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中文平装版)电子书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心理学门经典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扛鼎之作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19位教授联袂翻译 《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上市以来累计重印70余次,持续热销70万册 历经十年的修订与磨,《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中文平装版全新登场 单栏留白,图文并茂,带给你更完美的阅读体验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 方方教授

售       价:¥

纸质售价:¥94.80购买纸书

679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7.7

作       者:【美】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著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6-01-01

字       数:103.0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心理学理论与研究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2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21条)
《心理学与生活》是一部心理学经典教科书,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的典范之作,在美国及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美国ETS 将《心理学与生活》推荐为GRE 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书。创这本书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曾因其卓越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而闻名世界,更因撰写《心理学与生活》和主持电视系列片《探索心理学》而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 我国心理学界有不少教师多年来一直在用本书英文版作为教学用书。怀着对我国心理学基础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精心翻译。正如王垒教授所言:“这部教材的翻译是北大心理学系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中译本在国内出版的十年来,累计发行150余万册,赢得了广大心理学师生及普通读者的喜爱和认可。她不仅伴随着很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走上了心理学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之路,而且也帮助众多普通读者获得了宝贵的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与生活》首版于20 世纪3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断与时俱,迄今已修订19 次。每次修订既力图反映心理学新近的研究展,也保持其一贯的宗旨,即“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关注这门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可谓历久弥坚,历久弥新。本书译自英文原版《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较第16 版已经有了大幅的修订,全书精简为16 章,更新了数十万字和1 000 多篇参考文献,新增了“生活中的心理学”与“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两个专栏。同时,此次在译文上也行了精心修订。与之前出版的精装彩印的典藏版相比,本版在书后增加了各章的练习题及专业术语表,更好地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 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本书贴近生活、深实践的独特风格,使其一直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推荐读物。 作者形象地将学习《心理学与生活》的过程比喻成一次“智慧的旅行”,选择她,相信你一定不虚此行。祝您好运!<br/>【推荐语】<br/>(因成本上涨,本书从第30次重印起定价提至158.00元,敬请谅解。)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心理学门经典   享誉世界的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扛鼎之作    北京大学“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材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19位教授联袂翻译 《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上市以来累计重印80余次,持续热销150余万册 历经十年的修订与磨,《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中文平装版全新登场 单栏留白,图文并茂,阅读体验更佳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 方方教授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彭凯平教授 高等院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周晓林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 张侃教授 倾力推荐 选择《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的9大理由: 1.经典理论与新近研究成果的完美结合。与第16版相比,全书精简为16章,增加了650余处研究资料,新增“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专栏以及便于自学的教学专栏。近十年来心理学发展迅猛,日新月异,近年的研究成果和趋势都反映在《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之中。 2.心理学基础教材典范之作。《心理学与生活》首版于20世纪30年代,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是斯坦福大学等美国700多所院校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书。北京大学从1990年始就将《心理学与生活》作为普通心理学的课程教材。 3.享有盛誉的、绝搭的作者团队。创《心理学与生活》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当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因其卓越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而闻名于世,曾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被公认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认知革命”无疑是当代心理学的主流,而擅长认知心理学的理查德·格里格的加则是对津巴多社会心理学专长的重要补充。 4.国内一流的译者团队。本书的翻译工作由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原心理学系)19位教授通力合作完成,是“北大心理学系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新版在译文上行了精心修订。 5.豪华而专业的编辑团队。六位编辑都拥有心理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怀着对经典的敬畏,对读者的负责,沉下心来,“用心雕刻”,在第16版中译本的基础上,翻译和编校质量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6.权威学术机构推荐。本书被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首推为普通心理学的引版教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高校将《心理学与生活》作为普通心理学课程的专用教材或参考读物。 7.贴近生活与实践。《心理学与生活》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将心理学理论和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推荐读物。 8.读者好评如潮。2003年《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在国内出版中译本,十年来累计发行150余万册。《心理学与生活》在豆瓣上的近万条评价中一半以上为五星,还有着近千条书评和书摘,深受读者喜爱。 9.绝佳的阅读体验和完善的教学辅助。单栏留白,图文并茂,带给你更完美的阅读体验。书中穿插各种教学专栏,书后附专业术语表及288道习题及答案,更好地满足课程教学和自学的需要。<br/>【作者】<br/>菲利普·津巴多是美国心理学协会(APA)前主席,科学协会主席委员会(CSSP)前主席,斯坦福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他在斯坦福大学教授心理学导论课程长达50 年。在过去的38 年里,他撰写并与格里格合著了《心理学与生活》,以及配套的《教学指南》和《学习指南》。因为主持广受欢迎的PBS 电视系列片《探索心理学》,他被世界公认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这部电视系列片至今仍在美国和全世界的中学和大学课程中广为使用。津巴多不仅热爱展和出版关于各种主题的研究,而且也热衷于教学和参与公众及社会服务活动。津巴多一直是许多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硕果累累、富有创新的研究者,发表了350 多篇专业论文、通俗文章和书中的章节,出版了50 多部著作。为了表彰他丰硕的研究成果,美国心理学协会向津巴多颁发了E. 西尔格德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他还因为对人性的大量研究荣获瓦茨拉夫·哈维尔基金奖。津巴多目前在帕洛阿尔托大学心理学博士(PsyD)联盟项目任教,并在全世界发表演讲。他现在的研究关注英雄主义的心理学。更多信息请浏览以下网站:www.zimbardo.com,www.prisonexp.org,www.lucifereffect.com,www.everydayheroism.com。 理查德·格里格是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在此之前,他任教于耶鲁大学,并在那里获得了Lex Hixon 社会科学杰出教师奖。格里格有关语言使用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已被广泛出版。其中有一系列研究探讨了有效沟通的心理过程。另外一个研究项目考察了读者陶醉于故事世界时体验到的认知和情绪变化。他的著作《体验叙事世界》(Experiencing Narrative Worlds)已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格里格是美国心理学协会(APA)和心理科学协会(APS)的会员。他还是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杂志的副主编。格里格是亚历山德拉引以为傲的父亲,亚历山德拉虽然只有18 岁,却已经为21 世纪的心理学与生活的许多方面提出了实质性的并且有价值的建议。蒂莫西·彼得森的指导和支持大大提升了他在长岛的生活。 译者简介: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19位教授通力合作完成,部分译者介绍如下:   王垒教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1月就职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95.9—1996.8 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6.6—2003.12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Clifton 领导科学讲座教授(Chair Professor)(2002—)。慕尼黑大学人类研究中心研究员(2002—)。2005.1—2005.5 伯克利加州大学Freeman访问教授。伯克利加州大学Research Professor (2006.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导专家成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工作压力、职业枯竭示范研究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创新群体成员(PI)。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01—2013)。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应用心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 方方教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实验室主任,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1997年和2001年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智能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7年继续在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职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要利用脑成像技术、心理物理学和计算模型研究视知觉、意识、注意和它们的神经机制。 周晓林教授: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br/>
目录展开

