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组织发展变革:全局思维与实践电子书

组织发展变革实用指导工具书丰富的世界500强企业与中国优秀企业实例,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售       价:¥

纸质售价:¥51.40购买纸书

3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马超帆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8-07

字       数:17.5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管理 > 会计/金融投资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荟萃了作者作为企业高管在中国、亚太、全球层面的组织管理实战经验,通过丰富的世界500强企业与中国企业实例,对组织发展变革行系统性的剖析,梳理了组织发展变革的相关国际理论,并结合中国本土的实践和创新提出了适合中国土壤的组织发展变革方法论和应用工具。<br/>【推荐语】<br/>组织发展变革实用指导工具书丰富的世界500强企业与中国优秀企业实例,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br/>【作者】<br/>马超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发展变革专家,CHANGES模型创立者与实践导师,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高级课程主任,CODN(组织发展联盟)联合创始人;曾在高露洁、 壳牌和通用汽车等世界 500 强跨国集团担任中国、亚太和全球总部重要的管理职位,并曾任多家合资公司董事;近年辅导、赋能国内多家民营、国有、合资企业提升组织能力与推动组织变革;超过二十五年丰富的实战管理经验,涵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管理、领导力发展、创新孵化教练辅导、合资公司谈判整合、企业文化建设、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立、全球人才多样化发展和全球人力资源规划等;在其卓越领导下,带领的团队曾荣获 “中国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典范企业”及“最佳企业培训典范”殊荣。<br/>
目录展开

前言 组织可持续成功之道

第1章 组织发展变革全局思维CHANGES模型

1.1 从理论到实践:以变应变

1.2 从特点透视本质

1.3 CHANGES模型七大关键元素

1.4 小结:全局思维与CHANGES模型之精髓

第2章 凝心聚力

2.1 熟悉的场景:变革沟通中的窘境

2.2 关键中的关键:人心

2.3 拥抱变革:帮助组织成员诠释变革的意义

2.4 “参与”的力量:增强自主感,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2.5 激发积极能量,共创正向变革

2.6 小结:唯凝心,方可聚力

第3章 战略规划

3.1 实践中的误区:把战略规划与组织管理割裂

3.2 战略是什么

3.3 战略规划的主要思路

3.4 战略规划的步骤、方法、工具与实践

3.5 实例:三年战略规划过程设计与现场研讨引导

3.6 小结:战略规划“祛魅”

第4章 组织能力

4.1 组织能力的三层递进关系

4.2 个人胜任力

4.3 团队协同力

4.4 组织能力:战力的体现

4.5 实例:综合运用组织发展方法与工具,赋能孵化创新

4.6 小结:从个人能力向团队能力、组织能力递进转化

第5章 组织架构

5.1 组织架构的本质

5.2 常见的六种组织架构模式

5.3 实例:组织架构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变

5.4 跨越常规边界的组织模式

5.5 组织架构设计的五大原则

5.6 实例:一个跨国集团组织架构设计的具体方法

5.7 小结:通过分工与协同,为组织运行提供强韧支撑

第6章 制度体系

6.1 企业经营发展的体制保障

6.2 企业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

6.3 制度体系设计的具体方法与实践

6.4 制度体系设计的三大原则

6.5 实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与落实机制

6.6 小结:有形的标准,合力的保证

第7章 文化规范

7.1 企业文化的磁场效应

7.2 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7.3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

7.4 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重大影响

7.5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文化建设的方法与实例

7.6 小结:内在引力造就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终极来源

第8章 宗旨使命

8.1 使命的力量

8.2 从“我的使命”开始

8.3 从“我的使命”到“我们的使命”

8.4 以使命奠定战略

8.5 把使命融入文化

8.6 使命的意义

8.7 小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9章 组织发展变革实践DIY方法

9.1 组织诊断

9.2 干预举措

9.3 效果评估

9.4 实例:形成组织诊断的机制,让变革成为业务常态

9.5 小结:以终为始,共诊共识共创

后记 CHANGES全局思维,凝心聚力,以变应变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