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医和调思想与疑难病诊治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138.00购买纸书

8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李庆生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01-01

字       数:38.8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以作者诊治中医疑难病证的实际效验为基础,从个人对“和调”的感悟认识出发,研究相关经典文献,系统整理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原理及文化的重要思想“和”;以中医和思想与和法为核心,提出并探讨以和调思想方法指导诊治中医疑难病证。全书分为三篇,上篇探讨和调思想的临床感悟暨文献研究,中篇系统论述中医和调思想与方法,下篇分析若干疑难病状的和调诊治。书中还整理编录和调方剂(和剂)173首(含自拟方)与药对143个。 本书具有较好的文献回顾、理论与实践价值,可作为中医临床、理论工作及研究者较好的工作参考,也是广大中医爱好者和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研习者了解中医、掌握中医的策杖。 本书是作者已出版的《庆生诊治中医疑难病验案集萃》暨《庆生诊治中医疑难病医理探真》的姊妹篇。<br/>【作者】<br/>李庆生,男,汉族,1954年9月生;云南省名中医,二级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第四代传人;师从我国已故著名的现代中医辨证论治研究专家、中医诊治疑难病证名家、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第三代传人欧阳?W先生。 1970年参加工作。1983年7月,云南中医学院(现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8月,湖南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0年至1991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作访问学者。 1987年9月,评定为讲师;1992年3月破格晋升副教授,1998年8月破格晋升教授。2005年12月,获“云南省名中医”称号。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曾任云南中医学院“临床中药学”及“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博士后联系导师,云南大学“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协助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云南省省级重学科“临床中药学”、云南省省级重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带头人。曾任国内外学术机构及团体负责人及顾问70余个。曾任云南中医学院(现云南中医药大学)副院长(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院长(2000年10月至2010年5月),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助理(挂职,1997年);昆明医科大学副校长(正校级)(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二级教授,云南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正厅级)(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从事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暨临床研究和疑难杂病的诊治,擅长诊治过敏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身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力主并研究中医和调思想与方法。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项;获省部级成果奖7项。在国内外公发表中英文论文90余篇、英文科技译文20多万字、主编或参编论著10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科学与中医药学》(2003年)、《庆生诊治中医疑难病验案集粹》(2012年)与《庆生诊治中医疑难病医理探真验案集粹》(2014年)为其代表性专著。<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 一

序 二

自 序

导 论

目录

上 篇 “和调”概要及其源流

第一章 中医和调思想概述

第一节 “和调”的基本词义

一、中医“和调”词义的肇端及实例

二、辞书注释及“和调”的语义

(一)“和”的辞书注释

1.《说文解字》

2.《康熙字典》

3.《辞源》

4.《辞海》

5.《现代汉语词典》

(二)“调”的辞书注释

1.《说文解字》

2.《康熙字典》

3.《辞源》

4.《辞海》

5.《现代汉语词典》

(三)“和调”中“和”与“调”的词义

1.“和”的相关词义

2.“调”的相关词义

(四)“和调”的语义

1.关于目的与最终状态的表述

2.关于手段与过程的表述

第二节 “和调”思想方法览要

一、基础与源泉

(一)以先贤的“和调”语义及思想为主旨

1.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的经典著作论述

2.后续历代医家关于这种关系及效用的论述

(二)以传统中医之“和”及“和法”理论为源泉

(三)借鉴纷争长短而成长的新思想方法

(四)“和”的目的性与“调”的方法论的辩证统一

(五)诊治中医疑难病实践感悟的升华

二、要义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以和为度

(三)基本构成

1.“和机”

2.“和法”之法

3.“综合和调”之要

三、主要特点

1.特质

2.特点

四、基本原理与依据

(一)整体功能态医学需要和调

(二)维护阴阳自和功能的和调

(三)解除失和病机网结的和调

(四)辨病辨证结合论治的和调

(五)治则治法的和调

(六)遣方用药关系的和调

(七)理顺诊疗关系需和调

五、和调思想的应用

(一)调顺医患关系

(二)指导周全诊断

(三)指导合理治疗

(四)协调预防康复

(五)多学科协同研究应用

1.医药同源协同的医药结合

2.药食协和互助的药食协同

3.传统学科与现代学科结合

(六)适宜及禁忌范围

第三节 关于“和调”的其他认识

一、对“和”与“和调”的深度分析

(一)全面认识“和”

1.“和”是相关事物处于稳定和谐有序时的状态

2.“和”是具有关联性的若干事物之间的关系

3.“和”是调整调节调和相关事物关系的方法

4.“和”是调整调节调和相关事物关系的最终目的

(二)全面认识“和法”与“和调”

1.坚持“和”思想核心及方法

2.把握目的与结果、手段与过程的辩证关系

3.注意综合和调

(三)“和调”是整体调节的系统思想方法

1.“和”与“调”需要协调统一应用

2.“和调”的应用是系统整体化思维与思想的实施过程

二、和调思想与传统和法的关系

(一)传统“和法”与“和调”的内在联系

1.“和调”是“和”思想及传统“和法”传承演进的必然产物

2.“和调”以“和”思想及传统“和法”为基础与核心

3.“和调”是中医疑难病证诊治的客观需要

(二)和调思想对和法的传承

1.坚持“和”与“和法”的核心与基础作用

2.全面继承并使用“和法”

