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管理得越少,管理得越好电子书

领导者需要面向未来,而不是纠缠过去。

售       价:¥

纸质售价:¥21.60购买纸书

3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王晓岗

出  版  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01

字       数:15.0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管理 > 管理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指挥千军万马,不如善将才。 √ 明确决策流程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 敢于、善于选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 √ 善用略有瑕疵的优秀人才。 √ 不懂得授权就不是合格的管理者。 √ 在对下属的支持中把授权落在实处。 √ 管理没有天才,人人都可学会。 √ 受的工作越重要,员工越有干劲。 √ 不问得到什么,只问贡献什么。 √ 搭“顺风车”是成功的捷径。<br/>【推荐语】<br/>领导者需要面向未来,而不是纠缠过去。<br/>【作者】<br/>王晓岗,企业管理培训师,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讲师,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师,多家企业特聘咨询顾问。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培训行业八年,担任多家高校创业培训指导顾问,签约北京、上海、深圳、厦门、成都、西安等地数十家咨询机构特聘讲师,服务企业近千家。主要课程有:《MTP中层管理干部技能提升》《卓越领导力培训》《班组长综合管理能力提升》《高效能团队造》《高绩效沟通执行》《问题分析与解决》《新员工职业素养》《优质服务能力提升》《TTT企业内部讲师培训》等。<br/>
目录展开

前言

第01章 高效管理的本质是“简单”

管理得越少越好

只走一条路——正直

不该管的事让别人管去

企业管理必须简单

指挥千军万马,不如善点将才

事无巨细的管理会事倍功半

不要侵入他人“领地”

不要介入派别之争

只需管头管脚

管理没有天才,人人都可学会

如何简单增强你的说服力

第02章 抓决策才是管理者的第一要务

明确决策流程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充分获取有效信息

制定远大的发展目标

管理者不作太多决策,只作重大决策

熟练运用决策分析

把握决策的时机

学会放弃旧有的包袱

第03章 团队高效运作重在“知人善用”

扬长避短识人才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走出“人才”误区

盲目裁员不可取

用人要遵循的简单原则

敢于、善于选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

不拘一格,大胆起用年轻人

成功有效地用人

得强者方能得天下

知人善用,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举贤不避亲

善用略有瑕疵的优秀人才

把每个人都当作“天才”来用

多样化的人才与后备人才的储备

第04章 不懂得授权就无法走上管理的快车道

放手让下属自己去干

不懂得授权就不是合格的管理者

谁的“猴子”谁来背

检查员工工作的技巧

给下属授权要讲究策略和技巧

在对下属的支持中把授权落在实处

管理者在跟进中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控

让员工集责权于一身,独立处理问题

让副职成为“权力大使”

第05章 把控权力:该放就放,该收就收

管理者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

揽大权,散小权

大度升职,让员工都能分享权力

不可做“甩手掌柜”

不要滥用权力

谨防下属拥“兵”自重

摒弃合理授权的各种障碍

把握必要权力,防止授权失控

不要省掉“检查工作”这一环节

谨防“反授权”

第06章 放开员工的手脚,束缚自己的权力欲

通过授权提升领导力

接受的工作越重要,员工越有干劲

集权不如放权更有效

领导的任务不是替下属做事

放权方可释放权力的效力

有效授权必须经过充分准备

信任是授权的精髓和支柱

授权需把握时机,注意细节

选好对象是成功授权的关键

“地位”可有效调动员工热情

合理监控与大胆授权同等重要

权力与责任必须平衡对等

第07章 好的愿景让管理事半功倍

树立共同愿景

用共同愿景来刺激员工

不问得到什么,只问贡献什么

管理需要建立预期

员工的热情源自对企业未来的信心

树立危机意识

铸造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理念

第08章 成功的管理就是简单又轻松

耐克的成功法宝:虚拟经营

成功从借鸡生蛋开始

合作的目的是实现双赢

别人走过的路,不屑去走

别把经验看得那么重

重新定位,从根本上扭转局面

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奔驰

“可口可乐”的诞生

有创新才有成功

AOL的成功之道:贴近消费者

搭“顺风车”是成功的捷径

最重要是要有远见

巴菲特的管理理论

管理得越简单越好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