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致“新新青年”的三十场讲演
致“新新青年”的三十场讲演
梁启超著,彭树欣选评
¥59.99
1920年代,梁启超倾注全部热情的三十场讲演:关于教育的出路,和青年的自救。这些问题依然是我们现在关注的焦点,梁启超的声音跨越了一百年,如今听来格外温暖、振聋发聩。 本书全面收集梁启超关于教育和青年主题的讲演稿,时间跨度为1914年至1927年,共30篇,附录一篇。精校整理,并加前言、导读、题解、简注。梳理脉络,详解背景,深度关联历史与当下。 梁启超讲演前经常不写讲稿,讲演辞多由听讲者记录而成。有传说他在打麻将时起腹稿,王森然记载: 学界常请梁先生讲演,而事到眼前,绝不作预备,而是“红中白板”声如故,同座代为着急,而先生笑曰:“予正利用博戏时间,起腹稿耳。”故每赌必输,或有劝止者,先生曰:“骨牌足以启予智窦,手一抚之,思潮汩汩来,较寻常苦索,难易悬殊,屡验屡效,已成习惯。”闻者粲然而笑。此虽是趣闻,但梁启超的才华可见一斑,所以讲演才有迷人的魅力和神奇的效果。
49元5本 民国时代的小资都在读的恋爱小说(套装共7册)
民国时代的小资都在读的恋爱小说(套装共7册)
¥59.99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张资平的恋爱小说跟张爱玲的散文一样被那些小资和贵妇人们所青睐。作为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红极一时的作家之一,张资平拥有众多的读者,连张爱玲都曾明确说过,她曾迷恋于张资平的小说并深受其影响。本套书精选张资平的经典恋爱小说,如《后的幸福》《爱力圈外》《红雾》等,作品笔调清新流畅,情致甜熟柔婉。在《后的幸福》里,美瑛一不小心把自己熬成了“剩女”,经历过拒绝与期待、错过与被错过的情感煎熬和纠葛之后,她终于心有不甘地把自己嫁了出去。自此生活优裕,可是所嫁非人,灵与肉的苦闷又让她心生旁骛,她该何去何从,她终能获取自己期盼的幸福吗?恋爱小说一直都有着广泛的读者,即便在当今这个年代,读读那个时代的恋爱故事,或许也能深受启发。
49元5本 诺奖大师短经典
诺奖大师短经典
果麦编
¥59.80
  《诺奖大师短经典》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由二十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中短篇小说作品汇编而成。汇集加缪、福克纳、海明威、黑塞、蒲宁、托马斯·曼等文坛巨匠,且这些作家多以小说写作(特别是短篇小说写作)见长,他们的文学风格多样,且代表了文学创作的较高水准。特邀翻译大家合力呈现经典译文,如我国著名法语翻译家李玉民、波兰语翻译家林洪亮、日语翻译家高惠勤、德语翻译家梁锡江等。每篇作品前均附有作家简介,方便读者深阅读、择其所爱。
木心诗选
木心诗选
木心
¥59.25
诗人木心,曾用白纸画了钢琴的琴键,在禁居期间,无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陈丹青说,“他挚爱文学到了罪孽的地步,一如他罪孽般与世隔绝”。因《中国好歌曲》学员刘胡轶为木心小诗《从前慢》谱曲弹唱,学员导师刘欢在羊年春晚一步演唱,引热刷屏。 《木心诗选》的诗歌,共七辑(158首),从早期的《阿里山之夜》,到我辈读者所众知的《从前慢》,以及被人称为“天书”的《同袍》四言诗等,精选收各个时期的诗歌。这些诗歌,均选自木心生前自订的全部六种诗集——《我纷纷的情欲》《西班牙三棵树》《伪所罗门书》《巴珑》《诗经演》《云雀叫了一整天》。 木心的诗,例外与常态,跳出惯性思维的思维,是空话套话的死敌。诗的品质,嫉俗如仇,不炫耀不喧闹,以“故实”抒情,形成“遐想中低声吟咏的力量”,和现实生活、历史时空、古典文学、西方文化文学都形成互文。
49元5本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梁永安
¥59.00
从云南到上海,从江南到塞北,从繁华都市到贫瘠山村,梁永安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 从历史到未来,从现实到畅想,从漫步到思索,一台相机、一身行囊,风尘仆仆的梁永安以“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为人生格言,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件幸福的事情。 这些足迹都如实地记录在《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这本书里,以城市为横轴,以时间为纵轴,梁永安书写城市的变迁、生命的体验、人生的思索、历史的回顾、生活的可爱、青年的未来……每一页都灌注着人类生活观察者的思索,诠释着当下年轻人的灵魂。 梁永安从十万张摄影作品中甄选世界的侧影和生活的剪影,每一张都是梁永安的精挑细选,以呼应写作时的心境和感受,文字与画面若即若离的交融,走思索的更深处。既在其中,又在其外,在陌生的远方追寻类似的情绪,送给风雨兼程的人们。“因为不用走远,换一种旅行者的眼光,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就会有无穷的发现。” 和梁永安一起行走在路上。去旅行,去发现,去。去延展生命的广度,探索思维的深度,诗意地行走在山重水复的路上,将隐藏在视觉深处的万千气象告诉四面八方。当你走过这个世界,你就会活过,爱过。
