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电子书

《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为中国译学界擘画了一幅以中国实际为底色、以原创性和主体性为骨架的学术蓝图,意在巩固中国译学的学术地位,扩大其在全球知识体系中的影响力,是一部创造性地推动中国译学向前发展,塑造学术新话语的开创性之作。

售       价:¥

纸质售价:¥53.60购买纸书

3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6

作       者:方梦之

出  版  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3-28

字       数:16.9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语言文字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是一部深探讨近二十年来中国翻译学发展的学术著作。该书通过深度分析,揭示了尽管中国译学在理论体系建构上仍主要依赖西方理论,但随着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提升,学术界正努力造一个既具有原创性和主体性,又兼具学理性和可传播性的中国特色译学话语体系。作者指出,构建这一话语体系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中国丰富的翻译实践和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更深的学术研究,创新概念、范畴和术语。本书旨在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国译学话语,概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详细探讨其概念框架、范畴体系和术语发展,同时分析跨学科研究如何在构建当代译学话语中发挥作用,提出方法并评估其影响,以此作为构建中国特色译学话语体系的基石。<br/>【推荐语】<br/>《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为中国译学界擘画了一幅以中国实际为底色、以原创性和主体性为骨架的学术蓝图,意在巩固中国译学的学术地位,扩大其在全球知识体系中的影响力,是一部创造性地推动中国译学向前发展,塑造学术新话语的创性之作。<br/>【作者】<br/>方梦之,上海大学教授,《上海翻译》名誉主编。曾任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长、中国翻译协会第三至五届理事。早年从事科技情报的翻译、研究和编辑工作,1978年起调任教职。至今发文213篇,出版编、译、著、教材、辞典等46种,创办《上海翻译》。代表作品包括《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中国译学大辞典》(获第十二届上海图书奖(2009-2011)一等奖)、《中国翻译家研究》(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21)图书奖提名奖、第十六届上海图书奖(2017—2020)特等奖)等。2013年、2017年、2019年分获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上海市外文学会、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终身成就奖,2023年获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br/>
目录展开

总主编的话

前言

第一章 中国译学话语研究的时代背景

1.1 国际期刊论文的发表

1.1.1 统计和分析

1.1.2 数据库验证

1.2 翻译研究的主流国家

1.2.1 英国

1.2.2 西班牙

1.2.3 美国

1.2.4 加拿大

1.3 翻译研究的先进国家

1.3.1 比利时

1.3.2 奥地利

1.3.3 德国

1.3.4 以色列

1.3.5 芬兰

1.3.6 其他国家

1.4 中国翻译研究的崛起

1.4.1 走向国际

1.4.2 渐入主流

1.4.3 自主创新

1.4.4 存在的问题

1.5 小结

第二章 中国译学话语的研究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范畴

2.1.2 概念

2.1.3 术语

2.2 中国译学话语的历史分期

2.2.1 前学科阶段

2.2.2 准学科阶段

2.2.3 学科建构阶段

2.3 中国译学话语的发展路线

2.3.1 由中国传统文论生发

2.3.2 以中国问题为出发点

2.3.3 从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

2.3.4 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

2.4 中国译学话语的建设途径

2.4.1 挖掘传统术语

2.4.2 提炼现代概念

2.4.3 借鉴国外范畴

2.4.4 完善已有表述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译学话语的概念框架

3.1 译学的“一体三环”

3.1.1 何谓“一体三环”

3.1.2 以时间为经

3.1.3 以关联学科为纬

3.1.4 以“一分为三”为方法论

3.2 译学本体

3.2.1 本体的形成

3.2.2 本体的发展

3.3 内环:语言学

3.3.1 语言学的翻译研究

3.3.2 语言学对译学的意义

3.3.3 语言学术语融入译学本体

3.4 中环:关联学科

3.4.1 中环的形成

3.4.2 中环的作用

3.4.3 中环的意义

3.5 外环:文化与技术

3.5.1 文化学派

3.5.2 文化转向

3.5.3 翻译技术

3.6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译学话语的范畴体系

4.1 佛经翻译时期译学话语的基本范畴

4.1.1 翻、译/翻译

4.1.2 本/经

4.1.3 文/质

4.1.4 中和/和合

4.1.5 言/语

4.1.6 口授(译)/笔受

4.1.7 格义

4.2 近现代译学话语的基本范畴

4.2.1 信达雅

4.2.2 神似/化境

4.2.3 直译/意译

4.2.4 归化/西化(洋化、欧化)

