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第二节 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第二章 指导方针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三节 战略导向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一节 2035 年远景目标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第二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第四章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第一节 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第二节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第三节 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第四节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第五章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第一节 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第二节 支持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
第三节 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第六章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第一节 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
第二节 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
第三节 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
第七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一节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
第三节 积极促进科技开放合作
第三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第八章 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第一节 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
第二节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第三节 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第四节 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
第九章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一节 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第二节 前瞻谋划未来产业
第十章 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第一节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
第二节 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
第三节 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
第十一章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第二节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第三节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第四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篇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十二章 畅通国内大循环
第一节 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
第二节 促进资源要素顺畅流动
第三节 强化流通体系支撑作用
第四节 完善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政策体系
第十三章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一节 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
第二节 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
第十四章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第一节 全面促进消费
第二节 拓展投资空间
第五篇 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第十五章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第一节 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第二节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
第三节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第十六章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第一节 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
第二节 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
第三节 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
第十七章 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第一节 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第二节 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
第三节 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
第十八章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第一节 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
第二节 营造规范有序的政策环境
第三节 加强网络安全保护
第四节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第六篇 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九章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一节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第二节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节 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第四节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第五节 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十章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第一节 全面完善产权制度
第二节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第三节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第四节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第二十一章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第一节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第二节 完善现代税收制度
第三节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二十二章 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第一节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
第二节 构建一流营商环境
第三节 推进监管能力现代化
第七篇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二十三章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一节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二节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第三节 丰富乡村经济业态
第二十四章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第一节 强化乡村建设的规划引领
第二节 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节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二十五章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第二节 加强农业农村发展要素保障
第二十六章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一节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第二节 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第八篇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第二十七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一节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第二节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第二十八章 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
第一节 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第二节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第三节 优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
第四节 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
第五节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第二十九章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第一节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第二节 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第三节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第四节 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第九篇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十章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第一节 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
第二节 开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第三节 提升重要功能性区域的保障能力
第三十一章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第一节 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二节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第三节 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第四节 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
第五节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第三十二章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一节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第二节 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第三节 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第四节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第五节 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第六节 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十三章 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第一节 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第二节 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
第三节 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第十篇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三十四章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一节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第二节 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第三节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四节 持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第三十五章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一节 加强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传播
第二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三节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第三十六章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一节 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第二节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第三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十一篇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十七章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第一节 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第二节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
第三节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第三十八章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第一节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
第二节 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
第三节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
第四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第五节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第三十九章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第一节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节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三节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第四节 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
第十二篇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第四十章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一节 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
第二节 提升对外开放平台功能
第三节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第四节 健全开放安全保障体系
第四十一章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
第二节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第三节 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
第四节 架设文明互学互鉴桥梁
第四十二章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第一节 维护和完善多边经济治理机制