扉页

版权页

内容提要

作者介绍

菲利普·津巴多中文版序言

第19版中译本序言

第16版中译本序言

致中国读者

前言

1 生活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定义

心理学的目标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的历史根基

作为先驱研究者的女性

心理学的观点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友谊为什么会结束

心理学家们做些什么

生活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家以哪些方式参与司法体系

如何使用本书

学习策略

学习技巧

要点重述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

观察者偏见和操作性定义

实验法:备选解释和控制的必要

相关法

阈下影响?

心理测量

获得信度和效度

自我报告法

行为测量和观察

生活中的心理学 调查研究会影响你的态度吗

人类和动物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知情同意

风险/收益的评估

故意欺骗

事后解释

动物研究中的问题

成为批判性的研究消费者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为什么数字技能如此重要

要点重述

统计学附录 理解统计学: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分析数据

描述统计

推论统计

成为一个明智的统计学消费者

3 行为的生物学和进化基础

遗传和行为

进化与自然选择

人类基因型的变异

神经系统的活动

神经元

动作电位

突触传递

神经递质及其功能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这是遗传的”是什么意思

生物学和行为

对脑的窃听

神经系统

脑结构及其功能

半球功能偏侧化

内分泌系统

可塑性和神经发生:变化的大脑

生活中的心理学 你的大脑如何确定信任与否

要点重述

4 感觉和知觉

关于世界的感觉知识

近距和远距刺激

心理物理学

从物理事件到心理事件

视觉系统

人眼

瞳孔和晶状体

视网膜

大脑的加工

颜色视觉

听觉

声音的物理特性

声音的心理维度

听觉的生理基础

其他感觉

嗅觉

味觉

触觉和肤觉

前庭觉和动觉

痛觉

知觉的组织过程

注意过程

知觉组织原则

空间和时间上的整合

运动知觉

深度知觉

知觉恒常性

错觉

生活中的心理学 为什么“辣”的食物会产生痛觉

辨认与识别过程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加工

情境和期望的影响

最后的复习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司机在使用手机时会分心吗

要点重述

5 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意识的内容

觉知和意识

研究意识的内容

意识的功能

意识的作用

研究意识的功能

睡眠与梦

生理节律

睡眠周期

为什么需要睡眠

睡眠障碍

梦:心理的剧场

生活中的心理学 你是晨鸟型还是夜猫子型

意识的其他状态

清醒梦境

催眠

冥想

改变心理的药物

依赖和成瘾

各种精神促动药物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我们能从“极度饥饿感”中学到什么

要点重述

6 学习与行为分析

学习的研究

什么是学习

行为主义与行为分析

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号

巴甫洛夫的意外发现

条件作用过程

习得

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

生活中的心理学 经典条件作用怎样影响癌症治疗

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结果的学习

效果律

行为的实验分析

强化相倚

强化物的特性

强化程序表

行为塑造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打还是不打孩子

生物学与学习

本能漂移

味觉—厌恶学习

认知对学习的影响

比较认知

观察学习

要点重述

7 记忆

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功能

记忆过程概述

记忆的短时功用

映像记忆

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编码和提取

提取线索

背景和编码

编码和提取的过程

我们为什么会遗忘

如何改善无结构信息的记忆

元记忆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记忆研究怎样帮助你准备考试

长时记忆的结构

记忆结构

作为重构过程的回忆

记忆的生物学

寻找记忆的痕迹

记忆障碍

脑成像

生活中的心理学 为什么阿尔茨海默病会影响记忆

要点重述

8 认知过程

研究认知

揭示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和心理资源

语言的使用

语言生成

语言理解

语言和进化

语言、思维和文化

生活中的心理学 人为什么说谎,如何说谎

视觉认知

使用视觉表征

言语和视觉表征的结合

问题解决和推理

问题解决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判断和决策

启发式和判断

决策心理学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政治专家能预测未来吗

要点重述

9 智力与智力测验

什么是测量

测量的历史

正式测量的基本特点

智力测量

智力测验的起源

IQ测验

特殊智力

智力理论

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因素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情绪智力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你相信网络上的测验吗

智力的政治学

族群比较的历史

遗传与IQ

环境与IQ

文化与IQ测验的效度

创造力

创造力评价及其与智力的关系

极端的创造力

测量与社会

生活中的心理学 如何才能变得更富创造性

要点重述

10 人的毕生发展

研究发展

毕生的生理发展

孕期和童年期的发展

青少年期的生理发育

成年期的生理变化

