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南海文明图谱:复原南海的历史基因电子书

    我们试图复原的是一个文明的历史基因图谱——这个文明是内生的,有自身化的能量动力和逻辑;这个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它与东北亚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的碰撞和交融让世界文明更瑰丽多彩。                       ——严文斌  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主任、高级编辑

售       价:¥

纸质售价:¥45.30购买纸书

7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新华社国际部

出  版  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01

字       数:10.9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军事 > 政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回顾了历史上中国在南海区域的活动,勾勒出南海文明的基因图谱,还原出南海周边国家古代交往时凝练出的品质和特征;钩沉了南海文明中东南亚区域早期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包括暹罗湾、扶南、骠国、蒲甘、渤泥、交趾、占城、爪哇、马六甲、吕宋、苏禄等古国或地区与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互动;论述了南海文明与历史上琉球、日本、印度以及中东和欧洲等国家和区域的文明互动。本书以小故事讲大道理,用交流互鉴把个体文明集合一种区域文明。     本书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资料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作品,资料翔实、清新可读,适合广大关心历史和时事的读者阅读。<br/>【推荐语】<br/>    我们试图复原的是一个文明的历史基因图谱——这个文明是内生的,有自身化的能量动力和逻辑;这个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它与东北亚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的碰撞和交融让世界文明更瑰丽多彩。                       ——严文斌  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主任、高级编辑       《南海文明图谱》的作者们吹历史的尘埃,揭示出南海文明的瑰丽轮廓,实在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这从一个侧面再次告诉我们,中国和南海周边各国之间不仅有着谋和平、求发展的现实利益交融和对更加美好未来的共同憧憬,而且有着共同创造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作为坚实支撑,今天南海存在的一些权益之争与此相比实在是小事一桩,完全可以在携手并中逐步解决。                       ——张九桓  外交部亚洲司前司长,前驻尼泊尔、新加坡、泰国大使       本书是一部集体研究工程,作者们秉承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从国际传播学的宏观视角,对南海区域文明内涵、特质与贡献,作了颇为全面系统的阐述,这是很有益的学术型的传播学研究。                       ——梁志明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可以让国内广大读者以较快的速度,了解南海历史文化演变的历程。同时,也有利于国外读者看到有别于西方不同的论述和观,这无疑将有利于相互之间的一步交流与沟通。                       ——刘志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教授<br/>【作者】<br/>    ◎主编     严文斌,高级编辑,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主任,著名国际传播问题专家。曾任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上海分社党组成员、副社长、总编辑,上海证券报社社长、党组书记。     ◎ 执行主编     凌朔,新华社高级编辑,东南亚问题、南海问题专家。<br/>
目录展开

序一

序二 一部颇有创意的新作

前言

第一部分 南海文明基因图谱

引子

01 南海文明的早期基因

02 南海文明的“两弧”序列

03南海文明的遗传特质

04 南海文明的复制演进

05 南海文明的干预突变

06 南海文明的基质再生

第二部分 南海文明的内生文明

引子

01 暹罗湾,不止是南海文明一隅

02 扶南,南海文明早期大通道

03 骠国和蒲甘,南海边的陆海通衢

04 渤泥,南海南缘的南大门

05 交趾与占城,南海上的丝路驿站

06 爪哇,南海桃花源

07 马六甲,南海的宝瓶口

08 吕宋与苏禄,南海贸易盛衰的亲历者

第三部分 南海文明与世界文明

引子

01 南海上的《一千零一夜》

02 南海上的印度梵音

03 南海上的东瀛浪人

04 南海造就的万国津梁

05 南海上的文明碰撞

尾声

跋:《南海文明图谱》读后絮语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