第二节 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第三节 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第十三篇 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十三章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第一节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
第二节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第三节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四节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五节 深化教育改革
第四十四章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第一节 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第二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第三节 健全全民医保制度
第四节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第五节 建设体育强国
第六节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第四十五章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第一节 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第二节 健全婴幼儿发展政策
第三节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第十四篇 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第四十六章 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第一节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第二节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第三节 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保障体系
第四十七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一节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第二节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节 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第四十八章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第一节 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
第二节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三节 完善再分配机制
第四十九章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节 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第二节 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
第三节 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第五十章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
第一节 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
第二节 提升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水平
第三节 加强家庭建设
第四节 提升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能力
第五十一章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一节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第二节 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
第三节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第十五篇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 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第五十二章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第五十三章 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
第一节 实施粮食安全战略
第二节 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
第三节 实施金融安全战略
第五十四章 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第一节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二节 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第三节 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
第四节 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第五十五章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第一节 健全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
第二节 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
第十六篇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第五十六章 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
第五十七章 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第十七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
第五十八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五十九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六十章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第十八篇 坚持“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
第六十一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一节 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
第二节 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第六十二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第一节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第二节 加强两岸人文交流
第十九篇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第六十三章 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第六十四章 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第一节 强化国家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
第二节 加强规划衔接协调
第六十五章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第一节 落实规划实施责任
第二节 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
第三节 强化政策协同保障
第四节 加快发展规划立法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 委员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 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一、“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
二、《纲要草案》总体可行
三、做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一图读懂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发展环境
指导方针
战略导向
主要目标
第二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激发人才创新活动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三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四篇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
畅通国内大循环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第五篇 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第六篇 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第七篇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八篇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第九篇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第十篇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十一篇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第十二篇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第十三篇 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第十四篇 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
构建基本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十五篇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
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第十六篇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
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第十七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第十八篇 坚持“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第十九篇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总结评估报告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力度,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三)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四)网络经济蓬勃发展
二、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一)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二)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三)脱贫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三、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一)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胜利完成
(二)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
(三)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四、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一)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
(二)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构建
(三)新型城镇化战略纵深推进
(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五、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二)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
(三)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六、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二)民主法治改革迈出重大步伐
(三)党的建设制度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四)国防和军队改革开创新局面
七、全方位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升到新水平
(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立
(二)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附件1 “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二、全员劳动生产率
三、城镇化率
四、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五、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
六、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七、科技进步贡献率
八、互联网普及率
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十一、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十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十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十四、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
十五、人均预期寿命
十六、耕地保有量
十七、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十八、万元GDP 用水量下降
十九、单位GDP 能源消耗降低
二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二十一、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二十二、森林发展
二十三、空气质量
二十四、地表水质量
二十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附件2 “十三五”165 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
一、构建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实施推进机制
(一)建立清晰有力的实施机制
(二)健全点面结合的推进手段
(三)全面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力量
二、165 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一)一批世界级标志性重大工程建成投运
(二)一批前瞻引领性项目部署实施
(三)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扎实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标说明
一 主要指标设置原则
(一)沿用和改造使用15 项指标
(二)顺应形势需要新设置5 项指标
(三)将7 项指标作为章节指标
(四)不再保留部分指标
二 主要指标测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二)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四)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五)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八)城镇调查失业率
(九)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十)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十一)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十二)每千人口拥有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十三)人均预期寿命
(十四)单位GDP 能源消耗降低
(十五)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十六)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十七)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十八)森林覆盖率
(十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十)能源综合生产能力
三 章节指标设置
(一)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三)5G 网络用户普及率
(四)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
