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69.80购买纸书

7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林健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01

字       数:42.3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教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林健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尤其是在“****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和主体框架、****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标准体系及国家标准、高校配套政策及工作方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与用人单位合作、工程教育国际化、创新能力培养、领导力培养、人才培养特色形成、培养质量保障等17个方面。 本书分为基础篇、核心篇和拓展篇三部分。其中基础篇是****工程师培养的基础部分,是展****工程师培养必须了解和做到的。核心篇的内容是成功培养****工程师所必须做好的核心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是“****计划”对参与高校的重要求,而且是*对参与高校****工程师培养工作检查的重。拓展篇的内容是在核心篇的基础上,对****工程师培养提出的一步要求,是培养名副其实的****工程师所不可或缺的工作。<br/>【推荐语】<br/>林健编著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主线,内容涵盖卓越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各个重要方面,由此构成了对工程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完整而系统性的研究。本书由相互紧密关联的17个专题构成,每章一个专题,这些专题不仅是中国工程教育当前和未来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且是国际 工程教育界普遍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本书从工程教育、高校管理和政策研究等多角度综合研究卓越人才培养问题。本书不仅涵盖宏观层面的分析和理论研究,而 且结合微观层面对具体问题行分析和讨论,并尽可能地给出行动方案或实施细则,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本书不仅能为培养面向用人单位的优秀人才的高等学校 的领导、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广大教师和学生,以及工程教育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而且可为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机构、企业组织及其他 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参考。<br/>【作者】<br/>林健,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公共管理学博士生导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管理学博士、博士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五邑大学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薪酬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高等学校管理、高等工程教育、薪酬与绩效管理、组织战略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先后出版《战略视角下的大学管理》、《大学薪酬管理》等3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10余篇,其中SCI,SSCI,EI,ISTP以及CSSCI收录论文150余篇。 吴启迪,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原副部长、同济大学原校长。 朱高峰,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顾问,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原国家邮电部副部长。 余寿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工程教育学会联盟(IFEES)原副主席、清华大学原副校长。<br/>
目录展开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基础篇

第1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时代背景

1.1 工程教育的国际挑战

1.1.1 美国的工程教育

1.1.2 欧洲的工程教育

1.1.3 日本的工程教育

1.1.4 印度的工程教育

1.2 工程教育的国家责任

1.2.1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2.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1.2.3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1.3 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需要[1]

1.3.1 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2]

1.3.2 我国工程教育的未来需要

1.4 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1.4.1 工科院校学校层面的问题

1.4.2 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内部问题

1.4.3 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外部问题

1.4.4 工科毕业生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体框架

2.1 “卓越计划”的总体设计思路

2.1.1 “卓越计划”的概念释义

2.1.2 “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

2.1.3 “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

2.1.4 “卓越计划”的基本原则

2.1.5 “卓越计划”的主要特点

2.1.6 “卓越计划”的实施领域

2.1.7 “卓越计划”的组织管理

2.1.8 “卓越计划”的重点任务

2.2 “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体系[1]

2.2.1 卓越工程师培养层次

2.2.2 “卓越计划”培养标准体系的构成

2.3 “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1]

2.3.1 “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2.3.2 改革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

2.3.3 大力推行研究性学习方法

2.4 “卓越计划”的教师队伍[1]

2.4.1 工科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2.4.2 “卓越计划”对教师队伍的要求

2.5 “卓越计划”的企业联合培养[1]

2.5.1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2.5.2 建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6 “卓越计划”的国际化培养

参考文献

第3章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定位

3.1 问题的提出

3.2 工科院校的分类和人才培养[1]

3.2.1 工科院校的分类

3.2.2 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

3.3 工程人才培养定位的原则

3.3.1 服务面向原则

3.3.2 办学层次原则

3.3.3 自身优势原则

3.3.4 未来需求原则

3.4 工程人才培养定位的实现

3.4.1 实践教学

3.4.2 能力培养

3.4.3 产学合作

3.4.4 创新教育

3.4.5 注重特色

参考文献

第4章 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

4.1 问题的重要性

4.2 现有工程师的分类[1]