49元5本 美国家书
美国家书
(美)富兰克林等著 ,李静译
¥59.00
  本书收录了美国历史上杰出的45位名人写给孩子的信。这些人曾在政治、军事、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有不凡的贡献,言行本身对后世有着深远的积淀与影响。   书信zui能呈现一个人的诸貌与真实。阅读这些传世的信件,既能领略伟大的心智与人格,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凡人时刻,面对至亲诉说志向,表达牵挂,字里行间充满温情快意,矛盾、担心也历历在目。   家书曾经连时空和情感,如今是观察美国精神群像的新鲜视角,也是一本常看常新的教养指南
49元5本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第四卷,走进辉煌新时代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第四卷,走进辉煌新时代
贺绍俊 李云雷 丛治辰主编
¥59.00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精选反映建党百年光辉历程,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篇幅精悍的中短篇小说与散文纪实作品,《走辉煌新时代》系其中第四卷。
49元5本 唱支山歌
唱支山歌
梁清凡
¥59.00
好说推荐,值得阅读
大丝路行纪:漫游草原丝绸之路
大丝路行纪:漫游草原丝绸之路
张信刚
¥58.80
本书为张信刚“大丝路行纪”系列的第一册,着眼于草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悠久的文明通道。 草原丝路由贯穿欧亚大陆北部的大草原连而成,东起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西端则是注黑海的第聂伯河下游地区。这片广阔的大草原,孕育了欧亚大陆历史上独特的文明风景。 本书主要依托于作者四十多年的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之成果,行程上万公里,涉及草原丝路上各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掌故。从内蒙古到宁夏,从贝加尔湖到阿尔泰山,从哈萨克草原到黑海-里海草原……作者有感于草原丝路上多样的风土人情与地理风貌,用镜头记录下数十年间的时代变迁,以深厚的笔力观照古今,爬梳不同文明间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串联起一张广阔浩瀚、流动不居的草原文明地图。
49元5本 学不已斋杂著
学不已斋杂著
杨明照著
¥58.80
  杨明照先生(1909-2003),字搜甫,四川大足(今属重庆)人。四川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著名“龙学”专家、文献学家、文学史家。   杨先生治学立足传统,精于校勘考据,力求精益求精,讨津溯源,探啧索隐,鈎深致远,博大精深,承继和发扬了蜀学严谨扎实的学风。杨先生毕生致力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尤其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斐声海外,享誉世界。   杨先生一生勤于笔耕,成果丰赡,出版《文心雕龙校注》、《文心雕龙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文心雕龙拾遗补正》、《刘子校注》、《增订刘子校注》、《抱朴子外篇校笺》等专着;发表了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出版论文集《学不已斋杂着》。   适逢杨先生一百一十周年诞辰,四川大学决定主持出版《杨明照文集》,收录《文心雕龙校注》、《刘子校注》、《抱朴子外篇校笺》、《学不已斋杂着》、《学不已斋杂着续编》、《学不已斋杂着三编》六种。其中,《文心雕龙校注》、《刘子校注》是汇集众本整理而成的,以体现杨先生的*终研究成果;《学不已斋杂着续编》为新编论文集;《学不已斋杂着三编》则为先生讲话、随笔、序跋、诗词、讲义等文稿合编。部分篇目为未刊手稿,系首次整理出版。   在《文集》的编辑过程中,得到了四川大学曹顺庆先生、周维东先生,以及杨先生后人杨珣女士、王恩平先生的大力支持,谨致以深深的谢忱。
初心初样当年时
初心初样当年时
梁衡
¥58.80