3.注意“和法”应用的宜忌

(三)和调思想对和法的发展

1.理顺和法的内部逻辑关系

2.深化并细化“和调”相关语义的应用

3.拓展和法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 中医和调思想源流研究

第一节 传统哲学文化“和”思想的启迪与影响

一、天地之道的“和”思想

(一)经典论述

1.道为万事万物之本源且贵在和

2.和合是道的至高之境

3.道的特质与特点

(二)启示与影响

二、哲思之理的“和”思想

(一)经典论述

1.事物对立统一转化的辩证法

2.中和平衡规矩为要

(二)启示与影响

三、生命生存的“和”思想

(一)经典论述

1.遵从自然和合

2.人要顺应并适从天养

3.延年益寿在于心静和养调和

(二)启示与影响

四、修身养性的“和”思想

(一)经典论述

1.进退有度不失其正

2.有礼有节则生和谐

3.中庸自明则事成

4.遵天道养德性

5.体静心静以无为而治

(二)启示与影响

五、人文伦理的“和”思想

(一)经典论述

1.和合为德

2.君子之道

3.做人之道

(二)启示与影响

六、治国之道的“和”思想

(一)经典论述

1.遵天地之道而本中和

2.君臣之间应和顺和谐

3.以“和”治国富国

4.天时地利人和则万事宜

5.内政邦交均需和谐和平

6.亲民善民和顺民心

(二)启示与影响

七、社会安宁的“和”思想

(一)经典论述

1.正气正声有助社会和谐安宁

2.天地之“和乐”有助于社会安宁

3.乐动于中而因其德感人

(二)启示与影响

第二节 中医“和”思想的形成及其标志

一、《黄帝内经》的奠基作用及贡献

(一)开中医“和”思想之先河

(二)系统论述并形成中医“和”思想

(三)首用“和调”词组及其语义论中医理论

二、《黄帝内经》关于中医“和”思想的论述及要义

(一)和谐共生的自然观

1.经典论述

2.要点要义

(二)天地人和的生命观

1.经典论述

2.要点要义

(三)内外和谐的健康观

1.经典论述

2.要点要义

(四)心志宁和的情志观

1.经典论述

2.要点要义

(五)失和失衡的疾病观

1.经典论述

2.要点要义

(六)和为圣度的诊治观

1.经典论述

2.要点要义

三、《难经》关于中医“和”思想的论述及意义

1.经典论述

2.要点要义

第三节 中医“和法”及“和调”的形成与发展

一、“和法”的沿革概貌

(一)以《黄帝内经》的“和”思想为基础

1.“和”思想方法与临床诊治结合而产生“和法”

2.确立“和为圣度”的原则与法度

(二)“和法”的标志及代表

1.“和法”的理论与临床自成一体

2.“和法”的代表性医家及著述

(三)“和法”概念的形成

(四)狭义与广义“和法”

(五)当代对“和法”的研究

(六)“和法”沿革简评

二、“和法”的代表性医家及专著

(一)《伤寒杂病论》的“和”思想与方法

1.简析

2.主要论述

(二)《伤寒明理论》的认识

(三)《景岳全书》的“和”思想

1.简析

2.主要论述

(四)《广瘟疫论》的认识

1.简析

2.主要论述

(五)《医学心悟》的认识

1.简析

2.主要论述

(六)《临证指南医案》的认识

1.简析

2.主要论述

三、历代医家对“和法”的专论

(一)概述

(二)主要代表性论述

1.“和法”之理

2.藏象及四诊

3.病因病机

4.辨病辨证论治

5.治则治法

6.和调方药

7.康养之要

8.以德致和

四、“和调”的主要脉络

(一)“和调”来源于秦汉之际的“和”思想

(二)传统“和法”的孕育及基础

1.《伤寒杂病论》“和法”的意蕴

2.张景岳的“和法”之论蕴含“和调”

(三)广义“和法”的探讨凝练出“和调”

(四)“和”与“调”协同一体而明“和调”

第四节 “和”及“和法”的当代研究简况

一、综合认识

(一)关于“和”与“和法”的基本认识

(二)关于“和”与“和法”的文化哲学基础

(三)关于“和”与“和法”的基本原理

1.“和”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要求

2.“和”的相关基础

3.人体自稳能力是“和”的生理病理基础

(四)“和法”概念之辨

(五)关于“和法”的临床运用体会

(六)医德与医患关系之和

二、治则治法

(一)从治则治法解析“和法”

(二)“和法”与其他治法的关系

(三)“和法”所涉具体治法

(四)血证的“和法”之治

三、方药研究

(一)关于“和剂”

(二)关于“和药”

(三)关于制剂及服用方法

四、历代对“和法”的异议简析

(一)“和”是仅指治法还是有着多种含义

(二)《伤寒杂病论》是否形成并论述了和解法

(三)和解法的代表是桂枝汤方证还是小柴胡汤方证

(四)“和法”是否有狭义与广义之别

(五)“和法”的应用是否有局限性

中 篇 “和调”的基本应用

第三章 以和调思想指导诊断

第一节 诊断应当辨别“和”关系及状态

一、诊断思想以“和”为要

(一)以和为核心的整体诊断思维

1.以和调思想方法的特性为指导

2.诊察与判断协同和谐衔接

3.知和达变诊察疾病

(二)以“和”的视角分析病情及资料

1.辨“不和”中的特殊信息

2.以“和”思想指导四诊

3.四诊合参以“和”思维为主线

4.“和”思维方式要求三思而定

二、依据“和”思想分析发病相关因素

(一)时令节气地理因素易致之失和

(二)职业角色易致之失和

(三)性别年龄易致之失和

(四)医患关系易现之失和

(五)正与邪相关因子的状态

三、诊断重在抓住“和”关系

第二节 从“和”的关系辨病因病机

一、失和病因病机的基本脉络

(一)多来源多样化多属性的病因引致失和

(二)失和的多部位受伤与多脏腑受损

1.病变失和于表,即:病起于表

2.病变失和于里,即:病发于里

(三)失和之病性多呈现多样化相兼化

(四)失和的病势多复杂多变

(五)错综复杂的失和病机关系

(六)复杂证候源于复杂的失和病机

二、关键性的失和病机关系

(一)发病学的失和关系

1.从邪正关系辨失和

2.多因素作用而病的失和关系

3.病机要素之间的失和关系

(二)主要的失和关系

1.内外合邪而失和

2.内邪为患而失和

3.邪留发病而失和

4.气机紊乱而失和

5.痰瘀互结而失和

6.寒热并见而失和

7.虚实夹杂而失和

8.心身失调而失和

三、失和病因病机关系归类

第三节 从“和”的关系辨病辨证

一、辨病中的和调思想方法

(一)以“和”分析病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二)以“和”指导辨病的基本概念及主要方法

