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医基础理论精要速读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3.40购买纸书

12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王卫,李岩琪,徐一兰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2-01

字       数:15.4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首先要掌握的一门课程,其中包括中医理论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要,阐述了中医学的实践性与科学性。本书在*梳理历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基础上,以带面,*总结归纳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知识,在突出重的同时又注重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便于读者理解与掌握。书中运用图示和表格等多种形式,逻辑性强,对重要内容行高度提炼和阐释,有利于理解性地掌握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本书适合各级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展开

书名页

《中医基础理论精要速读》编委会

内容提要

前 言

绪 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

2.宋金元时期

3.明清时期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内容

2.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基本概念

(三)精、气概念在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中的区别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1.精气构成宇宙源于道

2.精气与元气统一论

3.精气生万物的机制

4.精气的存在形式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的运动

2.气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

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二)内涵

1.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指无定处。

2.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才能用阴阳来说明。

(三)事物的阴阳属性

1.阴阳属性的依据

2.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四)阴阳与矛盾的区别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1.含义

2.生理意义

3.病理变化

(二)阴阳互根互用

1.含义

2.生理意义

3.病理变化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1.阴阳交感

2.阴阳互藏

3.交感与互藏的关系

(四)阴阳消长

1.含义

2.原因

3.形式

4.生理意义

5.病理变化

(五)阴阳转化

1.含义

2.内在根据与必要条件

3.形式

4.生理意义

5.病理变化

6.消长与转化的关系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1.阴阳自和

2.阴阳平衡

(七)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交感、互藏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人生有形,可分阴阳”

2.五脏分阴阳:脏为阴,阴中复有阴阳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解释疾病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指导诊法

2.指导辨证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2.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为总则

3.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和涵义

1.概念

2.涵义

(二)五行特性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1.取象比类法

2.推演络绎法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生克五行

1.五行相生

2.五行相克

3.五行制化

4.五行相乘

5.五行相侮

6.五行的母子相及

(二)中土五行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五行生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3.指导疾病的诊断

4.指导疾病的治疗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1.定义

2.分类

3.精与气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一)精的生成

(二)精的贮藏

1.先天之精

2.后天之精

3.五脏皆藏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成分比例不同

(三)精的施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精是生命的本原

(二)濡养——精能滋润濡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

(三)化血——精可转化为血,也可融合于血液中

(四)化气——精是气的化生本原,气可保卫机体、抵御外邪

(五)化神——精能化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总体表现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二)脏腑之精

1.肝精

2.心精

3.脾精

4.肺精

5.肾精

(三)生殖之精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1.气分阴阳

2.中医学的“气”概念与古代哲学的“气”概念的区别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二)主要相关的脏腑

(三)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

2.脾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3.气运动的意义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

2.气化的形式

(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身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

2.宗气

3.营气

4.卫气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1.脏腑之气

2.经络之气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一)化生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脾胃

2.心肺

3.肾

三、血的运行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二)相关脏腑功能

四、血的功能

(一)濡养

(二)化神

第四节 津 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

1.脾

2.肺

3.肾

4.肝

5.三焦

(三)津液的排泄

1.肾

2.肺

3.脾、胃、肠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二)充养血脉

1.化生血液

2.滑利血脉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三、神的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即气对于血的统率作用)

1.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

3.气能摄血

(二)血为气之母

1.血能养气

2.血能载气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

(二)气能行津

(三)气能摄津

(四)津能生气

(五)津能载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血同源

(二)津血同源

1.水谷化生津液

2.血行脉中,渗出脉外,化为津液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能生精摄精

1.气能生精

2.气能摄精

(二)精能化气

(三)精气化神

(四)神驭精气

第三章 藏 象

第一节 概 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与藏象系统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1.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等脏腑、形体、官窍联结成有机整体

2.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三、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一)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

(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第二节 五 脏

一、心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2.藏神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在窍为舌

3.在志为喜

4.在液为汗

5.与夏气相通应

附:心包络

二、肺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2.主行水

3.朝百脉,主治节

(二)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2.肺为娇脏

3.主宣发与肃降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2.在窍为鼻

3.在志为忧(悲)

