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5G移动通信系统 从演进到革命(5G丛书)电子书

1. 5G属前沿技术,本书内容领先业界。  2. 本书集合业界领先通信企业在5G方面的全新研究成果,涵盖内容丰富、全面。  3.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移动通信研究,此前出版过2本4G相关图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3.10购买纸书

259人正在读 | 3人评论 6.2

作       者:刘光毅 黄宇红 向际鹰 关浩 李云岗 雷鸣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01

字       数:17.6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工业技术 > 航空/电子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3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3条)
本书集合业界领先通信企业在5G方面的全新研究成果,分别从5G需求与愿景、5G相关关键技术、系统设计与样机验证等方面,行深刻、详细的分析、介绍,提炼出其中的关键技术行详细阐述,力求向读者展现一个完整的5G研究现状。<br/>【推荐语】<br/>1. 5G属前沿技术,本书内容领先业界。  2. 本书集合业界领先通信企业在5G方面的全新研究成果,涵盖内容丰富、全面。    3.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移动通信研究,此前出版过2本4G相关图书。<br/>【作者】<br/>刘光毅,主要研究方向为LTE、LTE-Advanced、5G等的关键技术研究、标准化与产业推。2006年至今,就职于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任无线所总工,负责无线领域的技术工作,曾任工信部IMT-Advanced推组技术子组副组长,现任CCSA TC5 WG6副组长与GTI频谱工作组主席<br/>
目录展开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5G需求与愿景