4.2.1 英美工程师的分类

4.2.2 我国工程师分类中的问题

4.3 我国工程师类型的划分[1]

4.3.1 工程师分类的原则

4.3.2 我国工程师培养类型的划分

4.3.3 工程师分类中的相关问题

4.4 各类工程师的培养标准

4.4.1 工程师培养标准的构成分析

4.4.2 服务工程师培养标准

4.4.3 生产工程师培养标准

4.4.4 设计工程师培养标准

4.4.5 研发工程师培养标准

4.5 各类工程师培养与成长的途径[1]

4.5.1 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4.5.2 工程师类型与人才培养层次

4.5.3 各类工程师的成长途径

参考文献

第5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标准体系与通用标准

5.1 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及其标准体系[1]

5.1.1 国家教育质量标准

5.1.2 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5.2 “卓越计划”标准体系的构成

5.3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基本思路[1]

5.3.1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制定原则

5.3.2 制定“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基本思路

5.3.3 制定“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基本过程

5.4 美国、欧洲和英国制定的工程专业人才标准

5.4.1 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对毕业生的标准

5.4.2 欧洲工程师协会联盟对欧洲工程师的标准

5.4.3 英国工程理事会对各类工程师的标准

5.5 “卓越计划”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

5.5.1 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要求

5.5.2 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知识要求

5.5.3 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5.5.4 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与“卓越计划”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比较

5.6 “卓越计划”硕士层次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

5.6.1 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要求

5.6.2 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知识要求

5.6.3 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5.6.4 “卓越计划”本科层次与硕士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比较

5.7 “卓越计划”博士层次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

5.7.1 博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要求

5.7.2 博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知识要求

5.7.3 博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5.7.4 “卓越计划”硕士层次与博士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6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

6.1 专业领域[1]

6.1.1 专业领域的选择

6.1.2 人才培养层次的确定

6.2 培养模式[1]

6.2.1 工程师培养现状分析

6.2.2 “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6.2.3 参与高校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6.3 教师队伍建设

6.3.1 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6.3.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6.4 政策措施

6.4.1 经费保障

6.4.2 学生遴选

6.4.3 教学管理

6.4.4 学籍管理

6.4.5 毕业标准

6.4.6 教师评聘与考核

6.5 国际化培养

参考文献

第7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7.1 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

7.1.1 找准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

7.1.2 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

7.1.3 注重人才培养的行业企业背景

7.1.4 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7.2 专业培养方案的构成要素

7.3 学校培养标准的重要性

7.3.1 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学校层面的具体化和特色化

7.3.2 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依据

7.3.3 制定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标准

7.3.4 评估检查“卓越计划”实施情况的根据

7.4 学校培养标准的制定

7.4.1 制定学校标准必须满足的要求

7.4.2 学校标准的主要构成

7.5 学校培养标准的实现[1]

7.5.1 学校标准的细化

7.5.2 学校标准的实现

7.6 课程体系改革与重组

7.7 企业培养方案[1]

7.7.1 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重要性

7.7.2 企业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

7.7.3 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7.7.4 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

7.7.5 按照目标功能 模块化设计企业培养方案

7.7.6 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

7.8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际化

7.8.1 国际化不一定要走出国门

7.8.2 各种类型的参与高校都能够开展国际化

7.8.3 努力营建国际化的办学环境

参考文献

核心篇

第8章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8.1 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8.1.1 满足培养目标需要的根本价值

8.1.2 体现学科专业领域整体的继承和发展价值

8.1.3 反映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独有的特色价值

8.1.4 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最终价值

8.2 “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特征[1]

8.2.1 “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独特性

8.2.2 “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权变性

8.2.3 “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系统性

8.2.4 “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多样性

8.3 模块化课程体系

8.3.1 层次化课程体系结构

8.3.2 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8.3.3 “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

