治疗

5.脑保护治疗

(三)恢复期治疗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病案1

病案2

病案3

第五节 癫 痫

一、疾病介绍

(一)定义

(二)西医治疗

1.病因治疗

2.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4.冷却疗法

5.细胞基因治疗

(三)中医治疗

1.病因病机

2.中医药治疗

(四)针灸治疗

1.针药结合治疗

2.针刺加穴位埋线疗法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病案1

病案2

病案3

第六节 面神经麻痹

一、疾病介绍

(一)定义

(二)西医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2.抗病毒治疗

3.手术治疗

4.其他

(三)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2.针灸治疗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病案1

病案2

第七节 高血压

一、疾病介绍

(一)定义

(二)西医治疗

1.非药物治疗

2.西药治疗

3.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4.疗效评估

5.预后评估

(三)中医治疗

1.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平衡

2.活血祛瘀

3.健脾化痰

4.其他疗法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病案1

病案2

病案3

病案4

病案5

病案6

第八节 颅脑外伤

一、疾病介绍

(一)定义

(二)发病机理

(三)辨证分型论治

(四)中成药治疗

(五)其他治疗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第九节 继发性闭经

一、疾病介绍

(一)定义

(二)中医临床研究

1.病因病机

2.辨证治疗

3.辨病治疗

(三)西医临床研究

1.发病机制

2.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病案1

病案2

第十节 经行头痛

一、介绍

(一)定义

(二)病因病机

(三)中医治疗

1.辨证分型

2.自拟方治疗

3.异病同治

(四)综合治疗

(五)针灸及其他治疗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病案1

病案2

第十一节 更年期综合征

一、疾病介绍

(一)定义

(二)西医研究

1.病理机制

2.西医治疗

(三)中医研究

1.病因病机

2.治疗方法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病案1

病案2

第十二节 颈椎病

一、疾病介绍

(一)定义

(二)病因

(三)诊断

(四)治疗

1.牵引疗法

2.推拿手法治疗

3.针灸治疗

4.中药治疗

5.中西医结合治疗

6.综合疗法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第十三节 多发性抽动症

一、疾病介绍

(一)定义

(二)病因病机

1.西医发病机理

2.中医病因病机

(三)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2.心理行为治疗

3.中医治疗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第十四节 病证之呕吐

一、病证介绍

(一)定义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2.鉴别诊断

(三)辨证论治

1.外邪犯胃证

2.饮食停滞证

3.肝气犯胃证

4.痰饮内阻证

5.脾胃虚弱证

6.胃阴不足证

(四)其他治法

1.单方验方

2.针刺

3.灸法

4.推拿

(五)调摄与预防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案例1

案例2

第十五节 病证之耳鸣

一、病证介绍

(一)定义

(二)辨证分析

1.风热侵袭

2.肝火上扰

3.痰火郁结

4.脾胃虚弱

5.肾精亏损

(三)治疗

1.辨证选方

2.经验方

3.针刺治疗

4.穴位注射

5.耳穴按压

6.灸法

7.中药外用法

8.按摩

9.食疗

二、临床运用

三、医案精选

病案1

病案2

病案3

下篇 现代研究

第七章 现代实验研究概述

第一节 半夏白术天麻汤全方研究

一、临床研究

1.单药治疗

2.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其他药联合治疗

3.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针灸联合治疗

4.结语

二、药理研究

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3.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4.抗肿瘤作用

5.抗早孕作用

6.其他作用

第二节 主要组成药物的临床及药理研究

一、白术

(一)临床研究

1.治疗便秘

2.治疗肝病

3.腰痛

4.治疗死肌

5.治疗胃石症合并急性胃翻转

(二)药理研究

1.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

2.白术的药理作用

3.其他作用

二、半夏

(一)临床研究

1.治疗胃炎

2.治疗食道炎

3.治疗慢性咽炎

4.治疗百日咳

5.治疗哮喘

6.治疗呕吐

7.治疗神经官能症

8.治疗心肌炎、心动过速

9.治疗高脂血症

10.治疗矽肺

11.治疗突发性音哑

12.内耳眩晕

13.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14.原发性癫痫

15.治疗眶上神经痛

16.治疗慢性腹泻

17.治疗宫颈糜烂

18.治疗恶性肿瘤

(二)药理研究

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3.抗炎作用

4.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6.抗早孕作用

7.致突变的作用

8.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9.抗肿瘤的作用

10.糖皮质样激素作用

11.其他

12.毒副作用的研究

三、陈皮(橘红)