本书是著名作家梁衡的最新散文集,共收录了包括《文章大家毛泽东》等在内的25篇散文。全书设“昆仑”“周公”“春回”“觅渡”“清贫”“洗尘”“重阳”七个篇章,与读者一同走近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瞿秋白、方志敏、彭德怀、张闻天这七位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共睹其风采,感受其魅力。本书情真意切、娓娓道来,展现了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在逆境中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的。书中的文字满怀敬意,既深刻画了每个人物,又突出体现了作者爱国爱党的深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人生谁能无补丁
人生谁能无补丁
梁衡
¥58.80
作为著名散文家和学者,梁衡先生曾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低谷、叹息、哭泣与遗憾,但这就是人生,是值得记录的人生。 《人生谁能无补丁》是梁衡先生将半个世纪以来亲历的故事与随想凝集成的纪实性、思考性散文集。补丁是社会的伤口,是人生的遗憾,但补丁也让人更感念一件衣服的完整,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作者以平实的文风,将自己这一生经历的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将“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体现了个人际遇与时代潮流的种种碰撞、融合,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49元5本 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书目题跋丛书
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书目题跋丛书
莫伯骥著,曾贻芬整理
¥58.80
《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莫伯骥撰。莫伯骥(1878~1958),字天一,广东东莞人,近现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早年广州光华医学堂学医,毕业后自设药房,又助堂兄创办《羊城报》。一生喜读书藏书,贮书之所名“五十万卷楼”。所藏善本,大多为宋椠、元刻、旧抄旧校、影宋精抄、古活字本、名家写本等。著名目录学著述有《五十万卷楼藏书目录初编》二十二卷,《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七册。《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是一部古籍题跋专书,依四部分类撰跋文四百馀篇。所著录之书,均详介著者、序跋、内容以及版本和流传情况,间有学术阐述。其征引之富,述事之详,考校之精,堪称著录体通变之作,也是此书的鲜明特。这次整理的底本为1947年印本,并编制了索引,以方便学者利用。
49元5本 世纪风范——唐翔千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世纪风范——唐翔千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王生洪
¥58.80
《世纪风范??唐翔千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旨在缅怀唐翔千先生的创业之路及推动民族工商业发展的丰功伟绩,发掘唐翔千先生实业救国裕民的家国情怀和守正创新、拓取、振兴中华的精神品格,弘扬唐翔千先生善济重教的家族传承。本书内容包括缅怀纪念(纪念文章)和思想采风(唐翔千思想和实践研究学术论文)。本书以凸显史实、图文并茂、故事感人、情感丰富、思想厚重、品味高尚为特,是一本充满时代精神、富有教育意义的宣传册,一本具有时代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名人档案资料。
49元5本 理论、交流、创作:钱锺书的“三维”文学空间
理论、交流、创作:钱锺书的“三维”文学空间
田建民著
¥58.00
本书从文学理论、文学交流与文学创作的“三维”文学空间,论述了钱锺书的文学成就与学术贡献:《谈艺录》《七缀集》《管锥编》等学术著作,谈文论艺,辨析深刻;介绍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的英文论著,促中西文学与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以《围城》《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等为代表的文学创作,个性鲜明,大放异彩。
