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重新理解马克思——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阐释(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文库)
重新理解马克思——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阐释(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文库)
王凤才等
¥76.80
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四条阐释路径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具学术原创性、思想深刻性、现实前瞻性的阐释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和分支;它们从不同视角对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进行的不同阐释,对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它们对工业文明与现代社会的批判性反思,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对于我们把握文明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本书围绕着“重新理解马克思”这个主题,着重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也透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他富有特色的理论观点,并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在21世纪新发展进行了当代阐释。
每满100减50 健康医疗数据治理
健康医疗数据治理
刘雷
¥76.80
"健康医疗数据治理,是面向健康医疗领域的相关数据管理过程,有针对性的从事数据治理活动,以及数据治理活动的设计、监督和实施。 《健康医疗数据治理指南》作为DAMA数据管理知识体系丛书面向健康医疗行业的分册,将立足于DAMA数据治理体系知识框架,结合健康医疗行业数据治理的特,分别从健康医疗领域的数据治理理论和理论落地的**实践这两个视角阐述健康医疗数据治理,期望通过DAMA数据治理理论框架与健康医疗行业数据治理工具、方法、理论与规范相结合、通过与健康医疗行业数据治理理论与**实践相印证,为健康医疗数据治理提供DAMA数据治理的落地指导,为健康医疗行业大数据从业者提供健康医疗DAMA数据治理实践指南。 本书作为一本覆盖健康医疗大数据治理的指导书籍,面向所有从事医疗信息化相关的群体,覆盖人群广泛,我们将从服务机构予以人群划分。本书主要面向以下几类机构:各级卫健委、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健康医疗行业服务企业。"
每满100减50 好友来电话:高净值家庭的36个法律咨询
好友来电话:高净值家庭的36个法律咨询
年鹤童 著 徐诗雅 绘
¥76.30
“亲爱的,我要结婚了!”“亲爱的,我老公好像出轨了!”“亲爱的,我想个公司!”“亲爱的,我老公酒驾撞到人了……” “我”的好友珊珊是个“白富美”,也是一个“麻烦精”。她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也总是会第一时间把电话给我,问我该怎么办。因为我是个律师,可以理性地帮她解决各种烦恼。 本书搜集了36个“珊珊来电”,内容囊括了婚姻继承、企业运营、劳动人事、邻里纠纷、侵权赔偿、合同纠纷等各领域高净值人群常见的法律困惑。相信读者从这36通电话记录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亦能够学习到应该如何去规避自己的人生风险。
每满100减50 上海合作组织年度法治报告(2018)
上海合作组织年度法治报告(2018)
刘晓红,倪正茂
¥74.00
  本报告分上海合作组织国别报告和上海合作组织前沿问题两个大的篇章,分别就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等)及各自的前沿问题作了分析与整理,为深了解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的法治建设情况,提供了国内较为前沿、全面的研究成果。
法律文明史(第3卷):古代远东法
法律文明史(第3卷):古代远东法
何勤华,李力,任海涛,程维荣,王晓峰 等(著)
¥73.68
古代远东法是与“古代近东法”、“古代西方法”并列的一种文明形态,具有较为独立的地域范围和文明发展的特色。 本卷主要研究隋唐之前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明。中国法律文明经历了从夏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演化,形成了较为发达的文明成就,为中华法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日本、朝鲜、越南充分吸收了中国文明的成果,形成了十分相近的法律文明样式,同时又保有自己的特色,如日本的“神道法律思想”等。古代印度法律除了具有东方法特征外,还有自身特色,如与宗教紧密结合、“种姓”身份等级制等。本卷中国部分写作主要以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简牍为资料,结合传世文献稽考钓沉。日本、越南部分,以日语、越南语文献为基本资料行研究。而朝鲜、印度部分则以英语资料为基础。 古代远东法的研究,为我们认清古代东方法律文明的发展脉络、理解东西方法治文明不同演路径以及其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每满100减50 刑法学的向度(第三版)(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周光权刑法学研究系列)