(三)以“和”简析病证异同的失和关系

1.同病异证

2.异病同证

二、辨证中的和调思想

(一)关于辨证的几个基本问题

1.关于证及辨证的概念

2.关于证候

3.关于证名与证型

(二)辨证的核心就是辨“失和”的病机

1.证的病机(证机)的基本概念

2.审证识病机辨“失和”

3.病机的构成与规律

4.证与病机(证机)的基本关系

5.病机分析法

(三)辨“失和”的点(提纲证)

(四)辨“失和”的网结(复合证)

(五)辨证候的相兼、错杂、转化、真假

1.证候相兼

2.证候错杂

3.证候转化

4.证候真假

三、病证结合中的和调思想

(一)病证结合辨线性失和与网结性失和

1.辨病把握病的线性失和脉络

2.辨证抓住证的网结性失和点

3.病证结合抓住失和之线与网结的结合点

4.辨别病证异同失和之线与网结的交叉

(二)纵横联系分辨并抓住网结性失和

1.纵横联系辨病机抓网结的依据

2.辨别失和病机网结的主要方法

四、辨适宜和调之病证

第四章 以“和调”统筹治疗

第一节 逐机而治和调为要

一、阴阳失调当和调阴阳

(一)适宜和调方法治疗的阴阳失调类病证

(二)不适宜和调方法治疗的阴阳失调类病证

二、脏腑失调当和调脏腑

(一)多脏同病宜和顺其功能

1.注意五脏各自的生理特性而和调

2.依据五脏五行生克乘侮关系而和调

(二)脏腑同病宜和调其功能

(三)多腑同病宜调顺其功能

(四)不适宜和调方法的脏腑同病

三、经脉失畅当通经和脉

四、气血失和当和调气血

五、津液失和当和调津液

六、气机失畅当和畅气机

七、内外失和当和调内外

(一)内外合邪则外逐内调

1.逐邪外出或内清病邪而改变病势

2.邪实偏盛则祛邪为主

3.正虚较甚当扶正为主

4.久病缓病而急性发作则攻补兼施

(二)内邪为患则清除里邪

1.针对内风,平息内风并息风止痉

2.针对内寒,温散寒邪

3.针对内湿,运化水湿,渗利水湿

4.针对内燥,养阴润燥

5.针对内火,清热泻火

(三)邪留发病则祛除留邪

1.针对食积,消食导滞

2.针对虫积,化虫消积

3.针对水饮,逐水化饮

4.针对痰湿,涤痰化湿

5.针对瘀血,活血化瘀

(四)不适宜和调的内外失和之证

八、痰瘀互结当涤痰化瘀

九、寒热错杂当和调寒热

十、虚实夹杂当攻补兼施

十一、心身失调当和调心身

十二、和调解除证候转化真假之病机

(一)证候转化的和调之治

(二)证候真假的和调之治

十三、和调中注意辨病势分标本而治

(一)辨标本先后轻重缓急

(二)视顺逆善恶而逐势治之

第二节 以“和”立治调顺为用

一、和调治则

(一)和调作为治则的作用与意义

1.为“和”而治是和调的出发点与归宿

2.“阴阳和”与“阴阳自和”是和调治疗的终极目标

3.促和求和达和是指导治法的基本要求

4.调而能和是选择治疗方法的基本标准

(二)和调治则简析

1.求和而调

2.治病求本

3.守机以和

4.辨势而和

二、和调治法

(一)和调治法简析

(二)和调的不同角度与特点

1.和解

2.调和

3.综合和调

三、常用和调治法举隅

(一)和调表里

(二)和调脏腑

(三)和调阴阳

(四)和调气血

(五)和调津液

(六)和调寒热(寒热并用)

(七)和调虚实(扶正袪邪、攻补兼施)

