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得浮生半日闲电子书
◆ 丰子恺后人深度参与,亲自审定,官方认证权威版本。
丰子恺外孙杨子耘先生精心精选丰子恺先生的散文64篇,包括shou次收录书内的《无锡重到》,15幅丰子恺先生经典画作,汇集成一本抚慰情绪的“床头书”。
◆ 收录丰子恺15幅富有生活意趣的画作,更直观呈现其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丰子恺融合中国式意境和西方技法,创作了自成一派的中国漫画。他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漫画纯真可爱,又富有生活意趣,看到就让人心情舒畅。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本书精选丰子恺先生的经典散文64篇,汇集成一本“床头书”,展现一代生活家丰子恺的生活志趣。丰先生的散文富有人间情味,他有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对文学艺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他将自己的美学思想融到散文创作当中,使得散文作品既有充实的理论依据又有深厚的社会内涵。丰先生在经验生活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之美、感悟人生之美,以广博的爱关注着人世间的真、善、美,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透过平凡琐屑的事情,写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海海,喧嚣世界,唯愿又得浮生半日闲,不宠无惊过一生。<br/>【推荐语】<br/>◆ 丰子恺后人深度参与,亲自审定,官方认证权威版本。 丰子恺外孙杨子耘先生精心精选丰子恺先生的散文64篇,包括shou次收录书内的《无锡重到》,15幅丰子恺先生经典画作,汇集成一本抚慰情绪的“床头书”。 ◆ 收录丰子恺15幅富有生活意趣的画作,更直观呈现其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丰子恺融合中国式意境和西方技法,创作了自成一派的中国漫画。他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漫画纯真可爱,又富有生活意趣,看到就让人心情舒畅。 ◆ 活在这珍贵的人世间,多读丰子恺,轻松又自在。 万物可爱,生活甘美,又得浮生半日闲,不宠无惊过一生。丰子恺怀赤子之心,以质朴之眼看待人生况味,传递着不骄不躁、自得其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呈现着“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纯真状态,非常动人。 ◆ 美好生活范本。 人有时候不幸福大概是因为执念太深、活得太用力,丰子恺在其中教授我们去过自在又自洽的生活:我对外间绝少往来,每日只是读书作画,饮酒闲谈而已。我的时间全部是我自己的。这是的性格的要求,这在我是认为幸福的。 ◆ 64篇散文,详尽展现一代生活家丰子恺的生活志趣。 他的字句中充斥着对生活本身的赤忱,写如何发现一朵花的美、如何欣赏一朵飘荡的云,在浮躁的世界里让心变得安静下来,帮你跳出“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的喧嚣世界,投身于真实的生活: 他书写“万物可爱”: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共感。所以这禽鸟比这房屋更是牵惹人情,更能使人留恋。 书写“生机”: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 书写“家和亲友”:这里是我的zui自由、zui永久的本宅,我的归宿之处,我的家。我从 寓中回到家中,觉得非常安心。 书写“日常状态”:朝阳已经照到芭蕉树上。时钟九下。正是我们始工作的时光了。宝官自去读书,我也带了这些感兴,走我的书室去。 ◆ 质感装帧,双封设计,雅致典藏。 朴拙设计风格,传神还原丰子恺作品质; 经典胶版纸印刷,手感轻盈柔软,令人手不释卷; 内文色泽微黄,保护眼睛,阅读体验佳。<br/>【作者】<br/>丰子恺(1898.11.9-1975.9.15) 中国现代画家、文学家、散文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曾任上海市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是现代中国美术事业的辟者和奠基人,被誉为“现代中国艺术的艺术家”“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 其在漫画、书法、翻译等各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先后出版的书法和画集、散文著作、美术理论和音乐理论著作等共达160部以上。他有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以广博的爱关注着人世间的真、善、美,散文中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br/>
目录展开
第一章 又得浮生半日闲
春
秋
初冬浴日漫感
云霓
生机
清晨
晨梦
梦耶真耶
物语
杨柳
闲居
陋巷
塘栖
吃酒
养鸭
沙坪小屋的鹅
白象
阿咪
蜜蜂
第二章 这些人,那些事
我的母亲
阿难
忆弟
乐生
五爹爹
邻人
四轩柱
三娘娘
阿庆
歪鲈婆阿三
癞六伯
白采
怀太虚法师
再访梅兰芳
我与弘一法师―厦门佛学会讲稿
悼夏丏尊先生
第三章 山水间的生活
山水间的生活
黄山松
黄山印象
庐山面目
不肯去观音院
杭州写生
西湖船
山中避雨
钱江看潮记
西湖春游
湖畔夜饮
无锡重到
扬州梦
第四章 不宠无惊过一生
渐
剪网
沙坪的酒
大帐簿
算命
实行的悲哀
家
纳凉闲话
旧地重游
新的欢喜
不惑之礼
随感十三则
清明
新年随笔
佛无灵
我的烧香癖
编者的话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