刑法学的向度(第三版)(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周光权刑法学研究系列)
周光权
¥70.80
刑法学的向度
每满100减50 身份与契约:中国传统民事法律形态
身份与契约:中国传统民事法律形态
赵晓耕
¥70.80
导论 编文化根基与传统民法  章 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   节 小农经济概述   第二节 小农经济与传统中国的民事法律  第二章 “义”、“利”之辩及其影响   节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义利观   第二节 传统义利观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  第三章 政治结构与法律体系的双重影响   节 政治体制与传统民法   第二节 法律体系与传统民法 第二编传统民事法律形态分述  第四章 家族——国与家的中问形态   节 家与族   第二节 家族制度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 家族法   第四节 家族法与国家法  第五章 婚姻——“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节 婚姻的语义学剖析——对中国传统婚姻制度的字面解读   第二节 传统婚姻的历史形态与制度嬗变   第三节 古代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对中国传统婚姻制度的深层解读   第四节 传统结婚制度   第五节 传统婚姻中的夫妻关系   第六节 纳妾制度的历史演变  第六章 继承一一身份与财产的二重性   节 传统继承法的特点   第二节 身份的继承——宗祧与爵位继承   第三节 财产的继承   第四节 女性的继承权   第七章 中国古代财产权的法律形态   节 官方成文法   第二节 民事习惯法   第三节 官方法律制度与民事习惯法的融合  第八章 家族制度下的财产权观念和财产权制度   节 儒家文化与财产权观念和制度的关联路径   第二节 家族制度对古代中国财产权制度的影响  第九章 户的民事主体性  第十章 中国古代土地权利形态  第十一章 永佃制  第十二章 合伙制度  第十三章 担保制度  第十四章 契约制度(上)  第十五章 契约制度(下)  本卷后记
刑事审判与笔录中心主义
刑事审判与笔录中心主义
李滨
¥70.40
本书是对笔录资料在我国刑事司法中占据中心位置现象的思考和改建议。全书围绕这一问题,细致考查了笔录资料的证据力和审判的公正完善性、证人出庭必要性等技术、程序问题,对改笔录和证人在我国刑法中的地位,提出了建议性意见。全书共分5章,约20万字,收西政文库青年篇。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我国矿产资源法修订研究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我国矿产资源法修订研究
廖欣,刘娴,张发旺
¥70.40
一部分析全球矿业大势、借鉴国外矿法经验、建言矿法前瞻修订、推动绿色矿业制度安排的资政之作;一部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观念创新、内容全面、研究深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每满100减50 人民调解理论与实务(2022)
人民调解理论与实务(2022)
侯怀霞
¥69.90
人民调解是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书为论文集,主要涵盖“人民调解理论研究”和“人民调解实务探索”,包括人民调解制度的创新发展路径探析、传统文化与调解文化的双重互嵌、医疗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商事调解法的必要性等。主要读者为人民调解员和基层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等。
为法律科学而斗争:法理论论文选
为法律科学而斗争:法理论论文选
赫尔曼·康特洛维茨
¥68.80
本书收录了8篇康特洛维茨在法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文:《为法律科学而斗争》(1906)、《论正确法学说》(1909)、《法律科学与社会学》(1911)、《法律科学的时代》(1914)、《自由法学说前史》(1925)、《法律科学方法论概要》(1928)、《对现实主义的理性主义批判》(1934)、《法的定义》(1938)。这些论文基本囊括了康特洛维茨在法理论方面的所有重要代表作,较为完整地勾勒出了自由法运动/自由法学说的基本主张、基本框架、发展脉络、法律科学观与法律实现主义的关系、法概念主张等各个方面,可以被视为“自由法运动”的代表性论述。
每满100减50 刑事程序中的透明性与正当性——摆脱对抗制的教条
刑事程序中的透明性与正当性——摆脱对抗制的教条
张帅
¥68.60
来自英美法系的对抗制理念在我国风靡一时。关于何谓“正当程序”,一些对抗制教条逐渐演化为流行叙事,然而其理论预言却时常与我国的司法实践结果相悖。为了理清上述悖论,本书就相关机制行功能比较研究,并以之为样本检视上述教条在中国是否成立。为了跳出对抗制的论证循环,本书采检察视角,以各国检察官的程序角色和功能作为考查其刑事程序基本宗旨的主要切面,并从比较法律文化和法律史的角度寻根溯源,发现流行的对抗制教条不但在中国难以成立,即便在其发源地也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由此推论:我们应将刑事诉讼程序定义为对真相的官方调查程序,而不是平等的非中立律师之间的私人争端;因此应强调检察官的中立性和主导作用,以及刑事诉讼程序的内部透明性。
每满100减50 电子证据与网络犯罪治理20讲