1.扶正祛邪,针对虚实错杂者

2.攻补兼施,针对正虚邪实内结者

(八)和调气机

(九)和调情志

(十)和调医患关系

第三节 依“和”遣方协同为度

一、和调组方的立方之要

(一)明确基本要素及配伍

1.基本要素

2.和调药物的基本配伍关系

(二)依配伍协调君臣佐使

1.确定并选择君药

2.确定并选择臣药

3.确定并选择佐使药

(三)协调组方用药的关系

1.辨病用药

2.辨证用药

3.逐机解扣用药

(四)配伍关系与方证变换

(五)协调量效与时效关系

1.协调量效关系

2.协调时效关系

(六)明确服用方法与宜忌

1.服用方法

2.服用宜忌

二、和调选方用方之要

(一)方证对应者首选经方

1.方证对应的基础是方剂辨证

2.辨证结论与适应证需对应

(二)组方而调者促和达和

1.根据治法细化配伍方案

2.分解和调的角度与要素

3.以和调角度选药对

三、和调和剂

第四节 为和用药协同择药

一、和调用药之要

(一)以和调关系统筹用药

(二)以和调切入点选择药物

(三)执中用药有度而不过偏过急

1.用药应从中间而行,执中用药

2.用药当缓和平和轻巧

3.用药当注意量效关系

4.用药当有度

5.用药当注意随病证进退而实时调整

二、药对是和调用药之基

(一)药对的作用与意义

(二)药对与组方的关系

(三)药对组成特点与效用

1.药对由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关系的多味药物组成

2.协同性与有机性是组成药对的基本要求

3.不同的药对解决组方的不同切入点

三、药对与辨病辨证论治

(一)辨病用药对

(二)辨证用药对

第五节 治已病与护未病协同

一、治已病促愈防变和调养护

(一)已病防变

1.先安未受邪之地

2.把握病势,截断扭转恶化之势

3.把握病势,顺承促进向愈之势

(二)病中调护

1.续服调理调治之方药

2.服药要求

3.饮食宜忌

4.行为调摄

(三)病愈调养

1.病后康养

2.综合恢复

3.食疗调养

4.恢复体能

5.调复心志

二、护未病固护正气防病于前

(一)未病先防

(二)纠正亚健康

(三)增强体魄

三、养心调摄强身健体阴阳和

(一)道法自然

(二)养心守真

(三)调摄有常

1.远欲自爱

2.心理调摄

3.生理调摄

4.行为调摄

5.兴趣调摄

6.饮食调摄

(四)养生有度

第五章 “和调”的医患关系

第一节 把握医患的相关情况

一、患者就诊时的基本情况状态

二、患者就诊时的特殊心理状态

(一)特殊的负性心理

(二)特殊的患病心态

1.担心

2.茫然、消极

3.焦虑

4.讳疾忌医

5.痛苦、恐惧甚至绝望

(三)强烈的心理期待

1.矛盾的心态盼重生

2.期待奇迹绝处逢生

3.急不可待充满希望

(四)家属及周边因素的影响

三、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程度

(一)对自身病情毫不知情

(二)对自身病情有所了解

(三)对自身病情理解掌握

(四)对自身病情恐惧担忧

四、患者病情病势缓急轻重顺逆

五、医者接诊条件能力的适应性

(一)医者接诊的环境条件

(二)医者的接诊与诊治能力

第二节 “和调”的医患关系的要求

一、医者接诊应有的素养

(一)精力充沛

(二)良好医德

(三)关爱仁心

(四)精湛仁术

(五)人文素养

(六)依法执业

(七)社会常识

(八)心理知识

(九)接诊技巧

(十)保护隐私

二、患者就诊应有的状态

三、医患应做有效的交流

第三节 医患互动和顺和谐

一、仁心仁术和谐医患

二、建立信任医患互动

(一)态度要诚恳,精力要集中

(二)方法要得当,沟通要及时

(三)交流要坦诚,商量要平等

三、心理疏导体恤病患

四、医患协同周全诊治

五、释疑宁心周详医嘱

第六章 常用和剂及药对举隅

第一节 常用和剂举隅

一、和调表里类

1.桂枝汤(《伤寒论》)

2.桂枝汤(《万病回春》)

3.桂枝汤(《圣济总录》)

4.桂枝汤(《活人方》)

5.桂枝汤(《幼科直言》)

6.小柴胡汤(《伤寒论》)

7.小柴胡汤(《女科切要》)

8.清脾饮(清脾汤)(《济生方》)

9.防风汤(《圣济总录》)

10.防风汤(《宣明论方》)

11.防风汤(《重订严氏济生方》)

12.小青龙汤(《伤寒论》)

13.大青龙汤(《伤寒论》)

14.大柴胡汤(《伤寒论》)

15.柴胡加芒硝汤(《伤寒论》)

16.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

17.香苏散(《世医得效方》)

18.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9.香葛汤(《世医得效方》)

20.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1.六和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2.冲和散(《百一选方》)

23.神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4.二香散(《世医得效方》)

25.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6.藿香正气汤(《疡医大全》)

27.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8.大正气散(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9.调胃白术散(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0.黄芩汤(《伤寒论》)

31.消风通窍汤(自拟)

二、和调脏腑类

32.四逆散(《伤寒论》)

33.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4.逍遥散(《内科摘要》)

35.逍遥散(《幼科直言》)

36.加减逍遥散(《疬科全书》)

37.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38.利胆和胃汤(自拟)

39.清心除烦汤(自拟)

40.清热和中汤(《医宗金鉴》)

41.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2.加味四君子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43.加减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4.六君子汤(《医学正传》)

45.加减六君子汤(《辨证录》)

46.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卷一引柯韵伯方)

47.和中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8.和中散(《普济方》)

49.理中丸(《伤寒论》)

50.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1.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2.调气平胃散(《证治准绳·类方》)

53.调胃白术散(白术散)(《幼幼新书》)

54.加味二陈汤(《医统》)

55.香砂和胃丸(佚名)

56.温胃汤(《会约医镜》)

57.白豆蔻散方(《奇效良方》)

58.桔梗圆方(桔梗散)(《太平圣惠方》)

59.和中丸(《脾胃论》卷下)

60.和中丸(《丹溪心法》)

61.藿香安胃散(《脾胃论》)

62.木香散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3.丁香散方(《太平圣惠方》)

64.人参散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5.芦根汤(《备急千金要方》)

66.芦根汤(《圣济总录》)

67.清养保肺汤(自拟)

68.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伤寒论》)

三、和调阴阳类

69.六味地黄丸(《中国药典》)

70.六味地黄丸(《证治准绳》)

71.知柏地黄丸(《中国药典》)

72.杞菊地黄丸(《中国药典》)

73.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74.左归饮(《景岳全书》)

75.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76.益胃汤(《温病条辨》)

77.桂附八味丸(《中国药典》)

78.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79.右归饮(《景岳全书》)

80.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

四、和调气血类

81.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

82.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83.归脾汤(《严氏济生方》)

84.人参圆方(《圣济总录》)

85.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6.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87.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88.益气活血汤(《名医治验良方》)

89.加减逍遥散(《古今医鉴》)

90.升阳除湿汤(调经升麻除湿汤)(《兰室秘藏》)

91.桂枝汤(《伤科补要》)

92.桑枝饮(自拟)

五、和调津液类

93.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4.二陈汤(《普济方》)

95.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96.桂枝汤(《保命集》)

97.加减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8.和胃二陈煎(《景岳全书》)

99.苓术二陈煎(《景岳全书》)

100.胃苓汤(《丹溪心法》)

101.廓清饮(《景岳全书》)

102.小分清饮(《景岳全书》)

103.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

104.苍术丸(《景岳全书》)

105.括痰丸(《景岳全书》)

106.二术二陈汤(《医统》)

107.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

108.升阳除湿汤(《兰室秘藏》)

109.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110.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

111.大半夏汤(《世医得效方》)