(一)临床研究

(二)药理研究

1.升压作用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3.抗氧化、抗衰

4.强心、抗休克作用

5.抗菌作用

6.抗肿瘤作用

7.避孕

8.抗紫外线辐射

9.杀虫作用

10.祛痰平喘作用

11.神经、内分泌系统作用

12.消化系统作用

四、茯苓

(一)临床研究

1.治疗水肿

2.治疗肿瘤

3.胃下垂及急性胃肠炎

4.治疗精神分裂症

5.治疗肝病

6.各种癌肿

7.失语

8.斑秃

(二)药理研究

1.抗衰老作用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抗肿瘤作用

4.利水消肿作用

5.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6.预防结石的作用

7.抗排斥反应的作用

8.抗菌、抗炎、抗病毒的作用

9.增白作用

10.减轻卡那霉素中毒性

11.抗迟发性超敏反应

12.抑制MMC诱导的精子畸变

13.其他作用

五、天麻

(一)临床研究

1.椎动脉型颈椎病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3.带状疱疹

4.焦虑症

5.急性脑梗死

6.冠心病心绞痛

7.眩晕症

8.突发性耳聋

9.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

10.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11.不良反应

(二)药理研究

1.神经保护作用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3.对血压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4.对淀粉样前体蛋白的影响

5.对脑氧代谢的影响

6.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六、甘草

(一)临床研究

1.在肝病中的作用

2.抗肿瘤的作用

3.抗病毒作用

4.抗炎作用

5.调节免疫作用

6.对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7.在高脂血症中的应用

8.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

9.止痛作用

(二)药理研究

1.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类固醇)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3.抗炎作用

4.抗病毒作用

5.抗菌作用

6.抗肿瘤作用

7.甘草成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8.解毒作用

9.镇咳祛痰作用

10.降脂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11.抗脑缺血作用

12.抗利尿作用

13.对耳前庭功能有保护作用

14.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作用

15.能引起假醛固酮增多

16.解痉镇痛作用

17.抗利什曼原虫作用

18.甘草的毒性

七、生姜

(一)临床研究

1.治疗风湿痛、腰腿痛

2.治疗风寒湿痹、肩周炎

3.治疗疟疾及急性菌痢

4.治疗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

5.治疗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

6.治疗蛔虫性肠梗阻及胆道蛔虫症

7.治疗水火烫伤

8.治疗斑秃

9.治疗牙疼、面瘫

10.治疗神经性呕吐、呃逆

11.预防晕车

12.治疗急性睾丸炎

13.治疗眉棱骨痛

(二)药理研究

1.抗氧化作用

2.抗炎作用

3.抑菌作用

4.止吐作用

5.抗肿瘤作用

6.降糖作用

7.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8.生姜外用

八、大枣

(二)临床研究

(二)药理研究

1.增强免疫的作用

2.抑制肿瘤的作用

3.抗氧化作用

4.保肝作用

5.抗过敏作用

6.其他作用

第八章 制剂研究

第一节 临床制剂

第二节 白术药材中的含量测定

一、HPLC-DAD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和苍术酮的含量

(一)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二)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试验