电子证据与网络犯罪治理20讲
刘品新 谢鹏程 赵琦
¥68.60
“电子证据与网络犯罪治理(检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商请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络犯罪研究中心联手推出,自2020年8月18日至今,已连续举办二十多场。论坛焦从电子证据与网络犯罪的法学前沿问题,延伸至新型电子证据与新型数据犯罪的交叉研究领域。论坛邀请电子证据与网络犯罪领域具有跨界理论背景、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就推网络犯罪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我国网络犯罪治理能力展对话,就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健全对应体制机制建言献策,展现法律人面临网络关、时代关的现实担当。
现代性与中国时刻——“东方明珠大讲坛”讲演录(第2辑)
现代性与中国时刻——“东方明珠大讲坛”讲演录(第2辑)
郭为禄,叶青
¥68.00
本书为华东政法大学“东方明珠大讲坛”十场讲座的内容汇编:第十一讲《法律与概率》探讨了在风险性与不确定性都大大增加的现代社会,追求确定性的法律将不得不对概率问题行处理;第十二讲《抗日战争的国际视角和现代意义》揭示了中国抗战所面临的社会组织效能和社会治理不足的问题,亦强调抗战是中国从传统国家转向新型民族国家的重要环节;第十三讲《1840年以来的中国时刻》聚焦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庚子之变等历史时刻,讲述了1840年以来中国如何走近代以及近代与当代之间存在何种内在关联;第十四讲《<民法典>的实施与新闻传播法研究的过去和未来》在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关键时期的背景下,讨论了《民法典》相关条款中的“新闻报道”“舆论监督”概念;第十五讲《两大法系背景下的作品保护制度》指出我国《著作权法》杂糅了英美法系的“版权”理念和制度,没有准确反映大陆法系“作者权”以人为核心的传统,对中国作品保护制度的未来持以审慎放的态度;第十六讲《大道之行》分析了决定现代福利国家建构的关键因素,包括现实的财政基础、该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与官僚体制的动员能力;第十七讲《宪法的性质》围绕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问题展充分对话,拓展了我们对宪法性质理解的广度与深度;第十八讲《从西方经典发现中国镜像》回顾了孟德斯鸠、伏尔泰以及法国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理解,从这段中西交流史中提出了“文明互鉴”的命题;第十九讲《法学知识的演与分化》立足知识论的“元科学”立场,深分析了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关系问题;第二十讲《思而在》围绕“法律职业伦理的特殊性”展了层次丰富的论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职业伦理在中国法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每满100减50 汉代监狱制度研究
汉代监狱制度研究
宋杰
¥66.00
经过艰苦的努力,对汉代京师、中都官、郡国县乡和军队中的各种监狱组织及其职能、管理情况及历史渊源与演变做了仔细地考察和论证,以期还原历史真实,并在考证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分析,初步总结出了汉代监狱制度的历史特征与发展演变的某些规律。例如当时监狱的普遍设置与规范化,其种类的复杂性,监狱功能的混杂性与“诏狱”设置的随意性等等(详见后文)。完成这项工作不仅揭示和说明了汉代监狱的复杂类型与各自的职能,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社会影响,使我们对相关领域的了解更为清晰和深入,还可以通过分析两汉狱政的利弊得失,总结其经验教训,为今天国家制订有关法规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这也是它的意义所在。
每满100减50 实质犯罪论(第二版)(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实质刑法系列)
实质犯罪论(第二版)(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实质刑法系列)
刘艳红
¥65.80
实质犯罪论(第二版)(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实质刑法系列)
人格权法通义
人格权法通义
杨立新
¥62.40
《人格权法通义》包括绪论和本论。绪论阐述人格权法的概念和特,人格权法的历史发展,人格权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人格权编与物权编、合同编、婚姻家庭编等的关系,以及《民法典》规定人格权编的重大意义。本论根据《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的体例展,分为一般规定和具体人格权两部分,根据人格权法的理论体系、制度原理、*新研究成果和司法实务经验,对人格权编的规定逐章、逐条行说明。本书作者全程参与《民法典》立法编纂过程,了解人格权立法情况,对人格权法的研究历时三十余年,有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司法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有独到见解。本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的依据和立法的背景说明,阐释准确,说明具体,深浅出,具有很强的理论说服力,既可作为法律专业学习人格权法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研究和适用人格权法的参考书,还可以作为普通读者作为维护自己人格权的指导书。