8.3.4 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

8.4 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组

8.4.1 加强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

8.4.2 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知识点布局的全面性

8.4.3 处理好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关系

8.4.4 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8.4.5 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

8.5 课程体系的优化

8.5.1 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8.5.2 注重实践课程模块的建设

8.5.3 重视课外学习不可或缺的作用

8.5.4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

8.5.5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进行教材建设

8.6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

参考文献

第9章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

9.1 国外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9.2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9.2.1 学习方式的研究性

9.2.2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9.2.3 教师教学的主导性

9.2.4 教学活动的互动性

9.2.5 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9.2.6 师生地位的平等性

9.2.7 学习方式的灵活性

9.3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

9.3.1 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

9.3.2 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

9.3.3 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

9.4 研究性学习的作用机理

9.4.1 知识的获取、应用和创新

9.4.2 工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9.4.3 社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9.4.4 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升

9.5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9.5.1 教师要具有更广的知识面和更强的知识应用能力

9.5.2 教师的研究成果和造诣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

9.5.3 教师必须要有比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9.5.4 教师需要对教学热爱、投入和研究

9.5.5 要加强教学团队的合作

9.6 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1]

9.6.1 重视建立研究性学习的考核评价体系

9.6.2 必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

9.6.3 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基本理论学习的关系

9.6.4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风格应灵活多样

9.6.5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施个性化学习

9.6.6 最适合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和课程

9.7 研究性学习实例说明

参考文献

第10章 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

10.1 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工科教师的要求

10.1.1 对工科教师的基本要求

10.1.2 对工科教师的工程能力要求

10.1.3 工科教师工程能力的最低要求

10.2 工科专职教师的引进聘任

10.2.1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出站人员

10.2.2 国外著名高校工程专业博士

10.2.3 具有海外工程经历的留学人员

10.2.4 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企业高层次人员

10.3 工科专职教师的在职培养

10.3.1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10.3.2 工程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10.3.3 工程设计开发能力的培养

10.3.4 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10.3.5 工程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10.4 兼职工科教师队伍建设

10.4.1 兼职教师的任务职责

10.4.2 兼职教师的聘任

10.4.3 兼职教师作用的发挥

10.5 工程教育教学团队建设

10.5.1 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10.5.2 教学团队的主要任务

10.5.3 教学团队组织建设

10.5.4 教学团队文化建设

10.6 工科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证

10.6.1 制定专职教师的聘任与考核标准

10.6.2 开设“工程型”教师职务系列

10.6.3 建立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的制度

10.6.4 其他制度措施的设立

10.7 工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激励

10.7.1 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10.7.2 鼓励教师到企业丰富工程实践经历

10.7.3 激励教师重视提高工程能力

10.7.4 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10.7.5 大力支持教学团队建设

参考文献

第11章 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11.1 教育与教学、实践与创新

11.1.1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11.1.2 实践是工程的本质

11.1.3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

11.2 工程实践教育模块的构建

11.2.1 构建工程实践教育模块的原则

11.2.2 工程实践教育模块的构成

11.3 工程实践教育途径的开拓

11.4 校内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

11.4.1 工程训练的教育属性

11.4.2 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

11.5 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

11.5.1 校企共同建设的内容

11.5.2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主要任务

11.6 教师工程实践教育能力的培养

11.6.1 教师工程实践教育能力分析

11.6.2 专兼职教师实践教育能力的培养

11.7 工程实践教育质量的评价

参考文献

第12章 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

12.1 校企全程合作是“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

12.2 校企全程合作的主要环节和合作内容

12.2.1 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

12.2.2 共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2.2.3 共同建设工科教师队伍

12.2.4 共同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12.2.5 共同制定企业培养方案

12.2.6 共同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2.2.7 共同实施企业培养方案

12.2.8 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或学位论文

12.2.9 共同评价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

12.3 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

12.3.1 系统全面的合作模式

12.3.2 模块化的合作模式

12.3.3 基于项目的合作模式

12.3.4 订单式的合作模式

12.3.5 顶岗实习的合作模式

12.3.6 学工交替的合作模式

12.3.7 多专业联合的合作模式

12.3.8 课程置换的合作模式

12.4 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机制的建立

12.4.1 校企合作双方的动机分析

12.4.2 校企合作的根本原则: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12.4.3 校企合作的组织保障:校企合作委员会