(三)线性关系考察

(四)精密度试验

(五)稳定性试验

(六)重复性试验

(七)加样回收试验

(八)样品测定

二、平白术多糖与氨基酸提取及含量测定

(一)测定波长的选择

(二)标准曲线

(三)换算因素

(四)平白术多糖、氨基酸的提取

1.平白术多糖的提取

2.平白术氨基酸的提取

(五)平白术多糖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挥发油中苍术酮含量

1.白术挥发油的提取

2.色谱条件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样品溶液的制备

5.线性关系的考察

6.精密度试验

7.稳定性试验

8.重复性试验

9.回收率试验

10.样品测定

第三节 半夏药材中的含量测定

一、半夏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标准曲线的绘制

3.样品供试液的制备与测定

4.稳定性实验

5.精密度实验

6.加样回收实验

二、RP-HPLC法测定草酸、柠檬酸、果酸、琥珀酸含量

(一)流动相

(二)溶液配制

1.混合对照品储备液

2.供试品溶液

(三)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

(四)线性关系

(五)精密度试验

(六)稳定性试验

(七)重复性试验

(八)加样回收率试验

三、HPLC法测定半夏中鸟苷和尿苷含量

(一)色谱条件

(二)溶液的制备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三)线性关系的考察

(四)精密度实验与重复性实验

(五)稳定性实验

(六)加样回收率的考察

(七)不同产地半夏中鸟苷和尿苷含量分析比较

第四节 陈皮药材中的含量测定

一、HPLC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

1.溶液配制

2.色谱条件

3.精密度试验

4.重复性试验

5.回收率试验

6.样品测定

二、HPLC法测定陈皮素和橙皮苷含量

1.色谱条件

2.溶液制备

3.波长确定

4.线性关系考察

5.精密度实验

6.稳定性实验

7.重复性实验

8.回收率实验

9.含量测定

第五节 茯苓药材中的含量测定

一、茯苓多糖的测定

1.提取

2.溶液配制

3.标准曲线的制备

4.换算因子的测定

5.精密度试验

6.稳定性试验

7.重现性试验

8.加样回收率试验

9.样品测定

二、RP-HPLC法测定茯苓三萜酸含量

1.色谱条件

2.溶液配制

3.线性关系

4.精密度

5.稳定性

6.重复性

7.回收率

第六节 天麻药材中的含量测定

一、天麻素的含量测定

1.色谱条件

2.供试品及样品制备

3.标准曲线的绘制

4.精密度检测

5.重复性

6.稳定性试验

7.回收率实验

8.样品中天麻素测定

二、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天麻中的β-谷甾醇含量

1.色谱条件

2.溶液制备

3.线性关系考察

4.精密度实验

5.重复性实验

6.稳定性试验

7.回收率实验

8.不同产地天麻中β-谷甾醇含量

三、HPLC测定不同规格天麻中天麻苷与天麻苷元的含量

1.色谱条件

2.对照品溶液制备

3.供试品制备

4.检测波长选择

5.线性关系的考察

6.精密度试验

7.重复性试验

8.稳定性试验

9.回收率试验

10.样品测定

第七节 甘草药材中的含量测定

一、“一测多评”法测定甘草中6种有效成分含量

(一)方法与结果

1.色谱条件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二)方法学考察

1.精密度试验

2.重复性试验

3.稳定性试验

4.加样回收率试验

5.耐用性和系统适用性考察

6.样品测定

二、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甘草多糖分子测定

(一)色谱条件的选择

(二)供试品溶液制备

(三)方法学考察

1.标准曲线的制备

2.精密度实验

3.重复性实验

4.稳定性实验

(四)样品测定

第八节 生姜药材中的含量测定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姜中的6-姜酚

1.色谱条件

2.实验方法

3.流动相组成的选择

4.甲醇体积分数的选择

5.冰乙酸的作用及体积分数的选择

6.流速的选择

7.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

8.样品测定

二、生姜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1.提取过程

2.树脂的吸附率与解吸率测定

3.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4.提取液黄酮的稳定性

5.提取液黄酮的定性分析鉴定

6.提取液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姜中姜黄素

1.色谱条件

2.样品处理

3.流动相及洗脱条件的选择

4.柱温的选择

5.姜黄素的线性、精密度和检出

6.样品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四、生姜中姜辣素的提取及测定

1.姜粉的制备

2.粗姜辣素的提取方法

3.样品的测定

4.结果

第九节 大枣药材中的含量测定

一、RP-HPLC法测定大枣中桦木醇

1.测定波长的选择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色谱条件

5.线性关系考察

6.精密度试验

7.稳定性试验

8.重现性试验

9.加样回收率试验

10.样品测定

二、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枣中总黄酮含量

1.样品溶液的制备

2.标准溶液的制备

3.测定波长的选择

4.标准曲线的建立

5.精密度考察

6.重现性考察

7.总黄酮含量测定

8.回收率实验

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枣中的维生素C含量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标准曲线绘制

4.试验条件

5.精密度试验

6.重现性试验

7.稳定性试验

8.回收率试验

9.大枣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

10.结果比较

四、HPLC法测定大枣环磷酸腺苷含量

1.色谱条件的选择

2.含量测定

第九章 名医经验

第一节 马云枝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帕金森病验案1则

第二节 闫咏梅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疑难杂症2则

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第三节 洪杰斐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验案1则

第四节 凃晋文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经验

一、高血压病眩晕

二、偏头痛

三、癫痫

四、脑梗死

五、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第五节 薛莎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病经验

一、注重辨证

二、适症加减

三、辅以外治

四、综合防治

五、病案举隅

病案1

病案2

第六节 李爱萍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功能性低热验案1则

第七节 黄俊卿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耳鸣验案1则

第八节 樊幼林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验案1则

第九节 邓元龙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顽症3则

一、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三、脑震荡后遗症

第十节 吕崇山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案1则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