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国哲学新思丛书(套装共5册)电子书

售       价:¥

1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唐端正,李存山,刘又铭,梁涛,杨泽波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18

字       数:56.9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套装包括《荀学探微》、《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一个当代的、大众的儒学——当代新荀学论纲》、《新四书与新儒学》、《走下神坛的牟宗三》
目录展开

总目录

荀学探微

总序

第一章 荀学述要

第二章 荀学价值根源问题的探讨

第三章 荀子善伪论所展示的知识问题

第四章 荀子言“心可以知道”释疑

第五章 荀子思想散论

第六章 检讨儒、法的价值观

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总序

范仲淹与宋学精神

一、导言

二、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三、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

四、庆历新政与复兴儒学

范仲淹与宋学之开端

一、范仲淹与“宋初三先生”

二、“庆历之际,学统四起”

三、二程为什么很少提及范仲淹

范仲淹与胡瑗的教育思想

宋学与《宋论》 ——兼评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

一个当代的、大众的儒学——当代新荀学论纲

总 序

自 序

第一篇 荀子哲学的普遍形式与荀学哲学史的新面貌

一、荀子哲学的普遍形式

二、荀学哲学史的新面貌

三、结语:开展一个真正的“当代新荀学”

第二篇 当代新荀学的基本理念

一、荀子哲学蕴涵着一个亲和普遍的表达形式

二、荀学哲学史其实连续不断、恢宏壮阔

三、明清儒家自然气本论已是个隐性的现代新荀学

四、今天要正式确立荀学的正当性

五、必须唤醒一个个荀学自我

六、完成华人文化“现代性”的未竟之业

七、结语

第三篇 儒家哲学的重建——当代新荀学的进路

一、所谓“当代新荀学进路”

二、本体宇宙观:以气为本,理在气中

三、心性论:禀气即性,理在欲中,理在情中

四、生活世界:一气流行,天人合中有分,理在物中,理在事中

五、修养工夫:自然生命整体向前方与未来自我超越

六、对科学、民主与经济问题的哲学反思

七、结语

第四篇 儒家情怀荀学派

一、生命情怀、生命情调的抉择

二、破除“唯独孟学”的迷思

三、创造地重读荀学

四、提议“当代新儒家荀学派”

五、结语

第五篇 一个当代的、大众的儒学——当代新荀学

引用文献

新四书与新儒学

总序

“新四书”与“新道统”——当代儒学思想体系的重建

《论语》“亲亲相隐”章新释

怎样读《孟子》?

孟子的以善为性论

《孟子》“天下之言性”章与孟子性善论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的理想与坚守

开展孟学史研究,挖掘中国文化的清流

应将《荀子》列入儒家的“新四书”

廓清荀子人性论的千年迷雾

统合孟荀,创新儒学

超越尊孟抑荀,回归同尊孟荀

君子儒学与庶民儒学——兼论统合孟荀

孟荀之间

中庸的艺术

“道不远人”与“以人治人”——《中庸》“道不远人”章发微

《大学》“诚意慎独”章解读[1]

以《大学》理解儒学的意义及局限——兼论统合孟荀

儒学的根基:习性还是精神?

孔老对话与儒学反思

激进与保守之间——五四九十周年回望

不是请回上帝,而是多元一体

附录一 儒家经学的历史作用——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附录二 如何理解传统儒家的“人禽之辨”?

附录三 重新认识荀子,还儒家一个整体面貌

后记

走下神坛的牟宗三

总序

导论

一、牟宗三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2]

二、牟宗三儒学思想的理论贡献

三、牟宗三儒学思想的方法终结

第一章 坎陷论

一、“坎陷”概念的真实含义

二、坎陷论的理论意义

三、坎陷论的方法缺陷

第二章 三系论

一、三系论的两个理论贡献

二、形著论的内在缺陷

三、活动论的内在缺陷

四、三系论思想方法的不足

第三章 存有论

一、存有论的四个要素及其理论贡献

二、超越存有论的误区及其方法缺陷

三、无执存有论的误区及其方法缺陷

四、从熊十力到牟宗三:发展与迷失之间

第四章 圆善论

一、圆善论的意义

二、圆善论的缺陷

三、由圆善论看儒学与康德哲学文化背景的差异

第五章 合一论

一、早期圆成论与后期合一论之同异

二、早期圆成论与后期合一论之是非

三、早期圆成论与后期合一论之优劣

附录 “七七、七八现象”与我的哲学研究之路[*]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