4.2.5 翻译标准

4.2.6 翻译批评

4.2.7 翻译方法、翻译技巧

4.3 当代译学话语的基本范畴

4.3.1 翻译教学

4.3.2 变译

4.3.3 应用翻译

4.3.4 翻译策略

4.3.5 翻译规范

4.3.6 跨学科翻译研究

4.3.7 翻译技术

4.4 译学范畴的传承与嬗变

4.4.1 古代译学范畴的传承

4.4.2 传统译学范畴的嬗变

4.5 小结

第五章 中国译学术语的创新与发展

5.1 术语的特征

5.1.1 科学性

5.1.2 专业性

5.1.3 单义性

5.1.4 其他

5.2 不同时期的译学术语

5.2.1 译学术语的萌芽期

5.2.2 译学术语的发展期

5.2.3 译学术语体系的创建期

5.3 译学术语发展的途径

5.3.1 赓续传统

5.3.2 创新术语

5.3.3 借鉴外论

5.3.4 融合翻译技术术语

5.3.5 借用关联学科术语

5.4 外来术语

5.4.1 外来术语的翻译

5.4.2 外来术语的定名

5.4.3 外来术语的本土化

第六章 译学话语的跨学科研究:转向、途径与模式

6.1 概念

6.1.1 双学科研究

6.1.2 多学科研究

6.1.3 超学科研究

6.2 转向

6.2.1 多重转向1

6.2.2 语言学转向

6.2.3 文化转向

6.2.4 生态转向

6.2.5 社会学转向

6.2.6 技术转向

6.2.7 认知转向

6.3 途径

6.3.1 文艺学途径

6.3.2 文化途径

6.3.3 生态学途径

6.3.4 交际学途径

6.3.5 语言学途径

6.3.6 后语言学途径

6.3.7 社会符号学途径

6.4 跨学科研究的模式

6.4.1 找到汇合点

6.4.2 借用理论

6.4.3 借用方法

6.4.4 借用理论与方法

第七章 中国译学话语的跨学科研究:创新与问题

7.1 译学话语中的翻译学

7.1.1 73种翻译学鸟瞰

7.1.2 数据分析

7.1.3 理论源头

7.1.4 对“学”的认识

7.2 译学研究的类型

7.2.1 形而上的研究

7.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7.2.3 外围学科的横向研究

7.2.4 传统译论的系统研究

7.3 跨学科的广度和深度

7.3.1 跨学科的广度

7.3.2 跨学科的深度

7.4 创新之路

7.4.1 自创新论

7.4.2 传承与发扬

7.4.3 “引进+本土化”

7.5 存在的问题

7.5.1 翻译学的盲目细分

7.5.2 强征其他学科概念

7.5.3 传统译论的转换之难

第八章 关联学科对中国译学话语的贡献

8.1 跨学科的三个交叉中枢

8.1.1 语言转换与加工

8.1.2 哲学思维与伦理

8.1.3 社会文化与规范

8.2 语言学与翻译学的交叉

8.2.1 语际转换过程

8.2.2 转换过程中话语信息的传递

8.2.3 语言单位在话语转换中的对应关系

8.3 生态学与翻译学的交叉3

8.3.1 语境与译境

8.3.2 翻译生态

8.3.3 翻译环境

8.3.4 翻译生态环境

8.4 文体学与翻译学的交叉

8.4.1 翻译的得体

8.4.2 词句的得体

8.4.3 篇章的适切

8.4.4 文体的相应

8.5 社会学与翻译学的交叉

8.5.1 翻译的社会性

8.5.2 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理论

8.5.3 卡隆的行动者网络理论

8.5.4 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