112.大半夏汤(《千金要方》)

113.大半夏汤(《外台秘要》)

114.秫米半夏汤(半夏秫米汤)(《黄帝内经》)

115.丁香散方(《医方类聚》)

116.清瘀化滞汤(自拟)

六、和调寒热类

117.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118.生姜泻心汤(《伤寒论》)

119.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120.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

121.附子泻心汤(《伤寒论》)

122.加味二陈汤(《济阳纲目》)

123.黄芩二陈汤(《景岳全书》)

124.调中丸(《御药院方》)

125.生姜和中汤(《脾胃论》)

126.清燥汤(《脾胃论》)

127.助阳和血补气汤(《脾胃论》)

128.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伤寒论》)

七、和调虚实类

129.强胃汤(《脾胃论》)

130.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131.调中丸(《幼幼新书》)

132.黑逍遥散(《医宗己任编》)

133.桔梗圆方(桔梗散)(《太平圣惠方》)

134.气阴平和汤(自拟)

八、和调气机类

135.疏肝散(汤)(《证治准绳》)

136.柴胡疏肝散(汤)(《张氏医道》)

137.桂枝汤(《千金方》)

138.逍遥散(《医学入门》)

139.泻心汤(《奇效良方》)

140.泻心汤(《金匮要略》)

141.大和中饮(《景岳全书》)

142.小和中饮(《景岳全书》)

143.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144.保和丸(《丹溪心法》)

145.解肝煎(《景岳全书》)

146.二术煎(《景岳全书》)

147.越鞠丸(《丹溪心法》)

148.木香顺气丸(《沈氏尊生书》)

149.十香丸(《景岳全书》)

150.大半夏汤(《金匮要略》)

151.升阳举陷汤(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152.升阳汤(《脾胃论》)

153.升阳汤(《仙拈集》)

154.和顺调气方(自拟)

155.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156.芍药枳术丸(《景岳全书》)

157.神香散(《景岳全书》)

158.大腹皮散方(《普济方》)

159.丁香散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60.温胃汤(《备急千金要方》)

161.半夏散(《太平圣惠方》)

162.宣肃止嗽汤(自拟)

163.宣通理肺汤(自拟)

164.祛风理肺汤(自拟)

165.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九、和调情志类

166.加味二陈汤(《玉案》)

167.人参散方(《太平圣惠方》)

168.半夏散(《伤寒论》)

169.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70.半夏散(《太平圣惠方》)

171.半夏散(《太平圣惠方》)

172.理气化瘀启窍汤(自拟)