毕生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

关于早期认知发展的当代观点

成年期的认知发展

生活中的心理学 当你变老时,你的大脑工作起来会有差异吗

语言获得

理解言语和词汇

学习词的意义

获得语法

毕生的社会性发展

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日托是如何影响儿童发展的

性与性别差异

两性差异

性别认同与性别刻板印象

道德发展

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

关于道德推理的性别和文化观点

学会成功老化

要点重述

11 动机

理解动机

动机概念的功能

动机的来源

需要层次

饮食

饮食生理学

饮食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他人在场会对你的进食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

性行为

动物的性行为

人类性行为的唤起与反应

性行为的进化

性规范

同性恋

个人成就动机

成就需要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工作和组织心理学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动机如何影响学业成就

要点重述

12 情绪、压力和健康

情绪

基本情绪与文化

情绪理论

心境和情绪的影响

主观幸福感

生活压力

生理应激反应

心理应激反应

应对压力

应激的积极作用

生活中的心理学 你能否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情绪

健康心理学

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健康促进

治疗

人格和健康

职业倦怠和医疗保健系统

为你的健康干杯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健康心理学能帮助你多锻炼吗

要点重述

13 理解人类人格

人格的类型和特质理论

类型分类

对特质的描述

人格特质和遗传性

特质能否预测行为

对类型及特质理论的评价

心理动力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

后弗洛伊德理论

生活中的心理学 为什么有些人会害羞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的特点

对人本主义理论的评价

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

罗特的期望理论

米希尔的认知—情感人格理论

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坎特的社会智力理论

对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的评价

自我理论

自我概念的动力方面

自尊

自我的文化结构

对自我理论的评价

人格理论的比较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人格特质如何在网络世界里传递

人格测评

客观测验

投射测验

要点重述

14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的性质

确定什么是变态

客观性问题

心理障碍的分类

心理疾病的病原学

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症

惊恐障碍

恐惧症

强迫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虑障碍的原因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如何将一种障碍纳入DSM

心境障碍

重度抑郁症

双相障碍

心境障碍的原因

抑郁的性别差异

自杀

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生活中的心理学 我们如何查明先天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性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分离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类型

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儿童的心理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孤独症

精神疾病的污名

要点重述

15 心理治疗

治疗的背景

目标和主要的治疗学派

治疗师和治疗场所

心理治疗中的多元化问题

机构化治疗的历史

心理动力学治疗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后续的心理动力学治疗

生活中的心理学 被压抑的记忆是否会影响生活

行为治疗

反条件作用

权变管理

社会学习疗法

泛化技术

认知治疗

改变错误信念

认知行为疗法

人本主义治疗

来访者中心疗法

格式塔治疗

团体治疗

配偶及家庭治疗

社会性支持团体

生物医学治疗

药物治疗

精神外科手术

电痉挛疗法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治疗会影响脑活动吗

治疗评估和预防策略

评估疗效

预防策略

要点重述

16 社会心理学

建构社会现实

归因理论的起源

基本归因错误

自我服务偏差

期望与自我实现预言

情境的力量

角色与规则

社会规范

从众

群体中的决策

服从权威

态度、态度改变与行动

态度与行为

说服过程

被自己的行为说服

顺从

偏见

偏见产生的根源

刻板印象的影响

克服偏见

社会关系

喜欢

生活中的心理学 在哪些方面你像变色龙

攻击、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攻击的个体差异

情境对攻击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的根源

情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如何才能让人们成为志愿者

个人后记

要点重述

练习题

专业术语表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21条) 59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