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土地供给、住房市场与制度变革电子书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促使房地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高地价与高房价也成为影响政府、行业、企业和居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一方面,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面貌的改变,提高了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另一方面,快速上涨的房价削弱了居民的支付能力,住房困难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正确理解、评判与应对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高房价问题需要从土地供给制度与模式入手,分析土地供给制度、模式、数量与结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张娟锋编著的《土地供给住房市场与制度变革》分5篇展开研究,共12章。全面回顾我国城市土地制度供给的演变过程,利用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供给对于住房市场的影响,提出了制度变革的方向与政策。

售       价:¥

纸质售价:¥26.80购买纸书

5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张娟锋

出  版  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01

字       数:28.0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各部门经济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正确理解、评判与应对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高房价问题,需要从土地供给制度与模式手,分析土地供给制度、模式、数量与结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张娟锋编著的《土地供给住房市场与制度变革》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JY020)“土地垄断供给对住宅价格的作用机制与政策模拟研究”的研究成果。本书全面回顾我国城市土地制度供给的演变过程,利用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供给对于住房市场的影响,提出了制度变革的方向与政策。本书可供博士研究生与高校科研人员作为研究资料使用,也可供土地与房地产市场分析人员参考使用。<br/>【推荐语】<br/>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促使房地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高地价与高房价也成为影响政府、行业、企业和居民切身利益的热问题。一方面,房地产业的发展促了城市面貌的改变,提高了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另一方面,快速上涨的房价削弱了居民的支付能力,住房困难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正确理解、评判与应对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高房价问题需要从土地供给制度与模式手,分析土地供给制度、模式、数量与结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张娟锋编著的《土地供给住房市场与制度变革》分5篇展研究,共12章。全面回顾我国城市土地制度供给的演变过程,利用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供给对于住房市场的影响,提出了制度变革的方向与政策。<br/>【作者】<br/>张娟锋(1979.1—),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研究基地一技术创新与企业国际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市场及攻策、住房市场及政策、新型城镇化等。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与企业课题10余项。已出版专著1本,在《地理研究》、《财贸经济》、《中国土地科学》、《统计研究》、《中国软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br/>
目录展开

前言

第1篇 土地供给制度与理论回顾

第1章 中国城镇土地供给模式及其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路径

1.1 土地与房地产(资产)专有性特征分析

1.1.1 位置唯一性(Fixed in Location)

1.1.2 产品异质性(Heterogeneous)

1.1.3 资金需求量大(Bulky Investment)

1.1.4 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

1.2 我国城镇土地储备制度实施前后土地供给模式的对比分析

1.2.1 土地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及框架体系演进

1.2.2 土地储备制度实施前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模式与特点分析

1.2.3 土地储备制度实施后的土地供给模式与特点分析

1.3 土地供给模式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路径分析

1.3.1 宏观层面:土地供给规模、价格、结构与政策偏好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3.2 微观层面:土地出让区位、时机、方式与约束条款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第2章 城镇土地竞拍价格形成及其影响进展评述

2.1 地价信号的发现过程

2.1.1 地价信号发现的定义

2.1.2 地价信号的决定因素

2.1.3 地价信号发现过程的特征

2.2 地价信号的影响

2.2.1 对关联市场的影响

2.2.2 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2.3 进一步的研究问题

第2篇 城镇土地竞拍价格的形成过程

第3章 招拍挂出让方式下土地竞拍价格发现过程的实证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区域与数据描述

3.3 土地竞拍价格:空间区位的作用

3.4 土地竞拍价格:出让条款的影响

3.5 土地竞拍价格:市场竞争的作用

3.6 结论与启示

第4章 城镇住宅用地开发约束条款对出让价格的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假设与实证框架

4.3 研究地区、数据和实证结果

4.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描述

4.3.2 实证结果

4.4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3篇 土地供给量及价格对住房市场的影响

第5章 土地供给规模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城市层面的实证分析

5.1 引言

5.2 分析框架

5.2.1 土地供给量对住房供给量的影响模型

5.2.2 土地供给量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模型

5.2.3 Panel Data模型

5.2.4 样本选取、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5.3 土地供给影响住房市场的实证结果

5.3.1 土地供给量对住房供给量的影响实证结果

5.3.2 土地供给量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

5.4 结论与启示

第6章 土地出让价格信号引起的房价变化时空扩散研究

6.1 引言

6.2 模型构建

6.3 变量测量

6.3.1 土地出让价格信号的测量

6.3.2 房价的测量

6.4 数据整理

6.4.1 数据来源

6.4.2 变量描述

6.5 实证分析

6.6 结论与启示

第7章 土地出让价格信号在资本市场的传递效应分析

7.1 引言

7.2 设计与理论模型

7.3 数据整理与实证分析

7.4 结论与讨论

第4篇 政府干预效果评价与政府研究

第8章 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效果评价与研究

8.1 干预事件的回顾与评述

8.1.1 2003年6月至8月:“121”信贷干预事件

8.1.2 2005年3月至5月:“国八条”干预事件

8.1.3 2006年5月至6月:“国六条”干预事件

8.2 研究思路和方法

8.2.1 事件研究法的分析思路

8.2.2 模型设定与干预事件变量形式

8.2.3 模型算例

8.3 实证分析结果

8.3.1 干预事件对全国房价和交易量影响效果的实证结果

8.3.2 干预事件对各城市住房价格和交易量的影响的实证结果

8.4 干预事件冲击效应的规律总结

8.4.1 干预事件对全国住房价格和交易量的影响的规律总结

8.4.2 干预事件对城市住房价格和交易量的影响的规律总结

第9章 土地市场与住房市场制度改革的政策研究

9.1 政策建议的出发点

9.1.1 土地供给与住房需求相匹配

9.1.2 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相结合

9.1.3 长期制度与短期政策相结合

9.2 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9.2.1 制订并公开土地储备与供给计划,稳定市场预期

9.2.2 丰富土地供给渠道,引入“勾地”制度,增加土地供给弹性

9.2.3 规范土地收入使用制度,弱化地方政府“以地生财”动机

9.2.4 稳定供应规模与价格,弱化周期波动的影响

9.3 微观层次的政策建议

9.3.1 形成土地供给到项目开发的全流程监管系统

9.3.2 推行宗地出让配建方式,确保土地收益用于政策性住房建设

9.3.3 形成土地综合评标体系,避免开发商过度价格竞争

第5篇 破除供给垄断与开辟集体土地市场

第10章 破除市场垄断:开辟农村集体建设土地市场

10.1 土地使用权市场改革的效果评价

10.1.1 土地使用权市场的历史贡献

10.1.2 城镇土地使用权市场面临的现实挑战

10.2 开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是战略选择

10.2.1 集体建设用地灰色市场普遍存在

10.2.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的预期价值

第11章 拓展供地主体: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模式

11.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两种主流模式

11.1.1 南海“工业化模式”的做法与效果

11.1.2 杭州“留用地模式”的做法与效果

11.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发育模式的制度特征

11.2.1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特征

11.2.2 土地使用权市场结构特征

11.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制度创新屏障

11.3.1 产权歧视与价格扭曲

11.3.2 市场结构安排不清晰

11.3.3 配套管理机制不健全

11.4 模式总结与政策启示

11.4.1 开辟一个市场,构建两个平台

11.4.2 明确市场功能定位,强化土地用途管制

11.4.3 健全管理机制,理顺收益分配关系

第12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2.1 研究结论

1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