第二节 常用药对举隅

1.防风与荆芥

2.防风与白芷

3.防风与藁本

4.防风与刺蒺藜

5.防风与薄荷

6.防风与桑叶

7.防风与羌活

8.防风与细辛

9.防风与白鲜皮

10.防风与苦参

11.防风与僵蚕

12.防风与蜈蚣

13.防风与全蝎

14.防风与五味子

15.藁本与白芷

16.藁本与苍耳子

17.苍耳子与辛夷花

18.羌活与独活

19.桂枝与防风

20.桂枝与白芍

21.桂枝与独活

22.桂枝与桑枝

23.桂枝与鸡血藤

24.干姜与附子

25.麻黄与细辛

26.麻黄与荆芥

27.麻黄与生石膏

28.麻黄与杏仁

29.桑白皮与葶苈子

30.桑白皮与葶苈子、杏仁

31.杏仁与前胡

32.苏子与白芥子、莱菔子

33.紫菀与款冬花

34.桑叶与菊花

35.桑叶与连翘

36.桑叶与白芍

37.桑叶与柴胡

38.柴胡与白芍

39.柴胡与黄芩

40.菊花与金银花

41.菊花与木贼

42.菊花与青葙子

43.菊花与密蒙花、谷精草

44.菊花与草决明

45.菊花与炒栀子

46.金银花与连翘

47.连翘与焦柏

48.连翘与莲子心

49.焦黄柏与炒知母

50.焦黄柏与黄连

51.黄芩与黄连

52.黄连与木香

53.黄连与制香附

54.干姜与黄连

55.厚朴与枳壳

56.枳实与木香

57.枳实与降香

58.降香与檀香

59.降香与木香

60.柿蒂与丁香

61.降香与竹茹

62.桔梗与炙升麻

63.薤白与甜瓜蒌

64.薤白与制远志

65.郁金与槟榔

66.郁金与延胡索

67.礞石与胆南星

68.礞石与浙贝母

69.礞石与黄连

70.胆南星与槟榔

71.槟榔与制香附

72.炒使君子与槟榔

73.制香附与合欢皮

74.合欢皮与佛手

75.炒酸枣仁与五味子

76.炒酸枣仁与忍冬藤

77.五味子与珍珠母

78.五味子与生牡蛎

79.五味子与石菖蒲

80.石菖蒲与龙胆草

81.生牡蛎与生龙骨

82.生牡蛎与石决明

83.天麻与石决明

84.天麻与石菖蒲

85.石决明与菊花

86.石决明与钩藤

87.钩藤与夏枯草

88.延胡索与台乌

89.延胡索与川楝子

90.延胡索与姜黄

91.延胡索与乳香、没药

92.黄连与浙贝母

93.黄连与法半夏

94.茵陈与金钱草

95.金钱草与海金沙

96.海金沙与琥珀

97.紫花地丁与金钱草

98.紫花地丁与桑螵蛸

99.败酱草与蒲公英

100.败酱草与土茯苓

101.白鲜皮与苦参

102.白鲜皮与马齿苋

103.白鲜皮与皂角刺

104.五倍子与炒地榆

105.紫花地丁与瞿麦

106.紫花地丁与萆薢

107.萆薢与泽泻

108.泽泻与五味子

109.怀山药与莲子

110.怀山药与白术

111.怀山药与炒神曲

112.怀山药与炒莱菔子

113.怀山药与焦山楂

114.怀山药与芡实

115.怀山药与法半夏

116.生地黄与炒知母

117.生地黄与杜仲

118.杜仲与女贞子

119.杜仲与菟丝子

120.女贞子与菟丝子

121.菟丝子与覆盆子、桑椹

122.续断与补骨脂

123.续断与金毛狗脊

124.炒知母与地骨皮、银柴胡

125.炒知母与秦艽

126.炒知母与浙贝母、乌贼骨

127.乌贼骨与瓦楞子

128.炒知母与桑枝

129.桑枝与枳实

130.丹参与牡丹皮

131.丹参与紫草

132.丹参与蒲黄

133.丹参与莪术

134.丹参与枸杞

135.枸杞与当归

136.枸杞与桂圆

137.枸杞与菊花

138.玄参与赤芍

139.茜草与小蓟

140.白及与藕节

141.阿胶珠与白及

142.生黄芪与败酱草

143.生黄芪与皂角刺、槐角

下 篇 “和调”思想诊治疑难病概览及举隅

第七章 中医“和调”思想诊治疑难病提要

第一节 疑难病诊治的难点

一、对疑难病的基本认识

二、多种因素导致人体“不和”“失和”

(一)主要成因

1.自然生态环境不良因素增多

2.社会环境变化及竞争加剧

3.生活方式的负性因素增多

4.惰性心理因素增多

5.疾病谱在不断变化

6.医源性疾患增多

7.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并交织

8.超前诊断发现的特殊病患越来越多

(二)疑难病证的关键病机

三、诊断不易

(一)临床表现非典型性突出

(二)多种疾患多个证候相兼并现

(三)发生率较低且病况罕见特殊

(四)缺乏传统理论依据或诊断标准

(五)微观检查异常但临床表现不明显

四、治疗较难

(一)不易明确治疗的切入点

(二)治疗需要兼顾解决的问题较多

(三)缺乏可资借鉴的治疗方案或经验

(四)缺乏疗效标准而把握预后较难

第二节 疑难病诊断的关键点

一、辨清人体的失调、失和、失畅

二、抓住疑难病总体性的病因病机

(一)病因多来源多属性

(二)病位多部位多脏腑受损

(三)病性多样复杂

(四)病势多危重急难

(五)病机错综复杂

(六)多个失和点构成复杂证候

三、病证结合辨明“不和”的病证

第三节 疑难病治疗的关键点

一、“和其不和”以求“阴阳和”

二、“和调”指导辨病与辨证论治结合

三、针对失和病机确立治则治法

四、遣方用药重在“和调”

五、据“和调”思想确定治疗护理方案

六、以“和调”的医嘱引导患者配合治疗

七、医药结合多方法多角度“和调”

(一)医药同源与医药结合的和调

(二)药食同源与药食互助的和调

(三)内外并治与多治相辅的和调

第八章 内外失和类病证的和调之治

第一节 难治性发热

一、概述

二、高热日久不退

(一)表邪入里化热

1.外寒里热证

2.表里俱热证

(二)湿热蕴结不化

(三)温病热入营血

(四)肺肾阴亏

(五)邪留发病

1.瘀血阻滞而热

2.痰热壅肺而热

3.食积虫积而热

(六)非和调而除之热(热毒实邪蕴结)

1.阳明经证(气分热盛)

2.阳明腑证(热结肠腑)

三、体虚而热

(一)体虚外感发热

1.气虚外感

2.阳虚外感

3.血虚外感

4.阴虚外感

(二)气虚发热

四、特殊热势及特定部位发热

(一)寒热往来

1.邪在少阳

2.邪在募原

3.疟疾

(二)骨蒸潮热

1.肾阴不足

2.肝肾阴亏

3.肺肾阴虚

4.气阴不足

(三)五心烦热

1.阴虚火旺

2.气滞郁热

3.心肝火旺

(四)心胸发热

1.心肝火旺

2.胃阴不足

五、情志郁热或气乱而热

(一)气滞郁热

(二)肝火上炎

(三)气火上逆

(四)心肝火旺气乱

第二节 顽固性疼痛

一、概述

二、躯干(四肢、腰脊、骨骼)疼痛

(一)四肢疼痛

1.寒湿凝滞

2.湿热阻络

3.血热窜络

4.瘀血阻络

(二)肩背疼痛

1.寒滞经脉

2.湿热蕴结

3.火热灼络

4.瘀血停滞而心脉痹阻(详见下段“心痹疼痛”)

(三)腰痛

1.寒湿凝滞

2.肾阳不足

3.肾虚不养

4.瘀血停滞

5.经穴闭阻而经脉痹阻、络气不通

(四)骨骼疼痛

1.骨中冷痛

2.骨中热痛

3.骨中空虚而痛

三、局部疼痛

(一)头痛

1.火热炽盛

2.肝火上炎

3.气火上逆

4.肝阳上亢

5.痰湿中阻(风痰上扰)