49元5本 古都
古都
(日)川端康成著;高詹灿译
¥58.00
《古都》是川端康成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时提到的三部小说之一,也是其备受推崇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同时也呈现了京都的风土人情。被织锦商户收养的千重子出落成了美丽的少女。祇园节夜里,她遇到山村姑娘苗子,惊讶地得知两人是孪生姐妹。她们互相思念,却因身份悬殊无法相认。姐妹俩淡淡的哀愁,织京都的四季美景,川端康成运用清淡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故事以及人世的寂寥之感,把读者带到一种淡淡的诗意感伤中,写了这对孪生姐妹的辛酸身世和纯洁爱情,写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人们的纯朴和善良的情感。
49元5本 园圃之乐
园圃之乐
(德)赫尔曼·黑塞,易海舟(译)
¥58.00
《园圃之乐》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随笔集,收录61篇文章和诗歌。除了广为人知的作家身份,黑塞还是一位生活艺术家,是画家和园丁。本书文字便主要记录了黑塞一生中不同时期与自然的对话和游戏。
49元5本 高兴
高兴
贾平凹
¥58.00
     《高兴》延续了作者对农民的一贯关注,写了城的农民--城市中的拾荒人的命运。主要讲述了城拾荒的农民刘高兴以及他的几个伙伴们在都市里生存的故事,同时涉及城市底层中的各种人群,有乞丐,有民工,有妓女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在城市中艰难地生存。作品不仅真诚写出了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而且更是通过这些让人心酸的故事表象去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命运交错与心灵变迁。
49元5本 如果梦碎了:潘政祥诗歌精选集【明翊影业】
如果梦碎了:潘政祥诗歌精选集【明翊影业】
潘政祥
¥58.00
《如果梦碎了(潘政祥诗歌精选集)》是收录作者近些年所作诗歌的诗集。书中所选取的诗歌,表达了对时光、生命以及青春、爱情的一些感悟,既有对逝去青春和爱情的追寻,也有对未来时光与生命的感知,创作主题主要是围绕着生活、情感等,语言质朴,感情充沛,细细品味,回味无穷。所选诗歌展现了作者独到的诗学理念和美学追求。
49元5本 带灯
带灯
贾平凹
¥58.00
     《带灯》发表于2013年,荣登当年"中国好书"榜首,并选年度小说排行榜,好评如潮,影响广泛。小说讲述了农村基层女干部带灯,如何在苦闷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坚守信仰的故事。带灯是乡政府的干部,她每天从事着琐碎、泼烦的工作,如她所说:"我是佛案前的红蜡,火焰向上,泪流向下。"她的工作是为国家服务,那是庄严的,而在工作中,她有她的作为、奋、悲愤和无奈。当然,她是美丽的、智慧的、有情调的农村知识女性,她在那么多不舒服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完全靠理想的、追求的、爱情的东西支撑着。作品反映了当代农村社会问题,作家以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呼吁对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刻且犀利,标志着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又迈上了新的高度。
外国文学作品选(第二版)(试读本)
外国文学作品选(第二版)(试读本)
郑克鲁 编选
免费
《外国文学作品选》(第二版)系国家重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也是郑克鲁教授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全国统编教材)相配套的作品选。为弥补已有选本只节录名著片段的不足,本教材以完整的作品选,使读者可以看到作品的全貌。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共收诗歌一百一十九首,小说和散文六十六篇,皆为外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的名译,旨在使读者浸润其中,体悟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永恒之美,感性地把握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中文系本、专科外国文学教材,也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参考、欣赏和收藏。