4.在液为涕

5.与秋气相通应

三、脾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3.在志为思

4.在液为涎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四、肝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

2.主藏血

(二)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

2.肝主升发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2.在窍为目

3.在志为怒

4.在液为泪

5.与春气相通应

五、肾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2.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

3.主水

4.主纳气

(二)生理特性

1.君火

2.相火

3.君火与相火的关系

4.病理表现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2.在窍为耳及二阴

3.在志为恐

4.在液为唾

5.与冬气相通应

第三节 六 腑

一、胆

1.贮藏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

二、胃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水谷

2.主腐熟水谷

(二)生理特性

1.主通降

2.喜润恶燥

三、小肠

1.主受盛化物

2.主泌别清浊

3.小肠主液

四、大肠

1.主传化糟粕

2.大肠主津

五、膀胱

1.贮存尿液

2.排泄尿液

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1.运行津液

2.通行元气

(二)部位之三焦

1.上焦

2.中焦

3.下焦

(三)辨证之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

2.主精神意识

3.主感觉运动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二、女子胞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持月经

2.孕育胎儿

(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与脏腑及天癸的关系

2.与经脉的关系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的关系

(一)心

1.心与肺

2.心与脾

3.心与肝

4.心与肾

(二)肺

1.肺与脾

2.肺与肝

3.肺与肾

(三)肝

1.肝与脾

2.肝与肾

3.脾与肾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1.经脉络属

2.生理病理

(二)肺与大肠

1.经脉络属

2.生理病理

(三)脾与胃

1.经脉络属

2.生理病理

(四)肝与胆

1.经脉络属

2.生理病理

(五)肾与膀胱

1.经脉络属

2.生理病理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经 络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一)头面部的分布

(二)四肢部的分布

(三)躯干部的分布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一)手太阴肺经

1.手太阴经脉

2.体表循行线

3.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

(二)手阳明大肠经

1.手阳明经脉

2.体表循行线

3.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

(三)足阳明胃经

1.足阳明经脉

2.体表循行线

3.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

(四)足太阴脾经

1.足太阴经脉

2.体表循行线

3.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

(五)手少阴心经

1.手少阴经脉

2.体表循行线

3.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

(六)手太阳小肠经

1.手太阳经脉

2.体表循行线

3.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

(七)足太阳膀胱经

1.足太阳经脉

2.体表循行线

3.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

(八)足少阴肾经

1.足少阴经脉

2.体表循行线

3.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

(九)手厥阴心包经

1.手厥阴经脉

2.体表循行线

3.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

(十)手少阳三焦经

1.手少阳经脉

2.体表循行线

3.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

(十一)足少阳胆经

1.足少阳经脉

2.体表循行线

3.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

(十二)足厥阴肝经

1.足厥阴经脉

2.体表循行线

3.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二)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一)督脉循行与功能

1.循行

2.基本功能

(二)任脉循行与功能

1.循行

2.基本功能

(三)冲脉的循行与功能

1.循行

2.基本功能

(四)带脉的循行与功能

1.循行

2.基本功能

(五)阴跷脉的循行与功能

1.循行

2.基本功能

(六)阳跷脉的循行与功能

1.循行

2.基本功能

(七)阴维脉的循行与功能

1.循行

2.基本功能

(八)阳维脉的循行与功能

1.循行

2.基本功能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一)生理功能

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2.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3.加强了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

4.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5.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二)循行部位

二、别络

(一)生理功能

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2.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统一联系,统率其他络脉

3.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二)循行部位

三、经筋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四、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1.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2.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3.脏腑之间的联系

4.经脉之间的联系

(二)运行气血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功能平衡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机变化

1.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2.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3.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1.循经诊断

2.分经诊断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2.指导药物治疗

第五章 体 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二)体质的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2.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3.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三)体质的评价

1.体质的评价指标

2.理想健康体质的标志

(四)体质的特点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一)先天禀赋

(二)年龄因素

(三)性别差异

(四)饮食因素

(五)情志因素

(六)地理因素

(七)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阐释发病原理

三、解释病理变化质势

四、指导辨证

五、指导治疗

六、指导养生

第六章 病 因

第一节 六 淫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

(二)寒邪

(三)湿邪

(四)燥邪

(五)火(热)邪

(六)暑邪

第二节 疠 气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第四节 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一、过劳

