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精)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52.30购买纸书

7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窦竹君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10-01

字       数:22.2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人类学/社会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的治理,主要依托基层社会组织行。本书对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路径、组织机制、运作机制和保障机制行研究,认为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推文化建设,构建民众心底里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由此奠定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文化基础;社会治理的基本路径是化礼成俗,以便生活化地实现治理;传统中国社会基层组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特质,这为治理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能够融治理于利益之中,化治理于普通生活中,规范与惩戒融为一体;官府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终保障,使之得以有效行。<br/>【作者】<br/>窦竹君,女,1966年10月生,1988年6月毕业于南大学法律系,现任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2项,在《光明日报》《学习时报》《河北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学术兼职有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专家顾问、河北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br/>
目录展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关于传统中国

二、关于基层社会

三、关于社会治理

四、关于社会治理机制

五、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第三节 研究回顾与研究框架

一、社会学领域的研究

二、历史学领域的研究

三、法学领域的研究

四、研究框架

第二章 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要素与基本思路

第一节 影响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要素

一、国家政治体制的影响

(一)传统中国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必然性

(二)中央集权体制的两大政治难题

二、社会条件的限制

三、“民本”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传统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

第一节 “罢黜百家”与社会治理文化基础的奠定

一、“罢黜百家”文化建设的历史价值

二、社会治理文化基础的初步确立

(一)国家层面的推动:以人才选拔为导向

(二)通过教育的推动:太学及乡学

(三)高层的示范与推动:学习儒学成为风气

第二节 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童蒙教育

二、家礼家训的涵育

(一)家礼

(二)家训

三、书院的研修

四、科举考试的影响

(一)科举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二)科举在促进社会治理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五、乡约的教化

六、民间讲会的浸润

七、乡野儒生塾师的实践

八、民间公共活动的推进

九、其他路径

第四章 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方法

第一节 化礼成俗

一、化礼成俗的基本含义

二、化礼成俗的特质:日用而不知

三、“化礼成俗”的基本哲理:基于现象学的分析

四、化礼成俗的内在要求:话语表达

第二节 以多层面的外在约束规范人的行为

一、国家层面的规范

(一)连坐

(二)准五服以制罪

(三)不孝、不睦、内乱

(四)亲邻先买权

(五)同居共财

二、社会层面的规范

(一)社会组织或社会群体的规范

(二)社会活动的规范

三、家庭层面的规范

四、外在规范的优势:系统性、成本低、针对性强

第五章 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机制

第一节 人的需求、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第二节 宗族组织及其权威性

一、何谓“宗族”

二、宗族的发展历史

三、“多元”“弹性”的宗族结构

四、宗族治理的价值

五、宗族组织的权威性

(一)“尊宗睦族”的文化信仰

(二)层级、职责分明的管理机构和公平正直、任事负责的管理人员

(三)通过宗族福利来保持宗族的凝聚力

(四)有一定的公共族产支持宗族福利

(五)以定期或不定期聚会联络感情

(六)制定管理宗族事务的家法族规

(七)宗族组织具有一定的惩戒权

(八)官府的支持

第三节 乡里组织及其权威性

一、乡里组织

二、乡里组织的权威性

(一)“和睦乡邻”的文化信仰

(二)公平任事的管理人员

(三)通过帮扶提供组织福利

(四)通过各种活动和交往联络感情

(五)制定乡规民约规范乡民行为

(六)乡里组织具有一定的惩戒权

(七)官府的强力支持

第四节 厢坊组织及其权威性

一、厢坊

二、厢坊组织的权威性

第五节 行会组织及其权威性

一、何谓“行会”

二、行会组织的权威性

(一)“联乡谊、敦乡情”的文化认同

(二)提升组织向心力的“善举”

(三)“公平”“公开”的组织管理

(四)制定行业行为规范——行规行约

(五)一定的惩戒措施

(六)官府的支持

第六节 基层社会组织的特质

一、组织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儒家思想

二、基层社会组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

(一)宗族组织

(二)乡里组织

(三)行会组织

三、非常重视社会组织管理人员的选任

第六章 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机制

第一节 推进道德教化

一、高层重视

二、名臣大儒的推进

(一)朱熹

(二)王阳明

(三)吕坤

三、民间回应

(一)宗族的道德教化

(二)乡里道德教化

第二节 规范生产生活秩序

一、宗族的规范

(一)祭祀管理

(二)分家析产

(三)收养立继

(四)规范田地房屋的买卖、出典、租佃等行为

(五)规范丧葬行为

(六)规范其他行为

二、乡里的规范

(一)盖房

(二)用水

(三)保护生态居住环境

(四)规范生产活动

三、行会的规范

(一)规范行业准入

(二)规范行业内具体经营行为

(三)作为行业代表维护行业共同利益

(四)管理会馆、公所的具体事务

四、手工业行会的规范

第三节 规范社会公共事务

一、规范乡村社会的公共事务

(一)税赋、里役、差役的承担

(二)修建、维护、管理水利工程

(三)修建桥梁道路

(四)渡口、渡船管理

(五)共同救火抓盗

(六)保护寨堡

二、规范城市社会的公共事务

(一)防治水火

(二)社会治安

(三)管理义仓

第四节 调解各类民间纠纷

一、民间纠纷调解的考量因素

二、民间调解的主要类型

(一)宗族调解

(二)乡邻调解

(三)行会调解

三、民间调解的特质

第五节 禁戒恶行以维护社会秩序

一、禁戒窃盗、恶丐

二、禁戒赌博

三、禁食鸦片及其他毒品

四、禁戒浇风恶俗

五、禁戒“为非”行为

(一)禁淫行

(二)禁入教、禁异端、禁邪巫

(三)禁浪荡溺乐

(四)禁凶横

(五)禁口舌之非

(六)禁戒侵犯公产

六、禁止占用公地

七、禁止从事有损他人利益的生产活动

八、其他禁戒行为

第六节 基层社会治理运作机制的特质

一、基层社会治理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二、基层社会治理是综合性治理

三、治理规则明确、具体,针对性强

四、治理方式融教养、救济、惩罚于一体

五、社会组织在治理中实现了分域

六、治理具有极强的人文关怀

七、社会精英的作用不可或缺

八、公共空间为社会整合、社会交往、秩序建构提供了物质平台

第七章 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保障机制

第一节 规则机制

一、国有条律,民有私约

二、规则的普遍性、综合性

(一)规则的普遍性

(二)规则的综合性

三、规则的特征

第二节 官府的保障作用

一、通过制定、批复、推行治理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二、保护公产

三、支持基层组织的惩戒活动

四、指导组建乡里组织

五、打击社会不良势力

六、官府保障机制的特征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资料

(一)文集

(二)史书

(三)其他

二、现代文献

(一)著作

(二)论文

三、资料汇编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