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硬科技: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电子书

从国家“十四五”纲要对资本市场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的部署要求出发,官方解读释义“硬科技”理念并丰富其内涵,面向国家政策,助力落实科创定位。 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硬科技企业的评价与认定标准提供相应参考,梳理形成首批关键核心技术图谱。 针对若干技术先国家 地区的硬科技发展经历,从八大维度深层次剖析领先者的成长经验,结合国内大量一线企业人员的调研,为我国硬科技的整体发展、制造业的改革升级提供前行方向。

售       价:¥

纸质售价:¥63.00购买纸书

12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贾敬敦 米磊 于磊 编著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05-01

字       数:16.5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管理 > 生产与运作管理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是在科技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的支持下集体研究形成的理论成果,也是在推动硬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成果。本书立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深介绍了发展硬科技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系统地定义了“硬科技”的概念,并赋予其丰富的内涵。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典型硬科技领域的突破性展和硬科技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硬科技创新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在梳理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和规划布局的基础上,比照借鉴创新型发达动硬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发展硬科技的总体战略、实现路径和具体对策。本书编写组走访调研了近百家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梳理汇总了现阶段我国典型的硬科技技术目录,旨在促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加快向硬科技企业集聚,鼓励更多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家的综合国力。 本书可供政府部门、国家高新区、科技管理工作岗位的领导干部参考,也可供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对科技创新发展有浓厚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br/>【推荐语】<br/>从国家“十四五”纲要对资本市场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的部署要求出发,官方解读释义“硬科技”理念并丰富其内涵,面向国家政策,助力落实科创定位。 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硬科技企业的评价与认定标准提供相应参考,梳理形成首批关键核心技术图谱。 针对若干技术先国家 地区的硬科技发展经历,从八大维度深层次剖析领先者的成长经验,结合国内大量一线企业人员的调研,为我国硬科技的整体发展、制造业的改革升级提供前行方向。<br/>【作者】<br/>贾敬敦,研究员,现任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特聘教授、联合国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家项目主任。长期从事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及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先后参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央一号文件等重要政策文件的研究起草,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域创新、企业创新等方面有深厚的研究造诣。已出版专著13部,主持编写图书(含工具书)21部,译著2部。 米磊,“硬科技”概念提出者,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西安市中科硬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学博士。近年来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逐步研究完善硬科技理念,提出了“科技创新是未来三十年中国发展的主旋律”等系列观。在实践上搭建了全国性培训品牌“硬科技创业营”,造了硬科技创新创业“雨林生态”,发起了个聚焦硬科技的早期基金,规模已超53亿元。 于磊,副研究员,现任科技部火炬中心政策与协调处副处长。2010年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曾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公派访问学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技术要素市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创业政策及战略研究,参与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研究起草,撰写相关工作报告、专报、简报50余篇,出版图书5部(合著)。<br/>
目录展开

内 容 提 要

编 委 会

序一 硬科技照耀人类前行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时代呼唤发展硬科技

一、时代背景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2.发展硬科技的条件已经成熟

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辟了新赛道

4.产业链重塑、创新链重构加剧了国际竞争

5.高质量发展急需硬科技的支撑与引领

二、战略意义

1.保障国家战略安全

2.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3.优化技术供给体系

4.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三、现实意义

1.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的新实践

2.扩大新基建,助力双循环新格局

3.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互动发展

4.助力国家高新区硬科技集聚地建设

第二章 认识硬科技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1.硬科技的纲领性指引

2.硬科技发展的理论基础

3.硬科技的发展路径

4.硬科技理论的诞生

二、内涵与特点

1.勇担使命,志气硬

2.敢为人先,技术硬

3.啃硬骨头,实力硬

4.十年磨剑,精神硬

三、硬科技企业评价建议

四、硬科技产业的概念与范畴

五、硬科技的演进历程

1.硬科技概念的萌芽(2010—2016年)

2.硬科技内涵的丰富和发展(2017—2018年)

3.硬科技上升为国家话语体系(2019年至今)