12.4.4 校企合作的制度保证

12.4.5 校企合作的政策激励

12.4.6 校企合作的经费保障

12.4.7 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12.4.8 校内企业研发基地/平台的建设

12.4.9 面向企业的校企合作

12.4.10 校企合作的运行管理

12.5 校企全程合作教育需要的政策法规支持

12.5.1 校企合作的国家立法和国家政策

12.5.2 校企合作的政府支持

12.5.3 校企合作的企业要求

12.5.4 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

12.5.5 鼓励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政策

12.5.6 鼓励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第13章 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

13.1 从战略的高度认识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性

13.1.1 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13.1.2 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13.1.3 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

13.2 面向世界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

13.2.1 各种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

13.2.2 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化的基本要求

13.3 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13.3.1 国际化课程的设置

13.3.2 国际化教学内容的充实

13.3.3 国际化课程体系构建要注意的问题

13.4 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方式

13.4.1 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及其特点

13.4.2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国际化

13.4.3 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的国际化

13.5 改革外语教学

13.5.1 重视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13.5.2 将外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13.6 建立国际化的教师队伍

13.6.1 教师队伍国际化应具备的条件

13.6.2 建设国际化教师队伍的途径

13.7 实施多模式国际合作办学

13.7.1 国际合作办学的3种模式

13.7.2 国际合作办学的其他作用

13.8 开展国际化产学研合作教育

13.9 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

13.9.1 教师的国际交流

13.9.2 学生的国际交流

13.9.3 国际教育资源共享

13.10 营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13.11 国际化中的民族性和本校特色

13.11.1 国际化与全球一体化

13.11.2 国际化与民族性

13.11.3 国际化与本校特色

参考文献

拓展篇

第14章 卓越工程师领导力的培养

14.1 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重要性

14.1.1 对领导力本质的基本认识

14.1.2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4.1.3 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重要性

14.1.4 发达国家工程人才领导力培养情况

14.2 卓越工程师领导力的构成要素

14.2.1 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应具有的个人特质

14.2.2 卓越工程师的专业优势

14.2.3 卓越工程师领导力的构成要素

14.3 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L-A-R模式

14.3.1 领导力培养的最佳方式

14.3.2 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L-A-R模式

14.3.3 学生个体因素对L-A-R模式的影响

14.4 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课内学习

14.4.1 适用于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

14.4.2 根据领导力形成的特点和规律设计的教学方法

14.4.3 领导力教育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

14.5 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课外实践

14.5.1 课程实践活动

14.5.2 党团班会活动

14.5.3 学生社团活动

14.5.4 企业实践活动

14.5.5 社区服务活动

14.6 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教师选择

14.6.1 校内专任教师

14.6.2 工业企业领导者

14.6.3 政府官员

14.6.4 本校成功校友

14.6.5 校内领导干部

14.6.6 社区领导者

参考文献

第15章 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15.1 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及其要素分析

15.1.1 创新及其主要特征

15.1.2 创新能力的内涵

15.1.3 知识视野

15.1.4 创新意识

15.1.5 创新思维

15.1.6 创新技能

15.1.7 创新素质

15.1.8 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15.2 卓越工程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5.2.1 创新思维的特征