6.瘀血阻滞

7.气血不足

8.中气不足

9.髓海失养

(二)胁肋胸胁疼痛

1.饮停胸胁

2.瘀滞胸胁

(三)口舌疼痛之治

1.火热炽盛

2.热毒蕴结

3.湿热内蕴

4.阴虚火旺

(四)牙痛之治

1.胃火炽盛

2.热毒蕴结

3.阴虚火旺

(五)癥瘕积聚疼痛

1.痰湿内聚

2.瘀血停蓄

3.痰瘀互结

(六)食积、虫积疼痛之治

1.食积而痛

2.虫积而痛

四、特殊痛势

(一)牵拉性疼痛

1.风寒湿凝滞经脉

2.邪客体内

(二)走窜性疼痛

1.风寒湿邪侵袭

2.风热湿邪侵袭

3.气结气乱无定

(三)深部筋脉(神经)疼痛

1.坐骨神经痛

2.三叉神经痛

五、脏腑疼痛

(一)心与小肠疼痛

1.心脉痹阻(胸痹)疼痛

2.心火热移小肠而尿涩痛

(二)肝与胆疼痛

1.湿热蕴结肝胆

2.寒滞肝脉

(三)脾与胃疼痛

1.中气不足

2.脾胃虚寒

3.寒邪直中胃脘

4.胃阴不足

(四)肺与大肠疼痛

1.热邪壅肺

2.痰热壅肺

3.寒饮停肺

4.肺肾气虚

5.肠腑气结而痛

(五)肾与膀胱疼痛

1.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

2.肾虚并中气不足

3.肾虚(冲任不足)而胞宫虚弱

六、心身不适疼痛

(一)焦虑、抑郁而痰瘀阻窍疼痛

(二)肝气郁滞疼痛

(三)气火逆乱疼痛

第三节 过敏反应

一、概述

二、过敏性皮肤病

(一)辨病论治之要

1.辨病诊断

2.辨病治疗之要

(二)辨证论治要点

1.风寒外束

2.风热外袭

3.风湿郁表

4.热毒蕴结

5.脾虚生风

6.血虚生风

7.阴亏生风

三、过敏性鼻渊(鼻炎)

1.风寒阻窍

2.风热袭窍

3.热毒壅窍

4.脾虚窍阻

5.阴亏窍燥

四、过敏性眼结膜炎

(一)肝经郁热生风

(二)热毒蕴结生风

(三)阴血不足风起

五、过敏性咳喘

(一)风扰气道

(二)热毒蕴结

(三)痰瘀阻滞

六、过敏性肠炎

(一)脾虚不运

(二)肝脾不调

七、过敏性关节炎

(一)风寒湿邪困阻

(二)风湿热邪痹阻

八、过敏反应之危象

第九章 脏腑失和类病证的和调之治

第一节 运化失常

一、概述

二、水肿

(一)风袭水聚

(二)下焦湿热

(三)心肺虚损

(四)肾虚水泛

三、癃闭

(一)下焦湿热

(二)气虚不运

(三)肾虚水停

四、痛风

(一)脾虚湿盛

(二)肝胆不利

(三)湿热瘀阻

(四)痰瘀互结

五、消渴

(一)火热伤津

(二)脾虚湿盛

(三)痰瘀互结

(四)阴虚火旺

(五)阴阳两亏

第二节 感觉失和

一、概述

二、口中异味

(一)口苦

1.肝胆气郁

2.肝火上炎

3.肝胆湿热蕴结

4.寒湿困阻肝胆

5.肝胆气滞血瘀

(二)口甜

1.脾虚湿盛

2.湿阻中焦

(三)口淡

1.脾气虚弱

2.脾之气阴不足

(四)口咸

1.肾阴不足

2.肾虚水泛

3.下焦湿热毒瘀

(五)口辣

1.胃阴不足

2.寒热错杂

(六)口酸

1.脾虚湿盛

2.肝脾不调并肝胃不和

(七)口秽

1.湿热毒蕴

2.阳虚水泛

3.痰瘀毒聚

三、视物不清

(一)风热侵扰

(二)肝火上炎

(三)湿热毒蕴

(四)瘀血瘀滞

(五)气血亏虚

(六)肝血不足

(七)肝肾不足(阴虚火旺)

四、头胀

(一)肝气不舒

(二)肝火上炎

(三)气火上逆

(四)阴虚阳亢

五、眩晕

(一)气血不足

(二)肝肾不足

(三)肝阳上亢

(四)气火上逆

(五)痰湿阻窍

(六)瘀阻清窍

六、耳鸣(脑鸣)、耳障、耳聋

(一)热毒蕴结

(二)肝胆不利

(三)肾经火热上冲

(四)气血亏虚

(五)肝肾不足

七、嗅觉失常

(一)风邪侵扰

(二)肺经郁热并毒邪蕴积

(三)肺脾气虚

(四)气阴不足

(五)肺肾精亏

八、肢厥

(一)阳虚肢厥

(二)阳郁肢厥

(三)气血不和(经脉不畅)肢厥

九、身体发麻

(一)气血不足

(二)络气郁滞

(三)痰湿停滞

(四)瘀血阻滞

(五)风邪窜络

第三节 气息失和

一、概述

二、夜鼾气憋

(一)肺窍不通

(二)痰瘀互结

三、气短

(一)心肺气虚

(二)肺肾气虚

(三)瘀阻胸中

1.肺脏气道瘀阻

2.气溢胸中(自发性气胸)

3.痰瘀并水饮停蓄

四、咳嗽、哮鸣、喘促

(一)痰瘀阻肺

(二)心肺气虚

(三)肺肾气虚

(四)肺肾阴虚

五、喑哑失声

(一)外邪侵扰

(二)痰湿壅肺

(三)暴怒气结

(四)肺肾阴亏

(五)气阴耗损

六、呃逆、嗳气

(一)食积不化

(二)寒邪凝滞

(三)胃火热盛

(四)肝郁犯胃

(五)脾胃虚弱

第四节 动作失和

一、概述

二、震颤麻痹(帕金森病)

(一)血虚气弱

(二)阴虚阳亢

(三)痰瘀阻络

三、颤抖

(一)气机郁滞

(二)气火上逆

(三)气血不足

(四)肾精不足

(五)痰蒙清窍

四、痫病

(一)气虚痰蒙

(二)风痰闭窍

(三)痰火扰心

(四)瘀滞脑窍

(五)气血亏虚(心脾两虚)

(六)髓海不足(心肾精血不充)

五、足履不稳

(一)气火上逆

(二)阴虚阳亢

(三)小脑共济失调

1.气结络阻

2.肾精不足

六、肌肉动

(一)气血不足

(二)阴亏风动

(三)气郁络拘

七、疳积异动

(一)脾弱肝旺

(二)气血不足

(三)心窍郁闭

(四)心脾积热(郁热生风)

