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电子书

本书所作的,首先是一种历史的诠释。当然,诠释不同于历史的简单再现,它总是以诠释者的理论视域为背景,并同时展为一个逻辑重建的过程。事实上,历史的诠释与逻辑的重建往往很难分离,二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也正是以此为基本原则,本书对儒家价值体系的考察,并不仅仅限于文化史现象的描述,而是更多地侧重于其历史内涵与逻辑意蕴的双重展示,后者同时又旨在为文化哲学的当代建构提供某种历史的前提。

售       价:¥

纸质售价:¥59.00购买纸书

2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9.8

作       者:杨国荣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01

字       数:38.0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善的历程》是一本哲学史著作。该书按照时间顺序共分为十章。章写的是孔子对于儒家价值体系的奠基,第二章第三章分别讨论的是孟子和荀子,第四章讨论的是《中庸》和《易传》两个文本,第四章探讨的是董仲舒的思想,第六章第七章分别处理的是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书中称为“宋明新儒学”),第八章讨论的是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转变,第九章研究儒家价值体系在近代的历史命运,后一章则为儒家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的重建提供若干思路。<br/>【推荐语】<br/>本书所作的,首先是一种历史的诠释。当然,诠释不同于历史的简单再现,它总是以诠释者的理论视域为背景,并同时展为一个逻辑重建的过程。事实上,历史的诠释与逻辑的重建往往很难分离,二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也正是以此为基本原则,本书对儒家价值体系的考察,并不仅仅限于文化史现象的描述,而是更多地侧重于其历史内涵与逻辑意蕴的双重展示,后者同时又旨在为文化哲学的当代建构提供某种历史的前提。<br/>【作者】<br/>杨国荣,1957年10月生,浙江诸暨人。*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形而上学学会主席、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理事、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编委等。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多种论著被译为英、韩、德等文在国外出版和发表。<br/>
目录展开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儒家价值体系的奠基

一 天人之辩与仁道原则

二 为仁由己和天命的预设

三 修己以安人:自我实现及其逻辑归宿

四 义以为上与孔颜之乐

五 “大德不逾闲”的历史含义

六 作为价值目标的理想人格

(一)仁道涵盖下的人格境界

(二)人性的设定与成人之道

七 超越有限:存在的意义及其他

第二章 从孔子到孟子

一 仁道原则的展开

二 力与命的内在紧张

三 独善其身和兼善天下

四 恒心的根据与惟义所在

五 从执中而权到君子反经

六 内圣的走向

(一)人格内涵及其价值意蕴

(二)性善的预设:返归内在潜能

第三章 演进中的折变

一 天人之际:从相分到互动

二 制天命而用之:自由理想的扩展

三 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

四 义的外部确证及其工具化

五 从以权应变到以道壹人

六 全而粹与化性起伪

(一)人格的外王规定

(二)性恶的预设与外在的社会制约

第四章 价值本体的建构及其内化

一 《易传》:价值本体的建构

二 价值本体的双重内化

三 止于至善与修身为本

第五章 正统的形成

一 形上之天与人文取向

二 德威交融:仁道原则的转换

三 天下无二道

四 古今之辩

五 义与我的合一:个体的普遍化

六 道义与功利的二难

七 从仁且智到性三品:人格理想的展开

第六章 援道入儒的价值观意蕴

一 名教与自然:天人之辩的历史延续

(一)化当然为自然

(二)超越自然:正统儒学的逸出

(三)当然与自然的合一与自然的变形

二 自性的确认与玄同彼我

(一)从达自然之性到一以统众

(二)“我”的自觉

(三)玄同彼我

三 逍遥的理想与天命的抑制

(一)以道御变:自由的限度

(二)以志抗命:力命之辩上的异端

(三)所遇即命:从逍遥走向顺命

第七章 衍化与整合

一 仁道原则的重建

二 天理主宰下的自我权能

(一)天命的强化

(二)自作主宰与自愿原则

三 群己之辩的二重变奏

(一)有我与无我:人心消融于道心

(二)“我”的确认与无人己

四 从义利之辩到理欲之辩

五 天理的权威化与良知准则论

(一)天理的权威化

(二)良知准则论:权威原则的内化及其限制

六 醇儒境界

(一)明诚统一与德性之知的强化

(二)从变化气质到复性

第八章 明清之际:历史的反省与自我转换

一 经纬天地:逸出内圣之境

二 经学的实证化与理性的工具意义

三 化“天之天”为“人之天”

四 造命与循理

五 理欲统一及其内在意蕴

六 我的自立与群体认同

第九章 儒家价值体系在近代的历史命运

一 权威的失落:传统与近代化的紧张

二 返本开新:新儒家的选择及其双重意向

第十章 走向现代

一 现代化的历史需要与儒家价值观

二 儒家价值体系与合理性的重建

附录一 何为儒学?

附录二 儒学的本然形态、历史分化与未来走向

后记

新版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