(五)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规模
(六)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七)自然岸线保有率
(八)湿地保护率
(九)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
(十)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下降
(十一)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下降
(十二)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
(十三)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
(十四)单位GDP 用水量下降
(十五)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十六)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十七)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十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十九)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
(二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名词解释
目次
1.新发展阶段
2.人类命运共同体
3.高质量发展
4.新发展理念
5.新发展格局
6.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完整内需体系
8.科技强国行动纲要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
10.国家实验室
11.量子信息
12.实验室体系
13.新型研发机构
14.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
15.深度学习
16.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17.透视地球
18.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
19.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20.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21.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2.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23.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24.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5.自然科技资源库
26.科学大数据中心
27.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
28.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29.鼓励国有企业研发的考核制度
30.研发准备金制度
31.产业共性基础技术
32.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33.技术经理人
34.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35.科技保险
36.硬科技
37.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38.科技伦理体系
39.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40.技术总师负责制
41.“揭榜挂帅”和“赛马”制度
42.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
43.科研机构现代院所制度
44.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45.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46.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
47.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
48.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工程
49.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
50.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
51.战略性新兴产业
52.北斗产业
53.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
54.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
55.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
56.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
57.E 级和10E 级超级计算中心
58.工业互联网
59.车联网
60.“八纵八横”高速铁路
61.快递“进村进厂出海”工程
62.全程“一单制”服务
63.非常规油气
64.智能微电网
65.蓄滞洪区
66.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
67.质量分级制度
68.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69.无接触交易服务
70.应急物流体系
71.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
72.竞争政策
73.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模式
74.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开放
75.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76.市内免税店
77.星际探测
78.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79.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80.通用处理器、云计算系统和软件核心技术一体化研发
81.神经芯片
82.DNA 存储
83.数字技术开源社区
84.第三方大数据服务
85.共享经济
86.平台经济
87.“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88.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89.个性定制
90.柔性制造
91.区块链
92.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93.互联网医院
94.新型智慧城市
95.数字孪生城市
96.数字乡村建设
97.国家公共数据资源体系
98.数据资源目录和责任清单制度
99.政府数据授权运营试点
100.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
101.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
102.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
103.数字货币
104.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体系
105.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106.公共信用信息目录
107.失信惩戒措施清单
108.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
109.直接税
110.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111.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112.政府权责清单制度
113.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114.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
115.耕地红线
116.粮食生产功能区
117.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118.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119.黑土地保护工程
120.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21.农药化肥减量行动
122.城乡融合发展
123.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124.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
125.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126. 土地征收公共利益认定机制
127.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128.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129.中央财政市民化奖励资金
130.“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131.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132.现代化都市圈
133.“断头路”和“瓶颈路”
134. 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135.科技创新券
136.县城补短板强弱项
137.特色小镇
138.城市更新行动
139.“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基层管理机制
140.新市民
141.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142.功能疏解政策体系
143.雄安新区
144.轨道上的京津冀
145.长江十年禁渔
146.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147.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148.中华水塔
149.小流域综合治理
150.淤地坝
151.二级悬河
152.新疆建设“三基地一通道”
153. 400 毫米降水线西侧区域
154.飞地经济
155.三大海洋经济圈
15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15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158.文明创建工程
159.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
160.沉浸式视频
161.云转播
162.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163.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164.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
165.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166.生态保护红线
167.永久基本农田
168.城镇开发边界
169.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170.林长制
171.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172.自然保护地体系
173.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174.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175.城市大气质量达标
176.清洁取暖
177.工业窑炉治理
178.超低排放改造
179.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
180.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
181.污水资源化利用
182.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183.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184.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85.生态系统碳汇
186.排污许可制
187.河长制和湖长制
188.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
189.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190.再制造
191.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192.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
193.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194.绿色金融
195.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196.能效“领跑者”制度
197.水效“领跑者”制度
198.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
199.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200.准入后国民待遇
201.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202.技术贸易促进体系
203.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204.货物贸易“零关税”
205.服务贸易“既准入又准营”
206.“极简审批”投资制度
207.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
208.产业损害预警体系
209.贸易调整援助
210.贸易救济
211.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
212.反垄断审查
213.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
214.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
215.全口径外债监管体系
216.“六廊六路多国多港”
217.“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
218.丝路电商
219.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220.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221.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222.普惠性学前教育
223.中国特色学徒制
224.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25.“双师型”教师
226.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227.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救治网络
228.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229.体育公园
230.病媒生物防制
231.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232.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233.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234.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
235.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36.新就业形态
237.中等收入群体
238.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239.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240.常住地救助申领
241.网络慈善平台
242.退役军人新型待遇保障体系
243.宫颈癌、乳腺癌综合防治体系
244.困境儿童
245.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246.新社会阶层
247.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
248.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249.“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250.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油气储备体系
251.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252.宏观杠杆率
253.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254.影子银行
255.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
256.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257.金融基础设施
258.食品安全放心工程
259.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260.药品电子追溯体系
261.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262.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目录
263.巨灾保险
264.新时代“枫桥经验”
265.军地人才联合培养
266.立改废释纂和决定并举
267.离岸人民币业务
268.统一规划体系
269.国家发展规划
270.国家级空间规划
271.国家级区域规划
272.中期财政规划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