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美华书馆:档案如是说--新闻出版博物馆文库电子书

1.S部系统、深研究美华书馆历史的专著。美华书馆将近四十年位居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印刷出版机构,也是重要的中文铅活字供应者,并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约十年间达到其出版上的巅峰时期。其历史地位之高与研究成果之少极不相称,苏精教授殚精竭虑爬梳史料,追根溯源考订真伪,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 2.海外一手英文史料呈现美华书馆88年变迁原貌。苏精教授利用在海外抄录的有关近代中国印刷出版的一手英文史料,梳理了美华书馆由盛而衰直至退出历史舞台的历史,推美华书馆历史研究达到新高度。

售       价:¥

纸质售价:¥66.70购买纸书

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苏精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4-04-01

字       数:28.5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经典名家作品集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美华书馆曾长期执西式中文印刷出版业的牛耳,对近代中国思想与知识的传播有过重要贡献。 本书主要从海外一手英文档案手,以人、事、物小切口研究美华书馆1844—1931年八十八年的兴衰史,涵盖美华书馆数任主任的更替、中文铅活字技术的数次革新、内部经营管理与迁址等。既首次详细叙述诸如美华事业奠基性人物柯理、姜别利的生平与个性,又将王凤甲、鲍哲才等中国工匠纳研究视野;首次详细论证美华书馆各类活字的发明、构成以及来源,回应学界有关争论与质疑;首次将美华书馆搬迁至北京路、北四川路等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予以细致阐述,指出美华书馆由盛转衰的内外根源,纠正美华最终歇业的具体时间;首次介绍自身如何与美华书馆档案结缘,如何查找、利用档案以行印刷史相关研究等。<br/>【推荐语】<br/>1.S部系统、深研究美华书馆历史的专著。美华书馆将近四十年位居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印刷出版机构,也是重要的中文铅活字供应者,并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约十年间达到其出版上的巅峰时期。其历史地位之高与研究成果之少极不相称,苏精教授殚精竭虑爬梳史料,追根溯源考订真伪,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 2.海外一手英文史料呈现美华书馆88年变迁原貌。苏精教授利用在海外抄录的有关近代中国印刷出版的一手英文史料,梳理了美华书馆由盛而衰直至退出历史舞台的历史,推美华书馆历史研究达到新高度。 3.小细节构建大历史,从人才、技术、管理、经营、迁址等多角度叙述,同时紧扣近代中国思想与知识生产的大背景。从美华书馆数任主任的更替、中文铅活字技术的数次革新,到掌握技术的中国工匠王凤甲、鲍哲才的贡献,再到数次迁址,全方位展现美华书馆的历史细节。立足东亚印刷出版史的宏阔背景,讲述美华书馆与日本同业及中国本土印刷出版机构的竞争。 4.苏精教授深情披露利用传教会档案的经验与感受,嘉惠后学。复旦大学教授邹振环称苏教授为“学术的‘苦工’”,高赞苏教授“把学术视为自己人生的全部”。在《我与档案》长文中,读者不仅能学习作者的治学方法,更能受其治学精神感染,深切体会其人格魅力。<br/>【作者】<br/>苏精,英国伦敦大学图书馆系哲学博士,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退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以基督教传教士为主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专著有《西医来华十记》(2020)、《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2018)、《林则徐看见的世界:〈澳门新闻纸〉的原文与译文》 (2017)、《铸以代刻: 传教士与中文印刷变局》 (2014)、《基督教与新加坡华人1819—1846》(2010)、《上帝的人马:十九世纪在华传教士的作为》(2006 )、《中国,门!——马礼逊及相关人物研究》(2005)、《马礼逊与中文印刷出版》(2000)、《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1985)、《近代藏书三十家》(1983)等。<br/>
目录展开

新闻出版博物馆文库

代序 历史的“美华”与“美华”的历史

自序

1 美华书馆第一位主任柯理

2 姜别利这个人

3 从档案谈姜别利活字的四个问题

4 小刻工、大成就:王凤甲的故事

5 美华书馆二号(柏林)活字的起源与发展

6 卫三畏与日文活字

7 从学生、工匠到牧师:鲍哲才的一生

8 狄考文兄弟与美华书馆

9 范约翰主演的美华书馆乱局

10 盛极而衰:美华书馆的后半生1888—1931

11 美华书馆的研究文献

附录:我与档案

图片目录

档案缩写表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