二、过逸

第六节 病理产物

一、痰饮

(一)痰饮的形成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二、瘀血

(一)瘀血的形成

1.血出致瘀

2.气滞致瘀

3.因虚致瘀

4.血寒致瘀

5.血热致瘀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三)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三、结石

(一)结石的形成

1.饮食不当

2.情志内伤

3.服药不当

4.体质差异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第七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二、诸虫

三、药邪

(一)药邪的形成

(二)药邪的致病特点

四、医过

(一)医过的形成

(二)医过的致病特点

五、先天因素

第七章 发 病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正气的概念

2.正气的防御作用

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邪气的基本概念

2.邪气的侵害作用

3.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是否发病

1.决定发病与否

2.决定证候类型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环境与发病

1.气候因素

2.地域因素

3.生活工作环境

4.社会环境

(二)体质与发病

1.决定发病倾向

2.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

3.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1.精神状态能影响内环境的协调平衡,影响发病

2.情志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具体表现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一)合病

(二)并病

(三)两者区别

六、复发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

1.疾病少愈即复发

2.休止与复发交替

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交替

(三)复发的诱因

1.重感致复

2.食复

3.劳复

4.药复

5.情志致复

第八章 病 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2.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

2.邪去正虚

3.邪胜正衰

4.邪正相持

5.正虚邪恋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

1.阳偏胜

2.阴偏胜

(二)阴阳偏衰

1.阳偏衰

2.阴偏衰

(三)阴阳互损

1.阴损及阳

2.阳损及阴

(四)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2.阳盛格阴

(五)阴阳转化

1.由阴转阳

2.由阳转阴

(六)阴阳亡失

1.亡阳

2.亡阴

三、精气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

1.精虚

2.精瘀

(二)气的失常

1.气虚

2.气机失调

(三)血的失常

1.血虚

2.血运失常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

1.精与气血关系的失调

2.气与血关系的失调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1.湿浊困阻

2.痰饮凝聚

3.水液贮留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2.气随津脱

3.津枯血燥

4.津亏血瘀

5.血瘀水停

五、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

1.肝阳化风

2.热极生风

3.阴虚风动

4.血虚生风

(二)寒从内生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

1.阳气过盛化火

2.邪郁化火

3.五志过极化火

4.阴虚火旺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治未病

一、未病先防

(一)扶助机体正气

1.顺应自然

2.调畅情志

3.起居有常

4.锻炼身体

5.饮食有节

6.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二)防止病邪侵害

1.避其邪气

2.药物预防

二、既病防变

(一)早期诊治

(二)防止传变

1.阻截病传途径

2.先安未受邪之地

第二节 治 则

一、正治与反治

(一)正治

1.寒者热之

2.热者寒之

3.虚则补之

4.实则泻之

(二)反治

1.热因热用

2.寒因寒用

3.塞因塞用

4.通因通用

二、治标与治本

(一)缓则治本

(二)急则治标

(三)标本兼治

三、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1.单独运用

2.同时运用

3.先后运用

四、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

1.泻其阳盛

2.损其阴盛

(二)补其不足

1.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2.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

3.阴阳并补

4.回阳救阴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一)调精

1.补精

2.固精

3.疏精

(二)调气

1.补气

2.调理气机

(三)调血

1.补血

2.调理血运

(四)调津液

1.滋养津液

2.祛除水湿痰饮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1.调理气与血的关系

2.调理气与津液的关系

3.调理气与精的关系

4.调理精血津液的关系

六、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1.年龄

2.性别

3.体质

附录一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绪论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三章 藏象

第四章 经络

第五章 体质

第六章 病因

第七章 发病

第八章 病机

第九章 防治原则

附录二 《中医基础理论》名言集锦

绪论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三章 藏象

第四章 经络

第五章 体质

第六章 病因

第七章 发病

第八章 病机

第九章 防治原则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