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南朝夜宴:金陵城市生活和江南文学电子书

★江南的根本优势在于,在古代就具备了发展都市文明的得天独厚的优良因子。小康消费(经济优势)、诗书氛围(文明气息)、自由理想审美(人文精神),正是都市文明的要素。这些要素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持续的富裕生活环境和温柔的地理。因此,江南诗性文明和繁荣的江南都市文化才会如此亲近,充满骄傲。 ★江南诗性审美的超脱气质,成就于富裕的都市生活环境。“如果说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已属不易,那么江南诗性文化的本质尤在于,即使在主体内部的精神生产中,它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实用型的伦理人文机能与非功利的审美人文机能的和谐。”这种实用和非功利成分的和谐,经过富贵故都的末世吟唱,让江南蜕变出崭新的优雅姿态。

售       价:¥

纸质售价:¥27.50购买纸书

3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4

作       者:马海英

出  版  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0-01

字       数:13.8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一部以南陈与南唐的金陵城市生活为背景,末世君臣的文学特质为核心的文化研究著作。 金陵数易其主,都是偏安政权,从它发源的江南城市文明和诗意审美,蓬勃不息。南陈与南唐的后期,经济繁荣,帝王君臣和士人才女,在奢靡、富贵、温柔、缠绵的环境里培育了审美的因子,影响着他们的人生状态和文学状态,形成了他们特殊的沉迷和超脱的阴柔艺术气质,使文艺成为上层社会的生活内容,使唯美伤感的风格成为其艺术特征。 作者截取了南陈和南唐两个历史片断,具体分析了南陈的陈后主、江总、徐陵,南唐的李璟、李煜、冯延巳、韩熙载、徐铉等人的生命特色和文学特质,试图找寻出金陵经济生活与江南文学相互渗透影响的痕迹。<br/>【推荐语】<br/>★江南的根本优势在于,在古代就具备了发展都市文明的得天独厚的优良因子。小康消费(经济优势)、诗书氛围(文明气息)、自由理想审美(人文精神),正是都市文明的要素。这些要素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持续的富裕生活环境和温柔的地理。因此,江南诗性文明和繁荣的江南都市文化才会如此亲近,充满骄傲。   ★江南诗性审美的超脱气质,成就于富裕的都市生活环境。“如果说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已属不易,那么江南诗性文化的本质尤在于,即使在主体内部的精神生产中,它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实用型的伦理人文机能与非功利的审美人文机能的和谐。”这种实用和非功利成分的和谐,经过富贵故都的末世吟唱,让江南蜕变出崭新的优雅姿态。   ★富贵末世的金陵经济和文艺,因其独特意义在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虽然末世君臣的奢靡颇可指责,但也必须承认当时金陵物质生活达到很高水准。这种社会的经济繁荣不仅在当时代表中国最先成分,也是后来中国先的江南都市文明发生发展的根本基础。所以这样的经济发达意义重大。具体来说,南唐的经济繁华以陈代的先为基础,而之后宋代临安的繁荣,以及明代金陵的发达,直至我们今天所喜爱的富饶的江南,甚至繁华的都市如上海、杭州、苏州、扬州,其物质文明的早期发源都应该追溯到五代南唐的金陵,甚至南朝的金陵或建康。<br/>【作者】<br/>马海英,女,徐州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代表作有《中华野史·唐五代卷·中华古今注》《陈代诗歌研究》《灭亡与诗:皇帝陈叔宝(553—604)》《富贵故都的末世吟唱》《江南园林的诗歌意境》《老子原本》等。<br/>
目录展开

文前

代序 金陵的夜宴

第一章 金陵的诗意气质

偏安的金陵

富贵故都的文艺

第二章 奢靡的生活与唯美的文学

南陈文学概览

南唐文艺概览

生活方式与文艺相呼应

狂欢的夜宴与唯美的文学

第三章 沉迷和超脱的末世君臣

陈叔宝

江总

徐陵

李璟

李后主

南方诸国主

冯延巳

韩熙载

徐铉

第四章 活在文学里的末世后妃

张贵妃

沈后

大小周后

李后主宫女

第五章 新鲜伤感的南陈诗歌

女性和春天的主题

流丽婉转的音律特色

伤感的特质

南陈诗体文体兴衰

第六章 高贵落寞的南唐诗文

有寄托的词

高贵落寞和唯美理想的境界

南唐后期的诗文

李后主和徐铉的书法

第七章 南陈君臣的宅园与书斋

陈后主的美好玄圃

江总的幽静宅园

徐陵的山斋和山池

第八章 南唐君臣的宫廷与园林

李璟的文雅宫廷

李后主的精致宫廷

冯延巳的飞花庭院

韩熙载的夜宴府第

徐铉的游赏空间

尾声

南陈与南唐的结束

余韵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