15.2.2 创新思维的构成

15.2.3 思维定势的突破

15.3 改革课程与教学内容 满足创新能力培养

15.3.1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需要具备的特点

15.3.2 重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精选通识教育教学内容

15.3.3 重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构建综合性的专业课程模块

15.3.4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最大限度地加大选修课程的比重

15.3.5 开设专门研讨工程学科专业前沿发展的课程

15.3.6 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 及时提供创新教育素材

15.4 推行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性学习

15.4.1 研究性学习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作用

15.4.2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是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问题

15.4.3 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突破思维定势 求新求异

15.4.4 组织好课堂讨论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发表不同意见

15.4.5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15.4.6 建立注重学习过程 强调创新能力提升的教学评价制度

15.5 开展创新实践教育教学活动 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15.5.1 创新性实验

15.5.2 创新训练项目

15.5.3 创新竞赛活动

15.5.4 参与研究项目

15.5.5 社会创新实践

15.6 构建创新实践教育教学平台 支持创新能力提升

15.6.1 开放式实验室

15.6.2 创新实践基地

15.7 营造促进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园氛围

15.7.1 浓郁的创新文化

15.7.2 宽松的文化氛围

15.7.3 平等的教学氛围

15.7.4 自由的学术氛围

15.7.5 和谐的师生关系

15.7.6 多样化的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第16章 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

16.1 特色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本质追求

16.1.1 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是人才市场的需要

16.1.2 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是学校优势的体现

16.1.3 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是人才质量的保证

16.2 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形成特色的前提

16.2.1 影响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的因素

16.2.2 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的过程

16.3 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的特征

16.3.1 异质性

16.3.2 有限性

16.3.3 公认性

16.3.4 稳定性

16.3.5 工程性

16.3.6 导向性

16.4 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的内涵

16.4.1 教育教学理念

16.4.2 学科专业建设

16.4.3 专业培养标准

16.4.4 大学文化建设

16.5 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的形成

16.5.1 高校规划的重点

16.5.2 学校工作方案

16.5.3 专业培养方案

16.5.4 干部任期目标

16.5.5 教师岗位职责

16.5.6 高校年度工作要点

16.5.7 高校年度经费预算

16.5.8 高校教育教学资源

16.5.9 高校教学督导

16.5.10 教职工年度考核

参考文献

第17章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

17.1 影响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

17.1.1 人才培养定位

17.1.2 学科专业确定

17.1.3 专业培养方案

17.1.4 课程体系改革

17.1.5 教学方法改革

17.1.6 行业企业合作

17.1.7 教师队伍建设

17.1.8 学校内部管理

17.1.9 政策机制导向

17.2 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涵

17.2.1 以学生的培养需要为中心

17.2.2 贯穿人才培养始末的全过程

17.2.3 从各个不同角度入手的全方位

17.2.4 全体师生员工参与的全员性

17.2.5 采用多种质量管理方法的多方式

17.3 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7.3.1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

17.3.2 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原则

17.3.3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制定

17.3.4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的组织结构

17.3.5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的多元主体

17.3.6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

17.4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过程监控

17.4.1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过程监控的主要环节

17.4.2 单项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过程监控

17.4.3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内部监控

17.4.4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外部监控

17.4.5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监控的方法和途径

17.5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

17.5.1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性质

17.5.2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工作机理

17.5.3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改进信息的收集与反馈

17.5.4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17.6 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的质量保障

17.6.1 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的性质特点

17.6.2 企业学习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

17.6.3 企业学习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17.7 大学质量文化的建设

17.7.1 大学质量文化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

17.7.2 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原则

17.7.3 大学质量文化的精神层面建设

17.7.4 大学质量文化的制度层面建设

17.7.5 大学质量文化的行为层面建设

17.7.6 大学质量文化的物质层面建设

17.8 质量保障需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17.8.1 质量保障的合格性与发展性

17.8.2 质量保障的标准性与特色性

17.8.3 质量保障的全面开展与突出重点

17.8.4 内部质量保障与外部质量评估

17.8.5 工程专业认证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

17.8.6 应用研究与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附录A 教高[2011]1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附录B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