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西汉南越国
西汉南越国
麦英豪、王文建
¥28.99
自秦末至西汉时期的中国岭南地区,曾存在着一个神秘的王国,它承袭中原民族的传统,又带有浓厚的南方特色,可史书上对它的记载寥寥。而广州市象岗掘出的这座石室墓,以考古发现,弥补了岭南地区的历史空白。 本书作者麦英豪是南越王陵发掘队的队长,王文建是南越王陵的研究者,他们真实地记录了王陵的发掘过程,描述了陵墓中珍贵的文物,为读者拂了南越国的层层迷雾,一窥其千年前的风貌华章。
每满100减50 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
谭维四
¥28.99
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曾侯乙的墓葬。1978年,曾侯乙墓被考古 发掘队开启,编钟等古乐器的出土,是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上的空前 大发现。本书作者谭维四是当年曾侯乙墓考古发掘队队长,自始至终主持 并参与了田野考古发掘与室内整理研究的全过程,他以动人的文字,讲述了发掘过程中的趣闻与秘辛,将出土文物千年不灭的魅力娓娓道来。
每满100减50 满城汉墓
满城汉墓
卢兆荫
¥28.99
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和王后窦绾墓是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在这两座未经盗扰的古墓中,首次发现了保存完整的金缕玉衣,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准确性,揭开了历史上的金缕玉衣之谜;王后窦绾墓发现了实用和美观兼具的长信宫灯,同时两墓还发现了中山靖王刘胜夫妇日常用具,为构建汉代贵族生活提供了物质史料。作者卢兆荫全程参与了发掘工作。他和同事们一道,揭开了这两座陵墓的神秘面纱。他以平实的文字,将满城汉墓的发掘过程娓娓道来,用考古人严谨的态度,再现墓主身份,带领我们走进千年前的西汉社会。
每满100减50 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
袁仲一
¥28.99
本书是一部关于秦始皇陵的考古通俗读物。秦始皇陵是20世纪中国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61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批全国重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本书作者身为考古队队长,全程亲历了兵马俑坑的发掘过程。在本书中,他通过深浅出的文字,向读者描述了惊心动魄的发掘过程,妙析地下军阵排兵布阵之法,再现大秦帝国兵戎相争的历史瞬间。
每满100减50 古籍修复技术(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古文献专业研究生教材)
古籍修复技术(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古文献专业研究生教材)
童芷珍 著
¥28.90
      本书是复旦大学古籍所2013年即将始招生的古文献专业新方向"古籍保护"方向的专业教材,作者童芷珍女士已受邀兼任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共十二讲)
图坦哈蒙:不为人知的故事
图坦哈蒙:不为人知的故事
[美]托马斯·霍温(著),王海利 等(译)
¥28.34
《图坦哈蒙:不为人知的故事》作者托马斯 ·霍温在研读了各种相关文献,查考了卡特的日记、笔记、信件,以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保存的大量档案资料之后,发现了围绕图坦哈蒙墓发掘前前后后的许多矛盾之处,《图坦哈蒙:不为人知的故事》作者真实复原了围绕图坦哈蒙墓发掘背后的活生生的不为人知的故事。相比其他书籍而言,本书读起来跌宕起伏、引人胜,令我们耳目一新。 20世纪世界考古*为轰动、*为重大的发现便是图坦哈蒙墓的发现。图坦哈蒙是生活在距今三千余年前,古埃及第 18王朝时期的一位国王。大约在公元前 1350年前后,图坦哈蒙以十八九岁的年龄驾崩。国王的英年早逝成了古埃及历史上的不解之谜。 1922年 11月 26日深夜,在埃及充满传奇色彩的帝王谷,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发现了国王图坦哈蒙的陵墓,从此拉了围绕该墓的各种神秘、令人兴奋且扑朔迷离的发掘故事的序幕。自从图坦哈蒙墓被发现之日以来,国王的珍宝一直在不断地激发着公众的想象力。在世界史上没有任何文物展的欢迎程度能超过“图坦哈蒙文物展”。
每满100减50 图文新解泉志
图文新解泉志
张玉兴
¥27.92
本书是对中国古代钱币经典著作《泉志》的图文新解,采用经典注译和拓展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对古代钱币的发展及特行详细讲解。书中收录了五代以前历代各种钱币三百余种,分为正用品、伪品、不知年代品、天品、刀布品、外国品、奇品、神品、厌胜品九类,保存了中国古代钱币的重要资料。
每满100减50 古城记忆
古城记忆
高伟
¥27.50
  本书是作者历时3年独身考察中华大地古城遗迹的真实记录,从西域古于阗国的古城开始,沿着中华文化重要历史节点,寻找三晋的北魏都城、春秋战国的楼烦古国;燕蓟的幽州城、已沉入水中传说四千多年鲜为人知的共工城;穿越西藏阿里无人区,寻找苯教的历史、象雄文明古国遗址。这一切,只为灵魂深处的虔诚和一种对信仰的向往。每每看到那些保存完好、少有现代人踏入的千年古城遗址。总有声音从心底发出,仿佛来自远古的呼喊。
每满100减50 良渚玉韵
良渚玉韵
余杭博物馆
¥26.16
五千年前,钱塘江北岸、太湖之滨,良渚先民跨过一道时代的分水岭:他们走出了蛮荒,迈进了文明,创造出彪炳千秋的良渚文化,令世界瞩目!良渚文化玉器为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精髓,达到了中国史前玉文化的峰。