每满100减50 私募基金法务实操指引
私募基金法务实操指引
朱华芳;郭佑宁
¥62.30
本书以具体的案例为依托,从中提炼实务问题和裁判观,旨在系统研究私募基金争议解决领域的现状及问题,探析重大争议问题的法理基础与实践考量,以为从事私募基金交易的当事人提供更好的纠纷解决指引,为相关从业机构优化经营、降低风险提供参考素材。 本书具体内容分为七个主题:主题一“私募基金合同性质的司法认定”;主题二“私募基金募集阶段的法律争议”;主题三“管理人、托管人的义务与责任”;主题四“私募基金保底条款的效力及后果”;主题五“私募基金对外投资涉及的对赌效力及履行争议”;主题六“私募基金对外投资涉及的名股实债争议”;主题七“投资者退出私募基金的法律争议”。
每满100减50 中国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研究
中国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研究
席小华
¥61.36
自2009年起,在“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理念的指引下,首都师范大学社工系教师和学生团队在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领域行了深而广泛的实践探索,本书是系统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共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社会工作嵌少年司法的理论研究;各地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实践与探索;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与模式研究; 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服务案例研究。本书对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系统总结了过去十多年里全国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与成效,也提出了未来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更为重要的是,本书既有对实践的总结与反思,又有理性的思考与提炼,彰显了所有研究者和实践者对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热情与努力。
每满100减50 费城抉择:美国制宪会议始末
费城抉择:美国制宪会议始末
[美]克里斯托弗·科利尔,詹姆斯·林肯·科利尔
¥59.99
1787年夏,美国费城。在那个漫长炎热的夏季,一场原本只为修补旧条例而召的大会,结果演变成要制定一部闻所未闻的宪法。55位代表,平均年龄不到43岁,来自12个立场各异的邦,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激辩四个多月,他们几乎对任何一个议题都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正是在这种近乎绝望的气氛里,会议缔造出世界上*部成文宪法——美国宪法。这部宪法历经200多年几乎没有什么改动,只是增加了27条修正案,不啻为一个奇迹。
每满100减50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2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2
(德)托马斯·威施迈耶 (德)蒂莫·拉德马赫 编
¥59.99
本书深研究了人工智能对法律制定、法律应用所带来的众多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部分探讨了规制人工智能的相关基础理论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在数据保护上,立法者有义务规范国家对数据的处理,规范人工智能的使用,从而尽可能保护基本权利。在个人自决上,应通过直或间的法律手段予以回应自动决策系统的巨大风险。在透明度上,建议借鉴相关不透明决策系统的规制经验。在反歧视上,需要从因果关系证明、弱势群体概念等内容出发,对法律行部分调整。在法律人格上,当智能代理人承担类似老练仆人的功能时,就可以视为法律主体。第二部分从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领域出发,在具体场景中探讨人工智能的规制,并探讨了以下问题:在社交媒体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智工具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在法律科技中,重新构建法治并将其嫁到技术之上的问题。在行政决定中,建立与机器学习算法相适应的内在规则问题。在智慧执法中,可问责性、非歧视以及法律执行问题。在金融市场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难题。在公共治理中,确定人工智能系统准则的问题。在税收程序中,从风险管理系统的角度研究完全自动化税收程序的问题。在医疗保健中,作为医疗器械的学习机器在监管中的角色、使用人工智能医疗系统时的医患关系及责任问题。在竞争法中,人工智能会产生的默契合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卡特尔化的系统性倾向等问题。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