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经验分析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案例研究,深入考察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形态,尤其是从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阐释文化认同形成、流变的机制和路径特征,由此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在今天所遭遇的问题的本质,继而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战略提出新看法。

售       价:¥

纸质售价:¥42.70购买纸书

43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王媛

出  版  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3-01

字       数:12.7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人类学/社会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在文化认同的视角下,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问题建立一个理论解释的框架,系统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尤其结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案例,探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路径特征,并由此对中国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战略提出建议。<br/>【作者】<br/>王媛:2002-2009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学系,先后获得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管理)学士学位和行政管理硕士学位;2010年-2014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获得工商管理博士学位;2013年至今,任职于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从事文化资源学、文化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今天的遗产,昨天的生活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一个全球性问题

第一节 文明冲突与全球文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多样性生存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冲突问题:如何面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节 传统向现代的转向:不同文明间如何建立彼此的认同

第二章 文化认同理论: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

第一节 遗产、记忆与认同

第二节 文化认同与空间生产理论

第三节 “非遗”作为文化认同表征系统的形态构成与特点

第四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的时空建构特征

第三章 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体系:以梁祝传说为例

第一节 梁祝传说的文本记载与情节变化

第二节 梁祝传说的多元地区流布与异文建构

第三节 梁祝民俗空间生产与价值整合

第四节 梁祝文化:多样性符号文本叙事与爱情言说

第四章 社会意义的表征与民俗空间生产:以传统年画为例

第一节 年画题材的历史演变与意义结构形成

第二节 年画题材的地域格局与意义结构差异

第三节 社会意义的公共选择与年画话语的生成

第四节 从年画到年俗:民俗空间的意义生产与集体认同

第五章 文化空间意义再现与认同的多向性选择:以皮影戏为例

第一节 皮影戏历史流变的时空格局与地域认同

第二节 皮影戏双重意义叙事机制与文化空间生产

第三节 皮影戏表演空间历史流转与意义结构变化

第四节 从文本意义到空间意义:皮影戏价值认同的多向性选择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路径的四重性

第一节 文化认同的意义生产与再生产

第二节 文化认同的多样性与非连续性

第三节 文化认同的空间整合与社会意义的公共选择

第四节 文化认同的意义结构与文化心理结构的同构

第七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的现代建构

第一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遭遇的现实性挑战

第二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保护手段的局限性

第三节 “生活性保护”:对“生产性保护”理念的补充与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