每满100减50 女性考古与女性遗产(第二辑)
女性考古与女性遗产(第二辑)
贺云翱
¥26.00
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影响,女性主义考古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随着女性主义考古学的发展,又出现女性主义考古学与性别考古学的分离。西方性别考古学成果斐然,相关论文相继发表,注重从多种角度解读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不仅从宏观的社会生活层面,也从微观层面解读考古材料,从而推动了身份考古学、原住民考古学以及环境考古学等诸多考古学理论的发展。相比之下,中国性别考古学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只是简单地解读考古材料,得出男女地位或分工不同的浅层次结论。近年来受西方性别考古学的影响,开始逐渐重视深层次的研究,并且不断地发展与改进,来更好地适应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发展,推动中国考古学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每满100减50 中国文化史迹:西域考古图谱(中国文化史迹)
中国文化史迹:西域考古图谱(中国文化史迹)
[日]香川默识 著;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 编;
¥25.99
作者将大谷探险队三次所获文物、文书,选出一些有代表性者,分为:佛典、经籍、史料、西域文书、绘画、染织刺绣、古钱、印本、杂品等类,编为此书,选图约600多幅。《西域考古图谱》于1915年出版,首次公布了大谷探险队所获的西域考古相关历史文物、文献。大谷探险队即日本大谷光瑞派遣的三次中亚探险队。大谷光瑞伯爵是日本西本愿寺法主,在已经提及的各国考察、探险队中,只有一衣带水的日本的这一支探险队中有佛教徒,他们在财政方面的基础则是近一千万日本信徒施舍的财物,因此大谷探险队的活动近似于私人性质,而不象其它各支均是由政府机构资助。大谷光瑞是京都西本愿寺第21谷光尊的长子,是西本愿寺第22代宗主。1900年被派往欧洲考察宗教,见到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等人中亚探险的成果,决定利用回程途中前往中亚探险,从而揭开了日本考察中国西北的序幕。
每满100减50 国宝背后的故事
国宝背后的故事
《纵横》编委会
¥25.99
《纵横》自1983年创刊以来,以亲历、亲见、亲闻的视角,努力发掘众所周知的任务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跨越时空的广阔视角,纵览百年历史风云,横观人生社会百态。本书是对《纵横》杂志所收文章进行碎片化整理,汇集了自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通过其独特侧面来述说历史。 1、国宝沉沦呐喊,魂牵中华大地。 2、从国宝的流失复归,到文物的挖掘研究,再到文博工作者的精神与追求。国宝的沉浮故事,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绵延不绝的发展历史。 3、阅读国宝故事,感受中华文化,体会国宝承载的深厚民族精神。
每满100减50 千古遗迹的考古发现
千古遗迹的考古发现
郭艳红
¥25.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每满100减50 流光溢彩的金属宝器
流光溢彩的金属宝器
郭艳红
¥25.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每满100减50 古韵犹存的岩画石窟
古韵犹存的岩画石窟
郭艳红
¥25.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每满100减50 中国玉器
中国玉器
方泽
¥25.06
《中国玉器》作者方泽经过对国内玉器市场的调 查,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长期的中国玉 器课程教学 实践,力求用通俗易懂的文辞编著本书,旨在系统地 阐述中国玉器的玉文化、玉石、玉雕、玉器分类、玉 器 品种、玉器造型、玉器纹饰、吉祥图案、历代玉器特 征、玉器鉴定、评价、欣赏及玉器市场现状等内容, 力求 既传播科学的中国玉器知识,也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 文化,寓知识性、科学性、欣赏性于一体。随着人们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爱玉、赏玉、玩玉、藏玉的 风气得以恢复发展,更多的爱好者进入这一行列,这 无 疑有益于人们的陶冶性情,提高文化修养。《中国玉 器》既可以作为国内珠宝专业学生的参考教材,也可 以作为 社会各界玉器爱好者的参考书目。
每满100减50 知新  西域游历丛书03  尼雅遗址与安迪尔遗址
知新 西域游历丛书03 尼雅遗址与安迪尔遗址
(英)奥雷尔斯坦因 著 肖小勇 译
¥25.00
    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行探险考古,并先后出版了这三次探险考古报告:《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我国新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以及敦煌石窟宝藏与千佛洞佛教艺术,揭了该地区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纱。西域游历丛书集斯坦因这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古资料于一体,对上述考古报告行整合修订,使大众能更便捷了解其中的经过和成果。丛书共15册,本册出自《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1901 年上半年,斯坦因首次发掘尼雅遗址与安迪尔遗址,获得了大量的佉卢文、汉文、婆罗米文文书,并结合出土文物释读这些文书蕴藏的历史秘密。