第十章 气机失畅及身心失和类病证的和调之治

第一节 气机失畅

一、概述

二、气肿

(一)气机郁滞

(二)中气不足

(三)肾气亏虚

三、身胀

(一)肝气结滞

(二)经脉气结

四、胸腹胀满

(一)肝气不疏

(二)中焦壅滞

(三)心胸气结

五、全身走窜不适

(一)肝气逆乱

(二)经络气结

六、肠腑气结(肠结)

七、里急后重

(一)肝脾不调(肠腑气滞)

(二)大肠热结(湿热蕴结)

第二节 身心失和

一、概述

二、不寐

(一)肝郁心乱

(二)气火上逆

(三)痰火扰心

(四)气阴不足

(五)气血亏虚(心脾两虚)

(六)心胆气虚

(七)心肾不交

三、心悸(惊悸)

(一)气滞血瘀

(二)心虚胆怯

(三)气血亏虚

(四)气虚血瘀

四、健忘

(一)气血不足

(二)痰浊阻窍

(三)肾精亏虚

(四)瘀阻清窍

五、抑郁

(一)肝气郁结

(二)痰浊中阻

(三)痰瘀阻窍

(四)肾精不足

六、心乱

(一)心虚胆怯

(二)心胆气结

七、神乱

(一)气火上越

(二)痰火扰心

(三)痰瘀阻窍

八、神蒙(呆傻、呆痴)

(一)痰蒙清窍

(二)气血不足

(三)肾精亏虚

(四)瘀阻清窍

第十一章 皮肤及形体失和类病证的和调之治

第一节 皮肤异常

一、概述

二、口糜

(一)心火亢盛

(二)胃热炽盛

(三)阴虚火旺

(四)湿热蕴结

(五)脾虚湿盛

三、唇烂

(一)风毒蕴结

(二)脾胃湿热

(三)阴虚火旺

四、白斑(含白癜风)

(一)白癜风

1.血虚生风

2.肝肾不足

(二)汗斑(散发白斑)

(三)外阴白斑

1.湿热蕴结下焦

2.肝肾不足

五、肤暗肤黄

(一)肝郁气滞

(二)气血不足

(三)气阴不足

(四)瘀血停滞

(五)肝胆不利

六、黑化症

(一)脾虚湿盛

(二)气阴两亏

七、瘢痕挛缩

(一)气血壅滞

(二)痰瘀互结

(三)络脉痹阻

八、银屑病

(一)风热湿邪郁表

(二)肝郁火热

(三)湿热蕴结

(四)热积毒瘀

(五)热郁阴亏

九、红斑狼疮

(一)湿热毒瘀

(二)热盛血瘀

(三)肝肾不足

十、狐惑病(白塞综合征)

(一)湿热毒蕴

(二)痰瘀互结

(三)肝肾不足

十一、鱼鳞病

(一)血瘀生风

(二)血虚生风

第二节 形体异常

一、概述

二、肥胖

(一)辨证用药

1.痰阻清窍

2.痰湿壅盛

3.脾肾阳虚

4.痰瘀互结

(二)综合调治

1.合理膳食

2.运动健身

3.科学起居

4.调摄情志

三、消瘦

(一)气血不足

(二)脾气虚弱

(三)肝肾不足

(四)肝郁血瘀

四、肌肉萎缩

(一)气血亏虚

(二)脾肾两亏

(三)血虚生风

五、皮痹肌痹(硬化症)

(一)风湿痹阻

1.风湿痹阻而偏寒者

2.风湿痹阻而偏热者

(二)脏腑虚弱

(三)痰瘀互结

六、指(趾)甲回缩

第十二章 其他失和类病证的和调之治

第一节 非典型性包块

一、概述

二、皮下多发性痰核

(一)气郁痰凝

(二)气虚痰凝

(三)痰瘀互结

三、气性包块

(一)肝气结滞

(二)肝气逆乱

四、痰瘀结滞包块

(一)痰凝成核

(二)瘀血停滞

(三)痰瘀互结

五、乳房包块

(一)肝郁气结

(二)气虚痰凝

(三)痰瘀互结

六、颈部包块

(一)肝郁痰凝

(二)阴虚火旺并痰火积滞

(三)热毒蕴结

七、少腹瘀肿包块

(一)胞宫瘀阻

(二)膀胱气结

(三)少腹热毒蕴结

(四)肠痈成包

第二节 女科及男科部分疑难失和病证

一、更年期综合征

(一)肝郁气滞

(二)气阴不足

(三)气血两亏

(四)肝肾不足

二、经行紊乱

(一)经行先期(崩漏)

1.气虚不摄

2.气虚血瘀

3.肝肾不足

4.血热妄行

(二)经行愆期

1.肝郁气结

2.气滞血瘀

3.气血不足

4.肝肾不足

5.寒凝胞宫

三、不孕不育

(一)女子不孕

1.肝郁气滞

2.气血亏虚

3.胞宫虚寒

4.肝肾不足

5.痰瘀结滞

(二)男子不育

1.肝郁气结

2.气火逆乱

3.肝肾不足

4.下焦湿热

四、男子阳挺

(一)心肝郁火

(二)阴虚火旺

(三)气机逆乱

第三节 儿科部分疑难失和病证

一、小儿疳积

(一)肝脾不调

(二)气血不足

(三)脾肾两虚

二、小儿自闭

(一)肝郁脾虚

(二)心窍闭阻

三、小儿湿疹

(一)婴儿湿疹(奶疹)

(二)疳积湿疹

1.肝脾不调

2.食积不化

第四节 部分杂病之失和病证

一、汗出异常

(一)阴虚自汗

(二)气虚盗汗

(三)局部汗出

(四)汗出失衡

(五)反季汗出

(六)汗液发黄

二、结石

(一)肝与胆结石

1.主要诊治

2.分证(随症)加减用药

(二)肾与膀胱结石

1.主要诊治

2.分证(随症)加减用药

索引

常用和剂名目

一、和调表里类

二、和调脏腑类

三、和调阴阳类

四、和调气血类

五、和调津液类

六、和调寒热类

七、和调虚实类

八、和调气机类

九、和调情志类

常用药对名目

主要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