第三章 硬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一、国内外硬科技的发展概况

二、我国重点硬科技领域的创新现状

1.芯片领域

2.创新药领域

3.航空领域

4.5G领域

三、硬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1.创新链与产业链亟待协同发展

2.上下游企业亟待融通合作

3.项目管理机制亟待优化

4.硬科技人才亟待加强激励

5.硬科技创新政策亟待完善

四、硬科技的发展趋势

1.发展硬科技已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普遍选择

2.硬科技创新向底层技术延伸

3.硬科技创新促进跨学科融合

4.硬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互动发展

5.硬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一体化

6.硬科技发展加速产业变革和经济格局重塑

第四章 硬科技发展的规律与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的分析筛选与调研设计

二、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与对比

1.基础支撑对硬科技发展的影响

2. 科研创新对硬科技发展的影响

3.产业发展对硬科技发展的影响

4.政策制度对硬科技发展的影响

5.创新环境对硬科技发展的影响

6.其他影响硬科技发展的因素

三、影响因素梳理与数据分析结论

1.基础支撑及影响分析

2.科研创新及影响分析

3. 产业发展及影响分析

4.政策制度及影响分析

5.创新环境及影响分析

6.5类因素综合影响比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若干国家(地区)硬科技发展的经验

一、国家力量引领硬科技的产业发展

1.顶层设计指引硬科技的发展方向

2.国家投入是硬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石

3.产学研用平台为硬科技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4.国家支持为硬科技企业雪中送炭

二、国际竞争深刻影响硬科技发展版图

1.国际产业竞争为硬科技发展带来新机遇

2.产业模式转变为硬科技带来新市场

3.换道超车建立硬科技先发优势

三、产业升级拉动硬科技创新

1.工业根基激发硬科技创新动力

2.产业应用的升级拉动支撑产业快速发展

3.产业升级换代加快硬科技密集迭代

四、维持军事优势驱动硬科技发展

1.军事需求推动硬科技研发的创新与成熟

2.军用硬科技商业转化带来产业新机遇

3.专业机构高效助力军事硬科技转化

五、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带动硬科技发展

1.扎实的制造业基础推动硬科技跨越式发展

2.企业融通促进硬科技产业良性发展

六、科教优势支撑硬科技发展

1.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使硬科技人才集聚

2.高端人才自主培养造就硬科技产业发展优势

3.职业技术教育加速硬科技产业化

七、科创金融助力硬科技企业成长

1.风险投资为硬科技发展提供“第一桶金”

2.国家金融服务硬科技企业起步的“第一公里”

3.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为硬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

八、创新生态成就硬科技产业

1.捆绑上下游利益共同体,促进集成硬科技研发

2.开源与企业创新联盟加快推动产品迭代

第六章 硬科技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一、推动硬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

1.将硬科技上升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支撑力量

2.完善适应硬科技创新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

3.实施硬科技关键技术攻关的重大系统工程

4.把国家高新区作为硬科技发展的集聚地和策源地

5.把硬科技企业作为硬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政策建议

1.做好硬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

2.以标准引领培育硬科技企业

3.营造集合式硬科技应用场景

4.推进硬科技产业集群式发展

5.强化硬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

6.设立硬科技“揭榜挂帅”专项制度

7.提升硬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8.营造硬科技创新创业全生态

9.全面开展硬科技创新试点示范

附录

附录一 硬科技技术目录

1. 3D打印及原材料

2.机器人

3.高端数控机床

4.电池

5.芯片

6.光刻机

7.基础软件

8.工业软件

9. 5G基站和终端

10.智能光传感器

11.新型显示器件

12.高速光模块

13.高端能量激光器

14.自动驾驶汽车

15.火箭

16.卫星

17.大飞机

18.航空发动机

19.化学与生物创新药

20.医疗诊断与影像设备

21.先进治疗设备与器械

附录二 企业创新态势及现行主要政策

1.世界主要创新型发达国家企业创新发展的经验规律及最新态势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

3.我国企业创新现行主要政策

附录三 计量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框架

附录四 硬科技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