每满100减50 知新  西域游历丛书02 和田绿洲
知新 西域游历丛书02 和田绿洲
(英)奥雷尔斯坦因著, 方晶、孙莉译
¥25.00
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探险考古,并先后出版了这三次探险考古报告:《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我国新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以及敦煌石窟宝藏与千佛洞佛教艺术,揭开了该地区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纱。西域游历丛书集斯坦因这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古资料于一体,对上述考古报告进行整合修订,使大众能更便捷了解其中的经过和成果。丛书共15册,本册出自《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和田绿洲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孕育了丰富多姿的文化宗教艺术,斯坦因发掘和收集到的各式各样文物,成了古代和田绿洲发展演进的历史标本。
每满100减50 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古蜀文明
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古蜀文明
周新华 著;
¥24.00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奇迹。由一个考古遗址的发掘,发现了一个失落的文明,甚至改写了一部文化史。 这是一段被湮没的辉煌历史,如此灿烂、神秘、独特,有着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未解之谜,它正向世人展示着穿越时空的巨大魅力。 从目前所发现的8座祭祀坑内出土了大量能够代表古蜀文明高度的精美器物。这些器物不仅因其独特的个性而有别于其他古老文明,而且埋藏方式极为奇特怪异。在此之前,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想到一个偏处西南边限、四川腹地不起眼的小村落竟有如此辉煌发达的古代青铜文明。这种文化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中原商周文化不相伯仲,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多少有些“另类”的文化面貌。古蜀人恢诡浪漫、雍容大雅的艺术世界,更令世人惊诧不已,玩味无穷…… 本书以文学笔法、图文并茂的形式,追溯了三星堆遗址发现和发掘的过程,对三星堆古蜀文明的起源、发展、兴盛、衰亡进行了考证和梳理,并将其与中原及其他地区文明以至西亚古代文明进行了比较研究。全书广搜博采,将历史、文献与考古新发现融为一炉,不失专业性和学术高度,同时又具有普及性、阅读性的特点。作者层层解密湮没于历史的远古之谜,开启了三星堆古蜀文明的探寻之旅,将一个失落已久的古蜀王国重新呈现在读者面前。
每满100减50 知新  西域游历丛书09  穿越塔克拉玛干
知新 西域游历丛书09 穿越塔克拉玛干
(英)奥雷尔斯坦因 著 巫新华 新华 张良仁 赵静 译
¥23.80
    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行探险考古,并先后出版了这三次探险考古报告:《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我国新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以及敦煌石窟宝藏与千佛洞佛教艺术,揭了该地区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纱。西域游历丛书集斯坦因这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古资料于一体,对上述考古报告行整合修订,使大众能更便捷了解其中的经过和成果。丛书共15册,本册出自《西域考古图记》:1908 年 9 月底,斯坦因带着他的助手以及满载文物的驼队,沿着玄奘曾经走过的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雪山,结束了第二次中国西部探险回到英国伦敦。
每满100减50 知新  西域游历丛书07  从罗布沙漠到敦煌
知新 西域游历丛书07 从罗布沙漠到敦煌
(英)奥雷尔斯坦因 著 赵燕 谢仲礼 秦立彦 译
¥23.80
    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行探险考古,并先后出版了这三次探险考古报告:《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我国新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以及敦煌石窟宝藏与千佛洞佛教艺术,揭了该地区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纱。西域游历丛书集斯坦因这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古资料于一体,对上述考古报告行整合修订,使大众能更便捷了解其中的经过和成果。丛书共15册,本册出自《西域考古图记》:1907 年 2 月,斯坦因穿过罗布沙漠向东行,沿途考察了将塔里木盆地与疏勒河分隔来的罗布荒漠自然地理状况以及汉代长城*西段遗迹,再现中国*早通与中亚相连的楼兰道历史面貌。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