1.15G总体愿景

1.2 驱动力和市场趋势

1.3 典型业务、场景与性能挑战

1.4 可持续发展与效率需求

1.55G关键能力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候选频率与传播特征

2.1 候选频谱

2.1.1 需求

2.1.2 候选频谱

2.2 传播特性

2.2.1 对系统设计的影响

2.2.2 传播特性分类

2.2.35G信道传播特性研究思路

2.2.4 测量与建模结果

2.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标准化展望

3.15G标准化组织概述

3.1.1 ITU

3.1.2 3GPP

3.1.3 NGMN

3.1.4 IMT-2020推进组

3.25G的标准化进展

3.2.1 ITU的5G标准化进展

3.2.2 NGMN的5G进展

3.2.3 中国IMT-2020推进组的5G进展

3.2.4 3GPP的5G进展

3.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多天线技术的演进:3D-MIMO

4.1 技术原理

4.2 典型应用场景

4.3 3D-MIMO中波束成形传输方案

4.3.1 单用户波束成形传输方案

4.3.2 多用户波束成形和联合调度

4.4 3D-MIMO中的信道反馈方案

4.5 3D-MIMO性能评估

4.5.1 仿真假设

4.5.2 3D-MIMO与2D-MIMO的系统性能对比

4.5.3 不同配对用户数对3D-MIMO的影响

4.5.4 不同天线形态的3D-MIMO性能对比

4.5.5 SRS误差对3D-MIMO性能的影响

4.6 3D-MIMO样机测试验证

4.6.1 3D-MIMO硬件架构

4.6.2 3D-MIMO天线暗室测试

4.6.3 城区宏覆盖场景下的外场测试

4.6.4 高覆盖场景下的外场测试

参考文献

第5章 非正交与多址

5.15G新型多址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设计框架

5.25G与非正交多址

5.2.1 正交多址与非正交多址

5.2.25G与非正交多址

5.3 非正交容量界分析

5.3.1 下行正交/非正交容量界分析

5.3.2 上行非正交容量界分析

5.3.3 非正交容量界给5G多址方案的启示

5.4 MUSA

5.4.1 MUSA下行设计及和其他方案比较

5.4.2 MUSA上行设计及和其他方案比较

5.4.3 MUSA应用场景与性能优势

5.5 SCMA

5.5.1 SCMA基本概念

5.5.2 SCMA码本设计

5.5.3 SCMA低复杂度接收机设计

5.5.4 SCMA应用场景与性能优势

5.5.5 SCMA未来研究方向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全双工

6.1 无线全双工简介

6.2 全双工自干扰抑制

6.2.1 全双工自干扰抑制原理

6.2.2 基于数字参考重建的自干扰抵消

6.2.3 基于模拟参考重建的自干扰抵消

6.2.4 天线域自干扰抑制

6.2.5 全双工自干扰抵消的实测性能

6.3 全双工在蜂窝系统中面临的挑战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编码与链路自适应

7.15G链路自适应的新需求和新趋势

7.2 小数据分组编码

7.2.1 低码率的TBCC

7.2.2 结合码空间检测的差错校验方法

7.3 分组编码技术

7.3.1 技术方案

7.3.2 复杂度分析

7.3.3 仿真分析

7.4 软HARQ技术

7.4.1 软HARQ方案

7.4.2 基于分组编码的软HARQ方案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网络架构

8.15G网络架构需求

8.2 现有网络存在的问题

8.2.1 网络架构发展历程与内在逻辑

8.2.2 现网架构导致的现实挑战

8.35G网络架构特征

8.3.15G网络架构设计原则

8.3.25G网络架构设计目标

8.3.35G网络架构设计

8.4 NFV与SDN

8.4.1 NFV技术介绍

8.4.2 SDN技术介绍

8.4.3 SDN在5G移动网络中的作用

8.4.4 NFV和SDN的关系

8.4.5 基于NFV和SDN的5G网络架构展望

8.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用户无感知的移动性管理

9.15G移动性的特点和需求

9.25G网络中移动性的场景分析

9.3 移动性解决方案

9.3.1 备选的移动性方案

9.3.2 移动性的关键指标

9.3.3 影响移动性的关键技术

9.3.4 观察和分析

9.4 小结

第10章 用户为中心的自治网络

10.1 用户为中心的自治网络需求

10.2 潜在技术方向

10.2.1 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行为感知与优化

10.2.2 多维度QCI设计

10.2.3 用户和业务的智能感知与优化

10.2.4 特殊场景的性能保障与提升

10.3 小结

第11章 毫米波系统的设计与验证

11.1 毫米波信道传播特性:理论和实际测量结果

11.2 波束成形算法

11.3 毫米波波束成形原型系统

11.4 原型系统的试验结果

11.4.1 室外试验

11.4.2 室外对室内的穿透

11.4.3 室外移动

11.4.4 室内多用户

1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 超密集网络及小区虚拟化

12.1 超密集网络概述

12.2 LTE系统的小区结构及分析

12.3 UDN虚拟化技术

12.3.1 虚拟化整体架构

12.3.2 小区虚拟化

12.3.3 终端虚拟化

12.45G小区虚拟化的关键支撑技术

12.4.1 数据同步

12.4.2 无线自回程

1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海量机器类通信

13.1 机器类通信市场前景和现有技术

13.1.1 机器间通信产业与市场

13.1.2 现有M2M技术

13.2 海量机器类通信技术需求

13.2.1 机器类通信多元化应用

13.2.2 机器类通信终端数量

13.2.3 机器类通信终端成本

13.2.4 电池寿命

13.2.5 覆盖范围

13.3 海量机器类通信的网络功能

13.3.1 终端的拥塞控制和过载控制

13.3.2 MTC终端触发

13.3.3 MTC终端分组

13.3.4 MTC终端监控

13.3.5 其他方面的要求

13.4 海量机器类通信的无线技术

13.4.15G机器类通信的无线连接方式

13.4.2 MTC终端的接入和传输

13.4.3 MTC终端的成本优化

13.4.4 覆盖增强

13.4.5 降低功耗

13.5 面向海量机器类通信的网络架构演进

13.5.15G网络架构挑战

13.5.2 面向5G的MTC网络架构

13.5.3 M2M网络技术

13.5.4 M2M网络关注的领域

13.6 小结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3条) 3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