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电子书

    1. 风靡美国的自我成长心理指南!运用正念疗法、自我关怀疗法、ACT疗法和21个赋能技巧,帮你纳不完美的自己,成就丰裕人生!纳带来无限可能!     2. 书中案例丰富,来自作者30年心理治疗实践,每章*后都有简单实用的技巧,如:营造画面感、身心放松呼吸法、时间旅行练习、玩快乐的游戏等;     3. 精美装帧,精致双封,选用艺术柔感特种纸张,双色印刷,图文并茂,高颜值 治愈系,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售       价:¥

纸质售价:¥37.40购买纸书

275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7.8

作       者:[美]艾希莉·戴维斯·布什

出  版  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6-01

字       数:58.3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通俗心理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你愿意生活得更快乐、更轻松、更平静吗?     那就去纳,也就是受生活本来的样子。纳自己,意味着爱自己本来的样子;纳现实,意味着你愿意利用现状来追求改变。纳并不意味着没有改变的希望,而意味着你站在无限可能的门外。纳是顺水行舟,不仅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幸福,还会带来情感上的解放,真正迎来人生的蜕变。     作者探索了从抗拒到顺应再到可能性的旅程,介绍了自我关怀这一简单方法,这是放下抗拒、扩展积极情绪、轻松面对现实的关键。本书结合个人经历和心理治疗案例,强调了纳的力量,使我们学会纳自己、纳他人、纳现实、纳过去。<br/>【推荐语】<br/>    1. 风靡美国的自我成长心理指南!运用正念疗法、自我关怀疗法、ACT疗法和21个赋能技巧,帮你纳不完美的自己,成就丰裕人生!纳带来无限可能!     2. 书中案例丰富,来自作者30年心理治疗实践,每章*后都有简单实用的技巧,如:营造画面感、身心放松呼吸法、时间旅行练习、玩快乐的游戏等;     3. 精美装帧,精致双封,选用艺术柔感特种纸张,双色印刷,图文并茂,高颜值 治愈系,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br/>【作者】<br/>(美)艾希莉·戴维斯·布什(Ashley Davis Bush)     艾希莉是一名在心理健康领域有30年丰富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她获得了史密斯学院的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她擅长婚姻家庭治疗,也是压力管理、自我照顾和自我关怀技巧方面的专家。     艾希莉写过9本心理自助类畅销书,包括《超越失去》《内心平静小书》《幸福婚姻的75个习惯》等。<br/>
目录展开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写在前面的话

序言

接纳打开更多可能性

松开绳子

接纳可改变人生

改变人生的一把钥匙

本书阅读指南

改变,就在此刻

第1章 接纳之旅——从抗拒、顺应到无限的可能

接纳的困境

接纳之旅

抗拒阶段

顺应阶段

接纳带来可能性

一段独特的旅程

赋能技巧

第2章 接纳的钥匙——自我关怀

正念和自我关怀疗法

善用内在的超能量

如何实施ACT疗法

负隅顽抗

与己为友,风雨同舟

如何学会自我关怀

一切在你

赋能技巧

第3章 接纳自己

被接纳——强大的疗愈力量

开启自我接纳之旅

自我厌恶的文化流行病

改变与自我的关系

学以致用——ACT疗法的实践

循序渐进,保持规律

许多不完美的方面,构成一个完美的自我

与各个部分的自我进行交流

将接纳提升至新境界

赋能技巧

第4章 接纳他人

葬礼上的妹妹

接纳一系列事物

受伤的人容易伤害他人

出乎意料的老师

想象得到他人的关怀

祝福他人

将接纳提升至新境界

赋能技巧

第5章 接纳现实

无法逃避的现实

最低限度的抗拒

可以悲恸欲绝

给接纳一点“仪式感”

为自己创造一片晴天

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尝试打造更强的自我

好运?诅咒?

世事本无常

将接纳提升至新境界

赋能技巧

第6章 接纳过去

自我宽恕

为自己赎罪

沉湎过去,还是活在当下

与过去和解

全新的空间和全新的视角

过去/现在/未来

将接纳提升至新境界

赋能技巧

第7章 拥抱无限可能

想要糟糕或是更好的结果

从长期的抗拒,到迎接全新的生活方式

超越失去

接纳是实现改变的路径

螺旋上升的人生之旅

可能性和感激

将接纳提升至新境界

你人生的终点,会是什么样子

赋能技巧

结语

只用说好

接纳的艺术与力量

总结

致谢

累计评论(0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